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染科病人心理护理

王颖

关键词:传染科, 病人, 治疗效果, 人与动物, 传染病区, 不良心理因素, 医疗实践, 严重危害, 心理需要, 人民健康, 配合治疗, 临床特点, 疾病, 烦躁不安, 传播, 人与人, 传染性, 病原体, 系统, 情绪
摘要: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常可引起传播、流行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因为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患者一经确诊常表现出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的情绪,不能接受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为使病人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尽早恢复健康.我科在医疗实践中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其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使病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疗,现介绍如下.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我科326名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我科的病人满意度每月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直接影响到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毛应梅;李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巧用一次性引流袋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会碰到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压疮,尤其是骨伤科的病人.如颈椎损伤需行颅骨牵引的病人后枕部、高位截瘫的病人双外踝部位、行下肢牵引病人的足跟等部位,这些部位不宜或不便翻动易发生压疮.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临床上巧用一次性引流袋(内盛适量的水),并将其置于上述部位,通过临床观察可避免压疮的发生.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梁璠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出现瘀点和脑膜刺激征.冬春季节发病率高,我国是流脑的高发地区,每8~10年出现1次周期性流行高峰,发病率比国外高4~25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说明A群菌一直是我国流行的优势菌,发病率在非流行年为3~10/10万.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36例脑脊髓炎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徐秋姣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浅谈门诊输液病人的用药安全问题及防范

    门诊输液室是门诊病人进行输液治疗的集中场所,病人多,护士少,用药复杂,较易出现一些差错及纠纷.如何做到安全、有效的用药及如何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我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吕碧云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30例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低温等离子消除术并与行传统手术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底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有效的方法,技术简单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褚华秀;ZHU Huaxiu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重症肺炎合并ARDS的护理1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其表现为肺水肿的产生、肺内微血栓形成、低氧血症生成,临床特征包括呼吸频速、窘迫和进行性低氧血症.ARDS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作为连续的病理过程,其早期阶段为急性肺损伤(ALI),重度的AIJ即ARDS.

    作者:刘琼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食道、贲门癌术后胃肠减压管护理的循证研讨

    食道、贲门癌术后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它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通过导管将积聚在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张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对于食道、贲门癌术后的病人来说尤为重要,胃液不能排除则引起胃内容物潴留,可导致吻合口瘘、脓胸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王毅泓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小儿全麻手术的护理配合

    全身麻醉是小儿常用的麻醉方法,小儿因生理特性决定其机体代偿能力有限,麻醉手术期间患儿的病情变化较快,医护人员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患儿安全渡过麻醉手术期.现将69例患儿麻醉手术时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君;王佩珍;童艳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维持原有的护理模式,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教育前后,健康知识测验得分比较:观察组实施教育前平均得分为48分(100为满分),实施健康教育后平均得分为92分,存在显著差异.而对照组两次测验得分分别为50分和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了防病治病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邓雪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8月在我市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6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生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病人的生活方式明显得到改善.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地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病人的并发症,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延长病人的寿命,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欣鹃;莫选荣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1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使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药物(如尿激酶)的效果.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溶栓药物,能使冠状动脉再通,心肌重新得到血液灌注,从而拯救涉死的心肌组织.结论: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一种积极的有效方法、能限制梗塞范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饮食内容和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内容和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长期治疗,病史均在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为期2个月饮食内容、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在实验开始、实验中、结束时,均用末稍血动态观察血糖变化情况.结果:临床观察综合干预前后血糖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注重饮食内容、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将血糖有效地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莉萍;陈伟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门诊不同年龄小儿输液的心理护理方法

    小儿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小儿的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哭闹、烦躁,再加上对穿刺有恐惧感,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治疗,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因此针对不同年龄的小儿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其配合穿刺,提高穿刺率,这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联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云霞;刘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200份产科护理记录质量检查结果及分析

    产科护理记录是产科助产士运用护理程序,为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其结果的具体体现及凭证,是产科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产科临床科研、教学和法律依据的原始资料之一,也反映了助产士的文化素养、思维方式、知识范围和工作能力及护理工作的内涵,更显示了产科护理工作的价值.

    作者:何隽;代黔丽;赵桂莲;李登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43例小儿烧伤的护理特点与防护措施

    目的:对43例小儿烧伤的护理特点进行总结,根据烧伤原因提出了防护措施.方法:根据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救治观察及护理.结果:43例烧伤患儿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因为小儿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发育不成熟对疾病的承受能力差,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在治疗护理中应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小儿烧伤的治疗及护理更应该积极稳妥.

    作者:侯慧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1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

    机械通气作为基本生命支持的组成部分,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精心护理则是保证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的重要过程.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和血气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营养支持并加强基础护理等方面,使患者生命体征能迅速恢复,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秀香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介入治疗作为现代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其具有微创性、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疗效高、病人恢复快的鲜明特点,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操作与维护检查室相关大型设备、有效地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检查,给医师和病人提供一个便利、舒适的检查和治疗环境,是介入导管室的工作职责.我院自2005年导管室成立已成功地开展了心脏、颅脑、肿瘤介入手术135例,现结合相关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余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方法:对7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细致观察和及时适当的护理.结果: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因护理不当所致的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前心理干预和术后护理是提高子宫肌瘤栓塞术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孙景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室患者中的应用

    门诊输液室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科室,治疗任务繁重,每天输液的患者逗留时间短、流动性大,且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患者患病种类复杂,在短时间内患者经历了挂号、候诊、就诊、检查、取药等多个环节,所以患者来输液室治疗的时候,需要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阿来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新鲜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观察

    2004年2月~2006年2月,我院门诊采用新鲜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4例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珍;张进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