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虾的烹制

秦祖新

关键词:海虾, 烹调方法, 健康, 营养
摘要:海鲜是一类烹饪难度较大的食材,本文以具代表性的海产品原料海虾为例介绍海鲜的烹饪,浅谈对海虾烹饪的认识.海虾烹调技法多样,成品菜肴高中低档都有,且以味道鲜美,深受喜爱.本文简述海虾健康及营养的烹调方法,主要包括海虾产品的基本品种、不同海虾品种的处理方法、鲜活品及冻品的处理方法和常用的烹调方式.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物联网及互联网+技术在粮食仓储安全中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我国的粮食仓储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提升粮食仓储质量,保障粮食仓储安全,可以将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粮食仓储安全的采购环节、检测环节以及追溯环节中.从本质角度来讲,这两种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保障了人们的饮食安全.

    作者:张建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某市餐饮《食品经营许可证》流程布局设计核查分析

    当今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与餐饮业流程布局设计不科学合理有关,不规范易发生食物中毒等.在餐饮《食品经营许可证》现场核查中,发现部分餐饮申请时流程设计不规范,常是先装修后办证,既增加整改难度,又增加业主费用等问题.为了解我市餐饮流程布局设计的规范监管情况,指导今后的预防性审查,降低业主的整改成本,降低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率,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现将龙岩市新罗区694家的餐饮流程布局图核查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戴小红;张景平;陈晓玲;张文;李陈彤;严立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农药残留对食品加工的影响探讨

    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不再只是对温饱的需求,而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当今社会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食品农药残留.因此要求食品加工的技术需要完善和提升,才能够降低甚至彻底解决食品农药残留带来的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产品产量十分巨大,但正是因为农产品的富足,所供给人们的量多地广,因此农药残留的问题成为人们核心关注的食品安全话题.食品加工业不仅可以优化食物的口味和外形,还可以对食物的质量进行监控,为了解决农药残留的社会难题,就需要食品加工业严格把关农作物产品的安全品质,需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及运用新的技术方法,才能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含量降到低,使其不至于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作者:杨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然而部分维生素在人体体内无法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这就需要从外界摄取一定量的营养强化食品,以满足人体正常机能的生长需要.根据溶解度的不同,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C、B1(硫胺素)、B2(核黄素)、B3(烟酰胺、烟酸)、B5(泛酸)、B6(吡哆醇、吡哆胺、吡哆醛)、B7(生物素)、B11(叶酸)和B12(钴胺素).不同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化特征差异较大,化学性质较不稳定,分离检测较为复杂困难,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普通高效液相色谱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即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在分离测定有机物占据更大的优势,而且在检测食品中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效果较明显.

    作者:孙旭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酒中总酸、总酯测定的误差分析和控制

    白酒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饮品之一.白酒中总酸、总酯的含量对白酒的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白酒作为一种特殊食品,国家对白酒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也会更加严格.本文主要阐述了采用指示剂法测定白酒中总酸、总酯含量的原理、试剂、溶液配制、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要求,总结了影响总酸、总酯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对其中某一影响因素结合实例进行试验分析.并在提高白酒总酸、总酯精确度方面阐述了心得体会.根据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合理控制白酒中总酸、总酯的含量,提高白酒的品质和风味.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葡萄酒产地对酒的味道等感官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其组成部分之一.论及酒文化,探讨葡萄酒产地对酒的味道等感官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详细地分析葡萄酒产地时,有一些仪器必不可少,并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主要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等一系列感受分析,其中包括对葡萄酒的香味、澄清度、颜色、风格个性等的评价,从而了解到葡萄酒产地对酒的味道等器官的影响.

    作者:张荣;王巧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国人爱吃的洋水果

    随着国内外贸易越来越频繁,物流配送越来越迅速,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当地食品都有可能成为世界食品.中国人爱吃,世人皆知,在中国吃货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迅速进入国人餐桌,从小众特色食品成为大众食品.中国的中产阶级不但数量在不断增多,而且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在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支付得起日常的水果消费,他们对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需求为生产供应商创造了新的机会,也重塑了全球消费格局.

    作者:北京商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蛋羹的蒸制

    蛋羹是大众化菜肴,它营养丰富,鲜美适口,制作简单,营养丰富,鲜美适口,软嫩异常,易于消化,老少咸宜.蛋羹虽然制作简单,但要真正蒸好蛋羹并不容易,要做出质量上乘的蛋羹,要熟知蛋羹蒸制过程中产生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同时还有掌握好掌握用水量、掌握好加水温度、掌握好加水的温度、加热的火力、烹制的时间等事项.

    作者:王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离子色谱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溴酸盐

    在使用臭氧深度处理饮用水过程中,臭氧会将水体中自然存在的溴化物氧化为对人体有害的溴酸盐.已有研究证明,溴酸盐具有致癌、致畸、导致肾病和强烈的生殖性毒性,还会导致DNA的损伤.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建议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25 μg/L以下,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和欧盟(EU)则要求用臭氧处理的饮用水中的溴酸盐浓度必须低于10 μg/L,我国建设部也要求居民饮用水水质标准沿用USEPA的标准.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无机消毒副产物溴酸盐的监测手段非常必要.本研究对自来水、桶装水及其他类型水进行了溴酸盐的检测.

    作者:苏烁;胡小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用油的安全现状分析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之一.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豆油、花生油、菜子油、棕榈油、橄榄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和芝麻油等.不同种类的食用植物油的成分含量各异,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正因为如此,其安全性与每个人的健康都息息相关,尤其频频曝光的地沟油更是引起大消费者的强烈愤怒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栩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西兰花粉喷雾干燥加工工艺及贮藏特性分析

    西兰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的一种蔬菜,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更有多种矿物质成分.在目前的利用中,西兰花不仅作为蔬菜被人们喜爱,更是果蔬粉青睐的对象.西兰花粉是指利用西兰花为原材料加工的粉末状物质,加工西兰花粉主要是为了满足断奶期婴幼儿的食用要求.但从西兰花粉的加工实践来看,传统的果蔬粉加工方法会造成西兰花营养物质的流失,这就会使得西兰花的营养价值显著下降.为保留西兰花加工过程中的营养元素,积极利用喷雾干燥加工工艺意义显著.本文主要分析西兰花粉喷雾干燥加工工艺以及贮藏特性,目的是要保证西兰花在加工过程中的营养保留.

    作者:刘启玲;王庆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强化食品安全监督地沟油检测标准须尽快出台

    深圳大学食堂被指检出地沟油事件余波未平,深圳建和油品检测有限公司日前又被指无国家认定的食品检测资质.深圳市食药监局1月4日称,此事目前还在调查中,建和油品检测公司方面则表示不回应.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卫生与否,更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早已众人皆知.如果一家餐馆被曝使用地沟油,那么对它的生意可谓是致命打击;而如果一所大学的食堂被曝检出地沟油,则更不得了.也因此,该类检测及曝光,一定要慎之又慎.

    作者:中国食品网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建立起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蔬菜中50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主要从检测的试验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讨论3方面进行阐述,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汪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断重视,因而食品检验也就越来越重要.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可使食品检验效果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当前食品检验中应合理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现代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食品检验工作中很多现代化科学技术均得到广泛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便是其中一种.在现代食品检验工作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检验效率及水平,使食品检验工作得以更好开展.作为食品检验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并熟练掌握该方法,从而合理有效应用.

    作者:区钅监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管理的关系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根治问题却迟迟未得到有效解决,虽然监管部门的治理使该问题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每年仍有大量的食品不合格、食品中毒等事件频发,因此,分析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和采取有效额管控与防范措施是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大问题.本文通过阐述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以期加深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作者:王鹏;李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果胶在西式糕点的应用

    西式糕点是指发源于英、法等国,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传入我国的诸多糕点类型的总称,牛奶、黄油、果酱和各类凝胶软糖等均为西点主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西式糕点具有甜而不腻、外表多变等特点,在我国的食品市场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果胶作为制作西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深入了解和掌握果胶的相关特性和用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在制作西式糕点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赵亚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新城疫病毒的方法建立

    为建立新城疫病毒的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新城疫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Taq Man一步法qRT-PCR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检测新城疫病毒,且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较强,能够满足实际工作中的检测要求.

    作者:丽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酒中塑化剂情况检测和塑化剂来源分析

    2012年11月有媒体报道,某知名品牌的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远远超出了卫生部签发的《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大残留量的函》中的规定.中国酒业协会在2012年8月的《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中指出,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调白酒含量较低.因此白酒中塑化剂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先进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多数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病原性微生物的侵入,这使微生物污染问题成为食品安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地预防并控制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检测技术具有准确、快捷的特点,能迅速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性微生物,及时准确地帮助人们掌握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从根本上达到监管食品卫生的目的.

    作者:王哲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醋中游离矿酸检出限分析

    国家标准检测食醋中游离矿酸的方法具有假阳性高、显色结果不明确等缺陷,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使用数字图像采集法对试纸的佳显色时间、低检出限、适用范围等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检测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建议.游离矿酸系是一种由盐酸、硫酸、硝酸等多种无机酸和草酸等有机酸组成的物种,具有不可使用性,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中.但也有一些非法经营人员为了降低食醋的制造成本,将工业用乙酸替代食用乙酸而添加至食醋中,游离矿酸也会一同进入食醋中.2009年,我国卫生部将工业用乙酸划入第三批食品添加剂黑名单中,并通过有关标准明确规定了游离矿酸在酿造食醋、配制食醋、冰醋酸中均不得被检出.现阶段,主要是通过百里草酚蓝试纸法及甲基紫试纸法检测食醋中的游离矿酸.这两种检测方法虽然相对更便捷,且检测速度较快,但同时也具有假阳性率较高、显色程度难以辨别、试纸储存难度较大等缺陷.在本文中,笔者利用数码相机记录与收集试纸法中的显色结果,并使用软件对显色区域进行RGB分析,验证了上述各种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以及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作者:杨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