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发酵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王政

关键词:
摘要:本文将酸奶或乳酸菌进行一定时长的发酵之后检测其中磷酸酯酶的活性及其对农药降解的程度,判断磷酸酯酶活性与农药降解促进作用之间的关系.实验方法气相色谱条件本实验采用GC及FPD分析法作为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方法.使用纯度为99%的氮气及氢气,流速分别为10mL/min和75 mL/min,助燃气为空气,且将流速定为100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10度,检测器温度为250度,其中进样方式为不分流进样,体积为1.0 mL.目标物质峰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加工条件对豆干质构的影响

    大豆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的作物,其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重要成分,另外具有较多种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大豆中的钙的质量分数大概是同质量牛肉的钙质量分数的20倍,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约是牛肉的10倍.由此可见,豆腐干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的食物,且其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易被人体吸收和消化.

    作者:卜文兵;陈浩;付文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农药残留对食品加工的影响探讨

    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不再只是对温饱的需求,而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当今社会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食品农药残留.因此要求食品加工的技术需要完善和提升,才能够降低甚至彻底解决食品农药残留带来的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产品产量十分巨大,但正是因为农产品的富足,所供给人们的量多地广,因此农药残留的问题成为人们核心关注的食品安全话题.食品加工业不仅可以优化食物的口味和外形,还可以对食物的质量进行监控,为了解决农药残留的社会难题,就需要食品加工业严格把关农作物产品的安全品质,需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及运用新的技术方法,才能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含量降到低,使其不至于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作者:杨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Logit回归方法研究中国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需求差异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认知食品安全的消费者意识食品安全事件的消费者意识调查显示,各类食品安全事件比例较高,分别为:油(86.78%)、肉(86.31%)、牛 奶(85.83%)、 蔬 菜(86.75%),而鸡蛋、水果和水产品安全事件比例相对较低,分别占总样本的71.35%、78.51%和43.16%.食品安全意识从消费者对食品(油、肉、鸡蛋、牛奶、蔬菜、水果和水产品)权益不同类型食品发生差异,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体验多的是水果,其总样本比例93.60%.蔬菜、油、肉类占总样本比28.63%、16.07%、11.56%,牛奶、鸡蛋、水产品相对来说总样本比例少,分别为5.62%、3.96%、3.78%.

    作者:巩令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强化食品安全监督地沟油检测标准须尽快出台

    深圳大学食堂被指检出地沟油事件余波未平,深圳建和油品检测有限公司日前又被指无国家认定的食品检测资质.深圳市食药监局1月4日称,此事目前还在调查中,建和油品检测公司方面则表示不回应.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卫生与否,更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早已众人皆知.如果一家餐馆被曝使用地沟油,那么对它的生意可谓是致命打击;而如果一所大学的食堂被曝检出地沟油,则更不得了.也因此,该类检测及曝光,一定要慎之又慎.

    作者:中国食品网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部分商家、组织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为减少成本,不惜牺牲人们的健康来换取利益的大化,从而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以往的食物检验办法难以顺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基因探针法、PCR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芯片和生物感应器等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已获得广泛的运用.这些检验技术都属于生物学范畴,利用生物技术检验食品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其主要优势在于检测结果十分准确,能准确检测出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这是其他检测技术所不能相比的,如超声波检测技术.但这类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花费的时间较长,需要的工序也较多,投入成本较高,在具体使用时应有针对性的选择.

    作者:刘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式烹饪过程食品安全分析

    民以食为天,中式烹饪以东方饮食的文化魅力而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庞大的食客群造就了中式烹饪的发展.但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原材料污染、烹饪过程中添加过多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烹饪是加工食物的过程,也是创造食物这一艺术品的过程,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安全.中式烹饪过程的探讨,对于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安全,增加安全感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胡建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黑豆豆腐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我国黑豆产量丰富,占整个大豆资源的13.2%.黑豆皮是黑豆的种皮,黑豆皮中的黑豆红色素,属类黄酮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花色苷,属糖苷类,在不同条件下可呈现不同色泽.黑豆红色素无毒,具有和花色苷相似的生理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皮肤衰老,使皮肤健康美白.本文将黑豆及黑豆皮色素提取浓缩液作为主要原料制成一种功能型黑豆豆腐,通过研究黑豆豆腐的稳定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黑豆的综合利用及功能型黑豆豆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苏伟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检验室样品流转管理概述

    食品实验室的样品管理贯穿整个食品检测工作,待检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样品的采集、接收、保存、流转、识别、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保证样品的原始性,以保证检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样品食品样品的采集工作,需由食品监管部门与食品检验机构共同完成,检测机构为食品抽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食品抽样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法规和抽样技能培训,现场抽样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抽样操作应规范,尽量采用随机方式,抽样过程不应影响所抽样质量.

    作者:黄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用塑料包装薄膜中氧气透过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塑料包装薄膜是为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因成本较低、加工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氧气透过量是衡量食品用塑料包装薄膜性能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选择为合适的食品用塑料包装薄膜,就需要准确测定其氧气通过量.当前为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压差法和等压法两种,本文从测定原理、测定过程、测定结果等方面比较两种测定方法,希望可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作者:吴晓芳;卢伦;徐坚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ICP-OES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

    铝虽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但长期过量食用会在人体内产生富集效应.铝元素在人体内可与多种蛋白质、酶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人体正常功能,使大脑和骨骼受损,终导致神经系统无法正常运转,严重甚至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症状.

    作者:孙晓仲;安思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质量认证与中国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保证人类健康的必需品,当前世界各地尤其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因此需要制订有效的制度来保障食品相关的安全.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低、力度小、不规范等问题尤为突出,采取有力的措施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的紧迫性进一步突显.

    作者:武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加快我国可追溯推进逐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

    自从食品生产企业需建立全程追溯体系立法之后,更多食品生产企业甚至普通消费者开始逐步了解什么是可追溯,可追溯的食品也渐渐进入公众视野.

    作者:浙江在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营养和能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之饮食安全问题也逐渐被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一些商家为了谋取暴利,再加上一些食品检测方面的问题导致不安全的食品流入消费市场,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同样也给食品市场的安全与稳定带来很大的问题,因此通过科学的检测方式检测食品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杨立华;翟士星;翟钰;谷小凤;王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酒中总酸、总酯测定的误差分析和控制

    白酒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饮品之一.白酒中总酸、总酯的含量对白酒的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白酒作为一种特殊食品,国家对白酒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也会更加严格.本文主要阐述了采用指示剂法测定白酒中总酸、总酯含量的原理、试剂、溶液配制、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要求,总结了影响总酸、总酯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对其中某一影响因素结合实例进行试验分析.并在提高白酒总酸、总酯精确度方面阐述了心得体会.根据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合理控制白酒中总酸、总酯的含量,提高白酒的品质和风味.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姜制吴茱萸炮制中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在我国分布广泛.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主要有效成分为吴茱萸碱、柠檬苦素和吴茱萸次碱.中药吴茱萸入药均是炮制品,姜制吴茱萸是民间常用的方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在姜用量、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不同条件下,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功效成分含量在不同的炮制条件下有明显差异,并且有规律可循.姜制吴茱萸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与其药效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马青青;许文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与质量不仅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对我国经济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食品检测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传统方法已开始与现代脱轨,且无法再适应,而生物技术的诞生正好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生物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安全性,可准确、快速找出食品问题,且价格低廉,受到各国普遍欢迎.

    作者:赵苗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015年深圳市销售预包装食用植物油污染物调查

    食用植物油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是供给能量的主要食品,也是许多食品的主要原料,食品加工、烹饪也离不开它,它还能改良食品的感官,增加营养价值、适口性和耐饥性.食用植物油是高效的产能食品,能提供9 kcal/g的能量,是人体能量的来源之一,还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人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食用植物油,其质量与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解深圳市预包装食用植物油质量,于2015年第二季度进行本次调查.

    作者:江泽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检验中重金属砷测定方法

    测定食品中所含的重金属砷主要利用化学方法,其中首选原子荧光光度计法.将砷离子还原,利用被还原的砷离子的化学特性进行一系列反应,并且测定出砷离子浓度.利用酸性溶液将待测样本酸化,经酸化处理的五价砷离子被还原为三价的砷离子,三价的砷离子的化学性能不稳定,能与硼氢化钾在酸环境下发生新生态氢反应,终生成三价砷化氢.在石英原子化器中载入氩气,将化学态的砷化氢分解为原子态砷,该原子态砷元素能在阴极灯发射光谱的作用下,激光刺激其产生原子能荧光.根据荧光的强度判断砷的含量,由于砷的含量与荧光的强度成正比例,在测定重金属砷的中可以根据标准实验样本实验的荧光强度判断.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中霉菌检验不确定度评定

    食品中生长的霉菌,进入人类身体后,极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针对霉菌的检验越来越广泛.然而,食品霉菌检验的不确定度常常是困扰广大检验人员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阐述霉菌检验的测试原理与方法,分析了不确定度的形成来源,并以实际检测事例对霉菌检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计算给出范例,有效探讨并建立了简便的计算食品中霉菌检测不确定度的方法.通过对不确定度的分析,为食品霉菌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证,有利于食品霉菌检测项目的有序推进.

    作者:杨丹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提高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质量

    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时常发生,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事实上,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非常必要,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人们能消费的产品将十分有限,食物腐败、变质更不安全.目前国内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复杂,超量、超范围、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虽然不是添加剂本身的问题,但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维护食品安全,确保居民健康.

    作者:李聪;牛秀梅;武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