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世艳;何丽云;刘保延
目的:通过对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与中性硼硅玻璃安瓿的药物相容性试验研究,确定中性硼硅玻璃安瓿作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内包装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以中性硼硅玻璃安瓿为包装材料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相容性研究。结果:中性硼硅玻璃安瓿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之间无迁移及吸附等质量变化,中性硼硅玻璃安瓿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具有较好的药物相容性。结论:中性硼硅玻璃安瓿可以作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包装材料。
作者:李雪峰;李峰;刘莉莉;韦迎春;吴云;萧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对中药定量化、标准化,即对中药的定量表征,已日益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同。而化学计量学通过应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来处理中药的复杂数据,并将多变量的研究引入其中从而良好地对中药进行定量表征,更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文对近年来中药定量表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原理、特点、局限性及常用统计方法以及其在中药定量表征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深入研究中药定量表征提供参考,为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作者:马诗瑜;沈岚;洪燕龙;林晓;冯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病历书写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中医病历的书写,对于青年中医师培养形成中医思维尤为重要。笔者通过亲身经验,发现在中医住院病历书写中,存在很多约定俗成的错误,违背了病历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常见问题有:发病节气默认为入院当日所属节气;主诉不能真实客观反应病情;现病史不能体现疾病演变及诊疗过程;中医刻诊所见症状缺乏所属特征;“无明显诱因”成为所有疾病的病因;个人史不能因人而异;中医四诊信息照搬西医或套用模板;中医辨病辨证分析流于形式;中医治疗方案与病历脱节。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住院中医西医化,很多青年医师逐渐失去中医望闻问切基本技法,没有锻炼形成中医辨证的思维逻辑,在书写病历时形成思维定势,致使中医病历普遍西医化。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病历书写规范存在缺陷,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临床医生,导致病历书写错误。此外,临床医生为了迎合各项检查,按照诊疗规范书写病历,常常伪造中医住院病历的中医信息,导致中医病历千篇一律。
作者:张会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藏药十味消食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方法测定桂皮醛和胡椒碱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结果:TLC法可鉴别石榴子、诃子的特征斑点;桂皮醛、胡椒碱的进样量分别在0.06-0.37μg、0.05-0.3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9.2732×106X-2.3482×105,r=0.9998;Y=7.315×103X-3.857,r=1.0000。结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准确,可操作性强,可对十味消食散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陈鹏;刘媛慧;骆桂法;张幸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生物碱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天然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比较特殊而显著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免疫学分析技术常应用于天然药物生物碱的研究,而制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人工抗原并对其进行鉴定,是建立免疫学分析方法用于生物碱研究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主要总结了天然药物中生物碱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的设计思路及其鉴定方法。
作者:张小龙;马婷;张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红外化学成像是一门新兴的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分析技术。它将传统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成像技术相结合。本文简要介绍了近红外化学成像可视化的核心部件;重点阐述高维数据可靠性获取、转化、分析及应用;综述了近红外化学成像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研究,分析了近红外成像技术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周璐薇;吴志生;史新元;裴艳玲;乔延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基于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辨识模型,探讨中药饮片自动识别的可行性。方法:基于中药饮片切面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选取18种中药材不同样本图像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分别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小协方差行列式 MCD方法对训练集进行离群值剔除处理。采用朴素贝叶斯及BP神经网络2种建模方法和十折交叉验证,建立18种中药材的判别模型。结果:在提取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利用MCD方法剔除训练集的离群值后,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判别模型判正率达到90%,说明效能良好。结论:将建立的辨识模型用于中药饮片的自动识别具有可行性,为中药直观鉴别的定量化、科学化以及客观化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手段。
作者:陶欧;林兆洲;张宪宝;王耘;乔延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参元益气活血胶囊联合早期冠脉介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冠状动脉造影后行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术前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加参元益气活血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疗程30天。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判定心绞痛、心电图及中医主症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计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参元益气活血胶囊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心悸、乏力、气短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计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参元益气活血胶囊联合早期PCI治疗可以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和中医主症。
作者:褚福永;刘红旭;张大炜;陈嘉兴;尚菊菊;张竹华;周琦;李爱勇;田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蜘蛛香药材中缬草三酯、乙酰缬草三酯及其降解产物baldrinal、11-ethoxyviburtinal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41 nm;进样量:10μL。结果:14个不同产地蜘蛛香药材中4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缬草三酯、乙酰缬草三酯、baldrinal的含量均以云南宝山蜘蛛香为高,11-ethoxyviburtinal的含量以云南大理蜘蛛香为高。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适用于蜘蛛香药材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为蜘蛛香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侯文慧;刘勇;王春国;刘国林;刘倩佟;昶国平;刘洁;史淑宁;石晋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现代声诊技术辅助病证的临床诊断,为中医声诊脏腑辨证理论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应用“中医闻诊采集系统”软件,采集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证型患者(231例)的语音信号,同时以正常人(100例)语音信号作为对照组,以小波包分解重构技术为基础,提取能量比例、扩展能量比例、能量梯度、扩展能量梯度4类特征参数。结果: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证型患者与正常4组样本的能量比例、扩展能量比例、能量梯度、扩展能量梯度特征比较,较多频段有明显差异(P约0.05);各个证型样本之间的4组特征较多频段也存在着明显差异(P约0.05);心脾两虚证型扩展能量比例特征倾向于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及正常人;正常人扩展能量梯度特征倾向于低于3种证型,差异性主要集中在中部频段之后;特征筛选后进行3证与正常人的分类识别率较为理想。结论:运用现代声诊技术分析中医常见证型语音特征参数,研究结果为中医声诊的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为实现中医声诊的客观检测和计算机智能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鄢彬;王忆勤;郭睿;钱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品种中药饮片中的异同。方法: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片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绘制纹理特征参数变化曲线图,并比较26个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片中的异同。结果: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矩阵提取的中药饮片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片中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结论:该方法可以将纹理特征用科学、定量的形式表示,为基于纹理特征参数的中药饮片自动辨识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但是提取的纹理特征参数依然存在不稳定性,提示我们寻找更好的能表现细节的纹理特征参数,进一步完善中药饮片横切面纹理特征的提取方法。
作者:陶欧;张百霞;张燕玲;王耘;乔延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基于色度学理论,引入分光测色计,建立甘草断面及表皮颜色指标数字化的方法。为传统中药性状鉴别中感官颜色的客观化、数字化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基于CIE1976L*a*b*均匀色空间系统,以甘草为研究对象,针对样品断面及表皮的具体情况,选用2种分光测色计分别制订了甘草断面和表皮颜色的测量方法。结果:确定了去皮打粉的断面颜色量化方法和以直接测量为主、湿法施压剥皮测量为辅的表皮颜色量化方法,摸索并确定了RSD和dE*ab双指标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可行。结论:本颜色测量方法简便、可靠,测量结果可以如实的反映药材颜色情况,并将主观的颜色描述用客观的数据表示,为揭示中药传统性状鉴别深层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邹慧琴;李硕;林相龙;苏玉贞;吴浩忠;闫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类成分Ixerin Z、11,13α-dihydroixerin Z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方法(UPLC-ESI-MS/MS)。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40℃;在ESI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在2 min内完全分离,Ixerin Z的线性范围在5.70-182.50 ng·mL-1,11,13α-dihydroixerin Z的线性范围在4.60-131.25 ng·mL-1,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18%、97.52%,RSD值均小于1.5%。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市售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类成分Ixerin Z、11,13α-dihydroixerin Z进行含量测定,两个厂家6个批次苦碟子注射液中Ixerin Z、11,13α-dihydroixerin Z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苦碟子注射液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董鲁艳;刘颖;张加余;蔡伟;刘荣荣;卢建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用自制碳纤维电极,采用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实现锌、镉同时在碳纤维电极上的检测。方法:考察了电解质底液、富集电位、富集时间及扫描速度对Zn2+、Cd2+溶出伏安行为的影响。结果:在1 mol·L-1硫酸介质中,Zn2+、Cd2+分别在-0.97 V和-0.77 V附近产生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5和0.9954。锌、镉的检出限(S/N=3)分别为1.5×10-9 mol·L-1和1.0×10-10 mol·L-1,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9%和98.1%,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2.72%和2.45%。结论:用碳纤维电极同时检测Zn2+和Cd2+的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和准确的特点。
作者:李松;黎国兰;龙彧茵;陈娅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性成分乙酸辛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Agilent 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60℃,分流比20:1。升温程序:初始温度80℃,保持2 min,以10℃·min-1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10 min。结果:乙酸辛酯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565-7.8242 mg·m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0%, RSD=1.91%(n=9),低检测限为1.6336 ng。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可用于颈复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灿;段树卿;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夏天无是一种常用民间中药,传统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本文简要对夏天无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近期的药代药动学研究进行概述,为进一步利用夏天无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朱经艳;孟兆青;丁岗;王振中;萧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测定葛根芩连片中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及其在复方多成分环境下,于不同pH磷酸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在不同pH介质中的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葛根素、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溶解度与油水分配系数随pH的变化而变化,在复方多成分背景下也会发生改变。在pH为7.4时溶解度大,葛根素为7.56 mg·mL-1,黄芩苷为17.07 mg·mL-1,盐酸小檗碱为3.57 mg·mL-1;3者油水分配系数P在pH为1.0时较大,葛根素为0.420(lgP=-0.38),黄芩苷为10.783(lgP=1.03),盐酸小檗碱为0.267(lgP=-0.57)。结论:葛根素、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在pH为1.0时脂溶性均较好,推测在胃里吸收较好,在其它pH介质下脂溶性较低,推测脂溶性可能是影响其肠吸收的原因之一。
作者:朱美玲;刘洋;曹燕飞;隗丽;唐明敏;杨文宁;侯成波;魏宝霞;靳梦亚;董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四川江油附子、四川凉山附子、云南禄劝附子、陕西汉中附子对急性心衰大鼠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戊巴比妥钠建立大鼠急性心衰模型,各组均以给药前各项指标对照,16道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左室内压(LVS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in),动态观察不同产地附子醇提物(5 g·kg-1)对急性心衰大鼠心功能指标及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内皮素-1(ET-1)、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A域)水平变化及脑钠素(BNP)基因合成与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产地附子均能升高急性心衰大鼠左室内压,提高左心室+dp/dtmax和-dp/dtmin;并能降低心衰大鼠血浆中AVP水平含量、抑制心室肌内BNP基因的合成和表达,与抑制缩血管因子ET-1、A域水平及ANP基因表达无关。结论:不同产地附子炮制品均能改善大鼠心功能指标,其作用机制与左室功能抑制,心室肌收缩有关;对血管收缩导致的心脏后负荷增加有抑制作用,对前负荷增加无影响。并以道地产区江油附子作用为明显,表明以功效为核心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来评价药材品质、控制药材质量的可行性。
作者:梅超南;曾瑾;赵军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建立同时测定丹参胶囊中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及丹参酮IIA和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酚酸A的含量的方法。方法:脂溶性成分: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水溶性成分: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86 nm。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分别在0.472-9.44μg(r=0.9998)、0.352-7.04μg(r=0.9999)、0.244-4.88μg(r=1.0000)、2.268-45.36μg(r=0.9999)、0.168-3.36μg(r=0.9999)、0.088-1.76μg(r=0.9999)、0.18-3.6μg(r=0.9999)、0.208-4.16μg(r=0.9999)和0.17-3.4μg(r=0.9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7.48%-98.59%之间。结论: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胶囊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珺;程月发;张爱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基因芯片技术在传统和天然药物防治肿瘤研究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00年1月-2014年1月所有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抗肿瘤传统和天然药物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从文章发表情况、药物干预种类、研究领域、样品来源、芯片平台、芯片技术重复、差异基因评判标准和验证性等方面总结基于基因芯片技术传统和天然药物防治肿瘤的相关经验和成果,深入分析该技术应用的不足之处。结果:基因筛选实验多局限在细胞水平,应该更加关注动物水平和临床水平的实验;在芯片平台的选择上,学者多关注mRNA的表达水平的差异,而对于基因调控水平和表观遗传研究的microRNA芯片和DNA甲基化芯片关注度较少;基因芯片实验缺少重复性,直接影响差异基因的评判结果,降低了差异基因筛选的可信度;基因筛选结果的验证,不仅包括mRNA水平的验证,还应该增加蛋白水平的验证。结论:基因芯片是目前为成熟的基因表达水平检测技术之一,在传统和天然药物抗肿瘤的研究领域应用广泛,研究者在实验设计中如果涉及到了基因芯片技术,应该尽量避免上述的不足之处。
作者:刘晓霓;谢棒祥;谢立;王延军;张爱英;陈德喜;朱晓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