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球;陈跃宇
目的:探讨改良Muscle-Sparing(MS)切口在治疗周围型肺部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1年4月~2004年5月,应用此切口治疗周围型肺部肿块共62例,另选择同期月常规切口行肺部手术者62例为对照(SP),对两组病例的开关胸时间、手术时间、术野面积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无大出血、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感染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平均开胸时间:改良MS组11min,SP组13 min;平均关胸时间:改良MS组14 min,SP组22 min ;施行肺叶切除术时,改良MS组术中操作时间平均为142 min,长于SP组;改良MS组术后引流量平均为550ml,少于SP组;改良MS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7.8 d,短于SP组.结论:只要注意病例的选择,对肺楔形切除术和中、下肺叶切除术,改良Muscle-sparing切口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美观、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范虹;王群;蒋伟;徐松涛;郭卫刚;冯明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PTE为PE常见的类型,约占PE90%以上,本文所涉及的PE即PTE[1].PE是一种常见疾病,在美国,它是除了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外的第3大死亡原因[2].
作者:单飞;张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静脉内病人自控镇痛(PCIA)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所致应激反应的调制作用.方法:30例拟在全麻下行选择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内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组(T组)和对照组(C组).采用LCP镇痛模式,即负荷量+持续量+冲击量.分别于围术期不同时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镇静程度,同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48h内,T组病人VAS评分较低,Ramsay评分则较高,所测各项内分泌应激激素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呼吸功能参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静脉内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副作用较少,且对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良好的PCIA可通过减轻疼痛刺激而部分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从而对乳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激素水平及代谢水平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中军;梁启恒;瞿舜贤;李亚丽;李菡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国内外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方法颇多,我院自1997年1月以来,对1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且对术后处理方法做了一些改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正平;郎雁;刘燕;胡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药物治愈疾病的有效性很重要,用药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同样重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崛起发达,人们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上涨的同时,医疗费用、药品价格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而上涨的医药费用、治疗成本比例一旦超过社会消费基本水平比例时,就会给社会、消费者的防病治病带来沉重负担,负面影响颇重.
作者:杜小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宫颈妊娠是一种极罕见的异位妊娠,孕卵着床及发育位于宫颈管内,胚胎往往植入宫颈壁层,甚至直接侵入子宫血管[1].故处理该妊娠常常会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5年间对15例宫颈妊娠处理方法作回顾分析,供同道参考.
作者:肖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直肠类癌发生于直肠粘膜内APUD(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细胞,其组织学结构像癌,具有潜在恶性的特点,但生长缓慢,临床少见.近年来文献[1,2]报道直肠类癌占胃肠道类癌的首位,可能与肠镜广泛应用有关.
作者:周平红;姚礼庆;秦新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颗粒复位手法(PRM)中的体位限制在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作用.方法:将后半规管BPPV患者随机分成2组,复位组33例给予PRM治疗加体位限制;对照组32例仅给予体位限制治疗.结果:治疗后第4天复位组和对照组的成功率分别为75.8%(25/33)和15.6%(5/32),两者差异显著(x2=21.28,P<0.005);治疗后第7天两者的成功率分别为87.9%(29/33)和28.1%(9/32),具有显著差异(x2=21.49,P<0.005).结论:PRM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体位限制治疗,凡后半规管BPPV诊断明确者均应给予PRM治疗.
作者:吴大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平板运动试验采用Bruce方案,病人均在TET 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Judkin法.结果:TET敏感性80%,特异性66.7%.结论:TET可作为冠心病诊断首选的无创检查项目.
作者:周国丽;李青莉;王洁琳;祝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于2004年4月7日为1例Rh阴性B型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Rh阳性供心移植,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昊;王春生;洪涛;宋凯;张颖;朱仕杰;姜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维胺酯胶囊口服合并0.025%维A酸霜外用治疗伴色素沉着的脂溢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不同剂量的维胺脂胶囊口服其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方法:117例伴色素沉着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A、B和C 3组.A、B两组为治疗组,口服维胺酯胶囊并外用0.025%维A酸霜治疗,同时口服杞菊地黄丸、VitC;但在治疗1个月后,A组口服维胺酯胶囊剂量减少,B组维持原剂量不变.C组为对照组,仅口服杞菊地黄丸、VitC等一般药物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评价各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A组与B组临床疗效均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维A酸治疗组局部出现紧崩感及潮热感,能耐受.117例患者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维胺酯胶囊口服合并0.025%维A酸霜外用治疗伴异常色素沉着的脂溢性皮炎患者疗效肯定,耐受性好.
作者:王侃;吴惠琍;秦立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4月~2001年10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4例33髋.手术年龄34~65岁,平均49岁.采用Crowe分型,Ⅰ型14髋,Ⅱ型9髋,Ⅲ型8髋,Ⅳ型2髋.手术中对髋臼强调在真臼或其附近重建,髋臼缺损区自体股骨头植骨,充分植骨床准备,植骨区高度大于臼深20%者用骨水泥固定.软组织松解包括彻底切除关节囊及髋臼周围瘢痕样组织,安放试模时酌情松解髂腰肌、股直肌、股内收肌及阔筋膜张肌等.股骨假体安装对股骨近端发育较差者选用小号股骨假体,为避免前倾角过大,不以股骨颈轴线作为标志而以下肢体位定位.结果:平均随访4年,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5分增加到随访时的88分,优良率在82%;2髋髋臼假体有松动迹象,5髋仍存在有轻度屈曲畸形,术后未发生坐骨神经损伤,无关节脱位和关节感染发生.结论:本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4年优良率明显低于其它疾患施术的效果,影响手术效果的原因包括髋臼和股骨的变异程度,假体安放位置和角度、软组织平衡、肌力及术者手术经验等诸多因素.强调术前充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
作者:祖启明;刘贵堂;刘宪民;项良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静脉输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血浆治疗乙脑的疗效.方法:对42例发病5 d内的乙脑患儿入院当日及次日各静脉给予1次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血浆,每次每公斤体重给予5ml,同时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38例患儿仅给予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有无并发症、有无恢复期症状、死亡人数及有无后遗症的发生.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退热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及死亡人数显著减少.治疗3 d后惊厥消失例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半年后复查有后遗症者治疗组为0,对照组4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血浆可显著改善乙脑患儿临床症状,加快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率,可作为治疗乙脑的新方法.
作者:李亚利;张连涛;杨克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空气胃张力计在失血性休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失血性休克病人入外科ICU后给予积极复苏治疗,用空气胃张力计来测定24h的胃粘膜pH值(pHi),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资料.结果:空气胃张力计可连续自动测量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平衡时间短,不需要特定的血气分析仪;存活组和死亡组病人入ICU后24h内pHi值有极显著性差异(7.38±0.09vs7 25±0.07,P<0.01);pHi≤7.32的病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pHi>7.32的病人(48%vs 10%,P<0.01).结论:空气胃张力计使用方便,其测得的pHi可作为早期评估休克复苏效果的良好指标.
作者:徐亚军;管向东;陈娟;曹云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囊性肾癌临床上较少见,从2000年~2004年,我院共收治囊性肾癌13例,为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我们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征等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荣福;陈实新;邢金春;庄严阵;陈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血透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把接受促血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16例血透患者与不接受EPO治疗的9例血透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或加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前及6个月后分别测定EPO浓度及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应用ACEI组Hb及血清EPO浓度明显下降.结论:ACEI可导致血透患者EPO浓度及Hb水平的下降,影响EPO的疗效.
作者:周盾;贾艳秋;孙洞箫;冯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大肠脂肪瘤十分少见,其发病率在大肠良性肿瘤中属第2位.国外文献报道大肠脂肪瘤发病率仅为0.035%~4.4%[1].Mayo等收集4000例消化道良性肿瘤中,结肠脂肪瘤为119例,占3%.国内从1949~1992年仅报道30例.本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国外个别报道以女性多见,而国内报告男:女为2:1.大肠脂肪瘤发病年龄为10~84岁,以60岁左右居多.我院于2005年6月17日收治1例乙状结肠脂肪瘤病人.
作者:魏强;许剑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就心脏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予以讨论.
作者:王文睿;陈龙;林金祥;杨胜生;刘道明;徐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20名中度以上COPD肺癌患者进行静态肺功能评估,并行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研究其对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结果:3例术后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12例哮喘发作予支气管扩张药并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缓解,8例术后早期即给予口鼻面罩支持,所有患者术后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呼吸减退的COPD肺癌患者并非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症,术前锻炼和围手术期无创正压通气(NPPV)支持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锻炼和康复.
作者:吴新天;张胜辉;王轶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淋巴管脂肪复合组织移植在治疗阻塞性淋巴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单侧阻塞性淋巴水肿患者1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以及术后半年进行肢体周径测定、同位素淋巴管造影检查.5例应用大隐静脉淋巴管复合组织结合负压抽吸治疗(A组),5例行单纯肢体淋巴水肿负压抽吸治疗(B组).结果:A组术后2周肢体周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半年后肢体周径与术前比较亦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2周与术后半年的肢体周径无明显变化(P>0.05).同位素淋巴管造影显示淋巴回流有不同程度改善.B组肢体周径半年内改善较明显,但淋巴回流改善不明显.结论:采用带蒂大隐静脉淋巴管复合组织瓣移植结合负压抽吸治疗单侧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施越冬;张学军;徐剑炜;顾建英;亓发芝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