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动脉粥样斑块及其稳定性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相关性研究

赵晓晖;顾承志;黄怀宇;周永

关键词: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微栓子信号,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及其稳定性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入院颈动脉彩超检查情况分为两大组:AS斑块阴性组及阳性组,后组又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信号(MES)检测情况分为MES阴性组和MES阳性组.比较3组入院时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对MES阳性组予低分子肝素钠(LWMH)等干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检测血清sICAM-1浓度.结果:各组sICAM-1入院时均偏高,AS斑块阳性的两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且MES阳性组较阴性组也有明显增高(P<0.05);MES阳性组干预治疗后sICAM-1呈下降趋势,于第2周达低峰,但第4周又有上升.结论:AS斑块的形成及破裂与ICAM-1密切相关,sICAM-1可作为脑梗死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在老年人群中尝试常规抗炎治疗为防治脑梗死拓宽了思路.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患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人数逐年显著增多,上海地区历年的流行病调查的数据有力证实这种状况.

    作者:姜林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深静脉穿刺包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

    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中,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操作简单、迅速、安全、创伤小,为危重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和机会.我科在气切包不足的紧急情况下,使用深静脉穿刺包材料于PDT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艳;李苓;李慧静;姜祥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压调节相关的肾内分泌学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而肾性高血压是多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肾脏除具有滤过与排泄功能以外,还分泌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促红素、活性维生素D3等,发挥重要生理功能.作为主要的血压调节器官,肾脏可分泌多种与血压调节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前列腺素、髓质素、内皮素、心房肽以及肾胺酶(renalase)等,其中肾胺酶是近肾内分泌学与高血压研究的伟大发现.本文就与血压调节相关的肾内分泌学研究的某些进展做一归纳.

    作者:王锋;汪年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异氟醚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检验异氟醚是否诱导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凋亡.方法:培养THP-1细胞于RPMI 1640培养基中,检测THP-1细胞与不同浓度(0.5、1.0、2.0 MAC)异氟醚接触不同时间(0、2、4、6 h)的细胞凋亡率,同时检测接触异氟醚6 h后再继续培养至24 h的细胞凋亡率.细胞用碘化丙啶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THP-1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在接触异氟醚6 h为12.62±4.56%[1.0 MAC],16.02±4.31%[2.0 MAC]),对照为2.50±0.66%;在接触异氟醚24 h为35.49±5.89%[1.0MAC],37.50±5.36%[2.0 MAC]),对照为7.71±1.36%.THP-1细胞凋亡率也呈时间依赖方式增加,在接触1.0MAC异氟醚为1.14±0.34%[0h],8.55±1.44%[4h],12.62±4.56%[6h],35.49±5.89%[24 h],对照为1.11±0.35%[0 h],1.27±0.18%[4 h],2.50±0.66%[6h],7.71±1.36%[24h];在接触2.0MAC异氟醚为1.20±0.25%[0h],9.30±1.78%[4h],16.02±4.31%[6h],37.50±5.36%[24h],对照为1.11±0.35%[0h],1.27±0.18%[4 h],2.50±0.66%[6h],7.71±1.36%[24h].结论:吸入0.5 MAC以下浓度异氟醚对THP-1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当吸入浓度大于1.0MAC时,异氟醚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诱导THP-1细胞凋亡.

    作者:张光明;瞿涤;蒋豪;薛张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梗死动脉粥样斑块及其稳定性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及其稳定性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入院颈动脉彩超检查情况分为两大组:AS斑块阴性组及阳性组,后组又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信号(MES)检测情况分为MES阴性组和MES阳性组.比较3组入院时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对MES阳性组予低分子肝素钠(LWMH)等干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检测血清sICAM-1浓度.结果:各组sICAM-1入院时均偏高,AS斑块阳性的两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且MES阳性组较阴性组也有明显增高(P<0.05);MES阳性组干预治疗后sICAM-1呈下降趋势,于第2周达低峰,但第4周又有上升.结论:AS斑块的形成及破裂与ICAM-1密切相关,sICAM-1可作为脑梗死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在老年人群中尝试常规抗炎治疗为防治脑梗死拓宽了思路.

    作者:赵晓晖;顾承志;黄怀宇;周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巴曲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NSE、ET 及TXB2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及内皮素(ET)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20例发病24 h内颈内动脉系TIA患者,以发作持续时间和次数分为轻症组、重症组,每组各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巴曲酶治疗组,均于发病当天即给予治疗,并于发病24 h,第3、7、14天测血浆NSE、ET、TXB2水平,同时比较其疗效.结果:TIA发生24 h后即出现NSE、ET、TXB2水平升高,第3天升高更明显,至第7天起呈下降趋势,至第14天进一步下降.巴曲酶治疗组NSE、ET、TXB2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水平降低,轻症组低于重症组(P<0.05).巴曲酶治疗组总有效率(79.00%)高于常规治疗组(25.00%),轻症组(巴曲酶组90.00%,常规组33.33%)有效率高于重症组(巴曲酶组66.67%,常规组16.67%)(P<0.05).结论:巴曲酶可降低颈内动脉系TIA患者血浆NSE、ET、TXB2水平并能反映病情及预后.

    作者:杜新鲁;刘学源;陈玉娟;史琦;傅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拉力螺钉1/3管状钢板在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5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拉力螺钉1/3管状钢板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随访1~3年,优17例,良4例,可4例,其中3例患者复诊时拉力螺钉断裂,但功能均优.结论:拉力螺钉1/3管状钢板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张才龙;陶昊;李长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上腺钝性损伤的CT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钝性伤所致肾上腺损伤的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15例因腹部钝伤而行CT检查示有肾上腺损伤的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6例平扫;11例行CT随访.结果:15例肾上腺损伤均为单侧性损伤并伴同侧胸腹部损伤,位于右侧11例(73%),左侧4例,1例伴肾上腺肿瘤.10例CT主要表现为肾上腺区类圆形或卵圆形血肿(67%),3例(20%)表现为伤侧肾上腺增粗,1例(7%)表现为肾上腺区较弥漫的出血,1例原有肾上腺肿瘤存在.10例(67%)肾上腺邻近脂肪内出血呈条束状或局限性密度增高影,3例(20%)后肾周间隙的出血表现为类似膈脚增厚改变.结论:肾上腺损伤右侧远多于左侧,常伴有同侧胸腹腔和腹膜后损伤,肾上腺血肿有时需与肾上腺原发肿瘤相鉴别,鉴别主要方法是随访及增强CT检查.

    作者:吉学生;强金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氯丙嗪治疗前后的记忆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损害特点及其治疗.方法:30例符合ICD-l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入组,用氯丙嗪治疗(417.5±60.95)mg/d 8周前后分别用Wechsler记忆量表(WMS)测定患者的记忆功能、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患者精神症状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结果:经配对t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记忆商数(MQ)及其部分分测验(视觉再认测验、联想学习测验、触觉测验及理解记忆测验)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MQ的差值与PANSS总分差值及阳性总分差值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423及0.534).结论:(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就存在记忆损害.(2)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具有一定改善作用,短时记忆某些成份的改善与精神症状(阳性症状)的好转具有相关性.

    作者:凌政;刘登堂;江开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套叠类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伴有腹痛,67%有呕吐,44%有便血.引起肠套叠的原因主要是良、恶性肿瘤.17例接受手术治疗.1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继发于明确病理改变,但其发生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方勇;孙益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以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双下肢无力、呕血、便血4 h,于2004年3月11日收入院.患者于2004年3月11日18时活动中突发双下肢无力,遂摔倒在地,继之出现呕血、便血、腰部痛.无头痛及发热,无外伤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间断服药治疗.查体:T 35.6℃,BP 70/40mmHg,P 90次/min,R 24次/min.神志清,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略苍白.心率90次/min,律齐,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听诊无异常.腹稍胀,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明显,轻微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上肢肌张力、肌力及感觉正常,双下肢肌张力稍低,肌力减退,痛、温觉减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作者:时均文;刘春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基因的突变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突变和分子诊断.方法:应用基因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1例经临床与病理诊断为2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及100名无血缘关系正常人NF2基因编码区的17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和分析.结果:家系中的所有患病者存在内含子13剪接供体位点(1446+1位)g→a的杂合性碱基点突变,而正常人和家系中未患病者无此突变,并排除了该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可能.结论:该突变为国内外新发现的NF2基因内含子13剪接供体位点突变,突变导致的剪接异常影响了Merlin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使其失去对正常神经细胞生长的调控,导致2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发生.

    作者:廖慧娟;廖二元;蒋波;魏启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老年人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特征及其经导管封堵治疗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特征,并评价其经导管封堵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9例40岁以上PD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经导管封堵治疗结果,并与76例年轻患者(≤40岁)比较.结果:中老年组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Ⅲ-Ⅳ级发生率高于年轻组(分别为84.2%vs 50.0%,P<0.05和31.6%vs7.9%,P<0.05).19例中老年人PDA患者,18例经导管封堵成功,成功率与年轻组无显著差异(94.7%vs 94.7%,P>0.05),无1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封堵后15~30min复查主动脉弓降部造影,13例无残余分流,6例微量到少量分流;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峰值与封堵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32±12 mmHg vs.49±28 mm-Hg,P<0.05).18例封堵成功的患者,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显示主-肺动脉水平均无残余分流,肺动脉收缩压峰值进一步下降至26±4 mmHg.结论:中老年人PDA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心功能差,经导管封堵中老年人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作者:王箴;张峰;葛均波;周达新;王晓彦;管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食管异物125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 252例食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食管异物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65~2003年收治的食管异物1 252例,其中男性862例,女性390例,年龄4个月~81岁.大多数患者有明确的异物史,主要症状是吞咽困难和疼痛.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确诊.绝大多数患者(98.6%)通过硬管食管镜取出异物.其中59例患者行全身麻醉,其余均为表面麻醉.结果:所有病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29例(2.3%),其中食管穿孔24例(继发颈深脓肿5例,纵隔脓肿5例),咽后脓肿4例,梨状窝穿通1例,死亡1例(0.08%).结论:①早期食管镜检查是治疗食管异物有效的方法;②对并发症及时准确的诊治是治疗关键;③全身麻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④必要的外科手术干预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刘晖;王建刚;张晓彤;许珉;汪立;梁建民;吴保俊;任晓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长春瑞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

    目的:观察长春瑞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影像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晚期食管癌28例,静脉滴注奥沙利铂L-OHP135 mg/m22 h,(d1);静脉注射长春瑞宾25 mg/m2 10min,(d1、d8),21 d重复为1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28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60.71%.初治病例12例,有效率66.67%;复治病例16例,有效率56.25%.在疼痛缓解,全身情况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和KPS评分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恶心、呕吐等.无治疗相关死亡者.结论:奥沙利铂联合长春瑞宾治疗晚期食管癌缓解率较高,毒性相对较低,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缪建华;过雪丹;杭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覆膜气管支架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

    目的:初步探讨覆膜气管支架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覆膜气管支架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2例.结果:2例分别经20 d和35 d胸腔冲洗而痊愈,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覆膜气管支架为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晁栋;崔丽莉;李乃斌;张德海;刘惠萍;张世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L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溶酶体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因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移植术的受体标本20例为心肌病组及脑死亡3h内排除心脏疾患的心脏标本5例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及RT-PCR等方法半定量分析心肌组织中cathepsin L蛋白阳性颗粒及mRNA表达水平,并对cathepsin L 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心功能(EF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心肌病组心肌组织中cathepsinL蛋白阳性颗粒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心肌组织cathepsin L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与EF值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544,P<0.05).结论:cathepsin L参与了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新刚;于小华;王时俊;李双杰;李高平;陈瑞珍;杨英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met基因表达、树突状细胞浸润和DNA倍体类型对胃癌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c-met基因表达、树突状细胞浸润和DNA倍体类型对胃癌转移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技术对50例胃癌(GC)、11例非典型增生(DYS)、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CAG+IM)、1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织中的c-met蛋白、树突状阳性细胞、DNA倍体类型进行检测.结果:GC组c-met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SG组(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S-100蛋白表达GC组低于其余各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GC组中随着c-met表达增强而S-100表达降低(P<0.05).c-met阳性率二倍体组低于异倍体组(P<0.05),S-100阳性率二倍体组高于异倍体组(P<0.05).DNA倍体类型与胃癌患者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DC高表达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而c-met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c-met、S-100蛋白表达和DNA倍体类型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胃癌中上述指标联合检测能更客观、更全面地判断病人的转移及预后.

    作者:冯艳玲;唐建民;叶亚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潴留的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潴留的营养支持模式.方法:对4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胃潴留患者给予低热量(非蛋白质热量为25 kcal·kg-1·d-1)营养支持方案;术后1个月左右,经胃镜置入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结果:40例患者给予此方案后营养指标皆在正常范围,无1例发生肝功能损害.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潴留的营养支持目的是帮助患者渡过胃潴留期,基本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营养支持模式应为低非蛋白质热量(25 kcal·kg-1·d-1),术后1个月左右仍有胃潴留者,经胃镜置入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

    作者:吴海福;童赛雄;凌跃新;吴肇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CA125、CA211、NSE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EA、CA125、CA211、NSE浓度对肺癌的诊断、病理分型及分期的意义.方法:选择经组织学和细胞学确诊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检测组,23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2组患者血清及BALF中CEA、CA125、CA211、NSE的浓度.结果:肺癌组血清及BALF中CEA、CA125、CA211、NSE浓度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ALF中4种肿瘤标志物浓度与肺癌的病理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Ⅲ~Ⅳ期肺癌BALF中CA211水平明显高于Ⅱ期,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肺癌的诊断CA211的阳性率高,假阴性率低.BALF中CEA、CA125、NSE与肺癌的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测定肺癌患者BALF中CEA、CA125、CA211、NSE的浓度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CA211浓度检测有助于肺癌的分期,而CA125、CEA、NSE浓度检测对肺癌的分期意义不大,检测BALF中4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病理分型无意义.

    作者:温雪萍;颜志军;李艳;王忠慧;丁梅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