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荣明;范春江;李刚
目的 探讨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Fujimoto病,KD)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例以无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症状的K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发热后淋巴结肿大(颈部为著)合并血清抗核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IgG、IgA均增高.淋巴结穿刺提示淋巴细胞增生,少量结构性坏死.结论 以无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的KD临床上并不多见,对于伴有淋巴结肿痛的脑膜炎患者应考虑到KD的可能性,尽早行淋巴结活检可及早明确诊断,避免过度治疗.
作者:许莉;张晓毅;王安海;薛战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疮疡灵联合水胶体敷料预防患儿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所收治压力性损伤高危患儿12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和观察组(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其中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压力性损伤预防,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预防基础上联合疮疡灵和水胶体敷料,对两组患儿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压力性损伤高危患儿局部皮肤进行疮疡灵涂抹和水胶体敷料贴附,可有效降低患儿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对于减轻患儿痛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蒋丹;葛子涵;郭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涉及患者人群广泛,并且增加冠心痛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已经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关注,也将成为未来冠心病治疗新的突破点.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相关文献,就冠脉微血管疾病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简要综述,目的在于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冠脉微循环及心肌缺血的联系,逐步探索CMVD防治经验,以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作者:曹博涵;吴光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Ganmma钉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InterTan髓内钉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8.5%,对照组优良率为7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P< 0.05;术后2、3个月时,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 0.05.结论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及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归纳躯干控制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缓解肢体痉挛方面的意义.方法 痉挛是中风后常见的问题,通过临床治疗中,对处于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痉挛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及结果的观察,发现并分析在康复治疗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24周后躯干和肢体的痉挛均有明显缓解,分离运动比较容易诱发,运动功能改善明显;48周时观察,Brunnstrom分级普通提高1级或2级,对患侧肢体的感觉增加,对使用患侧支撑时的恐惧感减少,对患侧的控制意识和自理能力增加.结论 重视躯干功能的早期训练对增加患侧躯体意识、预防患者忽略、预防健侧过度代偿、预防痉挛的发生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郭慧慧;刘仁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 将某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所处年龄阶段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年龄≥60岁)、观察2组(年龄< 60岁),收集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特征.结果观察1组缺血性ST段改变出现率为81.13%,与观察2组的75.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421,P>0.05),缺血性ST段改变出现时间为00:00-08:00时患者的构成比为81.40%,高于观察2组的54.84%(x2=6.081,P<0.05),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构成比为62.79%,高于观察2组的38.71%(x2=4.191,P<0.05).心律失常方面,观察1组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心律失常出现率分别为47.17%、18.87%、15.09%、9.43%,高于观察2组的26.83%、4.88%、2.44%、0%(x2=4.048,x2=4.063,x2=4.276,x2=4.085;P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动态心电图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不同年龄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为患者疾病诊治提供更多客观参考依据.
作者:贾雯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某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恩度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不良反应和治疗后1年、2年存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VEGF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2年后患者存活率分别为81.33%、53.33%,高于对照组的50.67%、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能有效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提高2年内患者生存率,但后续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乔滨;张卫国;雷彩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T诊断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2014-01-01-2018-05-01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19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单纯肺结核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病灶部位及范围对比中,对照组患者胸膜或淋巴结受累者(20.8%)较观察组(58.0%)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斑片实变阴影或大片实变阴影、纵隔内淋巴结肿大表现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大片实变阴影合并多发空洞表现者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患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胸部CT可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进行定性诊断,判断肺结核病程进展,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阮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Ⅲ级或Ⅲ级以上肝损伤患者的综合手术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68例Ⅲ级或Ⅲ级以上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量表分为:Ⅲ级32例,Ⅳ级25例,V级11例,68例患者根据肝损伤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单纯肝缝合术、大网膜填塞联合清创缝合术、清创式肝切除术、肝段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及肝周纱布填塞术.并对患者手术转归、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60例,约占88.3%;转入上级医院2例,约占2.9%;死亡6例,死亡率为8.8%.手术方法:单纯肝缝合术6例,大网膜填塞联合清创缝合术30例,清创式肝切除术20例,肝段切除术3例,右半肝切除术3例,肝周纱布填塞术6例.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胆漏7例,术后出血8例,肝脓肿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胸腔积液1例.死亡原因:5例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发生失血性休克.结论 Ⅲ级或Ⅲ级以上肝损伤患者应根据术前超声、CT检查及术中探查情况采取积极合理的手术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临床救治率.
作者:宋世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89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8%)明显优于对照组(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房性早搏、短阵房速、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的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钙蛋白(cTnⅠ)、血浆心钠素(A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各有2例出现口干现象,未处置,自行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 联合用药,有助于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替米沙坦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某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常规疗法配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蛋白定量(24 Up)、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肾功能改善明显.
作者:马小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CRP)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200例,设为A组,另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非细菌性肺炎患者200例,设为B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非感染人员200例,设为对照组,对各组血清纤维蛋白原、CRP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血清纤维蛋白原、CRP、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和B组患者的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和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阳性率(75.0%)高于B组患者阳性率(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B组WB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CRP和血常规联合检测,避免了单一检测的不足,提高了诊断准确性,为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范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一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术后物理治疗的个案报告,为临床术后疗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为该术后患者进行银质毫针松解术、超激光、磁热疗法、超短波等物理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该患者髋关节及双下肢疼痛明显改善,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银质毫针松解术、超激光、磁热疗法、超短波等物理治疗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术后恢复有效.
作者:吕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24式简化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E)的降压效果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对传统太极拳进行推广.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课题组纳入标准的82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太极拳组按要求每次练习1h,3次/周,隔天练习1次,共练习12周,总计36次.对照组按要求每次完成1h的常规步行,3次/周,隔天步行1次,共练习12周,总计36次.两组受试者均维持原有药物治疗不变,并在干预前后均进行血压、血脂的测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后,太极拳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较入组时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太极拳组患者的舒张压(DBP)较入组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收缩压(SBP)较入组时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的DBP较入组时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较入组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C、TG、LDL-C的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和对照组的HDL-C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TG值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极拳运动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情况;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SBP、DBP值,对SBP的降低更加明显.太极拳运动适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联系,其对患者的总体益处大于常规步行.
作者:冯丽娟;关历;章代亮;凌仲春;李梦晓;金荣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8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排便时间等胃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0例患者中,46例患者结石排净,结石排净率92.0%,对照组50例患者中,45例患者结石排净,结石排净率为90.0%,两组结石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弥补了开腹手术的缺陷.
作者:陈志添;陈扬;缪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和自发性真菌性腹膜炎(SFP)可能是肝硬化(LC)合并腹水患者的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细菌易位是形成SBP的可能机制之一.SBP由抗菌药物治疗,但由于肝硬化患者如果合并腹水多有耐药菌存在,经验治疗可能不成功,对于发生SBP高风险,消化道出血或先前SBP发作的高危患者,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近年来,对SBP的研究比较多,但对SFP的患者了解甚少,SFP死亡率高于SBP,部分原因是对腹膜炎的真菌分离较困难及对真菌并发腹膜炎的认识较少延误对真菌感染的治疗.本综述的目的是对肝硬化腹水合并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现状、治疗及风险的研究.
作者:曹凯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某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骨科需行手术患者,共100例.按照使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SpO2麻醉后20 min、30 min时明显低于观察组,RR麻醉后10 min、20 min、30 min较观察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T0、T1、T2、T3各阶段OA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不仅可实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而且可有效降低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盛李平;马艳红;宋水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痛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mg/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加大阿托伐他汀使用量可提高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兴;孙笑琳;杨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肥胖患者按理想体质量给予不同剂量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方法 将ASAⅠ~Ⅱ级的择期全身麻醉肥胖男性患者40例,按给药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均按照理想体质量分别给予0.15 mg/kg、0.2mg/kg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麻醉诱导采用CLMRIS-Ⅰ闭环肌松监测仪进行拇内收肌肌松监测,T1为0时气管插管.观察记录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以及气管插管条件评级.结果 Ⅱ组起效时间比Ⅰ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时间Ⅱ组较Ⅰ组延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恢复时间较Ⅰ组延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条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按照理想体质量计算的0.15 mg/kg剂量虽然起效时间延长,但不影响插管条件和手术操作,同时缩短肌松恢复时间,不易造成肌松残余,能够被临床接受.
作者:李国锋;刘新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胸腺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某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胸腺肽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水平改善较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及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效果确切.
作者:杨翔云;刘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