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孕产妇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实施

张剑萍

关键词:住院孕产妇, 医院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需求, 性健康教育, 结构和功能, 护理满意度, 教育质量, 医学模式, 健康知识, 调查结果, 操作技能, 保健工作, 调查表, 转变, 医疗, 提升, 内涵, 扩展, 病区
摘要:医院健康教育是医院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扩大,医院健康教育的内涵也不断丰富,有狭义向广义扩展[1].传统的随机性健康教育未能使孕产妇真正掌握有关健康知识及操作技能,为了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教育质量,保证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2006年2月以来,对我科的住院孕产妇进行发放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提升病区护理满意度.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医护耦合性行为减少医疗纠纷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面临着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医护人员对卫生法学知识知之甚少,有些方面还存在误区.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因此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法学观念,医疗护理文书规范是防范医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姚水梅;邬放茹;黄水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情况.方法:80例0~4岁需输液7 d以上的小儿随机分为静脉留置针组(A组)和头皮针组(B组),研究连续输液7 d患儿的情况.A组患儿在第1 d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后静脉留置针予以保留供以后6 d使用.B组患儿在第1 d静脉输液后拔掉静脉头皮针,以后每天输液时都重新穿刺.记录两组患儿第1 d静脉穿刺的次数、每天输液后两组患儿的针眼数量和穿刺部位肿胀情况、输液时哭闹情况,7 d后对两组患儿的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儿第1 d静脉穿刺的次数、针眼数量、穿刺局部无差异,随着输液天数的增加A组患儿的针眼数量,穿刺局部肿胀基本不变,除第1 d穿刺哭闹外,以后很少哭闹,患儿家长都满意或基本满意这种输液方法,都表示以后愿意接受该方法.而随着输液天数的增加B组患儿的针眼数量、局部肿胀在不断增加,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需要多天静脉输液的小儿静脉留置针较头皮针有明显优势.

    作者:郭锡素;鲁婷华;陈武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激励机制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我院强化激励机制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根据教学质量评选出优秀老师,并给予激励;另一方面根据护生平常工作表现、护理理论和操作技术考核情况、带教老师的评价以及毕业前我院组织的面试、护理理论和操作技术考核情况,再根据我院工作需要.择优录取部分护生到我院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为我院输送了优秀的护理接班人.

    作者:王苏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我科326名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我科的病人满意度每月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直接影响到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毛应梅;李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门诊不同年龄小儿输液的心理护理方法

    小儿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小儿的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哭闹、烦躁,再加上对穿刺有恐惧感,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治疗,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因此针对不同年龄的小儿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其配合穿刺,提高穿刺率,这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联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云霞;刘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病区家属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减轻新生儿家属的心理压力的作用,使患儿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处于满足状态.方法:对我院288例新生儿家属实施人性化护理并与未实施人性化护理的223例进行比较.结果:511例住院患儿家属均接受了问卷调查.经X2检验,两者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是可以营造充满人情味的就医环境.满足家属的需要,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伍奋燕;李杏涛;欧阳锦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1例面颈部严惩湿疹伴感染患儿的护理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并与变态因素有关的表皮炎症反应性皮肤病,损害具有多形性、渗出性、对称性、慢性复发倾向以及剧烈瘙痒等特点.我科于200r7年1月收治1例面颈部严重湿疹伴感染的患儿,经过8 d临床治疗及护理,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美英;孙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介入治疗作为现代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其具有微创性、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疗效高、病人恢复快的鲜明特点,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操作与维护检查室相关大型设备、有效地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检查,给医师和病人提供一个便利、舒适的检查和治疗环境,是介入导管室的工作职责.我院自2005年导管室成立已成功地开展了心脏、颅脑、肿瘤介入手术135例,现结合相关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余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200份产科护理记录质量检查结果及分析

    产科护理记录是产科助产士运用护理程序,为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其结果的具体体现及凭证,是产科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产科临床科研、教学和法律依据的原始资料之一,也反映了助产士的文化素养、思维方式、知识范围和工作能力及护理工作的内涵,更显示了产科护理工作的价值.

    作者:何隽;代黔丽;赵桂莲;李登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维持原有的护理模式,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教育前后,健康知识测验得分比较:观察组实施教育前平均得分为48分(100为满分),实施健康教育后平均得分为92分,存在显著差异.而对照组两次测验得分分别为50分和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了防病治病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邓雪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急诊科护士增强主动性护理的培训方法

    急诊病人一般病情危急,随时可危及生命.目前我科护理抢救工作,是在医师下达医嘱后被动执行护理操作,不能主动进行判断和开展各项治疗.为提高抢救效率,创造抢救时机,要求急诊护士必须能以敏捷、快速、有效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早期治疗和护理.因此,提倡急诊护士进行主动性护理,是保障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值得推广和执行的.我院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了主动性护理的培训,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重先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护理文书质控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病区病人病情报告以及护理病历[1],是护士执行医嘱和对病人的病情在住院期间的客观记录,在医疗争议时有着重要的举证作用.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的不断出现,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对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尤显重要.现将我院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吴贵妆;李艳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测量生命体征中的误区及护理对策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是衡量机体状况的可靠指标,临床上称它们为生命体征.当机体患病时,T、P、R、BP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T、P、R曲线的绘制和血压的记录可反映出某些疾病或疾病的某一阶段.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尽管测量生命体征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由于业务素质、个人素质以及工作责任心参差不齐等原因,出现测量误区,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作者:王永红;何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为确保预防接种实施的安全,探讨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我院预防接种门诊2005年6月~2006年6月期间发生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全身反应21例,占总接种人数的1.11‰;局部反应14例,占总接种人数的0.74‰;偶合反应1例,占总接种人数的0.05‰,异常反应3倒,占总接种人数的0.16‰.结论:任何疫苗的不良反应都会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影响,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疫苗的发生率,增加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保证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梁翠霞;陈永坚;黄锦希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小儿全麻手术的护理配合

    全身麻醉是小儿常用的麻醉方法,小儿因生理特性决定其机体代偿能力有限,麻醉手术期间患儿的病情变化较快,医护人员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患儿安全渡过麻醉手术期.现将69例患儿麻醉手术时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君;王佩珍;童艳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产时人性化服务对分娩的影响

    产时人性化服务是由一名责任助产士自临产至第四产程结束采取全产程一对一陪伴,进行心理安慰知识讲解、精神鼓励,严密监护产程中母婴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并负责接生[1],探讨产时实行人性化服务,对孕妇分娩方式、产程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宋秀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浅谈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环节,医疗过程中医疗效果的好坏与心理护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有着同等价值,而心理护理在特定条件下,往往胜于技术护理作用.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邓美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应用一次性套管留置针行心包穿刺引流护理

    心包穿刺术是心包积液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常规心包穿刺术进针时不易掌握深度,尤其在心尖部抽液时受呼吸、咳嗽、体位等因素的影响,使穿刺针损伤心肌或冠状动脉,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气胸或穿刺失败.为克服上述缺点,我院自2002年2月~2007年2月,应用一次性套管留置针对80例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曹晶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静脉输液中的技巧问题

    为了减轻输液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提高输液质量,本文针对外周静脉输液中输液排气、药液配制、血管的选择及穿刺、进针的深浅度、滴速的控制、输液后的拔针及按压等操作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减轻输液中的不良反应及病人痛苦.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肿瘤放疗的护理体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的治疗方法由过去的手术、放疗和化疗3种治疗手段.目前在临床上又扩展了激光、热疗、术中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依据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并针对病人个体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将其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放疗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427例肿瘤放疗患者通过采取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正华;LI Zhenghua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