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凌波;史惠群
目的评价1,5脱水葡萄糖醇(1,5-AG)作为一项新的指标在糖代谢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1例糖尿病组和35名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S)、果糖胺(GSP)、1,5-AG,比较两组间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同时比较1,5-AG与FBS、1,5-AG与GSP间有无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1,5-AG[(91.74±29.25)μmol/L)]、FBS[(5.04±0.91) mmol/L]、GSP[(2.08±0.18) mmol/L]结果与糖尿病组1,5-AG[(33.8±23.52) μmol/L]、FBS[(8.71±2.64) mmol/L]、GSP[(2.77±0.89) mmol/L]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5-AG与FBS、GSP分别呈负相关(r1=-0.41,r2=-0.30,P<0.05).结论由于1,5-AG反映高血糖状态,其值可以判断每天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近期的血糖控制水平.因此, 1,5-AG可作为一种新的监测糖代谢的指标.
作者:姜新华;吴忠华;赵燕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提高腹泻致病菌的检出率,我们于2001年1月开始粪便常规细菌培养同时接种SS、TCBS、山梨醇-麦康凯(SMAC)和高盐甘露醇(MS)培养基来分离病原菌.
作者:姜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白细胞分类计数有着广泛的临床意义,是临床血液学检验中的常规项目.为了探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显微镜检测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学差异,我们进行了仪器法与镜检法的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
作者:李筱梅;杨玉宝;李承文;程志忠;付津;贡金英;付秋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的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用硅胶-碘化钾(Silica-KI)吸附法直接从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结果提取的基因组DNA相对分子质量大,纯度较高,A260/280 nm为1.75~1.93.每毫升外周血可获得25~35 μg DNA,体外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满意.结论 Silica-KI吸附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快速、安全、适用于大量临床标本处理DNA的提取方法.
作者:王龙武;徐克前;罗识奇;陈明;彭爱红;张志;孙建中;陈纪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高发区,而乙肝又是经血传播性疾病,所以卫生部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作为无偿献血的检测项目之一.为了减少血液浪费,方便无偿献血者,我们从2000年起试用金标法试纸条筛查HBsAg,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做了比较.
作者:李文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在正常妊娠过程中的变化.方法用酶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的TBA水平.结果早孕、中孕和晚孕组的孕妇血清中TBA水平分别较非妊娠组升高8.2%、33.8%和67.8%,而且晚孕组比中孕组的孕妇血清中TBA水平也有明显升高.结论血清TBA在妊娠过程中持续升高,孕妇在妊娠时就有潜在发生妊娠性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危险.
作者:李杰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模拟临床检测酸性磷酸酶(ACP)的试验条件,探讨其对ACP活性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试管收集静脉血标本,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分离血清并检测ACP总活性(ACPT)和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活性,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低温离心后血清置室温1 h内测定ACPT和TrACP活性与其真实值较为一致;血清置室温2.5~3.5 h酶活性下降约9%.离心后未及时分离血清或全血置室温2.5 h再分离血清可使测定结果偏高,后者可使酶活性升高达20%.促凝胶可使血清ACPT显著升高,但对TrACP影响不显著.柠檬酸钠抗凝和氟化钠-草酸钾抗凝血浆ACPT均比普通真空管明显降低,尤以后者对ACP活性的抑制更显著.结论不同试验条件可使ACPT与TrACP的测定结果产生明显差异,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ACP活性测定非常重要.
作者:曾方银;张豫明;何莹;王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疾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60例肝功能减退的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清IL-6、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IL-10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采用口服氧化苦参碱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减退组IL-6、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3个月后肝功能恢复组的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结论细胞因子水平与肝纤维化患者预后有关,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氧化苦参碱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朱金水;余小虎;俞华芳;沈波;朱励;李沁;孙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光学血小板(PLT-O)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电阻抗法、光学法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PLT),以手工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各组段均数之间的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相关性方面,电阻抗法、光学法与手工法比较,二组段(PLT<100×109/L、PLT≥100×109/L)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8 3、0.984 6和0.989 5、0.992 1,均高度相关(P<0.01).但在PLT<100×109/L时电阻抗法r值明显偏低,其中部分标本结果还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PLT-O检测方法在对低值PLT(<100×109/L)计数和一些血液科标本的检测时更有意义.
作者:王卫忠;刘建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国外发现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与细胞因子有关.我们的研究旨在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CPB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与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表达变化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江华;马军柏;曹红;程正江;孙伯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男性不育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3例Uu感染的男性不育者、98例无Uu感染的无精症不育者、50名正常生育者元素锌(Zn)、硒(Se)进行分析.结果 Uu感染的不育者精液Zn含量(144 mg/L)比无精症不育者(153 mg/L)低,但差异无显著性,Uu感染者精液Se含量(36.4 mg/L)虽低于无精症不育者(43.4 mg/L),但无统计学意义.Uu感染阳性(Uu+)不育者、Uu感染阴性(Uu-)不育者与正常生育组比较Zn、Se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精液中Zn、Se含量与男性生育能力密切相关.
作者:李忠培;刘光明;黄麦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根据临床常见致病菌23S rRNA基因序列的差异,建立可初步鉴别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分析常见细菌的23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相应引物.采用多重PCR扩增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株23S rRNA基因,并根据电泳结果作出初步分类.结果革兰阴性菌株均出现1条DNA电泳条带(约为350 bp),而革兰阳性菌株则出现2条电泳条带(约为250和400 bp).60株临床分离菌经PCR扩增、电泳后,电泳分析结果与常规鉴定结果符合率达100%.结论 23S rRNA基因检测用于细菌初步分类鉴定,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可为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徐晓刚;林东昉;朱德妹;张婴元;汪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制一种能适用于我国检验领域的条形码信息标签.方法依据检验过程中所涉及的检验标本种类以及专业分工,将条形码信息标签分为14种,每种标签独具一种颜色和一个固定2位数前缀的10位流水号码.结果此标签配合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适用于生化、免疫、血液分析仪,而且能涵盖所有的手工检验项目;不需要现场打印标签,甚至不需要配备条形码打印机;通过分辨颜色,工作人员可快速、准确地选择标本容器采集和传递标本;仪器通过条形码快速、准确、无误地进行检测.结论这是一套完全适合我国市场运作,操作时既方便、快捷、无差错,又不增加成本的条形码信息标签.
作者:肖倩茹;万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解脲脲原体(Uu)是一类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小原核微生物,寄居于健康人体泌尿生殖道粘膜表面,寄居女性泌尿生殖道的机会高于男性,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泌尿生殖道粘膜受损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生殖道疾病[1].众所周知,生殖道炎症是育龄女性不孕的常见病因.为此,对我院127例不孕症妇女及86名正常妇女进行了调查和检测.
作者:陶建敏;薛志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我们对初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未经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相关溶血检查.发现1例MDS继发血红蛋白H病.
作者:马艳;哈力代;曲建华;李玲;迪丽娜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利用高速离心法消除脂血对常见生化测定项目(ALT、TBil、AST、TP、ALP、GGT、Urea、Cr、Glu、CK、LDH、UA)的干扰.方法将临床收集的血液分为血脂正常组[三酰甘油(TG):0.44~1.65 mmol/L]、中度血脂异常组(TG:3.66~11.0 mmol/L)和高度血脂异常组(TG:12.0~32.2 mmol/L),经常规低速离心(367~537×g)后,分离出血清并加盖密封,再经高速离心(7 155×g),弃除乳糜微粒层,收集下清液,分别测定各组标本高速离心前后的生化结果,并进行方法对比试验.结果高速离心前后,血脂正常组与中度血脂异常组的生化测定结果十分接近,而高度血脂异常组,由于受到脂血浊度的严重影响,使结果在高速离心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利用高速离心法,可以消除脂血对常见生化测定项目的干扰.
作者:石凌波;史惠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水生拉恩菌(R.aquatilis)是肠杆菌科、拉恩菌属中的1个种,为条件致病菌,较少引起临床致病,从血液中分离则更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从同一患者血液中分离出1株水生拉恩菌.
作者:张春花;谢国艳;朱月秋;倪语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对人体各种物质进行微生物学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应对分析前、中、后3个阶段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内容的一部分,主要针对分析中这一阶段,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影响分析中阶段的因素很多,现就其主要因素及应采取的质量控制要求分析如下.
作者:娄峥;葛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重及肥胖者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增加心血管危险的机制.方法对105名超重者和103名肥胖者,取清晨空腹抗凝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含量;用发色底物法进行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活性测定;用凝固法进行纤维蛋白原(Fbg)测定.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vWF、P-选择素、Fbg、PA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且与体重指数及所伴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数量显著相关.超重组AT、t-PA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肥胖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超重及肥胖者存在凝血功能亢进、抗凝血及纤溶功能减退,这种变化可能是增加心血管危险的主要原因.
作者:焦付丰;陈振祥;张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降低人为误差,越来越多的采供血单位在日常检测工作中使用自动加样仪.但是除了厂商提供的数据外,如何检查和确保自动加样仪加样的准确性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文献报道用比色法对酶标仪进行质控[1],是否可用此法对自动加样仪进行质控,我们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刘李栋;谢云峥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