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跟痛症熏洗用药规律研究

陈能;许学猛;李钢;曾得明;陈国材

关键词:跟痛症,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
摘要: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CBM 中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跟痛症中药熏洗处方的用药规律。对筛选出的261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46个核心组合和13首新处方。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常用的熏洗药物以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药为主,治法主要包括祛风除湿、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和舒筋止痛。研究结果对治疗跟痛症的熏洗用药组方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悦读改变人生,悦读助我成长”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穴位贴敷治疗虚寒型体虚易感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价穴位贴敷治疗虚寒型体虚易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前后对照设计,观察60例虚寒型体虚易感患者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后1年内外感发生次数、症状积分及症状持续时间等,并与治疗前1年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后1年内外感发生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发生外感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症状持续时间亦明显缩短,与穴位贴敷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能减少虚寒型体虚易感者发生外感的次数,同时能减轻临床症状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伊艳杰;马洪宇;宁利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日本香道与中医学的关系初探

    在日本,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在中国宋元时期,斗茶、插花、挂画与品香并称为上流社会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奈良时代(公元753年)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后,在奈良东大寺建坛,传授佛学、中医学和香学文化;平安时代(公元8~12世纪),香料走进日本贵族的生活;后经过室町时代贵族学者三条西实隆和将军近臣志野宗信的推动,香道成为东山文化中与茶道、花道并列的“艺道之花”;江户时代,日本香道正式确立,并逐步演变成一种室内艺术。

    作者:徐睿瑶;李俊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当代中医教育方法新探索

    随着民众多样化健康需求进一步扩大、社会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中医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在回顾当代以师承和院校教育为主的中医教育模式基础上,讨论了现行中医教育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在充分了解中医学学科特点及中医院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先进的方法学,并将其进行优化,从而构建真正符合中医院校学生的教育方法,旨在为构建优质、高效、可行的中医教育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郑昭瀛;苏泽琦;胡镜清;路志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结局 ADL 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结局 ADL 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康复和预后判断提供一些客观指标及佳治疗方案,指导康复治疗工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治疗和康复出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的康复结局影响因素分为Ⅰ类不可干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偏瘫侧、类型、病变部位、医疗费用来源、文化程度),Ⅱ类可干预影响因素(康复治疗开始时间、疗程、患者对脑卒中认识、康复的愿望或主动性、康复治疗方法是否规范),Ⅲ类并发症影响因素(肩手综合征、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心理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和Ⅳ类基础疾病的控制质量影响因素(卒中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四个类别,使用改良的 Barthel 指数评分(MBI≥60,MBI <60),判断患者 ADL 独立程度,并逐项分类统计后,采用二分类的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结局的 ADL 能力 MBI 评分与病变的类型、部位、康复治疗开展持续时间、患者对康复的愿望或主动性等有关,并受患者的年龄、医保费用来源、并发症、基础疾病控制质量等因素影响。结论早期重视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结局影响的关键因素,可有效预防不良因素影响,并为患者提供佳康复治疗方案,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

    作者:刘永丽;李进元;龚丛芬;唐莉;王云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银翘散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银翘散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亚洲流感病毒甲型鼠肺适应株( FM1)滴鼻感染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银翘散灌胃治疗。感染病毒1 d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6 d。分别于攻毒后第1、3、5、7、9、11、13 d观察小鼠的状态,称重,取肺组织并称重,提取肺组织总RNA,反转录,并进行Real-Time PCR(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实验。结果银翘散组平均体重在各个时间点要高于模型组,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生存率( P<0,01)降低肺指数( P<0,05),降低肺组织中流感病毒拷贝( P<0,05)。结论银翘散对流感病毒 FM1株感染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照研;张会敏;周喆;王升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加味白虎汤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白虎汤联合阿维 A 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32例采用加味白虎汤煎服配合口服阿维 A 胶囊;对照组120例采用口服阿维 A 胶囊。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2,73%,显效率为12,12%,有效率为6,10%,无效率为9,10%,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53,33%,显效率为16,67%,有效率为10,00%,无效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白虎汤联合阿维 A 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连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6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治疗,即分别在头皮、咽部及舌根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及吞咽训练治疗,1次/ d,30 min/次,连续治疗21 d,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21 d 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愈显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说明改善吞咽障碍敏感性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传统的吞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能够更好地改善脑出血后吞咽障碍。

    作者:李宝栋;白晶;刘涛;董猛;潘亮;毕振云;宋伟伟;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强力益气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及声学评价

    目的:研究强力益气方治疗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及计算机声学评价。方法将80例脾气虚型重症肌无力( MG)患者,分为MG构音障碍组40例,MG非构音障碍组40例,每组又分为男女两小组,每小组20例。均采用强力益气方加减治疗,疗程6周。另设健康嗓音对照组男女各20例。治疗前后分别选用绝对评分量表、脾气虚型中医症候量表、计算机声学检测包括基频微扰( jitter)、振幅微扰( shimmer)、F0标准差和标准声门噪声能量( NNE),对疗效进行量化比较及疗效评定。结果构音障碍组总有效率85,00%,与治疗前比较,F0标准差、shimmer和NNE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非构音障碍组总有效率95,00%。声学检测无明显变化。结论强力益气方治疗MG构音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声学评定方法用于评价重症肌无力构音障碍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盛昭园;董云;俞淼青;应汝炯;胡粤杭;陈钢;李庚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表柔比星的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表柔比星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tc - C18;流动相为:0,01 moL/ L 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冰醋酸调 pH =4,4):乙腈=79:21;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 min;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选择柔红霉素作为内标,以蛋白质沉淀法提取血浆样品。结果检测表柔比星血药浓度在0,01172~10,0μg/ 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5),低定量限为0,01172μg/ ml(S/ N≥10);日内 RSD <5,75%,日间 RSD <4,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6,3%,RSD 为4.8%(n =5);表柔比星血浆样品在72 h 内不同条件下基本稳定。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表柔比星的血药浓度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表柔比星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梁素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敷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钙尔奇 D600嚼服和阿伦磷酸钠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钙尔奇 D600嚼服和补肾活血方敷脐,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 L1-4腰椎及左侧股骨 Ward 三角区骨密度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 L1-4腰椎及左侧股骨 Ward 三角区骨密度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左侧股骨 Ward 三角区骨密度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中药敷脐治疗能有效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所致的疼痛及提高 L1-4腰椎及左侧股骨 Ward 三角区 BMD 含量,且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汉娇;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多维宏观量化方法的湿温证清热化湿方组方规律初探

    采用量化计算对湿温证代表方药四气五味作用度比例,细化方证的湿温轻重、病变部位和证候虚实。运用数学方法设定四气五味计分,并将中药实际计量转化为标准化相对剂量并对两者进行加权运算,得到四气五味作用度。共得出:(1)9个方剂的四气作用度比例(偏寒性作用度/偏热性作用度),如藿朴夏苓汤:34,43%/65,57%;(2)9个方剂的五味作用度量化(按酸、苦、甘、辛、咸、淡、涩顺序),如藿朴夏苓汤:0、29,88%、14,37%、33,26%、0、22,48%、0。文中以单味中药的性味作为衡量药效的标准,能准确、客观的反映所选方药的寒凉药物和温热药物的作用比例,(1)按偏温热性到偏寒凉性排序前三位的是:雷氏芳香化浊法、藿朴夏苓汤和宣清导浊汤。温热燥湿,寒凉清热,所以偏温热方药适宜湿温证中湿性症状较重的情况,偏寒凉方药适宜热性症状较重的情况。(2)所选方药五味均以苦、甘、辛为主。(3)所选方药辛味所占比例前三位的是:雷氏宣透膜原法、雷氏芳香化浊法和宣清导浊汤;按苦味所占比例前三位的是:达原饮、雷氏芳香化浊法和王氏连朴饮;按甘、淡味所占比例前三位的是:宣清导浊汤、三仁汤和白虎加苍术汤。由于上焦芳化,中焦苦燥,下焦淡渗,因而辛味占比大者宜用于上焦湿温,苦味大者用于中焦湿温,甘淡味占比大者用于下焦湿温。

    作者:武少玮;陈守强;张铁峰;部帅;高蕾;马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姜黄素介导 PDT 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介导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裸鼠宫颈癌移植瘤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宫颈癌 Me -180细胞悬液注入裸鼠皮下构建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PDT 组、姜黄素组、姜黄素+ PDT 组,每组12只。各组治疗1 d 后处死6只,剩余6只分别在第1、3、7、14、21天测量肿瘤体积。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 HE 病理改变、免疫组化。West-en - blot 检测肿瘤组织中 Notch -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其余各组肿瘤体积在14 d 内无增大趋势,随后逐渐增大。姜黄素+ PDT 组 Notch -1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姜黄素介导的 PDT 能够有效抑制宫颈癌体外移植瘤的增长,其机制可能通过 Notch -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作者:牟天龙;潘彦舒;贺桂芳;刘锦林;翟臻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失眠的中西医治疗概述

    原发性失眠(PI)患者愈发增多,相对继发性失眠而言,PI 的病因机制不明,迟迟没有定论,治疗手段亦有限。西医治疗以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为主,前者适用范围受限,后者不良反应与副作用明显,在此基础上中医疗法日渐受到重视,中药内服、针刺、推拿、耳穴等单一疗法亦或联合治疗,都取得很好的疗效,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和 Pubmed 查阅了失眠相关病因机制、治疗研究内容,对PI 的中西医治疗作简单总结,为临床医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提供帮助。

    作者:唐楚英;郭静;王麟鹏;王丽晨;尚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聚类分析的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候研究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为指导临床辨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有监督与无监督相结合的观察性研究方法,共采集419例感冒后咳嗽患者,对所得数据应用 SPSS 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共筛选得到47个症状变量和15个舌脉变量。通过对感冒后咳嗽47个常见症状的聚类分析,当一般症状聚为14类时所得结果与临床实际较为吻合。通过对15种常见舌脉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在聚为5类时,结果与证候较为吻合。结论本研究借助聚类分析方法,归纳出感冒后咳嗽主要涉及的脏腑、证候特点等信息,使辨证结果更具客观性。

    作者:阎玥;王辛秋;史琦;孔艳华;李春雷;李友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远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3个月内胃镜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停药半年后,治疗组复发率12,5%,对照组复发率47,5%,两组远程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胃炎远程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礼梅;李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及对肛管直肠压力影响

    目的:评价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对患者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拖线置管术,对照组38例采用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愈合时间,分析患者距肛门20 mm、30 mm 处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肛管直肠压力指标,并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愈合后3个月时治疗组在20 mm 后侧、左侧,30 mm 后侧的收缩压及静息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与愈合后3个月时组内收缩压比较显示治疗组在20 mm 后侧有降低;对照组在20 mm 四个方位,及30 mm 前侧、后侧、左侧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拖线置管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治愈时间短,肛管直肠压力影响小。

    作者:梁宏涛;姚一博;陆金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联合硝矾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联合硝矾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治疗组予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联合硝矾洗剂(芒硝25 g,硼砂15 g,明矾10 g,冰片5 g)熏洗,每次20 min,2次/日。共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89%和3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联合硝矾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庆;李俊;杜位良;闻永;万川;岳朝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白芷、防风、紫苏叶配伍的体外抗病毒追踪

    目的:探究白芷、防风、紫苏叶,单味药及配伍后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追踪。方法将白芷、防风、紫苏叶分别提取,并进行两两配伍,将所得成分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逐日观察细胞病变,病毒对照组细胞病变率达到90%,利用酶标仪测量其吸光度,得到治疗指数。结果白芷、防风、紫苏叶的抑毒指数分别为2,66、6,10、13,54,配伍后防风和紫苏叶的抑毒指数为20,63,其他效果均不明显。结论白芷、防风、紫苏叶配伍中,防风和紫苏叶共同作用效果为理想。

    作者:姚梅悦;周长征;陈飞;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的90例AECOPD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纳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抗感染、扩张气道、抗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疗程10 d。观察两组治疗10 d后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气PaO2、PaCO2指标变化,以及CRP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动脉血气PaO2及PCO2改善率明显,治疗组CRP降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能提高AE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降低患者CRP水平。

    作者:黄娟;刘家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