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李咏梅

关键词:脑卒中, 自我感受负担,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通过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调查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月4解放军医学神精系统康复中心康复科脑卒中患者118例进行相关调查并对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呈中高度负担水平,生活质量较差,脑卒中患者对自身总体健康情况评价较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感受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引起足够重视, 应通过主动服务和沟通交流, 为患者提供精神和情感支持,并鼓励患者运用社会支持系统改善生活质量.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果糖联合食醋灌肠预防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乳果糖联合食醋灌肠预防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进行此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乳果糖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联合食醋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5.63%;观察组治疗后血氨(BA)、丙氨酸转氨酶(ALT)、数字符号实验(DST)与数字连接实验(N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28.13%和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乳果糖联合食醋灌肠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同时让患者神经功能和智力得到改善.

    作者:万兆娟;彭海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内镜下钛夹联合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及机体应激反应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内镜下钛夹联合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及机体应激反应.方法 从某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84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其中42例采用内镜下药物黏膜注射法进行止血治疗(对照组),另外42例则在此基础上再联合钛夹止血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比较其止血效果及机体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止血效果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机体应激反应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钛夹联合药物治疗可作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首选方法,不仅止血效果良好,而且机体应激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竹林;李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8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在麻醉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切皮时以及拔管时,实验组的血压水平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用药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让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保持稳定,而且麻醉效果理想.

    作者:王凯;亢旭明;倪坤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清除率97.5%,对照组清除率9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结节体积、结节大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结节体积、 结节大径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组间比较,P<0.05;两组甲状腺相关指标(FT3、TSH)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FT3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SH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可有效清除甲状腺良性结节,缩小结节体积.

    作者:王宇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康莱特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康莱特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5例,总有效率47.5%,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4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因子水平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CD3+和CD4+水平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较单纯化疗效果显著.

    作者:代晓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该病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某院收治的96例胃肠息肉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消化内镜下电刀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新的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后息肉一次清除率、创面愈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率95.83%高于对照组89.5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穿孔、胃肠胀气、出血)发生率14.58%和复发率6.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6.67%、22.92%(P<0.05).结论 采取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肠胃息肉疗效明显,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

    作者:李科;陈竹林;卫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替格瑞洛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5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某院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74.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1%,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晨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进行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分析,总结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 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疑似过敏性紫癜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5例为实验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患儿均接受血常规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与血清肺炎支原体(MP-IgM)检查,比较两组的MP-IgM阳性检出率.结果 首次发作患儿与2次或多次发作患儿MP-IgM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二者的MP-IgM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健康儿童比较,均显著更高(P<0.05).患儿在接受药物治疗后情况有显著好转,住院时间平均为(16.8±3.5)d,治愈53例.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严重肺炎,同时也是过敏性紫癜重要的发病原因,因此建议将MP-IgM检查纳入过敏性紫癜的常规检查指标,进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及早治疗.

    作者:卢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7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仅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实验组3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2%)较实验组(91.7%)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第1个月末(47.2%)、第3个月末(61.1%)、第6个月末(80.6%)的痰菌转阴率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1个月、3个月的INF-γ分别为(0.321±0.107)pg/L、(0.440±0.150)pg/L,IL-10分别为(0.341±0.113)pg/L、(0.281±0.088)pg/L,INF-γ更高,IL-10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1%)略高于对照组(5.6%),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给予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夏中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ECG)和心脏彩超(UCG)及冠脉造影(CAG)检查(金标准),对ECG、UCG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CAG诊断阳性41例,阴性29例;ECG诊断阳性47例,阴性23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5%、51.7%、48.3%、19.5%、68.6%;UCG诊断阳性34例,阴性36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5%、65.5%、34.5%、41.0%、61.7%;ECG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显著高于UCG(P<0.05),特异度显著低于UCG(P<0.05).结论 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不及心脏彩超检查,二者可联合应用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率.

    作者:李文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胰腺血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胰腺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45例)和对照组(生长抑素治疗,45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血容量(BV)、血流量(BF)等胰腺血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BV、BF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各项胰腺血流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联合用药发挥了协同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翟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某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其中,42例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率、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的69.05%(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3.24±1.12)h、(21.16±1.05)d,均少于对照组的(7.16±1.33)h、(33.68±1.42)d(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95.24%、11.90%、2.38%,均优于对照组的78.57%、33.33%、16.67%(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米杜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替吉奥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BCLC B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替吉奥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治疗巴塞罗那(BCLC)B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BCLC B期原发性肝癌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TACE治疗基础上,口服替吉奥.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2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6例,总有效率6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略高于对照组12.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PINRS)、肝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L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INR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LC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吉奥与TACE联合治疗BCLC B期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若冰;杨玉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目的 通过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调查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月4解放军医学神精系统康复中心康复科脑卒中患者118例进行相关调查并对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呈中高度负担水平,生活质量较差,脑卒中患者对自身总体健康情况评价较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感受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引起足够重视, 应通过主动服务和沟通交流, 为患者提供精神和情感支持,并鼓励患者运用社会支持系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复方黄柏液与糖皮质激素乳膏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研究复方黄柏液与糖皮质激素乳膏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04-04—2017-04-06在某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湿疹患者,将10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将实施硼酸溶液+新霉素地松乳膏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复方黄柏液+新霉素地松乳膏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急性湿疹患者的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急性湿疹患者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的EASI评分为(3.22±0.17)分和(0.74±1.20)分,VAS评分为(4.21±1.03)分和(1.45±0.32)分,两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复发率为4.00%,两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极低,且经相应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急性湿疹患者联合使用复方黄柏液和糖皮质激素乳膏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候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药联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中药联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某院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将其抽签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激素治疗和中药联合激素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素氮(5.14±0.58)mmol/L、血肌酐(95.87±7.64)mmol/L、血尿素(5.14±1.42)mmol/L、总有效率(98.00%)、尿蛋白水平(0.23±0.41)g/L、血浆蛋白水平(36.79±5.18)g/L、不良反应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中药联合激素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海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基层优秀士官疗养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基层优秀士官疗养多种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某部4年来保障优秀士官疗养的经验,深入探讨优秀士官疗养的模式.结果 只有不断完善疗养健康管理模式,丰富疗养服务手段,提高疗养服务中的科技含量,才能为优秀士官提供更高品质的疗养服务.结论 士官疗养是一种新兴的疗养模式,是提高基层部队战斗力的又一有力举措.

    作者:张冬梅;李乃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某院收治的6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予以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膝关节功能评分(JOA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64.16±7.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6±6.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KOA效果明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态.

    作者:王琛琛;闻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张闭口功能康复训练对颌面部创伤患者张口受限的预防研究

    目的 研究张闭口功能康复训练对颌面部创伤患者张口受限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某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颌面部创伤张口受限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张闭口功能康复训练,n=32)和对照组(传统康复训练,n=32),观察两组干预后张口受限情况,调查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张口受限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OHIP-14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5.31±1.03)分和(8.48±1.26)分,P<0.05,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 张闭口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颌面部创伤患者张口受限,减小口腔障碍对生活造成的干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排螺旋CT在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多排螺旋CT检查在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于某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88例,均于入院后24 h内先后予以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单排螺旋CT检查诊断.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单排螺旋CT诊断中出现6例假阳性,其中4例患者因颅缝血管沟被误诊为颅骨骨折,2例患者因颅底阴影误诊为颅内出血;出现5例假阴性,为硬膜下血肿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多排螺旋CT诊断中出现假阳性2例,均因颅底阴影误诊为出血;出现1例假阴性,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排螺旋CT诊断符合率97.73%显著高于单排螺旋CT诊断符合率的86.36%,χ2=55.87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排螺旋CT检查在颅脑损伤类型以及损伤程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有效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作者:吴云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