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压负荷与老年高血压病并靶器官损害

苏解芬;张涛;唐遇春;陈开国

关键词:动态血压, 血压负荷, 老年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摘要:目的:采用动态血压(ABPM)监测方法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压负荷变化与靶器官受损的关系.方法:对86例老年(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检测结果随机分为杓型组或非杓型组,并分析血压负荷与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心房纤颤、室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进行比较.结果:24h动态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与上述各项事件有明显差异(P<0.01),脑血管意外发生与夜间平均SBP、DBP有显著差异(P<0.01).而动态血压中有杓型变化与无杓型变化者比较,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血压负荷值>35%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信号.结论:血压昼夜节律、24h总体SBP水平及SBP、DBP负荷值是导致老年高血压并心脑在管疾病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疝的诊治2例报告

    膀胱疝临床较少见,我院2004年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60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肿块逐渐增大,突出时有排尿不适.体检:右腹股沟内侧见半球型直径5cm肿块,不入阴囊,平卧消失,诊断右腹股沟直疝.术中发现:直疝疝囊壁为肌性组织,壁厚2mm,直径4cm,疝内环口约3cm.术中诊断腹膜外膀胱疝.疝回纳后,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肿块消失,排尿不适消失.痊愈出院.

    作者:杨彪;徐子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误诊巨大左房为大量胸腔积液2例报告

    我科在2002年收治2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巨大左房病人,手术后胸X片及B超诊断:大量胸腔积液并作胸腔穿刺,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是巨大左房.具体病史如下.

    作者:虞敏;吴雪英;许小云;徐琳;薛松;萧明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1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临床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观察和分析

    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病例的有关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检查和诊断水平.方法: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确诊的116例患者的124只眼的临床和FFA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RVO(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者27只眼;半侧RVO有8只眼.BRVO(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89只眼,共有93支血管受累,其中颞上支占64%,为易受累之血管分支;多支血管受累的患者占单纯BRVO的13.41%.另外,双眼RVO共8例,占患者总数的7%.有56只眼存在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占总眼数的45.16%;有新生血管形成18只眼,占总眼数的14.52%.CRVO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08岁,BRVO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06岁,两者有显著差异(t=2.45,P<0.05).结论:RVO的类型和年龄有一定关系;诊断时要考虑双眼RVO及多支BRVO的可能性;联合包括直接检眼镜、前置镜和FFA等检查方法能帮助RVO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作者:袁源智;袁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On-X机械主动脉瓣膜临床血流动力学观察

    目的:研究On-X双叶机械主动脉瓣膜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从1999年12月~2001年6月,以22例应用On-X机械主动脉瓣膜的主动脉瓣替换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接受St.Jude双叶机械主动脉瓣(18例)和MedtronicHall单叶机械主动脉瓣(20例)病人为对照组.通过术后体表心动超声和彩色多谱勒检查,观察三种人工心脏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3组病例术前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无手术死亡及术后近期死亡发生.术后3~6月心动超声随访,On-X组Pmax为20.3±6.2 mmHg,与St.Jude组25.4±6.7mmHg,Medtronic Hall组31.8±17.0mmHg,有显著统计学差异.3组Pmean、Vmax和Vmean无统计学差异.结论:On-X机械主动脉瓣膜具有优良的血流动力学特性.

    作者:刘俊;赵强;陈志强;王宜青;夏利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401例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分布规律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营养不良在我院各病区的分布规律.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401例住院病人进行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①体质指数低于18.0kg/m2的病人主要分布于外科;而体质指数大于25.0kg/m2者分布于大部分科室,约占全部住院病人的1/3.②血清总蛋白低于60g/L、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及血总淋巴细胞数低于1.5×109/L的病人主要分布于内科.③低血红蛋白、高血尿酸的病人主要分布于特一病区.④血胆固醇>6.0mmol/L的病人占近1/10,特二病区高;血胆固醇<2.83mmol/L的病人不足1/20;而血甘油三酯>1.24mmol/L的病人高达1/2以上,主要分布于特一病区及内科.⑤在评价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参数方面,各指标依次为TG(>1.24mmol/L)、TLC、BMI(≥25kg/m2)、HGB、ALB.其次为TP、Ua(男性>416μmol/L,女性>356μmol/L)、Cho(>6.0mmol/L)、BMI(<18kg/m2,对外科较敏感).结论:营养不良发病率较高的病区主要为内科、特一病区.消瘦的病人主要集中于外科.肥胖占全部住院病人的1/3,特一病区多.在评价病人营养不良时宜多项指标综合判断.

    作者:康照梅;薛长勇;刘新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血清一氧化氮及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血清一氧化氮(NO)和十二指肠胃反流(DG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5例慢性胃炎患者,用同位素99MTC-EHIDA测定十二指肠胃胆汁反流,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采用胃黏膜经Giemsa染色后检测H.pylori,用ELISA法测定血清H.pylori-IgG.结果:H.pylori阳性组血清NO含量(113.45±24.89μmol/L)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血清NO含量(86.34±19.7μmol/L,P<0.05);H.pylori阳性组十二指肠胃反流率68.6%(24/35)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十二指肠胃反流率40.0%(12/30)(P<0.05);H.pylori阳性组中DGR阳性组患者血清NO含量(121.08±21.27μmol/L)显著高于DGR阴性组患者(86.23±18.12μmol/L,P<0.05);H.pylori阴性组中DGR阳性组的血清NO含量与DGR阴性组及对照组相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O可能是DGR形成的重要介质,除H.pylori感染之外,可能有其他因素参与DGR形成,并与H.pylori有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王如华;陈尼维;朱金水;罗小蓉;陈维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细胞凋亡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的关系.方法:2000年3月~2004年3月期间,47例Ib2~Ⅲa期原发性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根据NACT近期临床疗效分为NACT有效组和无效组,用TUNEL法测定肿瘤组织的凋亡指数AI,观察两组NACT前后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NACT后AI明显高于NACT前,而有效组NACT前后的AI均高于无效组,有效组NACT后AI升高多于无效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结果表明,NACT前AI与NACT疗效有关(P<0.05).结论:细胞凋亡水平可作为评价和预测宫颈癌NACT疗效的一个指标.

    作者:阮晓红;钟开运;杨爱莲;陈兰芳;罗中明;温宝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原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NO、IL-6和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高原地区48例酒精性肝病三个不同时期[酒精性脂肪肝(AF)、酒精性肝炎(AH)和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血清NO、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AH患者血清TNF-α和IL-6浓度高于AF和AC患者(P<0.05);AC患者血清NO、IL-6和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O、IL-6和TNF-α在高原AF、AH和AC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高原酒精性肝病病程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浩;陈露;次仁罗布;李献;次仁达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吗啡硬膜外镇痛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静脉给药与硬膜外给药对降低术后吗啡硬膜外镇痛恶心呕吐(PONV)的作用是否存在不同.方法:选择150例硬膜外麻醉的妇科手术病例,随机分为3组,手术结束前A组硬膜外腔注射10mg地塞米松,B组静脉给予10mg地塞米松,而C组不用地塞米松(对照组).术毕所有病例均行吗啡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硬膜外镇痛.观察48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访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等情况.结果:PONV发生率A组为16%,B组为8%,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均明显低于C组(48%),两组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未发生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的病例.结论:地塞米松10mg无论静脉给药还是硬膜外给药均能显著降低妇科手术后吗啡镇痛患者PONV的发生率,且单次给药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黄绍强;蒋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再次手术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再次瓣膜手术的病因、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1998年1月~2003年8月,对19例曾接受人工机械瓣替换术的病人行再次瓣膜手术.再次手术的病因为瓣周漏(13/19)、血栓形成致人工瓣膜或瓣下狭窄(6/19)以及原手术中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致主动脉瓣(1/19)或二尖瓣瓣下狭窄(1/19).再次手术的方式包括瓣周漏修补(9例)、左室流出道疏通(3例)和再换瓣(9例).再换瓣的病例中,1例主动脉瓣小瓣环者置换无支架生物瓣,其余均再换机械瓣.结果:术后19d死亡1例,住院死亡率5.26%.随访2个月~5年,共24.3病人年,随访中晚期死亡3例.其余病人心功能恢复到1~2级.结论: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可出现瓣周漏、血栓形成致左室流出道狭窄和人工瓣膜狭窄等而需再次手术.再手术方式包括瓣周漏修补、左室流出道疏通和再换瓣.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陈安清;赵强;王春生;蒋振斌;周光华;徐德民;王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分析

    目的: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收集1993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55例NHL患者,对误诊的疾病、首诊的症状进行统计记录,对误诊原因进行归类总结,探索减少误诊的经验.结果:55例NHL患者首次确诊13例(23.6%),误诊率高.结论:对NHL认识不足,看问题片面局限、缺乏全面分析,缺少耐心、不注意随访,活检取材部位不准确、检查技术落后,忽视全面检查是NHL误诊的主要原因.熟悉早期症状,掌握NHL的生物学行为,正确的活组织取材和免疫组化检查,充分利用各项检查可提高NHL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刘鑫国;白宏伟;刘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原学情况及对转归的影响.方法:首都儿科研究所ICU病房近2年来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80例,机械通气(machinical ventilation,MV)≥48h者49例,其中患VAP28例为研究组,同期机械通气未患VAP者21例为对照组,两组针对VAP的危险因素及VAP对转归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VAP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的实验室结果进行总结.结果:MV≥48h者49例,患VAP28例,发病率57%.MV时间是VAP的危险因素,VAP对患儿预后有不利影响.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延长MV时间增加了VAP的发生机率,且VAP对预后造成不利影响;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首位,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作者:曲东;李杰;甘小庄;徐放生;耿海云;赵涓;丛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38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方法:回顾2001年8月~2003年4月间,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38例,分析其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癌栓缩小,生存期延长.结论: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化疗治疗门静脉癌栓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宜广泛推广.

    作者:潘群雄;庄建良;曾志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真菌感染76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道真菌感染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一旦并发易被原发病掩盖,延误治疗.本文对我院1999年2月~2003年12月住院时并发呼吸道真菌感染的76例COPD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陈春生;陈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原位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原位转流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方法:大隐静脉原位转流,同时行输入道或输出道动脉重建及溃疡清创术.结果:ABI平均值由术前的0.40上升至0.87,缺血肢体挽救率为100%.结论:大隐静脉原位转流术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理想术式.

    作者:穆殿超;王大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测定大肠癌患者的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大肠肿瘤患者的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的表现.方法:对92例大肠癌的失血程度与癌的大小,部位,病程,病理和癌胚抗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对比.结果:肿瘤直径大小3cm组比小于等于3cm组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明显减少(P<0.01;P<0.05).右半结肠组的失血量比左半结肠组的多(P<0.01).结论:大肠癌引起的失血与肿瘤的大小及发生部位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峰;周玮;尹华;卢爱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鳞癌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与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IMX微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检测141例鳞癌患者SCC-Ag表达水平.结果:鳞癌患者血清SCC-Ag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宫颈鳞癌及食管鳞癌SCC-Ag表达在放疗前后有明显差异;食管鳞癌SCC-Ag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CC-Ag可作为宫颈、食管鳞癌诊断和放疗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

    作者:陈谦;钱建升;姜缨;张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的相互关系.方法:测定114例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和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SNCV异常率为59.4%,MNCV异常率为53.6%,(P<0.01).随病程越长,NCV异常率逐渐升高.NCV异常组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NCV正常组.结论: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延缓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

    作者:施晓红;周湘兰;诸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常规育儿对照组(56例),同时选择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5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早产儿两组的围产期情况相似,干预组从新生儿时期开始接受早期干预.结果:纠正年龄12、24、36个月时干预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DI)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达到和超过正常新生儿水平,而对照组较正常新生儿组明显落后,且对照组有2例智力低下,干预组无一例智力低下.结论: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智力低下.

    作者:夏荣华;李振华;邓向红;吴汝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上前牙严重舌倾的澳丝与镍钛丝矫正比较

    目的:了解使用垂直曲的澳丝与镍钛丝在矫正上前牙严重舌倾的区别.方法:对27例上前牙严重舌倾的患者分别使用垂直曲的澳丝与镍钛丝矫正并对比矫正时间的长短.结果:使用垂直曲的澳丝矫正效率更高.结论:使用垂直曲的澳丝是矫正上前牙舌倾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雪艳;吴斌;俞立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