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圣兵;夏德豪
目的 探讨一种预防和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以及并发肘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患者分为肱骨髁上骨折组(A组)及骨折后肘内翻畸形组(B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克氏针交叉外翻张力固定方法治疗.术后随访并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骨折及截骨均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A组肘内翻12例,发生率为3.9%,总优良率为88.9%;B组肘内翻复发2例,复发率为3.2%,总优良率为94%.结论 克氏针交叉外翻张力固定是预防和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良好固定方法.
作者:丁幸坡;万福安;付艳丽;陈武林;张红星;王照印;张宝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降糖、冠心病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自觉症状、心绞痛发作、心电图,血糖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其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2%,优于对照组(68%和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明确有效的药物.
作者:邢湘君;王芳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妇血平颗粒治疗无排卵性功血出血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7例无排卵性功血出血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5例,口服致康胶囊;治疗组52例,口服妇血平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止血疗效、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PGF1α)、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出血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74.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单项症状及证候明显改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P<0.05),6-K-PGF1α/TXB2值明显降低(P<0.05),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妇血平颗粒对无排卵性功血出血期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并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止血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流变、调节6-K-PGF1α/TXB2、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
作者:叶青;张静;朱朋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腰痹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TLC法对黄芪、白芍、骨碎补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0.167 2~3.344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71%,RSD为1.29%(n=9).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腰痹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圣兵;夏德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糖尿病72例,其中男37例,女35例,年龄18~36岁,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68例,病程4~20年.空腹血糖(FBG)8.2~21.4 mmol/L,餐后2 h血糖(PBG)12.5~30.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2%~14.6%,58例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52例有糖尿病肾病,54例伴视网膜病变.72例糖尿病并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2.
作者:杨富志;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电脑的普及,从事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本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在当今崇尚自然理念下,中医中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日益显露出其优势,推拿整脊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对近几年有关颈椎病的推拿整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王遵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41例,正常者对照者(正常组)17例,测定LP(a)浓度.结果 冠心病组LP(a)浓度明显高与正常组(P<0.01);心肌梗死LP(a)浓度明显高与UAP及SAP(P<0.01);病变2支和3支LP(a)浓度明显高与病变1支(P<0.05,P<0.01).结论 LP(a)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有必要及时监测及干预.
作者:邢雪琴;王文强;陈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卡贝缩宫素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有PPH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使用缩宫素,观察组22例术中预防性使用卡贝缩宫素,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16例,无效7例;治疗组有效20例,无效2例.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卡贝缩宫素用于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高素云;王晨;李惜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肝肝功能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4例),分别给予一般保肝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调中减压煎,3个月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形态和颜色改变,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28例(82.4%),对照组有效14例(5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肝肝功能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垚;张碧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角度探讨活血药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大鼠雌雄配对后筛选40只孕鼠,随机分4小组:先兆流产模型对照组(Ⅰ组)及低、中、高剂量给药组(Ⅱ、Ⅲ、Ⅳ组),于妊娠第18~19天处死大鼠,数双侧子宫着床点数以及活胎数.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子宫、胎盘TNF-α浓度.结果 中药佛手散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的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当发生先兆流产时血清及子宫胎盘组织中TNF-α升高,佛手散可降低血清及子宫胎盘组织中TNF-α,改善流产不良结局.结论 中药佛手散可改善先兆流产模型大鼠的妊娠结局,不同剂量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芊;张斌;徐惠军;孙云松;姜国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路志正教授强调以整体恒动观、三因制宜中医辨证思维方法指导临床,临诊注重人体内环境的统一及人与自然的内外和谐,尤其重视自然界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主张辨证应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处方用药结合四时季节气候变化特点,从整体恒动、天人相应角度,实施有效治疗.倡导法宗时令,因时立法,审四时、随季节变化加减用药,并认为四季皆可夹湿为患,临诊当审时令辨湿邪,治湿宜以调脾为主线.
作者:苏凤哲;李福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一侧小关节、椎板切除椎体间、对侧小关节、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5例.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FDA推荐的Simmons法椎间融合率达100%.手术后腰背疼痛21例患者消失,3例患者明显缓解.结论 一侧小关节、椎板切除,椎体间、对侧小关节、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操作简单、费用低、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马虎升;李志伟;张俊;曹海云;卜保献;周献伟;张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清浊祛毒丸配合前列安栓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患者根据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G1、G2、G3组,分别给予清浊祛毒丸加前列安栓、前列安栓、可多华治疗.在试验起始及结束时分别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对其进行评分.结果 试验前三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束后,三组NIH-CPSI总分和各方面评分均有所降低,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NIH-CPSI总分及各方面评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清浊祛毒丸配合前列安栓能有效降低NIH-CPSI总分和各项评分,显著减轻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主观症状.
作者:黄忠旺;洪志明;陈德宁;周文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猪苓汤抗癌抑制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孵育体外培养人肿瘤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血清药物组对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猪苓汤含药血清可显著提高肺癌高转移株PG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顺铂+正常血清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血病细胞株k562猪苓汤含药血清对nm23表达影响不大,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猪苓汤对高转移肺癌的转移属性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抑制肿瘤转移,改善肿瘤预后.
作者:邵玉英;刘培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银翘散对流感病毒(IV)感染小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 以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为模型,采用银翘散大、中、小三个剂量灌胃治疗.感染第5天对小鼠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和测定肺组织IV血凝滴度测定并计算肺指数.结果 银翘散各给药组肺组织IV血凝滴度和肺指数明显降低,与病毒感染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银翘散大剂量组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银翘散各治疗组间比较,大、小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银翘散大剂量组能有效改善病理性肺组织,降低肺组织IV血凝滴度和肺指数,与利巴韦林对照组比较,其对IV小鼠肺炎的改善作用相当.
作者:郝欧美;王雪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文章在系统研究古代医学家对消渴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认识的基础上,从学术史的角度将古代消渴病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先秦两汉是消渴病学术原创期;魏晋隋唐是消渴病学术进展期;五代辽宋是消渴病学术积淀期;金元是消渴病学术争鸣期;明清是消渴病学术提升期.
作者:庄乾竹;赵艳;厍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关节液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的变化及清肝祛瘀和补脾肾清热利湿方药对MMP-3的影响.方法 6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肝祛瘀饮组、补脾肾清热利湿饮组、秋水仙碱组及贝速清组,每组10只.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后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右踝关节内MMP-3浓度.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MP-3值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组与模型组比较,MMP-3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 清肝祛瘀和补脾肾清热利湿方药能有效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踝关节液中的MMP-3水平,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赵恒立;朱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总结胡志敏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在扶助正气的基础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随证加减;用药着重益气健脾,清热解毒.通过对胡教授经验总结说明中医药在协同放化疗杀灭肿瘤细胞,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以及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说中医药在提高放化疗的治疗效果,降低大肠癌复发转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强;胡志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女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及慢性无排卵性不孕为其临床特征,复方口服避孕药治疗PCOS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王玉娜;侯丽辉;吴效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多种凝血因子(F)活性变化;与D二聚体(DD)比较,探讨各指标对VTE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VTE患者110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75例和肺血栓栓塞症(PTE)35例;对照组116例.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因子FⅠ、FⅡ、FⅢ、FⅤ、FⅦ、FⅧ、FⅨ、FⅪ、FⅫ活性和DD.结果 (1)VTE组FⅤ:Ac、FⅧ:Ac、FⅨ:Ac、Fbg 和DD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FⅫ:Ac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TE组FⅡ:Ac、FⅦ:Ac、FⅪ:Ac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TE主要危险因素为FⅨ:Ac、Fbg和D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用ROC曲线分析FⅨ:Ac、Fbg和DD对VTE早期诊断的价值,其AUC分别为FⅨ:Ac(0.75)、Fbg(0.797)和D-dimer(0.788).结论 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异常增高在VT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与VTE发生有显著关联性.FⅨ:Ac、Fbg和D-Dimer 水平增高是VTE血栓形成的可能危险因素.根据ROC曲线分析,Fbg对VTE早期诊断价值大,DD次之,其次为FⅨ:Ac.
作者:侯丽虹;刘秀娥;董春霞;杨涛;康建民;曹文东;杨林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