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权;周海英;胡志雄
目的:研究储水桶对血液透析用水中内毒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36家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为调查对象,采用显色基质法对各血液透析中心2010年11月—2012年10月透析用水中的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36家血液透析中心2年内送检的透析用水标本数为2694份,其中2348份标本(87.16%)中的内毒素含量<0.1 EU/mL,260份标本(9.65%)中的内毒素含量为0.1~0.5 EU/mL,其余86份标本(3.19%)中的内毒素含量>0.5 EU/mL。36家透析中心中,使用储水桶的有19家,另17家未使用储水桶,使用储水桶的透析中心的透析用水中内毒素含量高于未使用储水桶的透析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储水桶可显著增加血液透析用水中内毒素含量,应加强对储水设备的管理。
作者:陈晓泓;沈波;邹建洲;刘中华;曹学森;吕文律;聂宇昕;柯晓洁;任豫申;丁小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24岁,因停经39+5周、胎动减少3 d,外院B 超提示胎儿脐带绕颈3圈,于2013年4月1日入住我院。患者非孕期体质量40 kg,入院体质量52 kg,身高153 cm,要求行剖宫产。产检:宫高29 cm,腹围92 cm,胎方位右枕前位(ROA),胎心音138次/min,先露高浮、宫口未开。入院诊断:孕1产0,孕39+5周待产,相对头盆不称,脐带绕颈3圈。
作者:高敏;陶建辉;刘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河北省沧州市成人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该市心血管疾病等有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11月—2012年9月对河北省沧州市6287名20岁以上体检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等,检测 HbAlc、空腹血糖(FPG)和血脂水平,并行肝脏彩超、胸部 X 线摄片、心电图等检查。结果:HbAlc 总异常率为16.7%,其中男性 HbAlc 异常率为18.8%,女性 HbAlc 异常率为14.0%,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 <0.01);血脂总异常率为43.0%,其中男性血脂异常率为54%,女性血脂异常率为27%,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 <0.01)。血脂异常以高三酰甘油(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主。结论:河北省沧州市成人 HbAlc、血脂异常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男性高于女性,HbAlc、血脂异常与脂肪肝、动脉硬化等相关。
作者:赵连利;刘可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ethylene diphosphonate,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所显示的肺癌骨转移病灶的图像特点及 SPECT/CT 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病理证实为肺癌、初次全身骨显像及 SPECT/CT 显像诊断为肺癌骨转移的患者的骨转移病灶的 SPECT/CT 图像特点,经病理诊断或再次全身骨显像及 SPECT/CT 显像随访确认,分析 SPECT/CT 显像所示肺癌骨转移病灶的部位、数量、放射性分布及 CT 表现的特点。结果:113例患者共482处病灶纳入本研究,肺癌骨转移病灶429处。肺癌骨转移病灶中位于脊柱者占50.6%(217/429),胸廓者占29.1%(125/429),骨盆者占17.0%(73/429),四肢者占2.1%(9/429),颅骨者占1.2%(5/429)。肺癌骨转移病灶 SPECT/CT 图像表现为放射性异常浓聚者占90.7%(389/429),无放射性分布异常者占9.3%(40/429);CT 图像表现为成骨性转移者占41.0%(176/429),溶骨性转移者占50.3%(216/429),混合性(兼有溶骨和成骨)转移者占4.0%(17/429),骨质形态学正常者占4.7%(20/429)。113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同时伴有良性病灶,共53处。结论:肺癌骨转移的部位以脊柱居首,胸廓次之;肺腺癌患者容易发生骨转移,以成骨性转移多见。SPECT/CT 诊断肺癌骨转移病灶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作者:张一秋;石洪成;李蓓蕾;修雁;顾宇参;陈曙光;蔡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 组将地佐辛5 mg 与局部麻醉药(0.375%罗哌卡因20 mL+1%利多卡因15 mL+1∶20万肾上腺素1 mL )混合用于臂丛神经阻滞。B 组于术前15 min 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联合局部麻醉药(同 A 组);C 组仅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同 A 组。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后1 h 及术后4、8、12、24、36、48 h 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术毕至术后 VAS>3分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A 组麻醉起效时间低于 B、C 组(P <0.05)。A、B 组术后8 h 时的 VAS 明显低于 C 组(P <0.05);A 组术后12、24 h 时的 VAS 明显低于 B、C 组(P <0.05);3组麻醉后1 h 及术后4、36、48 h 时的 VA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为 A 组>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效果确切,能够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党丹丹;谢致;车薛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手术指征、特点和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患者21例,局麻下腔内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门诊随访,此后每隔半年门诊随访,行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彩超检查或 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21例患者中右锁骨下动脉闭塞性病变7例,狭窄性病变14例。2例右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因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病变而仅行造影,其余19例均成功行腔内治疗,总成功率为90.5%。19例行腔内治疗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9.3个月,通畅率为89.5%(17/19),中度再狭窄率为10.5%(2/19),无支架断裂和打折,无病死病例。结论: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有其特殊的解剖学特点,腔内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利新;唐骁;史振宇;郭大乔;符伟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 CT 在骨性泪道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65例骨性泪道骨折患者的16层螺旋 CT 图像。采用美国 GE 公司 AW 4.1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行多平面重建术(MPR),比较薄层横断面与多平面重组图像的诊断结果。结果:16层螺旋 CT 图像能清晰显示泪囊窝、鼻泪管骨折,65例患者共计75处骨折,均为复合性骨折,多为鼻眶筛区域骨折,其中上颌骨额突骨折45例(70%),泪骨骨折30例(46%),伴发筛板骨折40例(62%),鼻骨骨折32例(49%),额骨鼻突骨折13例(20%),鼻颌缝分离23例(36%),鼻额缝分离17例(26%),额颌缝分离20例(30%),泪颌缝分离50例(78%),鼻骨间缝分离26例(40%)。薄层横断面与多平面重组图像对骨性泪道骨折的诊断准确性无显著差异。结论:16层螺旋 CT 能准确、细致地显示骨性泪道骨折的部位、程度及伴发改变。
作者:韩永顺;李开成;徐冶敏;陶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Hartmann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 Hartmann 手术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择期手术50例,急诊手术13例。手术时间平均(170.2±44.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93.3±38.8)mL,平均住院天数(16.4±10.6)d。术后30 d 内1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6例,造瘘口感染1例,结肠残端感染1例,心衰1例,肾功能不全1例,黏连性肠梗阻2例。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66个月;14例随访5年以上,其中4例生存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28.6%。结论:Hart-mann 手术仍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有效的术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陈榆升;薄晓波;高卫东;盛卫忠;张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柱状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应用 EPBD 治疗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中73例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成功率96.1%,平均手术时间(30±12)min;无肠穿孔发生;术中发生活动性渗血5例,经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液或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液后成功止血;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高淀粉酶血症8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住院时间(3±0.5)d。结论:采用 EPBD 行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具有安全、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何亚龙;王晓燕;陈萍;张尤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指没有明确的致病原(如感染)或其他临床伴随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的机化性肺炎,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一个亚型,较为少见。现对我科收治的1例 COP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作者:周兴菊;陆益民;赵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手术期心肌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接受择期手术的高血压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2~60岁,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右旋美托咪定组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手术开始前10 min),继之以0.2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静脉泵注0.9%氯化钠液。麻醉诱导前和术后6 h、24 h 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ardiac troponin I,cTnI)、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结果:对照组术后6 h、24 h 时 cTnI、IL-6、TNF-α浓度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右旋美托咪定组术后24 h 时 IL-6浓度、术后6 h 和24 h 时 TNF-α浓度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右旋美托咪定组术后6、24 h cTnI、IL-6、TNF-α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手术期的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弩;徐威;刘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金山区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2月上海市金山区各医院收治的3455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胆石症临床症状的患者3127例(90.5%),无症状者328例(9.5%)。有症状的男性患者比例低于女性;无症状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症状胆石症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部位以胆囊为主,发生率为54.5%。胆石症患者是否有症状与体质量指数和胆石症发病部位无关(P >0.05)。结论:上海市金山区属于胆石症高发地区,胆石症患者是否有症状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有关,与患者胆石症的发病部位、体质量指数无关。
作者:顾奇云;周国庆;高永忠;赵军;邬燕勤;许涛;蒋兆彦;韩天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提高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中移植脂肪的成活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4年5月行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的423例患者,以不同部位肿胀法提取脂肪颗粒,并采用 lipokit 自体脂肪移植机加以纯化,以扇形多层次线性注射。结果:423例患者中,出现脂肪液化1例,脂肪团块5例,微小钙化1例,其余均取得良好效果。自体脂肪移植平均成活率达50%。结论:通过严格控制脂肪颗粒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并采用分层、多面、多点注射,可提高自身脂肪移植的成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志刚;曲妙轩;张丰;亓发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手术适应症和安全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施行手术的36例 UC 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36例中择期手术23例,急诊手术13例。23例择期手术均为一期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其中4例合并中毒性巨结肠患者通过急诊结肠镜下留置肠梗阻导管暂时缓解症状,再择期行 IPAA。13例急诊手术患者均一期行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二期行 IPAA。36例患者中除1例消化道穿孔、1例中毒性巨结肠及1例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开腹手术,其余33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36例患者均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 UC患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UC 择期手术、急诊手术中行 IPAA,均安全有效。
作者:俞旻皓;彭友多;卞正乾;王正实;叶光耀;骆洋;钟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Taylor[1]在1929年首次报告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BOT 在育龄妇女中多见,预后良好,一般采取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措施[2]。然而,目前关于妊娠期(尤其是早孕期)合并 BOT 的报告尚少见,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我院对1例早孕期合并 BOT 的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术后足月分娩,母儿预后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华;屠蕊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与无纤支镜辅助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操作时间、围手术期和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3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纤支镜辅助将73例分为纤支镜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组(A 组,n=43)与无纤支镜辅助的经皮气管切开术组(B 组,n=30),比较2组在经皮气管切开术中和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术后渗血>48 h、切口感染各1例,皮下气肿2例;B 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气胸、切口感染各1例,术后渗血>48 h 3例,皮下气肿5例,气管后壁、侧壁损伤5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73例患者中33例得到随访。A 组18例得到随访,其中仅2例发生并发症,1例诉声音嘶哑,1例喉部异物感。B 组15例得到随访,其中2例发生并发症,1例诉声音嘶哑,1例吞咽困难。2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纤支镜引导下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并不增加手术时间,但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
作者:沈耀亮;王晓锋;郑峰;周维一;叶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的血糖代谢表现及预后。方法:从2009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选择参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OGTT)的168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GDM 患者208例(漏诊组116例和确诊组92例),其余1475例孕妇(对照组)糖代谢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比较各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1 h 血糖(1 h plasma glucose,1 h PG)、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阳性率、血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of glucose,AUCG)之间的差异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v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糖图趋势。比较各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胎膜早破发病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结局。结果:1 h PG、2 h PG、HbA1c 阳性率和 AUCG 均为确诊组>漏诊组>NGT 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各组 FPG 比较:确诊组明显大于漏诊组和 NGT 组(P <0.01),漏诊组和 NGT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血糖变化趋势不一,漏诊组变化介于确诊组(高)和 NGT 组(低)之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在 NGT 组、漏诊组、确诊组依次升高,NGT 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漏诊组、确诊组GDM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GDM 患者血糖代谢具有异质性,需要根据病情区别管理。
作者:颜彦;柳洲;刘大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活跃期和分娩前1 h 的胎心监护图形,探讨产程不同时段的胎心监护图形对于判断新生儿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81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记录并比较活跃期及分娩前1 h 的胎心监护图形;采用 ROC 曲线分析分娩前1 h 胎心监护图形及第二产程时长对于新生儿预后的指导意义。结果:181例的胎心监护图形中,未出现 III 类图形,分娩前1 h 胎心监护的 I 类图形比例低于活跃期,II 类图形比例高于活跃期,特殊减速图形的比例较活跃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不良预后组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相比,活跃期各类图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娩前1 h,新生儿不良预后组 II 类图形时长明显长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而 I 类图形时长短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P <0.05);不良预后组中发生回复慢、非中度变异减速的比例高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P <0.05)。分娩前1 h II 类图形时长与新生儿预后关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646[95%置信区间(95%CI):0.544~0.748]。结论:分娩前1 h 的胎心监护更容易出现各类减速图形,判读活跃期和分娩前1 h 的胎心监护图形可能需要不同的标准。分娩前1 h II 类图形时长对判断新生儿预后有一定意义,尤其是出现回复慢、非中度变异减速时。第二产程时长与新生儿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翁侨;王志群;戴毅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后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4例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挫伤及脑内血肿的患者的临床及 CT 影像资料,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颅脑损伤后脑内血肿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原发的脑内血肿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瞳孔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头颅 CT 中线偏移程度、环池是否消失与是否手术密切相关。结论:若颅脑损伤患者的头颅 CT 影像显示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或者原发的脑内血肿量大,则需严密监测头颅 CT。一旦出现瞳孔变化、GCS 评分降低、中线偏移或者环池消失,应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李荣刚;姚慧斌;赵远党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