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鲜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观察

张凤珍;张进平

关键词:新鲜仙人掌, 外敷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门诊
摘要:2004年2月~2006年2月,我院门诊采用新鲜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4例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放疗的护理体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的治疗方法由过去的手术、放疗和化疗3种治疗手段.目前在临床上又扩展了激光、热疗、术中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依据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并针对病人个体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将其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放疗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427例肿瘤放疗患者通过采取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正华;LI Zhenghua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维持原有的护理模式,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教育前后,健康知识测验得分比较:观察组实施教育前平均得分为48分(100为满分),实施健康教育后平均得分为92分,存在显著差异.而对照组两次测验得分分别为50分和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了防病治病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邓雪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护患沟通在基层医院中应用探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医院改革的深入开展.基层医院即农村卫生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人们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如何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医务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院对病人及家属实施人性化的关怀和帮助,并以熟练的技术操作使病人达到愉快合作的状态,减少或消除不满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月红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产生便秘的原因,更好地为患者解决痛苦,使其早日恢复健康.结合中医及现代医学理论,分别采取不同或综合的护理措施,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解决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颜爱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病区家属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减轻新生儿家属的心理压力的作用,使患儿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处于满足状态.方法:对我院288例新生儿家属实施人性化护理并与未实施人性化护理的223例进行比较.结果:511例住院患儿家属均接受了问卷调查.经X2检验,两者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是可以营造充满人情味的就医环境.满足家属的需要,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伍奋燕;李杏涛;欧阳锦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1例面颈部严惩湿疹伴感染患儿的护理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并与变态因素有关的表皮炎症反应性皮肤病,损害具有多形性、渗出性、对称性、慢性复发倾向以及剧烈瘙痒等特点.我科于200r7年1月收治1例面颈部严重湿疹伴感染的患儿,经过8 d临床治疗及护理,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美英;孙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食道、贲门癌术后胃肠减压管护理的循证研讨

    食道、贲门癌术后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它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通过导管将积聚在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张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对于食道、贲门癌术后的病人来说尤为重要,胃液不能排除则引起胃内容物潴留,可导致吻合口瘘、脓胸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王毅泓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应用一次性套管留置针行心包穿刺引流护理

    心包穿刺术是心包积液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常规心包穿刺术进针时不易掌握深度,尤其在心尖部抽液时受呼吸、咳嗽、体位等因素的影响,使穿刺针损伤心肌或冠状动脉,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气胸或穿刺失败.为克服上述缺点,我院自2002年2月~2007年2月,应用一次性套管留置针对80例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曹晶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30例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低温等离子消除术并与行传统手术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底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有效的方法,技术简单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褚华秀;ZHU Huaxiu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8月在我市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6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生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病人的生活方式明显得到改善.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地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病人的并发症,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延长病人的寿命,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欣鹃;莫选荣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住院孕产妇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实施

    医院健康教育是医院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扩大,医院健康教育的内涵也不断丰富,有狭义向广义扩展[1].传统的随机性健康教育未能使孕产妇真正掌握有关健康知识及操作技能,为了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教育质量,保证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2006年2月以来,对我科的住院孕产妇进行发放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提升病区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剑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我科326名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我科的病人满意度每月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直接影响到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毛应梅;李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重症肺炎合并ARDS的护理1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其表现为肺水肿的产生、肺内微血栓形成、低氧血症生成,临床特征包括呼吸频速、窘迫和进行性低氧血症.ARDS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作为连续的病理过程,其早期阶段为急性肺损伤(ALI),重度的AIJ即ARDS.

    作者:刘琼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静脉输液中的技巧问题

    为了减轻输液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提高输液质量,本文针对外周静脉输液中输液排气、药液配制、血管的选择及穿刺、进针的深浅度、滴速的控制、输液后的拔针及按压等操作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减轻输液中的不良反应及病人痛苦.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15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精心的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房艳蕊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介入治疗作为现代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其具有微创性、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疗效高、病人恢复快的鲜明特点,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操作与维护检查室相关大型设备、有效地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检查,给医师和病人提供一个便利、舒适的检查和治疗环境,是介入导管室的工作职责.我院自2005年导管室成立已成功地开展了心脏、颅脑、肿瘤介入手术135例,现结合相关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余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15例小儿蚕豆病的护理及预防

    蚕豆病是由于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之后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是发病的基本内因,故蚕豆病又常称为G-6-PD缺陷病.我院对小儿蚕豆病采取了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并做好预防工作,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云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手术室术前访视中应用不同方法及作用的探讨

    手术室是病人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手术对每一位手术病人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常有焦虑、紧张、恐惧、无可奈何的心理,这种心理应激反应过于强烈,就会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实施.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术前访视作为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标志.

    作者:张琴;罗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使食管贲门癌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6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采用鼻胃管空肠内营养支持.结果:全组患者病情恢复快,均未出现肠吻合口瘘及其他重要并发症.结论:早期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薛焕芬;吴巧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一次性尿壶在肠造瘘病人灌肠中的应用

    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肠造瘘术后病人因肠梗阻、肠造口狭窄或术前肠道准备等原因需要灌肠.肠造瘘病人由于造瘘口失去括约肌的控制,易使灌肠液不自主地从造瘘口流出,使用便盆接肠液不完全,严重时灌肠液喷溅而污染病人衣物、身体、被褥、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2003年以来,我科对25例肠造瘘病人应用一次性尿壶配合一次性气囊导尿管灌肠,经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艳;吴海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