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奋燕;李杏涛;欧阳锦萍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是衡量机体状况的可靠指标,临床上称它们为生命体征.当机体患病时,T、P、R、BP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T、P、R曲线的绘制和血压的记录可反映出某些疾病或疾病的某一阶段.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尽管测量生命体征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由于业务素质、个人素质以及工作责任心参差不齐等原因,出现测量误区,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作者:王永红;何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范畴日趋扩展,其内容更加丰富,出现了许多护理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继续护理学教育是满足护理人员不断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一种知识更新的终身教育,它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护士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护理水平,就必须加强护士的在职教育.
作者:孙蓉芬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活动范围扩大,各种脑外伤患者逐年增多,绝大部分患者住院积极治疗,都能转危为安,但是,要彻底的康复还需一段漫长的过程,而大多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因此出院后的继续康复治疗尤为重要.我科对23名脑外伤手术后出院的患者开展健康知识指导,并定期随访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蕊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环节,医疗过程中医疗效果的好坏与心理护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有着同等价值,而心理护理在特定条件下,往往胜于技术护理作用.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邓美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急诊病人一般病情危急,随时可危及生命.目前我科护理抢救工作,是在医师下达医嘱后被动执行护理操作,不能主动进行判断和开展各项治疗.为提高抢救效率,创造抢救时机,要求急诊护士必须能以敏捷、快速、有效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早期治疗和护理.因此,提倡急诊护士进行主动性护理,是保障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值得推广和执行的.我院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了主动性护理的培训,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重先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对照传统开放性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通过对传统开放性与腹腔镜组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和术后的常规护理、术后离床活动、肠道功能恢复、体力恢复、平均住院天数及创伤痛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传统开放性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比较,腹腔镜优点显著.结论: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提高了护理的工作效率,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杨容;苏珠英;郑金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直接动脉穿刺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是一种快速、简捷、方便、经济的方法,适用于急诊血液透析、内瘘成熟前的过渡透析以及不规律透析,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中应用较普遍.但这种方法也存在许多同题,我科在2000年~2006年对360例患者行直接动脉穿刺血液透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焕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现有床位260张,护理人员122人,除管理、门诊、医技护士外,病房护士与床位之比为0.33:1,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的配备标准0.4:1还有差距,临床一线护士严重缺编.为了能完成大量的基础护理与临床护理工作,从1995年始,我院就采取了聘用护工来协助护士完成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与部分基础护理工作.
作者:苏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使食管贲门癌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6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采用鼻胃管空肠内营养支持.结果:全组患者病情恢复快,均未出现肠吻合口瘘及其他重要并发症.结论:早期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薛焕芬;吴巧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情况.方法:80例0~4岁需输液7 d以上的小儿随机分为静脉留置针组(A组)和头皮针组(B组),研究连续输液7 d患儿的情况.A组患儿在第1 d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后静脉留置针予以保留供以后6 d使用.B组患儿在第1 d静脉输液后拔掉静脉头皮针,以后每天输液时都重新穿刺.记录两组患儿第1 d静脉穿刺的次数、每天输液后两组患儿的针眼数量和穿刺部位肿胀情况、输液时哭闹情况,7 d后对两组患儿的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儿第1 d静脉穿刺的次数、针眼数量、穿刺局部无差异,随着输液天数的增加A组患儿的针眼数量,穿刺局部肿胀基本不变,除第1 d穿刺哭闹外,以后很少哭闹,患儿家长都满意或基本满意这种输液方法,都表示以后愿意接受该方法.而随着输液天数的增加B组患儿的针眼数量、局部肿胀在不断增加,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需要多天静脉输液的小儿静脉留置针较头皮针有明显优势.
作者:郭锡素;鲁婷华;陈武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为了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我院强化激励机制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根据教学质量评选出优秀老师,并给予激励;另一方面根据护生平常工作表现、护理理论和操作技术考核情况、带教老师的评价以及毕业前我院组织的面试、护理理论和操作技术考核情况,再根据我院工作需要.择优录取部分护生到我院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为我院输送了优秀的护理接班人.
作者:王苏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开展高水准的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产科,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因为,产科工作时刻关系着母子的生命安危,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美满.加强和规范产科的健康教育是实现优生优育、科学围产、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是产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作者:门风清;刘梅;赵秀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并与变态因素有关的表皮炎症反应性皮肤病,损害具有多形性、渗出性、对称性、慢性复发倾向以及剧烈瘙痒等特点.我科于200r7年1月收治1例面颈部严重湿疹伴感染的患儿,经过8 d临床治疗及护理,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美英;孙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常可引起传播、流行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因为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患者一经确诊常表现出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的情绪,不能接受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为使病人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尽早恢复健康.我科在医疗实践中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其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使病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颖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对需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完善各种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严密监护,并做好手术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体位活动的指导,同时注意术后病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及并发症的防治和观察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心律失常所致症状明显缓解,起博完全成功;有6例出现并发症,经及时治疗护理均治愈.结论:做好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可缓解病人的症状,对防治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有临床意义.
作者:朱小翠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产时人性化服务是由一名责任助产士自临产至第四产程结束采取全产程一对一陪伴,进行心理安慰知识讲解、精神鼓励,严密监护产程中母婴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并负责接生[1],探讨产时实行人性化服务,对孕妇分娩方式、产程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宋秀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面临着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医护人员对卫生法学知识知之甚少,有些方面还存在误区.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因此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法学观念,医疗护理文书规范是防范医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姚水梅;邬放茹;黄水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我科326名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我科的病人满意度每月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直接影响到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毛应梅;李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肠造瘘术后病人因肠梗阻、肠造口狭窄或术前肠道准备等原因需要灌肠.肠造瘘病人由于造瘘口失去括约肌的控制,易使灌肠液不自主地从造瘘口流出,使用便盆接肠液不完全,严重时灌肠液喷溅而污染病人衣物、身体、被褥、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2003年以来,我科对25例肠造瘘病人应用一次性尿壶配合一次性气囊导尿管灌肠,经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艳;吴海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手术室是病人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手术对每一位手术病人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常有焦虑、紧张、恐惧、无可奈何的心理,这种心理应激反应过于强烈,就会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实施.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术前访视作为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标志.
作者:张琴;罗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