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慧琴;李硕;林相龙;苏玉贞;吴浩忠;闫永红
目的:结合体内外实验研究南蛇藤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除对照组外,分别给予南蛇藤提取物10、20、40、80、160滋g·mL-1培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斑马鱼胚胎,于受精后48 h开始给药,正常组给予E3缓冲液,DMSO组为含1% DMSO的E3缓冲液,南蛇藤组各药物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滋g·mL-1;给药24 h后,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南蛇藤提取物各浓度组明显增加E-cadherin的表达量,降低vimentin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南蛇藤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人肝癌细胞EMT ,其分子机制可能与mTOR信号通路相关,mTOR可作为临床治疗肝癌的新靶点。
作者:钱亚云;金凤;曹玲;史有阳;陆松花;姜馨;吉兰芳;严妍;李丹;雍军;刘延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四氢姜黄素(THC)作为姜黄素(CUR)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已有学者报道四氢姜黄素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转移、抗癌、抗抑郁等药理学作用,同时发现其在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方面的药理活性均优于姜黄素。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四氢姜黄素近年在药理毒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新剂型研发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四氢姜黄素的临床前的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旨在为四氢姜黄素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廖利;华桦;赵军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建立同时测定丹参胶囊中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及丹参酮IIA和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酚酸A的含量的方法。方法:脂溶性成分: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水溶性成分: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86 nm。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分别在0.472-9.44μg(r=0.9998)、0.352-7.04μg(r=0.9999)、0.244-4.88μg(r=1.0000)、2.268-45.36μg(r=0.9999)、0.168-3.36μg(r=0.9999)、0.088-1.76μg(r=0.9999)、0.18-3.6μg(r=0.9999)、0.208-4.16μg(r=0.9999)和0.17-3.4μg(r=0.9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7.48%-98.59%之间。结论: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胶囊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珺;程月发;张爱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正安规范化种植木瓜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用于产地、品质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批贵州正安木瓜药材和8批其它不同产地木瓜药材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的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正安木瓜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1个共有峰,并对其它产地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不同产地木瓜的主成分组成基本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贵州正安木瓜药材的鉴别及品质控制,为评价木瓜药材品质优劣和GAP规范化种植、制定种植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质量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罗红波;冯华;罗秀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生物碱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天然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比较特殊而显著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免疫学分析技术常应用于天然药物生物碱的研究,而制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人工抗原并对其进行鉴定,是建立免疫学分析方法用于生物碱研究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主要总结了天然药物中生物碱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的设计思路及其鉴定方法。
作者:张小龙;马婷;张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对藏药“佐太”进行定性研究,建立藏药“佐太”的元素快速分析方法。实验采用Nd:YAG、基频1064 nm脉冲激光器;激光光束聚焦于待测样品表面产生等离子体,采用光谱仪和CCD探测其光谱信号。基于美国国家原子光谱标准与技术(NIST)数据库辨识元素特征谱线,“佐太”的 LIBS光谱中显示Hg、Ca、Na、As、Fe、Mg、Al、K、Li、Pb、Ag、Au和S等元素信号,其中 Hg、Pb、Ag和Au为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LIBS提供了可靠的藏药“佐太”的元素分析结果,并具有实时、快速、无损的优势。在民族药物的元素检测方面,LIBS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晓娜;史新元;贾帅芸;赵娜;吴志生;乔延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蜘蛛香药材中缬草三酯、乙酰缬草三酯及其降解产物baldrinal、11-ethoxyviburtinal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41 nm;进样量:10μL。结果:14个不同产地蜘蛛香药材中4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缬草三酯、乙酰缬草三酯、baldrinal的含量均以云南宝山蜘蛛香为高,11-ethoxyviburtinal的含量以云南大理蜘蛛香为高。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适用于蜘蛛香药材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为蜘蛛香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侯文慧;刘勇;王春国;刘国林;刘倩佟;昶国平;刘洁;史淑宁;石晋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现代声诊技术辅助病证的临床诊断,为中医声诊脏腑辨证理论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应用“中医闻诊采集系统”软件,采集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证型患者(231例)的语音信号,同时以正常人(100例)语音信号作为对照组,以小波包分解重构技术为基础,提取能量比例、扩展能量比例、能量梯度、扩展能量梯度4类特征参数。结果: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证型患者与正常4组样本的能量比例、扩展能量比例、能量梯度、扩展能量梯度特征比较,较多频段有明显差异(P约0.05);各个证型样本之间的4组特征较多频段也存在着明显差异(P约0.05);心脾两虚证型扩展能量比例特征倾向于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及正常人;正常人扩展能量梯度特征倾向于低于3种证型,差异性主要集中在中部频段之后;特征筛选后进行3证与正常人的分类识别率较为理想。结论:运用现代声诊技术分析中医常见证型语音特征参数,研究结果为中医声诊的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为实现中医声诊的客观检测和计算机智能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鄢彬;王忆勤;郭睿;钱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性成分乙酸辛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Agilent 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60℃,分流比20:1。升温程序:初始温度80℃,保持2 min,以10℃·min-1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10 min。结果:乙酸辛酯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565-7.8242 mg·m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0%, RSD=1.91%(n=9),低检测限为1.6336 ng。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可用于颈复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灿;段树卿;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四川江油附子、四川凉山附子、云南禄劝附子、陕西汉中附子对急性心衰大鼠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戊巴比妥钠建立大鼠急性心衰模型,各组均以给药前各项指标对照,16道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左室内压(LVS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in),动态观察不同产地附子醇提物(5 g·kg-1)对急性心衰大鼠心功能指标及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内皮素-1(ET-1)、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A域)水平变化及脑钠素(BNP)基因合成与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产地附子均能升高急性心衰大鼠左室内压,提高左心室+dp/dtmax和-dp/dtmin;并能降低心衰大鼠血浆中AVP水平含量、抑制心室肌内BNP基因的合成和表达,与抑制缩血管因子ET-1、A域水平及ANP基因表达无关。结论:不同产地附子炮制品均能改善大鼠心功能指标,其作用机制与左室功能抑制,心室肌收缩有关;对血管收缩导致的心脏后负荷增加有抑制作用,对前负荷增加无影响。并以道地产区江油附子作用为明显,表明以功效为核心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来评价药材品质、控制药材质量的可行性。
作者:梅超南;曾瑾;赵军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合并症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逐渐受到临床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存在多种合并症。本文对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焦虑和抑郁、肺癌、感染、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合并症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概述,并对COPD合并症的诊疗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为完善COPD的结局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王佳佳;谢洋;李建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完整性对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纹理特征各异的槟榔、大黄、白术3种中药饮片,采用矩形切和扇形切从完整饮片中等比例的截选部分作为样本,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矩阵提取26个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比较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矩形切与扇形切之间特征参数的异同。结果:对于具有放射状或环纹的槟榔和大黄,扇形切的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的纹理特征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矩形切的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的一致性较差;对于具有不规则纹理特征的白术,矩形切的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的纹理特征参数大致相同。结论:不完整的中药饮片能否代表完整饮片的纹理特征参数,既和饮片自身的纹理特点有关,又与不完整饮片的形状有关。本研究为图像采集时中药饮片的选取提供了依据,为获取准确的纹理特征参数提供了保障。
作者:陶欧;张百霞;张燕玲;王耘;乔延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考察采样方向对中药饮片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4种形状及纹理特征各异的中药饮片,分别采集其完整和不完整饮片在旋转不同角度后得到的图像,并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图像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通过分析26个纹理特征参数变化曲线图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等差异,探讨不同采集方向对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当中药饮片为完整饮片时,其切面图像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不受采样方向的影响;当饮片样本不完整时,其切面图像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受采样方向的影响,而且饮片形状越不规则产生的影响越大。结论:对于不同形状及纹理特征的中药饮片进行图像采集时考虑采样方向对纹理特征参数的影响,为获得高质量的中药饮片采集图像提供了保障,也为基于纹理特征参数的判别模型建立奠定了基础。
作者:陶欧;张百霞;王耘;乔延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进行传统中医色诊的客观化研究,本课题组设计开发了中医色诊定量系统。方法: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是一个标准光源环境的图像采集装置,软件对采集的中医色诊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出与人体五脏对应色部区域的色度值。结果:系统研制完成后,采集并处理了100例中医色诊图像。结论:试验结果验证了系统在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中的有效性,可作为中医色诊客观化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作者:郑冬梅;宋文爱;戴振东;王鸿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红外化学成像是一门新兴的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分析技术。它将传统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成像技术相结合。本文简要介绍了近红外化学成像可视化的核心部件;重点阐述高维数据可靠性获取、转化、分析及应用;综述了近红外化学成像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研究,分析了近红外成像技术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周璐薇;吴志生;史新元;裴艳玲;乔延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盲法是临床试验中控制和避免测量偏倚的重要手段。中医临床试验中,由于中药的独特性,盲法实施的质量尤为重要。临床试验中实施盲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从盲法实施过程出发,对影响盲法实施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措施和实施原则,以期为中医药临床试验中的盲法实施提供借鉴。
作者:闫世艳;何丽云;刘保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药数字化是中药质量控制客观化与定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决中药数字化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和基于中药纹理图像的品种自动识别问题,本文选取12种中药饮片,采集其切面纹理图像,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了11个纹理特征参数,分析两像素间距、角度对纹理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像素间距d=3、角度兹=0毅时所提取的纹理特征参数有利于表征中药饮片切面纹理特征。通过对中药饮片切面图像纹理量化特征的提取和分析,表明了将图像分析方法用于中药品种自动识别的可行性,为中药直观鉴别的定量化、客观化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手段。
作者:陶欧;张燕玲;陈茜;王耘;乔延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对中药定量化、标准化,即对中药的定量表征,已日益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同。而化学计量学通过应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来处理中药的复杂数据,并将多变量的研究引入其中从而良好地对中药进行定量表征,更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文对近年来中药定量表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原理、特点、局限性及常用统计方法以及其在中药定量表征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深入研究中药定量表征提供参考,为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作者:马诗瑜;沈岚;洪燕龙;林晓;冯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