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柱状气囊扩张术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效果

何亚龙;王晓燕;陈萍;张尤历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柱状气囊扩张术, 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柱状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应用 EPBD 治疗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中73例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成功率96.1%,平均手术时间(30±12)min;无肠穿孔发生;术中发生活动性渗血5例,经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液或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液后成功止血;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高淀粉酶血症8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住院时间(3±0.5)d。结论:采用 EPBD 行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具有安全、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指标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指标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00例,无并发症的患者140例。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基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各项血脂指标,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糖尿病肾病关联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Logis-tic 回归模型显示,年龄>70岁(OR=2.92,95%CI:1.31~6.51)、病程>10年(OR=3.33,95%CI:1.79~6.16)、舒张压>90 mmHg(OR=2.23,95%CI:1.06~4.69)、低密度脂蛋白>3.64 mmol/L(OR=2.85,95%CI:1.16~7.03)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低密度脂蛋白有可能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指标和防治靶点。

    作者:施亚男;施羽;李晓峰;卫东琴;樊春笋;张亚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4年第21卷作者汉语拼音索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PPH 联合外痔切除术)与对照组(传统外剥内扎术),每组各4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72 h 内出血、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溢液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肛门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溢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PH 联合外痔切除术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较佳术式。

    作者:刘洪喜;任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活跃期和分娩前胎心监护图形与新生儿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分析活跃期和分娩前1 h 的胎心监护图形,探讨产程不同时段的胎心监护图形对于判断新生儿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81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记录并比较活跃期及分娩前1 h 的胎心监护图形;采用 ROC 曲线分析分娩前1 h 胎心监护图形及第二产程时长对于新生儿预后的指导意义。结果:181例的胎心监护图形中,未出现 III 类图形,分娩前1 h 胎心监护的 I 类图形比例低于活跃期,II 类图形比例高于活跃期,特殊减速图形的比例较活跃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不良预后组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相比,活跃期各类图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娩前1 h,新生儿不良预后组 II 类图形时长明显长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而 I 类图形时长短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P <0.05);不良预后组中发生回复慢、非中度变异减速的比例高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P <0.05)。分娩前1 h II 类图形时长与新生儿预后关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646[95%置信区间(95%CI):0.544~0.748]。结论:分娩前1 h 的胎心监护更容易出现各类减速图形,判读活跃期和分娩前1 h 的胎心监护图形可能需要不同的标准。分娩前1 h II 类图形时长对判断新生儿预后有一定意义,尤其是出现回复慢、非中度变异减速时。第二产程时长与新生儿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翁侨;王志群;戴毅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猪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层螺旋 CT 灌注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ulti-slice CT,MSCT)灌注成像评价猪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价值。方法:将48只巴马猪随机分为 IRI 组、假手术组(sham 组)和单纯缺血组。IRI 组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主干2 h 后松开,分别再灌注1 h、2 h、3 h 和4 h;sham 组仅分离 SMA 主干而不夹闭;单纯缺血组夹闭 SMA 2 h,不进行再灌注。造模结束后行 MSCT 灌注扫描,扫描结束取远端回肠黏膜标本,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评价病理损伤。比较各组灌注参数差异,以及灌注参数与MDA 和 SOD 的相关性。结果:IRI 组不同时间点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表面通透性与 sham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IRI 组不同时间点间血流量、血容量、表面通透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流量和血容量与 MDA 呈负相关(r=-0.714、-0.713,P <0.01),与 SOD 值呈正相关(r=0.641、0.677,P <0.01)。结论:MSCT 灌注成像能够反映小肠 IRI 及其动态演变过程,与生化标志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评价小肠 IRI 的有效方法。

    作者:石海峰;强金伟;李若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指没有明确的致病原(如感染)或其他临床伴随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的机化性肺炎,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一个亚型,较为少见。现对我科收治的1例 COP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作者:周兴菊;陆益民;赵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8月在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例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均表现为月经淋漓不净,经期7~24(15.2±3.5)d,其中1例表现为不孕,3例有经期下腹坠痛。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检查显示,憩室宽度为15~28(20.2±4.0)mm,深度为6~20(12.3±3.6) mm。患者剖宫产手术指征为瘢痕子宫(3例)、胎膜早破(2例)、难产(1例)和胎儿窘迫(3例)。5例剖宫产术中切口缝合1层,4例缝合2层。9例患者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子宫切口憩室,无中转开腹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无输血。9例均月经复潮且症状得到改善,经期缩短为6~9(7.5±2.0)d。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子宫切口憩室的治愈率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杨萍;赵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肠道菌群与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公认,它们是影响人体健康且与人类共同进化的共生菌[1]。人体肠道的共生菌种类繁多,有500~1000种,数量达108个,而人体自身的体细胞不足106个[2]。人类肠道细菌基因组计划证明人体肠道菌群约有300万个基因,而人体细胞核内的基因约有2万个,肠道菌群的基因数量约为人体基因数量的150倍[3]。

    作者:邬佳瑜;罗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4排螺旋 CT 脑灌注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脑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拟诊早期脑梗死患者38例,均在症状出现24 h 内行头颅 CT 平扫及 CTP 检查。将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区与健侧对应区的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15例头颅 CT 平扫发现可疑脑梗死区,主要位于大脑半球,表现为密度轻度减低、局部脑沟稍变浅等;其余23例患者 CT 平扫未发现异常。38例患者的 CTP 检查均发现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梗死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与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均较健侧对应区明显下降,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较健侧对应区缩短,对比剂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较健侧对应区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早期脑梗死患者 IP 区与梗死核心区比较,CBF、CBV、MTT 及 TTP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IP区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F、MTT、TTP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CBV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获得随访的18例患者中,经积极溶栓等治疗后梗死区缩小6例,梗死区消失5例,仅表现为梗死区 TTP 和 MTT 延长、CBF 和 CBV 变化不大3例,梗死区无明显变化4例。结论:64排螺旋 CTP 检查可以准确地提示早期脑梗死。

    作者:奚彬;盛伟华;唐建伟;黄松;宋黎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片状水凝胶敷料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片状水凝胶敷料对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0例首次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利肤宁外涂,研究组给予片状水凝胶敷料外敷。比较2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及首次出现急性放射性皮炎时的分级程度。结果:研究组出现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首次出现急性放射性皮炎时的分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1)。结论:片状水凝胶敷料可有效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作者:戚晓霞;蔡蕴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 组将地佐辛5 mg 与局部麻醉药(0.375%罗哌卡因20 mL+1%利多卡因15 mL+1∶20万肾上腺素1 mL )混合用于臂丛神经阻滞。B 组于术前15 min 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联合局部麻醉药(同 A 组);C 组仅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同 A 组。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后1 h 及术后4、8、12、24、36、48 h 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术毕至术后 VAS>3分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A 组麻醉起效时间低于 B、C 组(P <0.05)。A、B 组术后8 h 时的 VAS 明显低于 C 组(P <0.05);A 组术后12、24 h 时的 VAS 明显低于 B、C 组(P <0.05);3组麻醉后1 h 及术后4、36、48 h 时的 VA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为 A 组>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效果确切,能够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党丹丹;谢致;车薛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Rv0222/ESAT-6融合蛋白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Rv0222/ESAT-6融合蛋白对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表达、纯化重组 Rv0222/ESAT-6融合蛋白,以其为抗原包板、以酶标抗体为二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核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合并结核患者、非结核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清,评价该融合蛋白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T 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简称 T-SPOT)为金标准,将 Rv0222/ESAT-6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的 ELISA 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100%;T-SPOT 与 ELISA 对结核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 Rv0222/ES-AT-6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的 ELISA 对结核病(包括 HIV 合并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慧涨;范齐文;杨华;黄红梅;方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创伤性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后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4例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挫伤及脑内血肿的患者的临床及 CT 影像资料,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颅脑损伤后脑内血肿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原发的脑内血肿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瞳孔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头颅 CT 中线偏移程度、环池是否消失与是否手术密切相关。结论:若颅脑损伤患者的头颅 CT 影像显示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或者原发的脑内血肿量大,则需严密监测头颅 CT。一旦出现瞳孔变化、GCS 评分降低、中线偏移或者环池消失,应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李荣刚;姚慧斌;赵远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腔内治疗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手术指征、特点和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患者21例,局麻下腔内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门诊随访,此后每隔半年门诊随访,行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彩超检查或 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21例患者中右锁骨下动脉闭塞性病变7例,狭窄性病变14例。2例右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因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病变而仅行造影,其余19例均成功行腔内治疗,总成功率为90.5%。19例行腔内治疗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9.3个月,通畅率为89.5%(17/19),中度再狭窄率为10.5%(2/19),无支架断裂和打折,无病死病例。结论: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有其特殊的解剖学特点,腔内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利新;唐骁;史振宇;郭大乔;符伟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对伊马替尼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95%以上的 CML 患者可检测到特征性的费城(Ph)染色体和 bcr-abl 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编码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使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转化而导致 CML的发生[1]。伊马替尼是治疗 CML 的一线药物,但随着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耐药现象逐渐显现。

    作者:苗圣超;糜坚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36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手术适应症和安全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施行手术的36例 UC 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36例中择期手术23例,急诊手术13例。23例择期手术均为一期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其中4例合并中毒性巨结肠患者通过急诊结肠镜下留置肠梗阻导管暂时缓解症状,再择期行 IPAA。13例急诊手术患者均一期行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二期行 IPAA。36例患者中除1例消化道穿孔、1例中毒性巨结肠及1例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开腹手术,其余33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36例患者均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 UC患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UC 择期手术、急诊手术中行 IPAA,均安全有效。

    作者:俞旻皓;彭友多;卞正乾;王正实;叶光耀;骆洋;钟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国临床医学》2014年第21卷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海市金山区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上海市金山区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2月上海市金山区各医院收治的3455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胆石症临床症状的患者3127例(90.5%),无症状者328例(9.5%)。有症状的男性患者比例低于女性;无症状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症状胆石症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部位以胆囊为主,发生率为54.5%。胆石症患者是否有症状与体质量指数和胆石症发病部位无关(P >0.05)。结论:上海市金山区属于胆石症高发地区,胆石症患者是否有症状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有关,与患者胆石症的发病部位、体质量指数无关。

    作者:顾奇云;周国庆;高永忠;赵军;邬燕勤;许涛;蒋兆彦;韩天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片段干扰 RNA 抑制人肝癌细胞株中YAP 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用小片段干扰 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肝癌细胞株中 YAP(yes-associated protein)表达后肝癌细胞株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的敏感性变化。方法:设计 YAP 基因的 siRNA 序列,用脂质体 LipofectamineTM 2000将 siRNA 转染至4株肝癌细胞株 PLC/PRF/5、Huh-7、MHCC 97H、MHCC 97L 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癌细胞株中 YAP 的表达。将细胞以不同浓度的 ADM 处理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l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成功构建针对 YAP 的 siRNA 表达载体。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肝癌细胞株经特异性 siRNA 转染后,YAP 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表明 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能特异、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株中 YAP 的表达。MTT 结果显示,转染 YAP siRNA 后肝癌细胞株的存活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siRNA 抑制肝癌细胞株中 YAP 的表达可增强肝癌细胞株对 ADM 的敏感性。

    作者:张素青;陈橼;张一心;刘继斌;朱烨菁;钱俊;李德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有创颅内压监测对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8~15分,行保守治疗后颅内压呈不可控上升,患者影像学表现、临床体征未出现明确的手术指征,但均有 GCS 评分降低(均未低于6分)。12例患者的家属选择手术治疗,8例患者的家属选择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差异不明显,但手术患者的早期恢复(GCS 评分≥13分)优于非手术患者。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变化,便于及时调整治疗。

    作者:汪锡华;沙龙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