姚雯颖
目的 对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收集40例高、中、低浓度的血清样本进行钒酸氧化法与重氮法的比对,分析钒酸氧化法的精密度、灵敏度、稳定性并做干扰实验.结果 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批内变异系数(CV)为1.58%,批间CV为2.94%;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批内CV为1.23%,批间CV为2.7%;平均回收率TBil为101.1%,DBil为100.1%.维生素C(Vit C)≤0.5 g/L时对钒酸氧化法和重氮法均无干扰,三酰甘油≤6 mmol/L时对钒酸氧化法无干扰,对重氮法有明显干扰.血红蛋白浓度≤8 g/L时对钒酸氧化法无干扰,对重氮法有较大干扰.结论 钒酸氧化法测定TBil和DBil是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柏晓松;金立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头孢西丁(FOX)纸片筛选法检测不动杆菌产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AmpC酶)的可靠性.方法 FOX纸片抑菌圈卣径<18 mm为可疑产AmpC酶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mpC基因阳性者为确证产AmpC酶.结果 130株不动杆菌中,7株菌FOX筛选阴性,经PCR扩增ampC基因为阴性,证实其不产AmpC酶.123株不动杆菌FOX筛选阳性,其中ampC基因阳性者38株.FOX纸片筛选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假阳性率为92.4%,不存在假阴性.结论 FOX纸片筛选法检测产AmpC酶不动杆菌的特异性较差.
作者:葛荣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循环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甲状腺功能对Cys C产生和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乳胶粒子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3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3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及34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ys C浓度,并追踪随访观察甲亢及甲减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缓解、甲状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后血清Cys C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甲亢患者血清Cys C浓度明显升高(P<0.001),甲减患者明显降低(P<0.01).经药物治疗后,甲亢患者血清Cys 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甲减患者血清Cys 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ys c浓度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91,P<0.001;r=0.796,P<0.001),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511,P<0.001).结论 血清Cys C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状态具有相关性,甲亢时升高,甲减时降低.FT3、FT4和/或TSH可能对细胞产生、分泌Cys C有调控作用.
作者:冯秋霞;孙桂荣;綦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定量检测let-7 miRNA的方法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提取20例胃癌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总RNA,采用颈环逆转录引物进行逆转录;以let-7a micro RNA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和荧光(MGB)探针;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let-7 miRNA,并检测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该方法检测let-7a miRNA的灵敏度为1.0×101拷贝;检测总RNA的下限为0.05ng.20例临床标本中,7例(35%,7/20)胃癌组织中let-7a miRNA表达明显低于其远癌端正常胃黏膜对照组织.结论 应用颈环逆转录引物及MGB探针技术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准确、快速、特异、敏感地检测胃癌let-7miRNA,且其表达下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炳坤;唐永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自行研制的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评估自行研制的抗CCP抗体试剂盒的精密度、稳定性、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与国外同类试剂盒的相关性;检测455例老年人的抗CCP抗体,以探讨抗CCP抗体在老年人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自行研制的抗CCP抗体试剂盒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7%~9.1%、6.5%~9.4%;在4℃可贮存半年以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0%和98.7%;与国外同类试剂的一致性达90.0%.成年组与老年组抗CCP抗体的标本吸光度(A)值/弱阳性对照A值(S/CO值)分别是0.51±0.10、0.64±0.32(P<0.05).结论 自行研制的抗CCP抗体试剂盒重复性好,稳定性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满足临床诊断和研究的要求.
作者:刘华;王蕾;高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沙门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菌属肠杆菌科,包括那些可引起食物中毒、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病.
作者:傅松维;董明国;沈小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DNA原位杂交方法(ISH)检测移植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并与HCMV-pp65抗原血症(免疫组织化学法,IHC)结果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肾移植患者标本60例,移植前后采集外周血标本250例,分离获得白细胞经涂片固定后分别采用ISH和IHC检测HCMV.结果 ISH检测阳性率高于IHC,ISH检测的HCMV DNA阳性细胞见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HC检测的HCMV抗原阳性细胞主要见于中性粒细胞,ISH检出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IHC,且显然早于IHC.结论 原位杂交检测HCMV DN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有利于早期、快速监测HCMV的激活.
作者:张玥;钱春艳;叶廷军;季育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2004年至2007年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试剂临床质量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全市使用的筛查试剂质量情况.方法 用各参评试剂对已知样本与未知样本进行检测,统计各试剂敏感性、特异性和功效率,分析4年评估结果.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的敏感性除1家试剂在2006年的评估中为98.53%以外,其余酶标试剂均为100.00%;特异性为95.89%~100.00%;年平均特异性从2004年的98.14%提高到2007年99.06%.快速试剂的敏感性为96.23%~100.00%,2004年试剂平均敏感性为100.00%;2005年回落至97.86%,随后又逐年提高;特异性为97.86%~100.00%,各年波动不定.结论 国产HIV抗体筛查试剂质量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ELISA试剂敏感性和特异性已与国外同类产品一致.快速试剂的质量有待提高.应加强试剂的质量评估,并合理选择筛查试剂.
作者:郑晓虹;张玮;林庆能;薛以乐;陈安琪;潘启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足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抑制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利用建立的胶原诱导的实验性RA大鼠模型(CIA),注射VIP,观测大鼠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并检测大鼠血清中的抗胶原抗体水平.结果 VIP对CI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了CIA的发病率和关节损伤程度,显著降低大鼠抗胶原抗体水平.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CIA,VIP对CIA的抑制作用与抑制抗胶原抗体水平有关.
作者:蔡志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我院分离DHA群质粒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AmpC酶)菌株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收集2003年至2005年间34株产DHA型质粒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HA结构基因,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析同源性,测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高龄、使用免疫抑制剂、外伤手术史等均为风险因素;三代头孢治疗失败率为86.9%(头孢他啶88.9%,头孢噻肟60%和头孢哌酮100%);复方制剂(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71.4%;碳氧酶烯类为10%;喹诺酮类为70%.DHA群测序确定为DHA-1型;RAPD显示科室内及科室间存在克隆传播.结论 我院DHA-1型质粒AmpC酶菌株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失败率较高;不同科室分离的菌株存在一定的同源性.
作者:李卿;蒋燕群;李轶;汤瑾;王坚镪;庄亦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及1,5-脱水葡萄糖醇(1,5-AG)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正常妊娠组、糖筛查异常组及糖耐量异常组进行空腹葡萄糖、口服葡萄糖50g筛选、GSP、1,5-AG测定.结果 糖筛查异常组GSP水平为(154±18)μmol/L、糖耐量异常组GSP水平为(157±26)μmol/L,与正常妊娠组[(136±30)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筛查异常组和糖耐量异常组1,5-AG水平分别为(57.3±30.2)μmol/L、(45.2±25.7)μmol/L,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水平[(84.5±35.6)μmol/L,P<0.01].结论 GSP、1,5-AG可作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筛查及诊断指标.
作者:陈益川;张德亭;朱勇;张红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确保鉴定输血安全,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403例血型鉴定标本同时进行了Rh血型的鉴定.结果 Rh血型阴性者有9例,检出率为0.37%.结论 将Rh血型鉴定作为血型筛查的常规检验,对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雯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正常人新鲜全血对多台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使血液分析仪各参数之间具有可比性.方法 用Sysmex XT-1800i血液分析仪作为规范操作检测系统,对正常人新鲜全血进行定值,分别对2台SysmexKX-21和1台KX-21N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结果 3台血液分析仪比对前偏倚超过允许范围的参数占53.3%(8/15),比对后偏倚超过允许范围的参数占13.3%(2/15).结论 比对后各参数之间可比性增加,同时提高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作者:高原;郑岚;杨剑敏;倪桂英;张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转铁蛋白受体指数[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iR)/Log血清铁蛋白(sF)]对儿童贫血早期贮存铁减少(IDS)诊断的有效性.方法 检测568例武汉地区来我院的就诊儿童和96名健康儿童的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IR)水平.依评价标准,分为铁正常、IDS、红细胞生成缺铁(IDE)与缺铁性贫血(IDA)4组.统计IDS儿童数量,并计算其sTfR/LogSF.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IR、sTfR/LogSF诊断儿童IPS的效率.结果 筛查出的102例IDS儿童与健康儿童相比,血清sTIR和sTfR/LogSF均显著增加(P<0.05).但对贫血早期儿童IDS的诊断而言,sTIR/LogSF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sTIR.经ROC曲线分析,sTIR诊断IDS的效率为0.79,而sTfR/LogSF诊断IDS的效率达0.93.结论 sTfR/LogSF能有效反映儿童早期贮存铁的情况,可作为筛查儿童IDS的可靠指标.
作者:张振;李长振;游上游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降钙素原(PCT)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以获取高产量、低成本、高纯度的PCT蛋白.方法 按人的全长PCT cDNA序列,设计引物用标准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全基因合成步骤合成扣除信号肽外PCT的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该片段克隆到质粒pET21a(+)中,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DNA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 coli(DH5αt),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用镍.氮三乙酸(Ni-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取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鉴定.结果 扩增出的人PCT片段于原核表达载体中克隆,经酶切和核酸测序鉴定,得到正确的重组质粒pET-PCT,并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纯化后的蛋白经考马氏亮蓝染色呈单一条带;用抗PCT的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目的 蛋白有反应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基因重组人PCT的原核表达载体,基因重组人PCT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和纯化,为进一步获取高纯度、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和开展临床检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作者:陈洁;张志萍;谢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自身抗体检测的质量现状,以便对其检测技术进行规范.方法 分2次共发放8个调查样本,要求各临床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并按时回报结果.结果 开展ANA检测项目的 32家实验室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总符合率为98.1%,其中阳性结果符合率为96.9%,阴性结果符合率为100.0%.混合核型类样本的次要核型检出率偏低.阳性样本各实验室回报的滴度结果差异较大.开展抗ENA抗体检测项目的 38家实验室均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符合率为76.3%,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S-B)抗体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低于其他抗体,试剂质量参差不齐.结论 自身抗体检测的质量有待提高,其检测技术有待规范.
作者:肖艳群;陈慧英;叶萍;简敏华;蒋玲丽;陆银华;邵维杰;陈晓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不同测定方法的结果偏倚.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批准的EP9-A文件,3种实验方法分别与比较方法组成3个比对组,对每组比对数据作散点图、偏倚图,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进行偏倚评估.结果 各比对组中,每2种方法均相关良好(r2=0.991 8、0.986 8、0.996 7);在Hs-CRP为3 mg/L时,预期相对偏倚分别为6.4%、32.3%、24.4%.结论 检测Hs-CRP时,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不同试剂结果基本相符;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与免疫增强散射比浊法结果偏倚较大;独立检测Hs-CRP浓度的方法与同时检测Hs-CRP及CRP浓度的方法相比,前者可减少Hs-CRP检测结果的偏差.
作者:沈巍;张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4种抗肿瘤相关抗原(TAA)抗体进行检测,探讨其对HC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7例HCC患者血清和30名正常人血清中4种抗TAA(P53、P62、C-myc和Koc)抗体进行联合检测,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对血清中甲胎蛋白(AFP)进行检测,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每种抗TAA抗体检测结果单独判断时,敏感性都偏低,但进行不同组合后,随着种类的增多,诊断的敏感性随之增加,4种抗TAA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达到了82.1%,明显高于AFP的敏感性(68.7%),特异性达到了86.7%,阳性预测值93.2%,阴性预测值68.4%.结论 利用4种抗TAA抗体联合检测能够提高HCC的诊断质量,降低漏诊率,为HCC患者临床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筛查,以及AFP阴性的HCC患者补充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李志;刘卫红;徐维家;张建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中脂蛋白(a)[Lp(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变化在妊高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检测52例妊高征患者(轻度12例,中度22例,重度18例)及28名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Lp(a)和Cys C水平.结果 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中Lp(a)及Cys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妊高征患者Lp(a)及Cys C水平高于中度妊高征患者(P<0.05).轻度妊高征患者Lp(a)及Cys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Lp(a)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妊高征的血管内皮损伤,观测Lp(a)、Cys C可以预测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晏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噬菌体检测技术(PhaB)同时快速检测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可能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haB同时测定53株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的耐药性,并与比例法的药敏结果比较,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的菌株进行Bactec-960药敏测定.结果 PhaB检测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药敏结果与比例法药敏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4.3%、90.6%、96.2%和88.7%.共有7株菌株16个药敏结果PhaB与比例法检测结果不符.Bactec-960检测结果有5株12个药敏结果支持PhaB结果,2株4个药敏结果支持比例法结果.结论 PhaB同时检测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药敏结果与比例法检测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MTB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作者:戴俊华;吴蓉;康向东;胡忠义;王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