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防腐剂检测技术概况

区钅监培;黄思伟

关键词:食品防腐剂, 前处理, 分析方法
摘要:食品防腐剂对于食品保鲜不可获缺,但是过量添加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防腐剂的检测备受关注.本文对食品防腐剂主要的检测技术(前处理和分析方法)进行阐述.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依据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核查完善食品标签标识

    抽样是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食品外包装普遍存在模糊食品属性、误导消费导向、标签标识不全或没有的现象.在食品安全抽样工作中,依据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有关规定,在查看食品标签判别食品的真实属性和分类,以及借鉴和参照该标准完善食品标签的标志标识和抽样封条信息两个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并探讨GB 7718标准在以上这两方面的应用与新的有效工作方法.

    作者:杨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滁菊功能性饮料配方优化

    滁菊功能性饮料其色泽清亮,有明显且浓郁的菊花香气,味道甘甜醇美,清淡爽口,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能,既有清凉饮料的功能,又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抗炎作用、抗菌作用、抗病毒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其配方优化则能得到更好的感官性状,容易被大众接受,发挥其功能性.

    作者:张涛;葛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食品中铝含量测定方法的探究

    地球上铝的含量十分丰富,仅次于氧、硅,居第三位.食品中的铝,一部分是来自食物原材料本身,另外一部分是通过食品加工所用的器材和大地土壤等污染带入食品.铝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有医学研究表明,过多摄入铝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89年就明确将铝定义为食品污染物而加以控制.长期摄入铝盐不仅影响磷、钙代谢,更主要的是阻滞神经递质传导,引起脑的神经细胞功能萎缩、神经元变形,甚至造成儿童智力发育缓慢、老年痴呆症,还可以导致脾脏、肝、肾和骨骼方面的疾病.

    作者:韩春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山药制粉加工技术

    山药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物,在我国已有了多年的食用历史,很多古代有关医学与药物的书籍都对山药有着一定的记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山药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关注,如何发挥山药这种食物大的价值是值得人们思考和考虑的问题,因此,山药制粉加工技术是一项有着现实意义的技术.

    作者:刘进;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豆类中粗蛋白质凯氏定氮仪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理化分析过程中,所得测定结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度.本文通过分析运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大豆中粗蛋白含量的检验过程,从中得知影响不确定度测量造成的相关因素,评估与计算合成各个不确定度分量,终得出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本次研究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相关技术要求与规范指针,评定豆类中粗蛋白质凯氏定氮仪测定的不确定度.

    作者:卜文兵;陈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析粤菜中肉类拉油炒的演变方法

    粤菜拥有丰富多彩的烹饪技法,其中以油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在西式快餐中的运用为广泛,在中式烹饪中的应用也非常多,制作出来的菜品风味独特、回味悠长.拉油炒烹饪技法是一代又一代厨师们在长期的烹饪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的智慧结晶.

    作者:熊昌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食品中硼砂的检测

    硼砂的性质硼砂也称之为四硼酸钠,分子式为Na2B4O7·10H2O,是含硼矿物以硼化合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呈白色粉末状的无色晶体,遇水就很容易化解.硼砂可用于制作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还可以用用来制取其他硼化合物、配置缓冲溶液等,用途十分广泛.

    作者:褚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食品的需求也不断提升.食品的安全问题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但近些年食品的安全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与生命安全.本文主要讨论目前食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在食品检验过程中提高其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食品安全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保障我国食品,食品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现阶段食品检测技术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原子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等.本文主要综合阐述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对食品检测工作提供了一定指导.

    作者:裴晓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南和生地黄多糖有效成分研究

    本文旨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地黄粗多糖,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单因素,根据单因素结果做L9(34)正交试验,确定地黄粗多糖的佳提取工艺参数:料液比1:20,温度100 ℃,时间3 h,提取2次,提取率9.2%.

    作者:李培;孟艳;李红霞;宫彬彬;石晓云;郝长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就当前阶段而言,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还存在着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检测监督不到位、检测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食品检验检测的效率.基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叶新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生物资源在茶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茶产业都为社会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使茶产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必须有效地增加微生物资源的运用.

    作者:陈惠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CR在肉类品种鉴别中的应用

    近年来,市场上不断出现假羊肉、假牛肉.无良商家利用价格便宜的鸡肉、鸭肉、猪肉甚至老鼠肉等,用香精、香料等原料调制出类似于羊肉、牛肉的气味来贩卖,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黄金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葡萄酒及软木塞中TCA的检测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逐渐提升,在葡萄酒领域,葡萄酒及软木塞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TCA是主要污染物质.对葡萄酒及软木塞中TCA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近年来TCA检测领域有了较大进展,各种检测分析方法层出不穷,在我国葡萄酒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总结和对比TCA检测分析方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此来为相关葡萄酒及软木塞中TCA检测分析实践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我国葡萄酒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作者:林博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提高定量包装食品计量检验的准确性

    分析和探讨定量包装食品净含量计量检验中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计量器具的合理选用、检验样本量的抽取和计量检验结论的评判等,并阐述检验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以便提高定量包装食品净含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志敏;张喜萍;吴福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科技的进步对酱香型白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微生物技术、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勾兑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等对酱香型白酒加工生产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微生物技术为例,分析其在酿造微生物分离鉴定、酿造微生物类群和数量结构研究以及株嗜热芽孢杆菌、4株酵母菌功能菌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胡重焕;陈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的质量与性能比较

    为了比较市面上销售的三种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的质量与性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按照国家标准GB 4789.28-2013和GB 4789.4-2016规定方法进行检验.检验得出CH、HK、HB三种显色培养基生长率分别为0.92、0.84、0.82,非目标菌定量结果均小于1,非目标菌定性结果能够显著区分菌落颜色,人工污染样品加入量在1~10 CFU/mL时,三种培养基均能检出.三种显色培养基均满足培养基质量性能要求,不同品牌存在一定灵敏度差异.

    作者:伊廷存;霍胜楠;孟静;郑世超;孙潇慧;任易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我国食品检验技术中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状态有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因此,促进了我国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衣食住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出现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却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极大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崔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大学校园内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应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在今天的社会建设过程中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不断完善,党和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大学校园,虽然学校校园比较重视食品安全管理,但仍然有许多不足.本文提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希望对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李金蔚;蒋志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双歧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双歧杆菌在肠道中造成低PH环境,抑制肠道中有害菌和致病菌的生长,调节菌群的平衡,激活吞噬细胞的活力,消除自由基及腐败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因而有益于健康.双歧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高,活性保持困难,因此用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平板倾注法优于涂布法.

    作者:肖萌;冯雷;马雪涛;祝红昆;李波;普荣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