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峰;施裕新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就心脏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予以讨论.
作者:王文睿;陈龙;林金祥;杨胜生;刘道明;徐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6岁,因右下腹间隙性疼痛5年加重48h急诊入院.体检:急性痛苦面容,T38.8℃,P 84次/min,BP135/75 mmHg.
作者:王建球;陈跃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其它神经科疾病、非神经科疾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乙肝标志物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6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71例其它神经科疾病患者和42例非神经科疾病患者分成3组,每例患者各取血液和脑脊液2 ml,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统计各组的阳性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血清中多发性硬化组的乙肝总感染率,HBeAb和HBeAg阳性率以及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的比例高于其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脑脊液中三组各有8例,11例和4例患者有乙肝标志物阳性,不仅有乙肝抗体成分,也有抗原成分,但3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乙肝病毒与多发性硬化是否相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毛悦时;乔健;吕传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12月PEG/PEJ共治疗16例患者,其中15例行PEG胃肠营养;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手术成功率100%.3/16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1/16例次出现造瘘口出血.1/16例次出现造瘘管滑脱导致堵塞.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6例患者随访1~3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EG/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并发症少.
作者:梁正;姚礼庆;徐南飞;夏加增;孙晓光;周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手术部位选择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比较在鼻烟窝与前臂部位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54例自体动静脉内瘘中,鼻烟窝动静脉内瘘192例(54.2%),前臂动静脉内瘘162例(45.8%);鼻烟窝和前臂内瘘患者的平均血管吻合口内径,透析时的平均血流量,内瘘的平均成熟时间,内瘘用于透析的平均时间,内瘘4周、1年、2年和3年通畅率,血栓形成和窃血综合征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前臂内瘘患者动脉瘤的发生率和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鼻烟窝内瘘显著增加.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的佳选择;鼻烟窝内瘘较前臂内瘘有更多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汪年松;乔勇;薛勤;盛晓华;范瑛;俞岗;崔勇平;唐令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以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为镇静深度监测指标,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异氟醚麻醉时电针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异氟醚麻醉的患者24例.根据异氟醚肺泡低有效浓度(MAC)随机分为Ⅰ组(0.4MAC)、Ⅱ组(0.6MAC)、Ⅲ组(0.8MAC)3组.术中针刺合谷、内关穴,记录各个时间点AAI、BIS的变化.结果:电针后,3组BIS以及Ⅱ组、Ⅲ组AAI均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AAI与电针前即刻相比,除在电针时有显著升高(P<0.05),2min后恢复,其余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异氟醚麻醉状况下对镇静深度无明显作用.
作者:陆黎;葛圣金;薛张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液中CD4、CD8、CD56、CD16的变化.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免疫功能有差异.结论:细胞减灭术有利于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晓慧;彭芝兰;杨永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淋巴管脂肪复合组织移植在治疗阻塞性淋巴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单侧阻塞性淋巴水肿患者1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以及术后半年进行肢体周径测定、同位素淋巴管造影检查.5例应用大隐静脉淋巴管复合组织结合负压抽吸治疗(A组),5例行单纯肢体淋巴水肿负压抽吸治疗(B组).结果:A组术后2周肢体周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半年后肢体周径与术前比较亦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2周与术后半年的肢体周径无明显变化(P>0.05).同位素淋巴管造影显示淋巴回流有不同程度改善.B组肢体周径半年内改善较明显,但淋巴回流改善不明显.结论:采用带蒂大隐静脉淋巴管复合组织瓣移植结合负压抽吸治疗单侧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施越冬;张学军;徐剑炜;顾建英;亓发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颗粒复位手法(PRM)中的体位限制在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作用.方法:将后半规管BPPV患者随机分成2组,复位组33例给予PRM治疗加体位限制;对照组32例仅给予体位限制治疗.结果:治疗后第4天复位组和对照组的成功率分别为75.8%(25/33)和15.6%(5/32),两者差异显著(x2=21.28,P<0.005);治疗后第7天两者的成功率分别为87.9%(29/33)和28.1%(9/32),具有显著差异(x2=21.49,P<0.005).结论:PRM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体位限制治疗,凡后半规管BPPV诊断明确者均应给予PRM治疗.
作者:吴大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总结42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及治疗效果,并与42例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术(Bentall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42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12例,其中单纯肺部并发症7例,同时并发其它脏器病变5例.经过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情况改善,其中37例康复出院,5例死亡,死亡率11.9%.结论:降低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主要在于对术前高危因素的重视及术中、术后积极的防治措施.
作者:赵东;王春生;洪涛;丁文军;杨守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着重讨论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防护.方法:对35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甲状腺手术,且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声音嘶哑5例,发生率1.4%;低钙血症4例,发生率为1.12%;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呛咳及声音低沉各1例,发生率均为0.28%;皮瓣下积液2例,发生率为0.56%.结论:预防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关键在于熟悉其解剖并有正确的操作技巧,从而使手术并发症降至低.
作者:赖炎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CHF的患者FMMV后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FMMV后,12例患者在30 min内皆能较好耐受FMMV,呼吸困难减轻;2 h后症状明显改善,RR从(35±7)次/min降至(22±4)次/min(P<0.05),HR从(129±15)次/min降至(108±10)次/min(0.05);24 h后继续改善;3~5 d基本缓解,自然呼吸时的RR(16±3)次/min(P<0.05),HR(87±9)次/min(P<0.05).在吸氧流量相同的情况下,2 h后PaO2从(74±8)mmHg升至(96±22)mmHg(P<0.05),24 h后升至(114±18)mmHg(P<0.05).脱机后吸空气时,PaO2为(79±6)mmHg.无明显副作用.结论:FMMV可较快改善顽固性CHF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作者:朱蕾;侯静静;王齐兵;周京敏;钮善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12月住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治疗的9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保守手术组和剖腹保守手术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保守手术组血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与剖腹保守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保守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发热、镇痛剂使用例数均明显少于剖腹保守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组优于剖腹组.
作者:王华;孙翠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柴桂合剂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RRTI)血浆促炎症细胞因子(PIC)及IgG亚类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RTI患儿急性期和柴桂合剂治疗后血浆IL-6、IL-8、TNF-α和IgG亚类等指标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部分指标间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RRTI组急性期血浆IL-6、IL-8、TNF-α、IgG1均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IgG亚类缺陷检出率为33.33%.柴桂合剂治疗后RRTI组血浆IL-6、TNF-α均值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IL-8无显著变化;IgG1均值则较急性期明显升高;IgG亚类缺陷纠正率达78.57%.结论:IL-6、IL-8、TNF-α在RRTI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柴桂合剂可能具有抑制RRTI患儿PIC产生和提高血浆IgG1水平的作用.
作者:冯学斌;刘德尧;刘凤;袭柱婷;孙丰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大肠脂肪瘤十分少见,其发病率在大肠良性肿瘤中属第2位.国外文献报道大肠脂肪瘤发病率仅为0.035%~4.4%[1].Mayo等收集4000例消化道良性肿瘤中,结肠脂肪瘤为119例,占3%.国内从1949~1992年仅报道30例.本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国外个别报道以女性多见,而国内报告男:女为2:1.大肠脂肪瘤发病年龄为10~84岁,以60岁左右居多.我院于2005年6月17日收治1例乙状结肠脂肪瘤病人.
作者:魏强;许剑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血透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把接受促血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16例血透患者与不接受EPO治疗的9例血透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或加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前及6个月后分别测定EPO浓度及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应用ACEI组Hb及血清EPO浓度明显下降.结论:ACEI可导致血透患者EPO浓度及Hb水平的下降,影响EPO的疗效.
作者:周盾;贾艳秋;孙洞箫;冯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采用半月节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358例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及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采用侧方入路或前侧入路穿刺半月节进行射频热凝术治疗,效果欠佳者加用眶下孔或颏孔射频治疗,对合并第Ⅰ支痛的加用眶上孔射频治疗.结果:术后疗效优258例(占72%),良72例(占20%),无效28例(占8%),总有效率为92%.共285例随访3个月~5年.1年内复发16例(5.6%);2年内复发25例(8.8%);5年内复发29例(10.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顽固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半月节穿刺温控射频治疗的效果满意,加用外周支组合治疗可提高疗效,该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为群;王国栋;韩韬;丁峰;曲元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膜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SOMATOM PLUS4螺旋CT扫描机,对24例脑肿瘤患者(转移瘤11例,脑膜瘤13例)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计算出肿瘤与对侧脑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增强高度(平扫与峰值CT值之差),求出肿瘤与对侧脑组织rCBF、rCBV、MTT之比,比较两组间各灌注参数值及比值有无差异.结果:脑膜瘤的rCBV及其比值和rCBF比值明显高于转移瘤(P<0.05),但2种肿瘤的rCBF及MTT差异无显著性(P>0.05).约15%的脑膜瘤与转移瘤的灌注参数相近.2例复发脑膜瘤的rCBF、rCBV值与原发脑肿瘤相近.转移瘤灌注曲线峰值明显低于脑膜瘤(P<0.02),但2种肿瘤的TTP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转移瘤灌注曲线形态大多与脑膜瘤相似,但一小部分转移瘤(2/11)灌注曲线呈速升-速降-缓降型,有别于脑膜瘤.结论:CT灌注成像有助于脑膜瘤与转移瘤的鉴别,并可检出肿瘤复发.
作者:徐剑峰;施裕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甲亢合并胸腔积液并不十分常见,其相关报告较少,特点各异.我院在1990~2002年间先后收治18例甲亢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现就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熊晓清;陈上云;郭坚;张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肉眼观察超声显示脂肪肝衰减情况及定量测量肝灰阶值反映相对衰减程度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超声检查90例体检人群;所有检查保证超声调节条件一致;肉眼观察肝脏图像按衰减程度分正常组,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采图后用PHOTOSHOP软件定制直方图取样范围,测量肝深层灰阶值(GSLD)、肝浅层灰阶值(GSLS)、右肾皮质灰阶值(GSK),并计算肝脏浅深层部灰阶比值(GSLS/GSLD)及肝浅层肾脏皮质灰阶比值(GSLS/GSK)反映相对衰减程度;抽血检查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所有肉眼观察脂肪肝人群ALT高于正常组;中、重度脂肪肝AST、GGT高于正常组.ALT、AST、GGT与肉眼观察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ALT、AST,GGT阳性组GSLS、GSK、GSLS/GSLD、GSLS/GS较ALT、AST,GGT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GSLS、GSLS/GSLD、GSLS/GSK与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相对衰减程度GSLS/GSLD、GSLS/GS与肝功能关系大.结论超声图像灰阶测量可用于定量评估脂肪肝.
作者:王立;何苗苗;周宇谦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