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光华;杨俊涛;谭文甫;黄洪善
目的:探讨儿童浮膝损伤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浮膝损伤病例,对其中11例患儿至少一处骨折行手术治疗.随访时间从16个月至6年,平均26个月,治疗效果按Karlstrom标准评分.结果:12例患儿全部得到随访,全部骨折一次性愈合,没有发生骨不愈合.治疗效果:优7例,良3例,中2例,无差病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对于6岁以上的浮膝损伤患儿,至少一处骨折予手术固定可达到消除治疗上的矛盾、便于整体护理、减少住院日及早期负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的效果.
作者:倪文飞;洪如康;王振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分泌异常与颈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后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研究了15例CSCI并低钠血症患者血浆ANP,与23例CSCI不伴低钠血症患者及12例正常同龄组的ANP进行比较.并检测血钠和部分患者的尿钠及尿量.结果:(1) CSCI伴低钠血症者,其血浆ANP水平较不伴低钠血症者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CSCI急性期血浆ANP水平与CSCI程度密切相关,CSCI越重,ANP水平越高;ANP水平越高,血钠越低,二者呈负相关(r=-0.85,P<0.01).结论:CSCI后低钠血症患者ANP分泌明显异常,ANP分泌增加可能是导致CSCI后低钠血症的一个重要因素.纠正缺氧可能降低ANP水平,从而纠正CSCI后顽固性低钠血症.
作者:颜廷宾;张佐伦;袁泽农;刘立成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短缩、大段骨缺损合并其他病变的复杂畸形的体会.方法:应用骨段皮质截骨延长输送或楔形截骨压缩迟延延长等方法治疗开放性胫骨缺损伴骨髓炎4例;股骨或胫骨肿瘤瘤段切除3例;肢体短缩伴成角畸形3例.结果:10例均恢复了肢体长度和持重功能.2例股骨延长者发生膝关节屈曲受限,1年后恢复.1例儿童出现胫骨过生长.结论:Ilizarov技术是治疗短肢,修复创伤、炎症、肿瘤等所致骨缺损的简单而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吴其常;张志刚;卞传华;苗旭漫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方法:对30例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护理.术后进行防褥疮,防尿路及肺部感染,防便秘的护理和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戴支具活动等康复护理.结果:30例患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防止并发症及康复锻炼的护理对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脊柱结核患者的顺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兰;任建华;罗小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股骨髁严重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严重粉碎骨折8例,均为C型骨折,对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人均行随访,8例病人膝关节功能:优3例,良4例,可1例.无差的病人.结果:解剖型支持钢板是治疗股骨髁严重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汉平;王明飞;刘明;孙磊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探讨肩胛骨颈部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97年3月~2001年6月手术治疗的9例肩胛骨颈部有明显移位的不稳定骨折病人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合并臂丛神经损伤2例,浮动肩损伤1例.结果:随访平均15.2个月,优5例,良3例,可1例,功能恢复优良率88.8%.结论: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颈部骨折,尤其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浮动肩损伤,有利于早期康复,防止关节僵硬.
作者:杨志;赵劲民;韦庆军;苏伟;花奇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松解术中坐骨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1983年5月~2001年2月,对960例患者行臀肌挛缩症松解术,导致坐骨神经损伤.采用早期手术探查,显微技术外膜吻合.结果:960例中坐骨神经损伤2例,占0.21%,均经早期手术探查、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效果良好.结论:对中、重度臀肌挛缩症松解时要逐层解剖,暴露清楚,注意坐骨神经变异,一旦损伤,应早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
作者:张小卫;刘淼;翁润民;吴当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2月~2001年10月,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平均35.4岁.结果:随访100例,随访时间6个月~1年7个月,优良率92%.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出血少,较好保留了脊柱稳定性.熟练的基本功和镜下操作训练,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曹飞;孙振华;张福华;张旭辉;牛军;张卫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IGF-1对兔成骨细胞的成骨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兔成骨细胞,第2代成骨细胞分别在含0.1ng/ml、1ng/ml、10ng/ml、20ng/ml IGF-1的DMEM中培养,24、36h后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72、108h收集培养上清进行骨钙素放射免疫法(RI)测定.结果:IGF-1与成骨细胞培养24、36h,经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GF-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IGF-1浓度为0.1、1、10ng/ml,各组之间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GF-1与成骨细胞培养72、108h,经RI检测,不同浓度IGF-1对成骨细胞合成骨钙素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1对成骨细胞有明显促进增殖作用;在0.1~10ng/ml范围,存在浓度依赖性;未发现IGF-1对成骨细胞合成骨钙素有影响.
作者:储诚兵;陈艺新;尹培荣;陈雄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随着工业及交通的发展,工业及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脊柱多发性骨折近年来有逐渐增加趋势.由于多节段脊柱骨折易于漏诊及延迟诊断,同时治疗亦有一定难度,对此类损伤应予重视[1,2,5].自1999年3月~2001年6月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多发骨折12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汉平;廖可国;黄彦杰;宁志杰;孙磊;李叶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半骨盆切除、马鞍形人工半骨盆重建术的疗效.方法:患者,男,17岁,术前诊断为右侧骨盆骨巨细胞瘤,作病灶切除,马鞍形人工半骨盆重建术.结果:术后摄片,假体位置满意,患肢与对侧等长,轴线好,伤口于术后2个月作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治愈,无其它并发症.据Aboulafia AJ的评定标准,达到优的效果.结论:半骨盆切除、马鞍形人工半骨盆重建术是可行的.
作者:张宏其;廖前德;周江南;龙文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本院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已多年,从1998~2000年12月对36例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欢;姚胜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度胸椎结核合并完全截瘫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5例重度胸椎结核合并完全截瘫的病人实行手术治疗及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结果:5例胸椎结核全瘫病人实行手术治疗,均获成功,疗效满意,截瘫恢复满意.结论:脊柱结核一旦出现脊髓功能损害,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立即进行相关检查,特别是CT.MRI明确病因后行手术治疗.
作者:郑智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患者,女性,42岁,主因左足跟及足外侧疼痛、麻木半月来诊.缘于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跟外侧及足背外侧隐痛、麻木,以早晨起床时为重,下地活动后可略减轻.查体:脊柱生理弧度正常存在,腰部无压痛点,活动度好.左足跟外侧及足背和小趾外侧缘皮肤痛觉明显减退.左小腿中下1/3处跟腱外侧缘处有一局限性压痛点,并向左足跟及足外侧缘放射,疼痛的范围及性质与患者平时自觉疼痛的范围及性质一致.左踝及左足X线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左腓肠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醋酸曲安奈德2ml加2%利多卡因2ml压痛点局封,1次后患者疼痛、麻木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作者:冀振亮;谢红梅;陈清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本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大76岁,小33岁,平均年龄58.7岁,病程长26年,短半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照片确诊,其中有颈椎骨质增生38例,颈部韧带钙化10例,颈椎间盘突出3例,9例颈椎X线片无异常,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颈痛、呕吐及上肢麻痛等症状.
作者:王旭;申云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索胶原酶溶盘术并发神经根损伤的原因.方法:对6个临床病例的症状、体征及影像资料和治疗反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于施术后发生剧烈腰腿痛,吗啡类镇痛效果不明显,疼痛持续半个月,同时逐渐出现神经根性损害;神经营养药物及松解术治疗效果不好.结论:胶原酶溶盘术所致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根性化学伤,恢复困难.为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溶盘术指征要严格为非破的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永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制和开发能够Ⅰ期植骨修复细菌污染的节段性骨缺损的植骨材料.方法:在块型重组合异种骨(MRBX)基础上,结合抗生素局部缓释技术,研制出兼具高效成骨作用和强力抗感染能力的块型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MARBX);并采用细菌污染的犬桡骨1.5c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通过解剖学、放射学、组织学及细菌学检查,对比研究MARBX和MRBX I期植骨内固定修复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MARBX I期植骨,可有效预防感染,并基本完成骨缺损的修复;而MRBX I期植骨,则导致骨髓炎,不能修复骨缺损.结论:MARBX由于既具有高效成骨活性,又有非常强的抗菌能力,能Ⅰ期植骨、有效修复污染性节段性骨缺损.
作者:袁志;胡蕴玉;罗卓荆;雷伟;孙怡群;王彦清;吕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和氢化可的松对软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分别加入胰岛素、氢化可的松或二者的复合物的培养液中培养,用MTT法测定其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单独使用胰岛素0.035μg/ml即可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增殖(P<0.01),当浓度增至0.35μg/ml时,其促进作用达到大值(P<0.01).氢化可的松10μg/ml时对软骨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P<0.05).随着氢化可的松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更显著,当浓度增至100μg/ml时,软骨细胞几乎全部死亡(P<0.01).当胰岛素0.35μg/ml与氢化可的松50μg/ml联合使用时,氢化可的松可以拮抗胰岛素的作用.结论:低浓度胰岛素对软骨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氢化可的松对软骨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二者联合使用时,氢化可的松可以拮抗胰岛素的作用.
作者:钟灿灿;李斯明;唐毅;沈雁;陈鸿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几丁聚糖和透明质酸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的几丁聚糖和透明质酸钠的培养液培养成纤维细胞,以四唑盐比色法测细胞增殖,并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结果:几丁聚糖在≥0.1mg/ml时即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透明质酸钠的抑制浓度为1mg/ml,透明质酸钠和几丁聚糖都可使细胞周期中G1期比例增加.结论:几丁聚糖和透明质酸钠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几丁聚糖的抑制作用较强.
作者:汤朝晖;侯春林;张玲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对58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1995~2001年在我院进行腰椎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对其中58例FBSS的原因系统分析.结果:总结出9种FBSS的原因.结论:在进行腰椎手术中,如能尽量避免以上9种引起FBSS的原因,将极大提高手术者的诊疗水平.
作者:徐建民;李娟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