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化躯干控制对缓解肢体痉挛的意义

郭慧慧;刘仁勤

关键词:躯干控制, 肢体痉挛, 康复
摘要:目的 总结归纳躯干控制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缓解肢体痉挛方面的意义.方法 痉挛是中风后常见的问题,通过临床治疗中,对处于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痉挛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及结果的观察,发现并分析在康复治疗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24周后躯干和肢体的痉挛均有明显缓解,分离运动比较容易诱发,运动功能改善明显;48周时观察,Brunnstrom分级普通提高1级或2级,对患侧肢体的感觉增加,对使用患侧支撑时的恐惧感减少,对患侧的控制意识和自理能力增加.结论 重视躯干功能的早期训练对增加患侧躯体意识、预防患者忽略、预防健侧过度代偿、预防痉挛的发生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腺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胸腺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某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胸腺肽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水平改善较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及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效果确切.

    作者:杨翔云;刘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疮疡灵联合水胶体敷料预防患儿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疮疡灵联合水胶体敷料预防患儿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所收治压力性损伤高危患儿12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和观察组(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其中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压力性损伤预防,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预防基础上联合疮疡灵和水胶体敷料,对两组患儿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压力性损伤高危患儿局部皮肤进行疮疡灵涂抹和水胶体敷料贴附,可有效降低患儿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对于减轻患儿痛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蒋丹;葛子涵;郭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40例)和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4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2d的颅内压水平为(17.6±2.2)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术后2d的颅内压水平为(27.6±3.8)mmHg,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个月时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0.5±0.8)分和(22.9±1.5)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降低颅内压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闫喜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年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比较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 将某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所处年龄阶段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年龄≥60岁)、观察2组(年龄< 60岁),收集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特征.结果观察1组缺血性ST段改变出现率为81.13%,与观察2组的75.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421,P>0.05),缺血性ST段改变出现时间为00:00-08:00时患者的构成比为81.40%,高于观察2组的54.84%(x2=6.081,P<0.05),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构成比为62.79%,高于观察2组的38.71%(x2=4.191,P<0.05).心律失常方面,观察1组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心律失常出现率分别为47.17%、18.87%、15.09%、9.43%,高于观察2组的26.83%、4.88%、2.44%、0%(x2=4.048,x2=4.063,x2=4.276,x2=4.085;P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动态心电图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不同年龄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为患者疾病诊治提供更多客观参考依据.

    作者:贾雯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展探究

    查阅近几年有关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文献,发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治法种类繁多,包括口服中药或中成药内治法,穴位贴敷、推拿、足浴、拔罐、刮痧、经皮治疗等外治法.相对于单纯采用西医治法,将中医治法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更有效地缩短病程,明显减轻患儿症状,效果理想,已获得广大患儿及家属的认同.本文将从内、外治法两方面,系统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治疗.

    作者:胡秋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胃复春片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胃复春片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某院就诊的150例老年CAG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号排序,排序奇数者分配至观察组,排序偶数者分配至对照组,对照组75例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复春片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复春片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CAG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刘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心律失常49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89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8%)明显优于对照组(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房性早搏、短阵房速、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的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钙蛋白(cTnⅠ)、血浆心钠素(A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各有2例出现口干现象,未处置,自行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 联合用药,有助于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涉及患者人群广泛,并且增加冠心痛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已经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关注,也将成为未来冠心病治疗新的突破点.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相关文献,就冠脉微血管疾病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简要综述,目的在于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冠脉微循环及心肌缺血的联系,逐步探索CMVD防治经验,以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作者:曹博涵;吴光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4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和联合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有效患者随访6个月后,其随访率均为100.00%.而联合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81%.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保守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作者:张丹丹;郑玲莉;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肾络安汤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和血液及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肾络安汤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血液及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DN患者,采取抽签法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肾络安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血液、尿液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血液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液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络安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DN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血液及尿液相关指标,促进肾功能转归.

    作者:王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生存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究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某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恩度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不良反应和治疗后1年、2年存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VEGF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2年后患者存活率分别为81.33%、53.33%,高于对照组的50.67%、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能有效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提高2年内患者生存率,但后续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乔滨;张卫国;雷彩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三联用药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的疗效及胃黏膜形态学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perforated gastric ulcer,PGU)的临床效果及胃黏膜形态学变化.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PGU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0)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n=40)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瑞巴派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胃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黏膜厚度、腺体密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减小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PGU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胃黏膜形态学.

    作者:井元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微营养评定法在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营养评定法(MNA)在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382例,均采用MNA进行营养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分为营养良好组、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比较三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水平,并对营养不良组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Hb、ALB、TP水平以及MNA评分.结果 382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良好组比例为26.96%,营养不良风险组比例为50.79%,营养不良组比例为22.25%.营养良好组Hb、ALB、TP水平均明显高于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干预前,营养不良风险组Hb、ALB、TP水平均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干预后Hb、ALB、TP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上升(P<0.05);营养不良组干预后人体测量、整体情况、膳食问卷、主观评定和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 MNA可有效评估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根据其评估结果对营养不良组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营养水平.

    作者:米明;崔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痛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某院治疗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患者心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后观察组心律改善较为显著;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4.44%,对照组复发率为17.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使用比索洛尔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高,患者心律明显降低,治疗后复发率低.

    作者:刘鹏程;王磊;安俊凤;盖郁博;丁希正;王锡刚;闫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清纤维蛋白原、CRP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CRP)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200例,设为A组,另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非细菌性肺炎患者200例,设为B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非感染人员200例,设为对照组,对各组血清纤维蛋白原、CRP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血清纤维蛋白原、CRP、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和B组患者的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和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阳性率(75.0%)高于B组患者阳性率(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B组WB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CRP和血常规联合检测,避免了单一检测的不足,提高了诊断准确性,为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范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致全血细胞减少一例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系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应用较广泛,一般耐受性良好,在我科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的中、重度感染,现将临床应用中出现的1例不良反应报告并进行相关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67岁,退休工人,因“发热、胸闷、咳喘3d”于2016-12-23入院.于2d前无诱因出现发热、胸闷、咳嗽、咳少量黄痰,气喘,自测体温高38.5 ℃,发热前无寒颤,为进一步诊疗而入我院.

    作者:叶英姿;谢伟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某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骨科需行手术患者,共100例.按照使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SpO2麻醉后20 min、30 min时明显低于观察组,RR麻醉后10 min、20 min、30 min较观察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T0、T1、T2、T3各阶段OA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不仅可实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而且可有效降低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盛李平;马艳红;宋水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行住院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急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愈、有效及死亡等临床疗效指标方面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再住院率、猝死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心率、血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门诊急诊方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且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费用,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翔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均为某院收治的股骨头粗隆间骨折患者,选择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24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动力髋螺钉组(80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80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80例),观察三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动力髋螺钉组优良率为70.0%,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72.5%,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良率为88.8%,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P<0.0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动力髋螺钉组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指标均明显少于动力髋螺钉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时髋关节功能恢复量表(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动力髋螺钉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P<0.05;动力髋螺钉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17.5%、5.0%,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明显低于动力髋螺钉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更适合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蒙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干预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脊柱侧凸的常见的类型,严重威胁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虽然AIS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其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本文从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方面对AIS的各种干预方式进行了综述.

    作者:缪荣明;范春江;李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