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门诊输液病人的用药安全问题及防范

吕碧云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 输液病人, 输液治疗, 门诊病人, 满意度, 纠纷, 护士, 措施, 场所, 安全
摘要:门诊输液室是门诊病人进行输液治疗的集中场所,病人多,护士少,用药复杂,较易出现一些差错及纠纷.如何做到安全、有效的用药及如何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我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介绍如下.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直接动脉穿刺行血液透析的相关问题及措施

    直接动脉穿刺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是一种快速、简捷、方便、经济的方法,适用于急诊血液透析、内瘘成熟前的过渡透析以及不规律透析,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中应用较普遍.但这种方法也存在许多同题,我科在2000年~2006年对360例患者行直接动脉穿刺血液透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焕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

    目的:探讨如何使骨折患者术后更快更好的恢复功能,减少功能障碍的发生.方法:将286例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46例和对照组140例.实验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方法护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促进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团秀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手术室术前访视中应用不同方法及作用的探讨

    手术室是病人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手术对每一位手术病人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常有焦虑、紧张、恐惧、无可奈何的心理,这种心理应激反应过于强烈,就会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实施.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术前访视作为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标志.

    作者:张琴;罗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应用一次性套管留置针行心包穿刺引流护理

    心包穿刺术是心包积液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常规心包穿刺术进针时不易掌握深度,尤其在心尖部抽液时受呼吸、咳嗽、体位等因素的影响,使穿刺针损伤心肌或冠状动脉,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气胸或穿刺失败.为克服上述缺点,我院自2002年2月~2007年2月,应用一次性套管留置针对80例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曹晶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产时人性化服务对分娩的影响

    产时人性化服务是由一名责任助产士自临产至第四产程结束采取全产程一对一陪伴,进行心理安慰知识讲解、精神鼓励,严密监护产程中母婴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并负责接生[1],探讨产时实行人性化服务,对孕妇分娩方式、产程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宋秀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新鲜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观察

    2004年2月~2006年2月,我院门诊采用新鲜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4例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珍;张进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产生便秘的原因,更好地为患者解决痛苦,使其早日恢复健康.结合中医及现代医学理论,分别采取不同或综合的护理措施,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解决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颜爱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

    迄今为止,食管癌的首选治疗仍是手术,而术后放疗是巩固手术效果,降低复发的重要治疗手段.由于肿瘤患者病程长,病人的情绪和对治疗护理的配合就尤为重要.2006年6~11月对我科91例食管癌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韦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骨科护士观摩手术过程后对术后护理工作的体会

    目前,从护理学的角度培养合格的护士,主要强调的是人文、心理、身体素质、精神面貌和熟练的技术水平等方面.多年来,在护理教学与考核中也主要是以护理技术操作和护士的仪表、仪容为主.在临床护理中由于护士对疾病认识不足,对正常解剖部位和异常病理结构模糊,导致临床上盲目护理,例如,临床导尿和吸痰,但是这些工作只是被动的,由于对解剖部位没有直观的认识,出现异常情况不能正确处理.

    作者:刘文华;王玉红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测量生命体征中的误区及护理对策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是衡量机体状况的可靠指标,临床上称它们为生命体征.当机体患病时,T、P、R、BP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T、P、R曲线的绘制和血压的记录可反映出某些疾病或疾病的某一阶段.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尽管测量生命体征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由于业务素质、个人素质以及工作责任心参差不齐等原因,出现测量误区,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作者:王永红;何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巧用一次性引流袋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会碰到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压疮,尤其是骨伤科的病人.如颈椎损伤需行颅骨牵引的病人后枕部、高位截瘫的病人双外踝部位、行下肢牵引病人的足跟等部位,这些部位不宜或不便翻动易发生压疮.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临床上巧用一次性引流袋(内盛适量的水),并将其置于上述部位,通过临床观察可避免压疮的发生.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梁璠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急诊科护士增强主动性护理的培训方法

    急诊病人一般病情危急,随时可危及生命.目前我科护理抢救工作,是在医师下达医嘱后被动执行护理操作,不能主动进行判断和开展各项治疗.为提高抢救效率,创造抢救时机,要求急诊护士必须能以敏捷、快速、有效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早期治疗和护理.因此,提倡急诊护士进行主动性护理,是保障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值得推广和执行的.我院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了主动性护理的培训,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重先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为确保预防接种实施的安全,探讨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我院预防接种门诊2005年6月~2006年6月期间发生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全身反应21例,占总接种人数的1.11‰;局部反应14例,占总接种人数的0.74‰;偶合反应1例,占总接种人数的0.05‰,异常反应3倒,占总接种人数的0.16‰.结论:任何疫苗的不良反应都会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影响,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疫苗的发生率,增加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保证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梁翠霞;陈永坚;黄锦希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使食管贲门癌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6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采用鼻胃管空肠内营养支持.结果:全组患者病情恢复快,均未出现肠吻合口瘘及其他重要并发症.结论:早期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薛焕芬;吴巧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43例小儿烧伤的护理特点与防护措施

    目的:对43例小儿烧伤的护理特点进行总结,根据烧伤原因提出了防护措施.方法:根据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救治观察及护理.结果:43例烧伤患儿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因为小儿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发育不成熟对疾病的承受能力差,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在治疗护理中应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小儿烧伤的治疗及护理更应该积极稳妥.

    作者:侯慧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规范医护耦合性行为减少医疗纠纷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面临着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医护人员对卫生法学知识知之甚少,有些方面还存在误区.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因此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法学观念,医疗护理文书规范是防范医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姚水梅;邬放茹;黄水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15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精心的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房艳蕊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10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对需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完善各种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严密监护,并做好手术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体位活动的指导,同时注意术后病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及并发症的防治和观察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心律失常所致症状明显缓解,起博完全成功;有6例出现并发症,经及时治疗护理均治愈.结论:做好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可缓解病人的症状,对防治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有临床意义.

    作者:朱小翠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病房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护理体会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特征的综合体[1].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就医者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规范、服务态度、质量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护理队伍,要紧紧抓住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预测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2].为此,我院于2005年10月在我科开展人性化服务的示范病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慧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门诊不同年龄小儿输液的心理护理方法

    小儿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小儿的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哭闹、烦躁,再加上对穿刺有恐惧感,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治疗,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因此针对不同年龄的小儿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其配合穿刺,提高穿刺率,这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联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云霞;刘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