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技术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

陈海峰;王健

关键词:关节镜, 胫骨平台, 关节面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对2001~2004年用关节镜微创技术结合C臂机治疗35例涉及关节面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3.2岁.根据AOMMüller分型,trpeB型21例,trpeC型14例.均在关节镜监视下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均行膝关节CPM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0~28个月,骨折均达临床愈合,其中有3例平台仍有1~2mm塌陷,1例膝关节活动度为10°~90°,并发骨性关节炎3例.根据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优3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7.1%.结论: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涉及关节面胫骨平台骨折,可降低术后骨性关节炎及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减少2次手术的可能.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氧化二砷诱导犬髂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诱导犬髂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VSMC)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细胞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细胞爬片HE染色、透射电镜等观察三氧化二砷作用后VSMC的变化.结果:VSMC细胞与三氧化二砷共孵育后出现细胞数目减少,脂肪颗粒增多;电镜等观察到核膜皱缩、核染色质凝结、边集等细胞凋亡现象,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此现象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明显.结论:一定浓度的三氧化二砷能抑制VSMC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变性,并诱导细胞凋亡.提示三氧化二砷作为涂层支架的药物可以抑制的平滑肌细胞生长,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

    作者:陈鹏;王建华;胡美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

    目的:了解肾功能及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内生酐清除(Ccr)水平将232例非透析CKD患者分为Ccr≤25ml/min组,25ml/min<Ccr<50ml/min组和Ccr≥50ml/min组,比较各组肿瘤标记物水平,对其中的男性患者亦按上述方法分组,比较各组PSA和fPSA水平.结果:CEA和CA199水平在不同Ccr组间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其血清水平均与Ccr呈负相关,而CA125、AFP、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肾功能减退严重的CKD患者中,根据血清CEA、CA199和CA125水平诊断相应肿瘤时,其假阳性率较肾功能正常及轻度损害者增高,而AFP、PSA和fPSA的特异性与正常人群相同.

    作者:俞小芳;蒋阳;叶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根治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

    目的: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者在根治H.pylori治疗后的疗效.方法:符合罗马Ⅱ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且胃镜病理和14C呼气试验H.pylori阳性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8例,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痢特灵,对照组86例予以安慰剂奥美拉唑.参考Glasgow消化不良严重程度积分标准,1年后作疗效评价.结果:1年后,治疗组88例中有23例消化不良症状消失,占26.13%;而对照组86例中有9例消化功能不良症状消失,占10.46%,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88例中有55例症状缓解,占62.50%,对照组86例中有34例症状缓解,占39.5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H.pylori感染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抗生素根治H.pylori感染后,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作者:史立华;张其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2例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性直肠癌均在全盆腔外照射40Gy后进入3DCRT,后针对局部肿瘤病灶行3DCRT加量至60~65Gy.采用3DCRT联合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综合组)20例,单独应用3DCRT(对照组)32例.每天口服卡培他滨825 mg/m2,分2次口服,d1-14,每21 d为1个周期.结果:综合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5%和78.1%.综合组患者中CR 30%,PR 60%,NC 5%,PD 5%,总有效率(CR+PR)为90%.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感觉神经病变.对照组患者中CR 25%,PR 53.1%,NC12.5%,PD7.2%,总有效率(CR+PR)为78.1%.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加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有效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新方案,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作者:向作林;吴铮;曾昭冲;陈刚;李文如;王健;刘天舒;金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皮素及其受体在家兔体、肺循环中的分布

    目的:了解正常情况下体、肺循环组织及血管中内皮素的分布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兔12只,体重3~4kg.取肺、肾动脉长1.5 cm,肺、肾组织1.5 cm×1.5 cm.采用逆转录、酶联免疫扩增法及ELISA法测定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了解内皮素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肺动脉与肾动脉的内皮素A受体(ETAR)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组织、血管中内皮素受体表达无差异.光镜下观察发现肺组织切片中在支气管粘膜上皮及气管软骨中内皮素有特异性深棕色强阳性表达.结论:正常动物中,同一个体除肺动脉ETAR表达明显高于肾动脉外,其余组织的内皮素受体分布无明显差异.内皮素在正常动物体、肺循环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支气管粘膜上皮及气管软骨细胞有特异性强阳性显色,提示可能与肺动脉高压时肺功能异常有关,并进一步影响肺高压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叶明;贾兵;陈张根;李炘;杨毅;陈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聚明胶肽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肾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聚明胶肽应用于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中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90例可能需输血的手术病人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D组)不进行血液稀释,乳酸林格氏液组(L组)、聚明胶肽组(J组)实施ANH,设计理想HCT为30%,经桡动脉放血,术中据具体情况予以输入自体放出血或异体血等,围术期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血量、输血量,监测放血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aPTT、PT、ACT值等,术前、术后1d、7 d查肾功能(BuN、Cr)、血B2-微球蛋白,收集尿液监测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尿B2-微球蛋白及进行尿沉淀检查,记录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组均输异体血450±23ml,L组有4例输异体血200ml,J组未输异体血;L组放血后5min、15min MAP、CVP较放血前明显下降,HR则明显上升,具显著差异(P<0.05),J组放血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实施ANH病人放血前、后的凝血功能均正常,ACT值无明显差异;术后1 d D组、L组、J组分别有3例、1例、4例BuN、Cr、血B2-微球蛋白较术前异常升高,术后7 d恢复到术前水平,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及尿B2-微球蛋白各组各时段无显著差异,尿沉淀检查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聚明胶肽作为扩容剂应用于ANH中对肾脏功能影响小,可明显减少术中输血,临床应用具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吴利东;朱晓红;周颖;周志东;应俊;徐国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老年人缺牙体会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下颌牙列缺损伴部分牙中、重度磨耗的设计及修复治疗,探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在重建口颌系统的正常秩序,适当恢复颌高度,重建咬合平衡等方面的使用效果.方法:对46例上述类型患者做(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随访观察1,6,12个月.结果:临床效果满意,均达到预期修复目的.结论:老年人部分牙列缺损伴有中、重度磨耗的患者,(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亚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颈椎损伤的早期非手术性干预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的急救处理中早期非手术干预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年1月~2004年12月疗治的194例颈椎损伤患者的急救支持与10类715例次并发症发生、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规范与程序化急救可明显降低早期死亡率;肺部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颈椎损伤的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往往比较集中,也较有规律,如果能够预防和正确处理则可为治疗、神经功能恢复和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熊敏;谭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种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或小结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3种喉镜手术方法切除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疗效,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330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采用纤维内窥镜、显微支撑喉镜和间接喉镜3种手术方法治疗,统计结果,比较其疗效;以筛选更好的手术方法.结果:纤维内窥镜组有效率96.45%;显微支撑喉镜组有效率97.26%;间接喉镜组有效率87.18%,纤维内窥镜组和显微支撑喉镜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纤维内窥镜组和间接喉镜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种手术疗效不同,临床应用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应证.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对于局限性声带息肉和小结患者,纤维内窥镜手术可以作为首选,值得推广;对基底宽广的较大息肉患者,应选择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方法为好;间接喉镜手术简便,有特定的手术应用范围,不应完全放弃.

    作者:许伟民;顾志明;刘运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肠移植进展

    小肠移植始于20世纪初期.1905年Carrel[1]首先报道了小肠移植技术,1959年Lillehei等[2]完成了首例犬小肠移植手术,1964年Deterling[3]首次为人类婴儿进行小肠移植.但由于小肠是体内大的淋巴库且肠腔内富含各种微生物,移植免疫反应远比其他脏器剧烈和复杂,排斥反应的同时常合并严重的肠源性感染,而且移植肠功能的恢复相当困难,所以1980年以前全世界仅施行小肠移植8例,患者全部死于败血症、排斥反应和其他技术问题,长仅存活76d[4]小肠移植的研究因此一度停滞,20世纪70年代以后,肠外营养成为小肠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花荣;曹晖;吴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行肠内营养的体会

    胃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治疗该并发症的方法逐渐成熟,目前一致认为,治疗的关键是营养支持(肠外或肠内营养).笔者处理该并发症12例,采用介入导管经鼻途径行肠内营养,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气速指数的测定对间质性肺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气速指数测定对间质性肺病(ILD)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53例病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39例,年龄平均29±3岁,均用进口的全自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依据测定的MVV、VC的参数和各占预计值百分比计算气速指数.计算方法:气速指数=MVV%/VC%.气速指数>1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气速指数<1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结果:53例间质性肺病病人中,气速指数>1的有29例,同时F-V曲线描图各值均升高,RV、TLC、RV/TLC各值均降低,FEV1.0/FVC平均值为80%.气速指数<1有24例,F-V曲线描图各值均降低,RV、TLC、RV/TLC各值均增加,FEV1.0/FVC平均值为60%.结论:气速指数>1是诊断ILD的金标准,但是ILD病人有严重感染或合并症时,气速指数<1.

    作者:潘殿柱;万双燕;刘宇;徐蔼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犬压力--容积曲线与肺部形态学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根据压力-容积(P-V)曲线选择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肺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用大注射器法绘制ARDS犬P-V曲线,根据曲线不同转折点的压力设定PEEP,CT扫描相应的肺部形态学变化,并且计算肺容积.结果:(1)呼气相曲线曲率变化大点(PMC,d)处的压力为10.67±0.82 cmH2O,高于吸气相低位转折点(LIP)处的压力8.77±0.88 cmH2O(P<0.05).(2)在PEEP为O、LIP、PMC,d及UIP时,ARDS犬含气肺容积随着治疗压力的升高而增加,通气差及无通气肺组织明显减少,且均有显著差异;在PLIP及PPMC,d水平上,通气良好肺容积分别为403.16±12.6 cm3和469.96±13.7 cm3(P<0.05),而过度充气肺组织则相似(P>0.05);随着PEEP增加至PUIP,通气良好的肺容积进一步增加,但也引起过度通气肺容积的明显增加.结论:根据P-V曲线呼气支PMC,d来确定PEEP较传统根据LIP水平更有价值.

    作者:徐云洁;朱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剖宫产重度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附65例报告)

    目的:探讨剖宫产重度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7年1月~2005年6月剖宫产分娩的65例重度产后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0.25%,其中87.6%发生在产后2 h;阴道分娩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0.14%.剖宫产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阴道分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剖宫产重度产后出血的病因主要是胎盘因素和子宫收缩乏力,而胎盘因素占首位.结论:胎盘因素是引起剖宫产重度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防治措施关键在于加强产前宣教及产时保健,提高助产技术质量,开展镇痛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组织表达的11β-HSD1改变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细胞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的表达与代谢特性.方法:34只6周龄雄性180 g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链脲左菌素合并高脂饮食构建糖尿病组(T2DM;18只)、高脂饮食组(FD;8只)和正常对照组(NC;8只).T2DM组再设亚组: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组(RDM,6只),11β-HSD1抑制剂生胃酮组(CDM,6只)和观察组(DM,6只).各组行腹腔糖耐量试验(IPGTT),同时测定血糖、血脂(TG,TCh)、胰岛素和皮质酮.试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并取腹腔网膜脂肪标本,液氮保存.RT-PCR、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分析11β-HSD1mRNA和蛋白表达;用近似梯型面积公式计算葡萄糖及其刺激下的胰岛素浓度曲线下面积(AUC-G,AUC-I)及与胰岛素的比值(AUC-I/G),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1)FD组体重较其他各组明显增加,P<0.05.糖尿病老鼠成模前后体重明显降低,2种药物处理后对体重无大影响.DM组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BG、TG、TCh和皮质酮(F)均高于FD组和NC组,并高表达11β-HSD1,P<0.05.(2)CDM组和RDM组的血皮质酮(F)、FINS和TG明显低于用药前和DM组,且CDM组TG、TCh降低明显高于RDM组,均P<0.05.(3)IPGTT显示CDM组和RDM组的胰岛素分泌峰值较基础值增加高于DM组;2种药物对11β-HSD1表达无影响.(4)DM、FD和NC组11β-HSD1表达与F、FINS、TG、TCh和(AUC-I/G)明显相关.结论:(1)高脂和小剂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11β-HSD1高表达,伴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2)内脏脂肪11β-HSD1高表达可能是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张爱萍;张木勋;张建华;余毅恺;肖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中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此病涉及肾脏小血管和肾小球病变,造成蛋白尿排泄和滤过异常.糖尿病肾病的自然过程是从正常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发展成临床蛋白尿,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高血压既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主要特征,又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两者可相互促进,高血压可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加速肾功能减退,而糖尿病肾病亦可进一步升高血压.因此抗高压治疗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据JNC7,ADA制定的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为小于130/80 mmHg,若蛋白尿大于1 g/d,应控制血压小于125/75 mmHg,多年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各种降压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不一致.

    作者:毛齐彬;孙蔚;高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10例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治疗的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治疗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和跟踪随访,对纵折后牙的发病年龄、好发牙位和诱发因素等进行总结,并对其疗效做出评价.方法:收集近4年来完成的110例纵折牙粘结再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好发牙位和诱发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术后1年和3年以上的患者进行临床跟踪随访,对患牙进行牙体、牙周、松动度、咀嚼功能和X线摄片等方面检查,从而对其中长期疗效做出评价.结果:纵折后牙以40~59岁患者多,以上颌第1磨牙为多见,占30.91%,其中死髓牙为75.46%,粘结再植术3年的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78.95%的患牙的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无松动、根尖及根分叉骨质正常.结论:折裂牙的粘结再植术保存了相当部分患牙,对恢复咀嚼功能,维持牙列完整,保持患者的良好的生活质量等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是目前对后牙纵折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斌;俞立英;常青;蔡意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E-选择素基因A128C多态性对冠心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粘附分子E-选择素基因外显子3128编码处碱基A/C多态性与冠心病(CHD)严重性的关系,及其对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了解通过该基因型筛选CHD易患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可能性.方法:入选145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其中73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72例为稳定型心绞痛,并入选14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E-选择素基因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选择素水平.结果:CHD组和对照组及ACS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E-选择素A128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差异.CC+AC基因型患冠心病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5.843倍(OR=5.843,95%CI:3.066~11.133).CC+AC基因型的血清E-选择素浓度显著高于AA基因型(49.9±9.6)ng/ml与(35.3±7.4)ng/ml,P<0.01).结论:E-选择素基因A128C多态性与CH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可影响血清E-选择素水平,C等位基因可能是CHD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作者:姜红;杜明;饶丹;曾秋棠;郭和平;王敏;葛均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了解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50例住院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儿的脑脊液标本,用套式PCR检测脑脊液中HSV DNA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中特异性HSVIgM抗体.结果:150例中有6例脑脊液HSV1 DNA(+),另1例HSV1 IgM(+);病例呈散发性起病,无明显季节、年龄、性别分布特点.与其他病毒感染相比,惊厥持续状态、精神症状发生率高(P<0.01),意识障碍、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4.67%.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为HSV1的原发感染,可导致脑炎、脑干脑炎、急性播散性脊髓膜炎;起病较危重,出现精神症状较多,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病情,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天娇;朱启镕;王晓红;王建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评价

    目的:无创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观察20例应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 h,24 h及72 h的血气指标及部分生理指标变化;治疗前后肺功能PEF,FEV1%的变化.与20例使用常规方法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作了对比.结果:无创通气组的血气指标(pH,PaO2,PaCO2),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PEF,FEV1%)以及心率的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O.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症哮喘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凯;朱晔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