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信予;吕元
目的对818株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科玛嘉真菌显色培养基分离真菌,用ID 32C鉴定,ATB Fungus自动分析系统测定真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以及酮康唑的药敏结果.纸片扩散法测定真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结果 818株酵母样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居首位.157株酵母菌的药敏结果,以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胞嘧啶的作用强,益康唑的作用差.95株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以克柔念珠菌的耐药率高,达100%.结论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增加了酵母菌的感染机会,应加强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谢国艳;蔡志昌;周建华;倪语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均参与许多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通过检测10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以探讨其对判断病毒性肝炎病情和预后的价值.
作者:陈军政;胡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在正常妊娠过程中的变化.方法用酶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的TBA水平.结果早孕、中孕和晚孕组的孕妇血清中TBA水平分别较非妊娠组升高8.2%、33.8%和67.8%,而且晚孕组比中孕组的孕妇血清中TBA水平也有明显升高.结论血清TBA在妊娠过程中持续升高,孕妇在妊娠时就有潜在发生妊娠性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危险.
作者:李杰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1,5脱水葡萄糖醇(1,5-AG)作为一项新的指标在糖代谢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1例糖尿病组和35名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S)、果糖胺(GSP)、1,5-AG,比较两组间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同时比较1,5-AG与FBS、1,5-AG与GSP间有无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1,5-AG[(91.74±29.25)μmol/L)]、FBS[(5.04±0.91) mmol/L]、GSP[(2.08±0.18) mmol/L]结果与糖尿病组1,5-AG[(33.8±23.52) μmol/L]、FBS[(8.71±2.64) mmol/L]、GSP[(2.77±0.89) mmol/L]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5-AG与FBS、GSP分别呈负相关(r1=-0.41,r2=-0.30,P<0.05).结论由于1,5-AG反映高血糖状态,其值可以判断每天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近期的血糖控制水平.因此, 1,5-AG可作为一种新的监测糖代谢的指标.
作者:姜新华;吴忠华;赵燕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4种注射用抗生素(青霉素钠、头孢唑啉钠、磷霉素钠、克林霉素磷酸酯)在不同剂量下对凝血试验的影响.方法应用ACL-3000 plus及配套试剂分别测定含有不同剂量的4种抗生素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值.结果血浆中青霉素钠浓度为3.0 mg/ml、头孢唑啉钠浓度为3.2 mg/ml、磷霉素钠浓度为1.6 mg/ml、克林霉素磷酸酯浓度为0.125 mg/ml时PT、APTT、TT出现变化(P<0.05).当血浆中青霉素钠浓度为12 mg/ml、头孢唑啉钠浓度为12.8 mg/ml、磷霉素钠浓度为3.2 mg/ml、克林霉素磷酸酯浓度为2.0 mg/ml时PT、APTT、TT出现显著变化(P<0.01).结论这4种抗生素大剂量使用时均可干扰凝血时间的测定,造成PT、APTT、TT值延长,但干扰的程度不同,磷霉素钠干扰为严重,青霉素钠次之,头孢唑啉钠影响小.为此在对凝血试验进行质量控制或临床医师分析结果时应考虑此因素.
作者:钟丽辉;郑善銮;许风琴;丁振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利用高速离心法消除脂血对常见生化测定项目(ALT、TBil、AST、TP、ALP、GGT、Urea、Cr、Glu、CK、LDH、UA)的干扰.方法将临床收集的血液分为血脂正常组[三酰甘油(TG):0.44~1.65 mmol/L]、中度血脂异常组(TG:3.66~11.0 mmol/L)和高度血脂异常组(TG:12.0~32.2 mmol/L),经常规低速离心(367~537×g)后,分离出血清并加盖密封,再经高速离心(7 155×g),弃除乳糜微粒层,收集下清液,分别测定各组标本高速离心前后的生化结果,并进行方法对比试验.结果高速离心前后,血脂正常组与中度血脂异常组的生化测定结果十分接近,而高度血脂异常组,由于受到脂血浊度的严重影响,使结果在高速离心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利用高速离心法,可以消除脂血对常见生化测定项目的干扰.
作者:石凌波;史惠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中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70例RA患者血中sFas、sFasL、IL-18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RA患者sFas、sFasL、IL-18、RF、CRP含量分别为(3.75±1.79) ng/ml、(1 215±1 017) pg/ml、(66.6±49.6) pg/ml、(487±661) IU/ml、(2.75±4.14) mg/dl,与对照组[(2.37±1.29) ng/ml、(443±245) pg/ml、(32.2±20.5) pg/ml、<30 IU/ml、<0.01 mg/d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FasL与CRP、RF呈正相关(r=0.536,r=0.394,P<0.05),sFas与IL-18呈正相关(r=0.808,P<0.01).结论 sFas、sFasL、IL-18与RA的发病过程有关.
作者:张玲英;洪华;叶长宁;杜琼;杨明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造成血细胞检测结果波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患者个体的问题,化验室仪器误差,操作员个体差异和采集送检是否正确等[1].除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定期校准,每天做好室内质控监测外,还应考虑采样送检是否正确.下面我们从7个方面来研究分析,旨在与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护士、送检人员共同努力为临床提供佳、可信的检验报告.
作者:龚扬彬;乔立新;王丰昌;陈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高发区,而乙肝又是经血传播性疾病,所以卫生部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作为无偿献血的检测项目之一.为了减少血液浪费,方便无偿献血者,我们从2000年起试用金标法试纸条筛查HBsAg,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做了比较.
作者:李文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溶血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33株临床分离的溶血葡萄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6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ecA基因,并与普通药敏试验比较,对不相符的菌株进行抑制、诱导试验.结果 133株溶血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无耐药,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6.0%;对阿米卡星、异帕米星、米诺环素、利福平、氟氧头孢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20%;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90%.除米诺环素、青霉素外,住院患者分离菌株的耐药率高于门诊患者分离的菌株.mecA基因阳性率为90.23%,且PCR产物经克隆测序证实为mecA特异性产物.对2株mecA基因阳性而苯唑西林MIC≤0.25 μg/ml的菌株进行诱导试验后其MIC≥0.5 μg/ml;对3株mecA基因阴性而MIC≥0.5 μg/ml的菌株进行抑制试验后其MIC值下降8倍以上.结论溶血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糖肽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在下降,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俞美红;陈亚岗;俞云松;周志慧;李兰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监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规律,探讨HP的致病机制.方法用胃镜检查尿素酶试验、蛋白印迹法对HP进行定性分析、分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高毒力型HP感染组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与低毒力型HP感染组、HP阴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HP感染者血液IL-8和TNFα呈正相关.结论高毒力型HP的感染是IL-8和TNFα升高的主要因素,表明IL-8和TNF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童明宏;孙晨光;贺士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水生拉恩菌(R.aquatilis)是肠杆菌科、拉恩菌属中的1个种,为条件致病菌,较少引起临床致病,从血液中分离则更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从同一患者血液中分离出1株水生拉恩菌.
作者:张春花;谢国艳;朱月秋;倪语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特异的DNA检测方法.方法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10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并与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方法作比较.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出1×101拷贝的HBV DNA模板,CV为6.44%,对10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HBsAg(+)、HBeAg(+)、抗HBc(+)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100%(40/40);HBsAg(+)、抗HBe(+)、抗HBc(+)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81.8%(27/33);HBsAg(+)、抗HBc(+)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72.4%(21/29),其余为阴性.30例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特异,适用于临床进行大样本核酸检测.
作者:郭晏海;吕贯庭;白玉杰;赵锦荣;张菊;韩峰产;闫小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我们对初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未经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相关溶血检查.发现1例MDS继发血红蛋白H病.
作者:马艳;哈力代;曲建华;李玲;迪丽娜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重及肥胖者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增加心血管危险的机制.方法对105名超重者和103名肥胖者,取清晨空腹抗凝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含量;用发色底物法进行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活性测定;用凝固法进行纤维蛋白原(Fbg)测定.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vWF、P-选择素、Fbg、PA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且与体重指数及所伴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数量显著相关.超重组AT、t-PA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肥胖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超重及肥胖者存在凝血功能亢进、抗凝血及纤溶功能减退,这种变化可能是增加心血管危险的主要原因.
作者:焦付丰;陈振祥;张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g)是临床常用检测项目,除在止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外,其含量增高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因素之一,检测其血浆含量有助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判断[1].目前Fg测定主要包括Fg血浆水平、亚组分、纤维蛋白单体聚集功能、基因多态性等几个方面,其中血浆Fg含量测定为常用,现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彭黎明;曾着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sRBP)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sRBP、尿RBP(uRBP)、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尿IgG、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以及血β2-微球蛋白(sβ2-MG)和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1) 81例肾病患者sRBP的结果为(87.83±32.74) mg/L,对照组为(56.17±14.34) mg/L,肾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 比较常规肾功能检测项目,肾病患者sRBP阳性率与Urea较接近,但明显高于Cr;(3) sRBP与sβ2-MG显著相关(P<0.01),慢性肾小球肾炎组sRBP与各项肾功能指标相关性好;(4) 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无肾病组、慢性肾盂肾炎组uRBP(P<0.01~P<0.005)升高较sRBP(P<0.05)显著,糖尿病肾病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sRBP(P<0.001)升高较uRBP(P<0.01~P<0.005)显著.结论 sRBP可以作为反映肾功能异常的较敏感指标.血、尿RBP同时检测较β2-MG更稳定,可作为评价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及部位的指标.
作者:王蕾;庄亦晖;高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mini VITAL全自动血培养仪在临床应用中的假阳性/假阴性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mini VITAL全自动血培养仪在检测3 834份临床标本中出现的假阳性/假阴性率及导致假阴性结果的细菌种类与分布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mini VITAL系统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0.68%和0.70%,所有致假阴性菌种中,以真菌的比率高,占62.07%,其次为非发酵菌、草绿色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和厌氧菌,分别为10.34%、10.34%、6.90%、6.90%和3.45%.结论对mini VITAL系统血培养仪报告的阴性结果必须同时进行细菌和真菌的传代培养.
作者:李超;周铁丽;林晓梅;潘钦石;张雪青;刘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利用骨髓穿刺涂片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但部分病例骨髓涂片显示的细胞增生低下与其临床诊断常不相符.为此,我们对98例骨髓涂片显示细胞增生低下患者的同期同部位骨髓活检组织切片进了对比观察,探讨导致骨髓涂片中细胞增生低下的原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王红戟;严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MERCK-MEG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6年后的精密度和交叉污染率进行评价.方法采用Roche公司的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种试剂盒在MERCK-MEGA生化仪上按NCCLS文件对其批内精密度(Swr)、总精密度(ST)及交叉污染率进行评价.结果该仪器的Swr为Cho 0.022 4 mmol/L、0.030 1 mmol/L,TG 0.014 4 mmol/L、0.023 1 mmol/L,CK 1.09 5 U/L、2.532 U/L,ALT 0.570 U/L、0.652 U/L, Glu 0.389 mmol/L、0.061 5 mmol/L,ST分别为Cho 0.063 3 mmol/L、0.088 4 mmol/L,TG 0.028 7 mmol/L、0.045 7 mmol/L, CK 2.764 U/L、6.080 8 U/L,ALT 1.053 9 U/L、1.041 5 U/L,Glu 0.081 6 mmol/L、0.156 mmol/L.平均交叉污染率为0.103%~0.208%.与试剂厂商提供的数据比较χ2<χ2(9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ERCK-MEG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6年后仍具有良好的分析精密度,能适应实验室的常规需要.
作者:郭杰;蔡忠;张连祥;王兆成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