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栀黄口服液对 G6- PD 酶活性下降大鼠溶血及红细胞膜 ATP 酶活性的影响

陈锦文;唐丽君;黄为民

关键词:G6 - PD 酶活性下降, 茵栀黄, 溶血, 红细胞膜 ATP 酶活性
摘要:目的:通过复制 G6- PD 酶活性下降大鼠模型,检测 G6- PD 酶活性及溶血相关指标,研究茵栀黄口服液是否会诱发或加重 G6- PD 酶活性下降大鼠红细胞溶血。方法按大鼠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记为 A 组),给予生理盐水,另外五组通过造模后分别处理: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记为 B 组),阳性对照组(给予伯氨喹啉,记为 C 组),茵栀黄大、中、小剂量组(给予口服液提取物,分别记为 D、E、F 组)。采用四唑氮蓝定量法(NBT)检测 G6- PD 酶活性。试剂盒测定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全血网织红细胞数量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超微量 ATP 酶测试盒测定红细胞膜Na +- K +- ATP 和 Ca2+- Mg2+- ATP 酶的活性。结果(1)E 组大鼠 G6- PD 酶活性增强,与 B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D、F 组中大鼠 G6- PD 酶活性无明显改变;(2)与 B 组相比,伯氨喹啉可以明显升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全血网织红细胞数、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中小剂量茵栀黄口服液对上述指标均没有影响。而茵栀黄大剂量时可以明显升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全血网织红细胞数(P <0,01),血清间接胆红素也有升高趋势(P >0,05);③造模后大鼠红细胞膜 Na + K +- ATP 酶活性、Ca2+ Mg2+- ATP 酶活性均降低,E 组可以增强大鼠红细胞膜 Ca2+ Mg2+- ATP 酶活性,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用剂量的茵栀黄口服液可能不会诱发或加重鼠模型的溶血过程,相反,常用剂量可能增强鼠模型 G6- PD 及 Ca2+Mg2+- ATP 酶活性,对鼠模型红细胞膜可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伯氨喹啉是已知的氧化型药物,能诱发鼠模型红细胞溶血,与文中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银翘散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银翘散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亚洲流感病毒甲型鼠肺适应株( FM1)滴鼻感染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银翘散灌胃治疗。感染病毒1 d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6 d。分别于攻毒后第1、3、5、7、9、11、13 d观察小鼠的状态,称重,取肺组织并称重,提取肺组织总RNA,反转录,并进行Real-Time PCR(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实验。结果银翘散组平均体重在各个时间点要高于模型组,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生存率( P<0,01)降低肺指数( P<0,05),降低肺组织中流感病毒拷贝( P<0,05)。结论银翘散对流感病毒 FM1株感染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照研;张会敏;周喆;王升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院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目的:总结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经验,示范和推广中医临床模拟技能训练的规范化教学。方法结合临床技能训练的教学特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内容,在广泛收集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其标准操作规程及实训流程的草案,组织各临床学科资深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现场调研、讨论修订。结果制定了科学的临床技能实训功能模块划分规则,以及各模拟训练系统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各功能模块间的实训流程,在此基础上制定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完成模拟训练系统管理数据库,制定训练室培养方案;各模拟训练系统操作考核标准。结论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建立,既提高了我院的实训教学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对其他中医院校建立临床实训中心起到了示范作用。

    作者:郎森艳;高云;苏春燕;蒋科卫;陈志强;唐先平;许慧荣;张磊;周晓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心病稳定期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一种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文章通过 CNKI 知识数据库2004年1月-2014年9月国内发表的文献为主,以“冠心病 AND 证”为关键词,共检索106篇,精选其中有明确证候分型的文献35篇。以证候证型频率高低依次分为气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心血瘀阻型、气滞血瘀型、气阴两虚型、气虚痰阻瘀型和痰浊壅塞型,七种证候型为冠心病的主要征型。文中通过研究表明,证候研究可显著提高现代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因此掌握冠心病证候特点,提高辨证论治具有非凡的意义。

    作者:郭海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医病证特点的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并进行生物学特征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模型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腹部皮下注射,第1天20 mg/ kg、第2天10 mg/ kg、第3天5 mg/ kg、从第4天开始3 mg/ kg,1次/ d,连续17 d,观察2周,空白对照组腹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34天开始模型组行气管插管手术,术后寒冷刺激7 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通透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泡灌洗液回抽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干湿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肺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有上升趋势;肌酸激酶(CK)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大鼠 HE染色显示肺泡壁结构异常,多数肺泡腔内充满粉红色蛋白性液体,呈均质状;部分心肌细胞有嗜酸性变性和(或)坏死的病理改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上焦水饮内停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简单、客观,符合中医病症特点。

    作者:谢伟;季旭明;庞张祥;王世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聚类分析的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候研究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为指导临床辨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有监督与无监督相结合的观察性研究方法,共采集419例感冒后咳嗽患者,对所得数据应用 SPSS 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共筛选得到47个症状变量和15个舌脉变量。通过对感冒后咳嗽47个常见症状的聚类分析,当一般症状聚为14类时所得结果与临床实际较为吻合。通过对15种常见舌脉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在聚为5类时,结果与证候较为吻合。结论本研究借助聚类分析方法,归纳出感冒后咳嗽主要涉及的脏腑、证候特点等信息,使辨证结果更具客观性。

    作者:阎玥;王辛秋;史琦;孔艳华;李春雷;李友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失眠的中西医治疗概述

    原发性失眠(PI)患者愈发增多,相对继发性失眠而言,PI 的病因机制不明,迟迟没有定论,治疗手段亦有限。西医治疗以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为主,前者适用范围受限,后者不良反应与副作用明显,在此基础上中医疗法日渐受到重视,中药内服、针刺、推拿、耳穴等单一疗法亦或联合治疗,都取得很好的疗效,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和 Pubmed 查阅了失眠相关病因机制、治疗研究内容,对PI 的中西医治疗作简单总结,为临床医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提供帮助。

    作者:唐楚英;郭静;王麟鹏;王丽晨;尚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肾散结方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补肾散结方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散结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转移灶变化、止痛效果、骨转移灶无进展时间等。结果治疗组在骨转移灶疗效方面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7,8% vs 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可延长骨转移灶无进展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明显改善患者疼痛、腰膝酸软的症状。结论补肾散结方联合唑来膦酸在抑制骨转移灶生长、缓解患者骨性疼痛、改善患者骨转移相关症状方面等均有较好效果。

    作者:张炜;赵凌艳;徐祖红;李炜;王立芳;王中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联合硝矾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联合硝矾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治疗组予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联合硝矾洗剂(芒硝25 g,硼砂15 g,明矾10 g,冰片5 g)熏洗,每次20 min,2次/日。共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89%和3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联合硝矾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庆;李俊;杜位良;闻永;万川;岳朝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加味白虎汤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白虎汤联合阿维 A 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32例采用加味白虎汤煎服配合口服阿维 A 胶囊;对照组120例采用口服阿维 A 胶囊。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2,73%,显效率为12,12%,有效率为6,10%,无效率为9,10%,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53,33%,显效率为16,67%,有效率为10,00%,无效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白虎汤联合阿维 A 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连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跟痛症熏洗用药规律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CBM 中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跟痛症中药熏洗处方的用药规律。对筛选出的261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46个核心组合和13首新处方。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常用的熏洗药物以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药为主,治法主要包括祛风除湿、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和舒筋止痛。研究结果对治疗跟痛症的熏洗用药组方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陈能;许学猛;李钢;曾得明;陈国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悦读改变人生,悦读助我成长”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敷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钙尔奇 D600嚼服和阿伦磷酸钠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钙尔奇 D600嚼服和补肾活血方敷脐,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 L1-4腰椎及左侧股骨 Ward 三角区骨密度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 L1-4腰椎及左侧股骨 Ward 三角区骨密度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左侧股骨 Ward 三角区骨密度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中药敷脐治疗能有效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所致的疼痛及提高 L1-4腰椎及左侧股骨 Ward 三角区 BMD 含量,且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汉娇;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15年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痴呆暨养生保健论坛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及对肛管直肠压力影响

    目的:评价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对患者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拖线置管术,对照组38例采用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愈合时间,分析患者距肛门20 mm、30 mm 处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肛管直肠压力指标,并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愈合后3个月时治疗组在20 mm 后侧、左侧,30 mm 后侧的收缩压及静息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与愈合后3个月时组内收缩压比较显示治疗组在20 mm 后侧有降低;对照组在20 mm 四个方位,及30 mm 前侧、后侧、左侧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治愈时间短,肛管直肠压力影响小。

    作者:梁宏涛;姚一博;陆金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白芷、防风、紫苏叶配伍的体外抗病毒追踪

    目的:探究白芷、防风、紫苏叶,单味药及配伍后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追踪。方法将白芷、防风、紫苏叶分别提取,并进行两两配伍,将所得成分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逐日观察细胞病变,病毒对照组细胞病变率达到90%,利用酶标仪测量其吸光度,得到治疗指数。结果白芷、防风、紫苏叶的抑毒指数分别为2,66、6,10、13,54,配伍后防风和紫苏叶的抑毒指数为20,63,其他效果均不明显。结论白芷、防风、紫苏叶配伍中,防风和紫苏叶共同作用效果为理想。

    作者:姚梅悦;周长征;陈飞;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用药规律研究

    文章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2009年-2014年10月31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对筛选出的166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34个核心组合和8首新处方。其组方用药规律阐明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的药物以解肌散寒药、补气活血药、祛风胜湿药和温经通络药为主,治法主要包括解肌舒筋、益气活血和补益肝肾。对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谢辉;刘军;潘建科;洪坤豪;黄和涛;郭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的90例AECOPD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纳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抗感染、扩张气道、抗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疗程10 d。观察两组治疗10 d后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气PaO2、PaCO2指标变化,以及CRP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动脉血气PaO2及PCO2改善率明显,治疗组CRP降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能提高AE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降低患者CRP水平。

    作者:黄娟;刘家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中药四性量化研究

    文章就中药四性理论的渊源与发展及现代化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分析。认为中药四性判别是抽象药性、功能药性、向位药性、配伍药性、方剂药性、形性药性等结合的结果,其药理作用具有多效、复杂、双向调节及整体平衡的特点,故不能一味采取某种方法或指标的一元性研究方法。目前关于中药四性的研究存在四性物质基础与生物效应研究分离、忽视复方寒温属性研究、局限于寒热两性的研究、重视单类药性药物的药效学评价同时忽略四性比较、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脱离等问题,应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从性、效、量各层面寻求药性判别指标。

    作者:安小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结局 ADL 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结局 ADL 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康复和预后判断提供一些客观指标及佳治疗方案,指导康复治疗工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治疗和康复出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的康复结局影响因素分为Ⅰ类不可干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偏瘫侧、类型、病变部位、医疗费用来源、文化程度),Ⅱ类可干预影响因素(康复治疗开始时间、疗程、患者对脑卒中认识、康复的愿望或主动性、康复治疗方法是否规范),Ⅲ类并发症影响因素(肩手综合征、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心理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和Ⅳ类基础疾病的控制质量影响因素(卒中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四个类别,使用改良的 Barthel 指数评分(MBI≥60,MBI <60),判断患者 ADL 独立程度,并逐项分类统计后,采用二分类的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结局的 ADL 能力 MBI 评分与病变的类型、部位、康复治疗开展持续时间、患者对康复的愿望或主动性等有关,并受患者的年龄、医保费用来源、并发症、基础疾病控制质量等因素影响。结论早期重视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结局影响的关键因素,可有效预防不良因素影响,并为患者提供佳康复治疗方案,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

    作者:刘永丽;李进元;龚丛芬;唐莉;王云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论治干燥综合征研究近况

    文章就干燥综合征(SS)一病,通过查阅近10年来,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 SS 的临床试验、名家经验、医家心得等相关文献资料,得出现代医家对干燥综合征中医论治的规律,从脏腑论治、从三焦论治、从病理产物论治、从气论治、从阴阳论治五个方面。现就中医各家论治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运用。

    作者:单丽娟;顾军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