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锋;朱同玉
目的:总结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各种类型的胆漏资料.结果:10例胆漏(男7例,女3例)中有8例经非手术引流后治愈,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充分引流是胆道术后胆漏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彭保国;童洪飞;刘厚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它参与到多种肾脏疾病中,如急慢性肾衰、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1].其机制涉及到细胞膜损伤、氧自由基的产生、细胞坏死和凋亡、细胞内钙超载、高能磷酸酯的耗竭、线粒体失功能、细胞内pH下降、中性粒细胞损伤与浸润等多种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李金锋;朱同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单纯性血尿患儿开展尿微量蛋白系列检测的意义,探讨其在单纯性血尿患儿肾活检时机选择中的参考作用.方法:回顾分析82例单纯性血尿住院病例,检测患者尿微量蛋白系列:尿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所有患者均进行肾活检.对IgA肾病组和薄基底膜病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2例单纯性血尿患儿中薄基底膜病52例(63.4%),IgA肾病18例(22%),IgA肾病组尿微量蛋白系列总阳性率高于薄基底膜病组,但无显著性.两组间ALB、IgG、TRF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IgG有显著差异(P<0.01);ALB、TRF无差异;NAG、RBP阳性率和数值比较无差异.结论:在单纯性血尿患儿中尿微量蛋白有明显升高,特别是IgG升高时,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严重,应尽早建议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以便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方晓燕;曹琦;徐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就心脏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予以讨论.
作者:王文睿;陈龙;林金祥;杨胜生;刘道明;徐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我院在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施行电视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8例.术前均经胃镜及食道X线钡餐造影确诊为食管中下段平滑肌瘤.结果:8例患者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患者,无死亡患者及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食管平滑肌瘤.结论:胸腔镜下行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术式.
作者:冷云华;夏洪;施向荣;姚宇清;季灿平;陈宏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两种不同入路优越性.方法:采用经腹腔及后腹腔路径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56例,其中经由腹腔途径25例,后腹腔途径31例.对两种手术途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中转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腹腔途径:平均手术时间56 min,平均术中出血35ml,平均引流时间1.8 d,未中转开腹,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2 d;后腹腔途径:平均手术时间61 min,平均术中出血42ml,平均引流时间2.2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8 d,1例中转开放手术.两种手术途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已经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肾囊肿治疗,可作为一项常规术式,取代大部分肾囊肿开放手术.
作者:张杰;陈永昌;孙利国;马俊;张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胆道再手术是普通外科临床较为突出和特殊的问题.本文结合33例胆道再手术病例对基层医院胆道再手术的原因以及如何降低再手术率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林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CT片测量支气管起始部内径选择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型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胸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根据身高经验选择,观察组(B组)根据CT片上支气管分叉处直径选择与支气管直径寸相同或稍小的双腔导管,用光纤支气管镜观察导管位置.结果:A组导管临床定位满意率只有90%,镜下检查导管位置正确率仅有86%;B组临床满意率100%,镜下位置满意率98%,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测量支气管分叉处直径,选择适宜型号的双腔导管,能达到双肺安全有效的隔离,减少并发症.
作者:修培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膜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SOMATOM PLUS4螺旋CT扫描机,对24例脑肿瘤患者(转移瘤11例,脑膜瘤13例)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计算出肿瘤与对侧脑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增强高度(平扫与峰值CT值之差),求出肿瘤与对侧脑组织rCBF、rCBV、MTT之比,比较两组间各灌注参数值及比值有无差异.结果:脑膜瘤的rCBV及其比值和rCBF比值明显高于转移瘤(P<0.05),但2种肿瘤的rCBF及MTT差异无显著性(P>0.05).约15%的脑膜瘤与转移瘤的灌注参数相近.2例复发脑膜瘤的rCBF、rCBV值与原发脑肿瘤相近.转移瘤灌注曲线峰值明显低于脑膜瘤(P<0.02),但2种肿瘤的TTP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转移瘤灌注曲线形态大多与脑膜瘤相似,但一小部分转移瘤(2/11)灌注曲线呈速升-速降-缓降型,有别于脑膜瘤.结论:CT灌注成像有助于脑膜瘤与转移瘤的鉴别,并可检出肿瘤复发.
作者:徐剑峰;施裕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前肝脏病变的影像诊断中,除超声(ultrasound,US)检查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CT和MRI机已发展成为多螺旋CT(64层/周扫描)与高场强MRI机(3T),其扫描速度、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均显著改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提高,在肝癌(主要是小肝癌[≤3.0 cm]和微小肝癌[≤1.0 cm])的诊治和随访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3].
作者:曾蒙苏;严福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合阴道B超早期诊治异位妊娠原因,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0例腹腔镜下治疗的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异位妊娠中早期未破裂输卵管妊娠12例,陈旧性异位妊娠4例,宫角妊娠2例,输卵管流产2例,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治愈.结论:应用腹腔镜能早期诊治输卵管妊娠,降低异位妊娠病灶破裂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作者:吴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临床工作中,有一些肺部占位病变经抗炎、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痰脱落细胞学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获得明确诊断,且无浅表淋巴结转移的表现,此时通过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明确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湘农;刘华煌;林朝晖;李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踝关节闭合性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分析1998年2月~2004年8月手术治疗43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5.6岁.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21例;旋前外旋型15例;旋前外展型7例.28例未行下胫腓联合固定.急诊手术17例;伤后3~7 d手术24例,2例为陈旧性骨折(伤后3个月手术).结果:术后随访8~35个月,平均18个月.下胫腓固定15例中,10例在术后8~12周取钉;3例因术后1~2年断钉而取出.另2例在术后2年内取钉.使用可吸收性螺钉中2例发生再分离,未固定者均未出现骨性连接和再分离.术中应力位(Mortise)发现下胫腓分离6例,外旋侧位发现3例后踝小骨片.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20例、良17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6 05%.结论:影响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有骨折类型与软组织损伤程度、术中判断与内固定物选择、下胫腓联合固定与否、陈旧性骨折及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
作者:俞瑞传;刘栋;张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吡肟治疗急性中、重度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比较35例患者用药前后临床指标评分、影像学改善,并分析综合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临床指标(咳嗽、咯痰、痰液性状、呼吸困难、干啰音及湿啰音)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失,消失率为62.86%~100%,临床指标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发病时有影象学改变的32例患者中:吸收21例,部分吸收11例,吸收率为21/32(65.63%).3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痊愈13例,显效16例,进步6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29/35(82.86%).总体细菌清除率为75.00%.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为5.88%.结论:国产头孢吡肟治疗中重度呼吸道感染患者疗效可靠,安全性较好.
作者:吴晓丹;李善群;励雯静;白春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激素依赖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大量的资料已证明[1],近20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痛经、不孕症作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自2001年6月~2004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腹腔镜手术配合GnRH-A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瑛;李宝艳;周维;周丽萍;陈云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方法、手术中应对措施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59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9例中治愈54例,死亡5例,死亡率8.5%.单纯胰腺损伤7例,合并其他脏器伤52例.发生损伤性胰腺炎3例,胰瘘7例,假性胰腺囊肿5例,消化道出血3例,小肠梗阻1例.结论:剖腹探查是胰腺损伤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时、合理的手术治疗及术后通畅引流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索文军;王保玲;张海林;巩有方;王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回顾分析70岁以上老年人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适应性.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128例7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EBS-40富士能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根据需要进行活检、刷检、穿刺抽吸、防污毛刷采样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理学、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结果:128例患者确诊为肺癌56例(43.75%),其中鳞癌30例(53.57%),腺癌22例(39.29%),小细胞癌4例(7.14%);支气管肺部炎症病变37例(28.91%),其中30例经防污毛刷采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菌学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15例)和40%(12例);肺结核12例(9.38%),其中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3例(25%),刷检涂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找到结核杆菌分别为11例(91.67%)和5例(41.67%),病理确诊为结核性干酪样肉芽肿2例(16.67%);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例(1.56%),肺淋巴瘤1例(0.78%).术中患者血压升高16例(12.5%),心动过速14例(10.94%),术后发热10例(7.81%),小量咯血6例(4.69%),中量咯血1例(0.78%),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也是支气管肺部炎症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安全可靠,患者易于耐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雪萍;颜志军;李艳;王忠慧;丁梅芬;张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999~2003年我科用VATS治疗42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性气胸38例,血气胸4例;右侧23例,左侧18例,双侧1例;首次发作的2例,2次发作12例,3次以上发作8例;手术方式均为松解胸膜粘连+切除或闭合大疱+胸膜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出血30~120ml,术后胸腔引流量267±96ml,均未输血,平均住院时间6.7 d,各例均能早期起床活动,术后X线胸片显示肺部无气胸征象.随访10~24个月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及符合美学要求等优点.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彻底处理肺大疱和胸膜固定术.
作者:管宏俊;陈云琦;陈光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12月PEG/PEJ共治疗16例患者,其中15例行PEG胃肠营养;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手术成功率100%.3/16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1/16例次出现造瘘口出血.1/16例次出现造瘘管滑脱导致堵塞.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6例患者随访1~3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EG/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并发症少.
作者:梁正;姚礼庆;徐南飞;夏加增;孙晓光;周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中氧化/抗氧化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人34例,检测静脉血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丙二醛(MDA)的浓度,然后与难治性心力衰竭组治疗前的此5项指标进行比较;选择7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前均监测静脉血全血SOD、GSH-Px和CAT的活性及血浆LPO和MDA的浓度并评价心功能,然后试验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合并给予葛根素注射液300mg/d,稀释后静脉滴注,疗程2周;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全血SOD、全血GSH-Px和CAT的活性比健康对照组低,而血浆LPO及MDA的浓度比健康对照组高,均P<0.01;2)葛根素组试验前后比较,全血SOD、全血GSH-Px和CAT活性明显增高,且血浆LPO和全血MDA浓度明显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3)葛根素组心力衰竭纠正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机体的抗氧化防御能力降低,葛根素可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消除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起到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作者:刘振威;薛渊;樊帆;黄培志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