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例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吴新天;张胜辉;王轶灵

关键词:肺癌合并COPD, 术前肺功能评估, 术前锻炼, 无创正压通气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20名中度以上COPD肺癌患者进行静态肺功能评估,并行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研究其对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结果:3例术后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12例哮喘发作予支气管扩张药并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缓解,8例术后早期即给予口鼻面罩支持,所有患者术后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呼吸减退的COPD肺癌患者并非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症,术前锻炼和围手术期无创正压通气(NPPV)支持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锻炼和康复.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去硫酸肝素对胃癌血管生成及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N-去硫酸肝素对人胃癌裸鼠模型肿瘤生长抑制、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皮下移植裸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移植1周后,分别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卡铂(5 mg·kg-1·d-1),N-去硫酸肝素(10 mg·kg-1·d-1),及卡铂(5 mg·kg-1·d-1)与N-去硫酸肝素(10 mg·kg-1·d-1),每周3次,共3周.第7周处死动物,测量肿瘤大小与重量、抑瘤率、微血管密度(MVD)、胃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对照组、卡铂组、N-去硫酸肝素组、卡铂与N-去硫酸肝素联合组的肿瘤重量(mg)分别为1750.4±144.2、1655.0±157.4、1118.0±116.2与725.6±130.0,抑瘤率分别为5.6%、36.1%和58.5%.MVD分别为14.8±4.5、13.2±4.1、3.8±1.7与3.4±1.8.凋亡指数分别为1.37±0.19、3.85±0.22、11.81±2.9与18.85±3.24.与对照组、卡铂组相比,N-去硫酸肝素组、卡铂与N-去硫酸肝素联合组的胃癌生长、微血管密度明显抑制,细胞凋亡明显增高.结论:N-去硫酸肝素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N-去硫酸肝素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

    作者:陈金联;陈维雄;朱金水;陈尼维;罗小蓉;耿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情况的初步调查

    目的:明确社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某社区40岁以上居民进行肺功能测定和居民一般情况、COPD临床症状和危险因素等的调查.结果:共调查624例,COPD患者65例,患病率为10.4%.其中早期患者占72.3%,有临床症状者占18.5%.COPD患者中风的患病率显著高于肺功能正常的居民(12.3%vs.2.7%,P<0.05).结论:该社区COPD患病率较高,以早期患者为主,部分无呼吸道症状的居民中已有不同程度的气流阻塞存在.社区全科医师应加强居民肺功能的监测.

    作者:江孙芳;祝墡珠;周云;阮美娟;陆嘉;孙宇;曾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T引导经肺穿刺活检临床体会

    在临床工作中,有一些肺部占位病变经抗炎、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痰脱落细胞学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获得明确诊断,且无浅表淋巴结转移的表现,此时通过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明确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湘农;刘华煌;林朝晖;李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和抗体阳性血浆治疗乙型脑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静脉输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血浆治疗乙脑的疗效.方法:对42例发病5 d内的乙脑患儿入院当日及次日各静脉给予1次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血浆,每次每公斤体重给予5ml,同时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38例患儿仅给予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有无并发症、有无恢复期症状、死亡人数及有无后遗症的发生.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退热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及死亡人数显著减少.治疗3 d后惊厥消失例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半年后复查有后遗症者治疗组为0,对照组4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血浆可显著改善乙脑患儿临床症状,加快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率,可作为治疗乙脑的新方法.

    作者:李亚利;张连涛;杨克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4例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的误诊原因,提高对甲减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误诊的14例甲减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误诊病种及主要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作比较分析,并针对每一种误诊病种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4例甲减患者误诊为贫血5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结核性心包炎各2例,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慢性肝炎、单纯甲状腺肿、风湿性心脏病各1例.结论:甲减误诊原因主要是对本病认识不足、思维局限,对病情进展缺乏全面、深入分析和整体观念,满足于个别症状和体征酷似其他疾病的诊断而误诊.

    作者:张敏;李琴;李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比较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平板运动试验采用Bruce方案,病人均在TET 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Judkin法.结果:TET敏感性80%,特异性66.7%.结论:TET可作为冠心病诊断首选的无创检查项目.

    作者:周国丽;李青莉;王洁琳;祝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附10例报告)

    目的:总结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各种类型的胆漏资料.结果:10例胆漏(男7例,女3例)中有8例经非手术引流后治愈,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充分引流是胆道术后胆漏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彭保国;童洪飞;刘厚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胰腺损伤59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方法、手术中应对措施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59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9例中治愈54例,死亡5例,死亡率8.5%.单纯胰腺损伤7例,合并其他脏器伤52例.发生损伤性胰腺炎3例,胰瘘7例,假性胰腺囊肿5例,消化道出血3例,小肠梗阻1例.结论:剖腹探查是胰腺损伤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时、合理的手术治疗及术后通畅引流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索文军;王保玲;张海林;巩有方;王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性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70岁以上老年人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适应性.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128例7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EBS-40富士能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根据需要进行活检、刷检、穿刺抽吸、防污毛刷采样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理学、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结果:128例患者确诊为肺癌56例(43.75%),其中鳞癌30例(53.57%),腺癌22例(39.29%),小细胞癌4例(7.14%);支气管肺部炎症病变37例(28.91%),其中30例经防污毛刷采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菌学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15例)和40%(12例);肺结核12例(9.38%),其中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3例(25%),刷检涂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找到结核杆菌分别为11例(91.67%)和5例(41.67%),病理确诊为结核性干酪样肉芽肿2例(16.67%);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例(1.56%),肺淋巴瘤1例(0.78%).术中患者血压升高16例(12.5%),心动过速14例(10.94%),术后发热10例(7.81%),小量咯血6例(4.69%),中量咯血1例(0.78%),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也是支气管肺部炎症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安全可靠,患者易于耐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雪萍;颜志军;李艳;王忠慧;丁梅芬;张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宫颈妊娠15例处理分析

    宫颈妊娠是一种极罕见的异位妊娠,孕卵着床及发育位于宫颈管内,胚胎往往植入宫颈壁层,甚至直接侵入子宫血管[1].故处理该妊娠常常会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5年间对15例宫颈妊娠处理方法作回顾分析,供同道参考.

    作者:肖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红细胞免疫功能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目的:探讨红细胞表面补体受体(CR1)、CD58抗原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发病的作用.方法:选择OSAS住院患者20例,同年龄组健康对照组15例.取清晨空腹新鲜全血3ml,测定肿瘤红细胞花环率(ECR1)代表红细胞膜CR1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膜表面CD58表达,以此评价红细胞免疫功能在疾病发病中的调节作用.结果:OSAS患者研究组肿瘤红细胞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OSAS患者研究组红细胞CD58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直线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OSA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CR1活性、CD58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红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OSAS发病机制中,尤其是免疫网络的相互作用中,具有一定的调节意义.

    作者:李艳;温雪萍;王忠慧;陈学奎;颜志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的效果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门诊行人流术的早孕妇,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mg(L组)、芬太尼1μg·kg-1(F组)后2min,两组均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意识消失及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异丙酚总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2min,两组MAP、SpO2均明显低于用药前(P<0.01);该时点SpO2 F组明显低于L组(P<0.01);意识消失时间F组早于L组(P=0.032);两组意识恢复时间(P=0.427)及异丙酚总量(P=0.134),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离院时间L组明显早于F组(P<0.01).清醒后眩晕L组明显少于F组(P<0.01).结论:氯诺昔康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镇痛效果相似,但前者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轻,有利于病人早期离院.

    作者:邱爱军;史永胜;刘高望;刘友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心脏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预防和诊治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就心脏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予以讨论.

    作者:王文睿;陈龙;林金祥;杨胜生;刘道明;徐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静脉内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静脉内病人自控镇痛(PCIA)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所致应激反应的调制作用.方法:30例拟在全麻下行选择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内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组(T组)和对照组(C组).采用LCP镇痛模式,即负荷量+持续量+冲击量.分别于围术期不同时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镇静程度,同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48h内,T组病人VAS评分较低,Ramsay评分则较高,所测各项内分泌应激激素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呼吸功能参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静脉内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副作用较少,且对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良好的PCIA可通过减轻疼痛刺激而部分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从而对乳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激素水平及代谢水平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中军;梁启恒;瞿舜贤;李亚丽;李菡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细胞癌肝移植现状

    肝移植由实验室走向临床历经40余年.1963年Starzl施行首例原位肝移植,揭开了人类肝移植的序幕.开展初期的适应证中肝细胞癌(HCC)占多数.世界上初11例临床肝移植中的9例是各种肝癌,HCC占一半以上,术式均为原位肝移植.先存活1年之久的是上述第11位HCC受体.与国外相似,我国的肝移植起步阶段也选择中晚期HCC患者为主.HCC一直是肝移植试图解决的疾患之一,并在充满争论和挑战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

    作者:黄修燕;周俭;樊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05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2型糖尿病MAU的发生率为12.84%.MAU危险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MAU与糖尿病发病时间、收缩压、胆固醇、血肌酐呈明显的独立正相关,而与年龄、BMI、DBP、FBG、HbA1c、BUN、UA等无明显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MAU的发生率为12.84%,糖尿病发病时间、收缩压、胆固醇、血肌酐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AU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闻杰;陆志强;殳雪怡;滕香宇;谭燕;杨永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格列奇特控释片与格列奇特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对Ⅱ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应用格列奇特控释片和格列奇特普通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4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入格列奇特控释片组(A)和格列奇特普通片组(B),两组各24例,分别服用格列奇特控释片30mg+早餐前2片+安慰剂晚餐前2片和格列奇特普通片80mg+安慰剂,每日2次.所有患者均随访血糖、C肽、HbA1c,记录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h静脉血糖和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001),C肽水平有明显升高(P<0.01);降糖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5.83%,所有临床参数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所有不良事件均为轻度,无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研究.结论:格列奇特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格列奇特普通片相似,安全性良好.

    作者:余丹菁;姚君厘;殳雪怡;吴丹;姜林娣;高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等效剂量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术后硬膜外或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效应的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肝脏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或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效应.方法:80例ASA Ⅰ~Ⅱ择期行肝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术后行PCEA(背景剂量4ml/h+PCA 4ml/次,锁定时间8min)或PCIA(背景剂量为2.5ml/h+PCA 5ml/次,锁定时间8min).Bf组镇痛用药为硬膜外0.125%布比卡因+2mg/ml芬太尼;Bs组镇痛用药为硬膜外0.125%布比卡因+0.4mg/ml舒芬太尼;S组镇痛用药为静脉0.8mg/ml舒芬太尼;F组镇痛用药为静脉4mg/ml芬太尼.观察术后2,4,8,12,24,48h镇痛(VAS)和镇静效果、镇痛泵使用情况;记录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均镇痛良好.Bs组各时点的镇痛评分低,与S组相比2、4、48h镇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与Bf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S组较F组8、12、24h镇痛评分低(P<0.05),Bs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物使用量少,与其它三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四组生命体征稳定.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沈霞;葛宁花;缪长虹;薛张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烧伤后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的修复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4年16例26个部位深度烧伤及烧伤后期瘢痕整形患者的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手术效果.结果:复合皮成活良好,成活率95%以上,外观及功能接近正常皮肤,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可有效保证移植部位外观及功能,减轻供皮区瘢痕.

    作者:李卫;陆平言;吴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声定量分析脂肪肝图像与肝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肉眼观察超声显示脂肪肝衰减情况及定量测量肝灰阶值反映相对衰减程度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超声检查90例体检人群;所有检查保证超声调节条件一致;肉眼观察肝脏图像按衰减程度分正常组,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采图后用PHOTOSHOP软件定制直方图取样范围,测量肝深层灰阶值(GSLD)、肝浅层灰阶值(GSLS)、右肾皮质灰阶值(GSK),并计算肝脏浅深层部灰阶比值(GSLS/GSLD)及肝浅层肾脏皮质灰阶比值(GSLS/GSK)反映相对衰减程度;抽血检查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所有肉眼观察脂肪肝人群ALT高于正常组;中、重度脂肪肝AST、GGT高于正常组.ALT、AST、GGT与肉眼观察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ALT、AST,GGT阳性组GSLS、GSK、GSLS/GSLD、GSLS/GS较ALT、AST,GGT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GSLS、GSLS/GSLD、GSLS/GSK与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相对衰减程度GSLS/GSLD、GSLS/GS与肝功能关系大.结论超声图像灰阶测量可用于定量评估脂肪肝.

    作者:王立;何苗苗;周宇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