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星;王冰;邱红
目的 探讨外源性给予人工合成的促红素衍生肽(HBSP)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Con A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后2h给予HBSP治疗(采用尾静脉注射,8nmol/kg,每6小时1次),造模后6、12、24 h分别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肝损伤程度.测定造模后12h肝组织中IL-6、IL-1β、TNF-α、IFN γ、IL-12、IL-4、IL 10、TGF-β表达水平,通过TUNEL及免疫组化检测(分裂型Caspase-3)评估肝脏内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在Con 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中,HBSP给药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Con A模型组,并且小鼠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明显低于Con A模型组.同时,80 nmol/kg的HBSP给药显著提高了注射致死剂量Con A小鼠的生存率.此外,HBSP在mRNA水平抑制肝脏中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IFN-γ、IL-12)的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4、IL-10)的表达,并显著抑制Con 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相关的细胞凋亡.结论 HBSP对Con 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反应及肝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吴盛迪;杨橙;沈锡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明确M65和M30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纳入186例未经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学肝脏炎症程度分为G1至G4级,肝脏纤维化程度分为S1至S4期,并在肝穿前后1周时间内采血;选择性别和年龄匹配的18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进行血清M65、M30检测.结果 血清M65和M30水平与转氨酶有一定相关性,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G2和cG3组的M65中位水平分别为208.3和238.8 U/L,M30中位水平为251.8和282.9 U/L,二者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M65:144.5 U/L;M30:208.8 U/L)和G1组(M65:199.6 U/I,M30:241.9 U/L).多因素分析表明血清M65水平是严重肝脏炎症的独立预测指标.在S1患者中,血清M65和M30水平均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炎症损伤较重的G2S1组的血清M65和M30中位水平为206.0U/L、280.7 U/L,均高于G1S1组(M65:190.5 U/L,M30:241.9 U/L).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65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关,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临床应用价值优于M30.
作者:韦新焕;马丽霞;范作鹏;梁珊;仇丽霞;林伟;刘义荣;胡中杰;魏红山;张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改进血浆冷沉淀提取方法,并用于提取患者血浆冷沉淀用于回输治疗.方法 取重型肝炎患者血浆200 mL,加入与血浆等量的无菌半饱和NaCl溶液,置-30℃冰冻48 h以上(或-80℃,6h).然后将冰冻血浆置4℃水浴溶化,4℃下500×g,离心10 min,弃上清留沉淀;在沉淀物中加ACD液重溶至20 mL,即为冷沉淀溶液.检测血浆和相应冷沉淀溶液中Na+、Cl-、纤维蛋白原(FIG)、纤维连接蛋白(Fn)、Ⅷ因子、PT、ATPP值.结果 冷沉淀溶液中Na+、Cl浓度比血浆中高2~3倍;FIG、Fn和Ⅷ因子含量分别比血浆中高7倍多和近9倍;冷沉淀溶液的PT、ATPP值均比血浆的值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析冻融法可用于提取肝炎患者血浆冷沉淀,但提取的冷沉淀需经适当稀释才可用于回输.
作者:徐兵;黄素钦;吴林岚;杨晓梅;吴开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慢性丙型肝炎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易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预后较差,大量研究证实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我们通过对抗病毒治疗的21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期随访,观察其预后,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白留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评估肝细胞肝癌(HCC)根治性切除术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其NLR值的大小及术后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NLR对HCC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1)NLR升高组和NLR降低组5年OS分别为47.37%和71.43%(x2=4.812,P=0.028),NLR升高组和NLR降低组5年RFS分别为36.84%和59.52%(x2=7.020,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段、肿瘤浸润深度、肿瘤远处转移、肿瘤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级及肿瘤数目的HCC患者NLR升高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可得,NLR大于3(HR=1.81,95%CI:1.03~3.17)、肿瘤远处转移(HR=1.70,95% CI:1.09~2.66)、Ⅲ~Ⅳ期(HR=1.66,95% CI:1.05~2.61)及2~3级肿瘤(HR=1.68,95%CI:1.04~2.69)均为影响HCC患者根治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LR是影响HCC患者根治性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NLR升高其预后越差,可结合年龄及相关肿瘤情况作为评价临床HCC患者根治术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明华;于亚平;夏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白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32例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34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检测96例肝细胞癌患者中IL-34的表达情况,依据其表达情况分为高表达及低表达组,并与患者临床参数及生存时间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32例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IL-3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减少;同样,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肝细胞癌组织中IL-34蛋白表达较癌旁组织减少;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显示,IL-34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组.结论 IL-34可能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何晓荣;卞兆连;韩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土三七导致的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及诊疗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使用土三七导致的HVOD病例10例的资料.结果 10例土三七所致HVOD的患者大多以腹胀为临床表现,同时伴有黄疸,纳差,乏力和少尿等,经过对症治疗,5例患者出现病情好转,3例患者转院,2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 土三七导致HVOD的突出临床表现为大量腹水,增强CT和介入造影检查对本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目前该疾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加强患者对中药材的鉴别能力,规范合理用药才是减少该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郑可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女性,47岁,农民,因乏力、尿黄1月余于2016年12月5日就诊至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既往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史,1990年有输血史,无冶游史,父母及兄弟姐妹均体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有肝掌,无蜘蛛痣,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脏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肝区轻叩痛,脾脏肋下3 cm,肾区无叩痛.
作者:张伟;王九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100枚肝硬化结节的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的表现,所有病例均临床追踪和/或手术病理证实,包括小肝癌23枚,胆管细胞癌1枚,转移性肿瘤4枚,血管瘤10枚,腺瘤1枚,肝硬化结节61枚.结果 小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胆管细胞癌表现为从周边快进快出,转移性肝肿瘤表现为快进快出或慢进快出,腺瘤表现为快进不退,肝硬化结节表现为同周围肝组织同步增强同步消退或各期造影剂均未填充.结论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结节的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宏英;秦菲;马芳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是以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病理诊断,这些患者的肾活检显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足细胞损伤,其肾脏疾病进展随着时间推移加重.而随着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逐年增加,伴有HCV感染的肾病患者的治疗成为了临床新挑战.曾有报道指出所有形式的干扰素治疗均可引起FSGS[1],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有效率低、不良反应明显,现已被直接抗病毒类药物(DAA)治疗方案所取代.2013年推出的以索非布韦为代表的DAA对HCV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肾脏影响的相关资料有限.为此,近期有研究观察了3例基线肾功能正常的HCV感染者,行实体器官移植,他们在接受DAA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且肾活检在没有冷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球肾炎或免疫复合型肾小球肾炎情况下显示为FSGS.
作者:郭濛濛;谢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亚群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50例肝癌住院患者(原发性肝癌10例,继发性肝癌30例,合并其他肝脏疾病1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10例合并其他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合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合并其他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肝癌患者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9.1g±2.11)%比(35.68±0.56)%,P<0.05],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1.45±1.69)%比(15.78±0.72)%,P<0.01],其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合并其他肝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细胞损伤者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损伤者[(45.90±5.96)%比(30.93±1.76)%,P<0.05],CD4+T淋巴细胞比例与ALT、AST均呈高度正相关(r=0.941、r=0.903,均P<0.01),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者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者[(27.00±4.63)%比(34.01±7.98)%,P<0.05],CD8+T细胞比例与STB、PT均呈显著负相关(r=-0.596、r=-0.577,均P<0.05).继发性肝癌患者肝细胞损伤者CD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未损伤者[(23.22±3.28)%比(33.24±2.29)%,P<0.05],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损伤者[(34.70±4.26)%比(25.84±1.99)%,P<0.05],CD4+/CD8+比值与ALT、AST均呈显著负相关(r=-0.470、r=-0.424,均P<0.05),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者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者[(35.64±2.84)%比(25.56±2.57)%,P<0.05],CD4+/CD8+比值与STB、PT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0、r=0.481,均P<0.05).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机体免疫平衡状态的维持对于保护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赫;邹寒冰;刘喆;涂梦云;徐丹铧;夏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肝癌抗原致敏的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贴壁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诱导产生树突状细胞,并负载肝癌细胞株全抗原,培养获得肝癌抗原负载DCs;悬浮细胞经IFN r、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产生CIK细胞;将肝癌抗原负载DCs与CIK细胞混合培养.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癌抗原致敏的DC-CIK细胞治疗后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经肝癌抗原特异性DC-CIK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CD3、CD4、CD8比例增加,AF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AST、GGT、TBil、Alb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患者病灶稳定、生存期>1年;24例患者均未出现毒副反应.结论 肝癌抗原特异性DC-CIK细胞治疗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控制肝癌复发或转移、改善生存期,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传敏;孟忠吉;刘莉;罗森;陈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药物性肝损伤(DILI)仍是导致急性肝衰竭(ALF)的主要病因之一[1].美国前瞻性注册研究显示,3%的DILI患者死亡,4%的患者进行肝移植,17%的患者发展为慢性肝损伤;高达5%的患者并发Stevens-Johnson综合征(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病死率高达36%,主要由抗癫痫药物、抗微生物制剂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引起[2].
作者:侯俊兴;卜凡;于乐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Easy CutaMiNi TRFIA血清HBsAg (HBsAg-TRFIA)与Architect I2000 CMIA血清HBsAg(HBsAg-CMIA)定量检测结果及其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性能的一致性.方法 164例HBeAg阳性和132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所有入选者均经肝活组织检查,肝组织病理学诊断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结果 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HBsAg-TRFIA与HBsAg-CMIA均呈显著正相关(r=0.939,P<0.01和r=0.952,P<0.01)并且有紧密的线性关系(F=2973.419,P< 0.01和F=1246.786,P<0.01). HBeAg阳性患者,HBsAg-TRFIA和HBsAg-CMIA预测炎症活动度≥G2、≥G3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4(95% CI:0.539~0.710)、0.671(95%CI:0.578~0.764)和0.644(95% CI:0.559~0.728)、0.672(95% CI:0.577~0.768);预测纤维化分期≥S2、≥S3、≥S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95% CI:0.566~0.738)、0.715(95% CI:0.631~0.799)、0.775(95% CI:0.692~0.857)和0.665(95% CI:0.580~0.750)、0.724(95% CI:0.642~0.807)、0.781(95% CI:0.695%~0.866). HBeAg阴性患者,HBsAg-TRFIA和HBsAg-CMIA预测炎症活动度≥G2、≥G3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5(95% CI:0.452~0.657)、0.581 (95% CI:0.454~0.707)和0.549(95% CI:0.444~0.654)、0.567(95% CI:0.433~0.701);预测纤维化分期≥S2,≥S3、≥S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5(95% CI:0.424~0.626)、0.582(95%CI:0.481~0.683)、0.566(95% CI:0.440~0.692)和0.536(95% CI:0.436~0.636)、0.598(95% CI:0.495%~0.700)、0.553(95%CI:0.420~0.686).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HBsAg-TRFIA与HBsAg-CMIA预测炎症活动度≥G2、≥G3和纤维化分期≥S2、≥S3、≥S4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TRFIA与HBsAg-CMIA定量检测结果及其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不同病理状态的效能保持高度一致.
作者:张正华;金红弟;陆伟;田海兵;汤伟民;张占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对孕产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产后出血[1].孕妇血液中的胆汁酸、甘胆酸和直接胆红素的升高,胆盐沉积于皮下,造成程度不同的皮肤瘙痒,血清胆汁酸越高,瘙痒程度越明显,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孕妇胆汁中的胆盐分泌不足、维生素K1合成减少,肝脏的凝血因子含量减少,剖宫产的切口血肿和阴道分娩软产道血肿的几率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出血量相应增加.
作者:马玉琴;李亚琴;李美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对73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使用MELD评分系统评分,同时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T3、T4、TSH,对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ELD评分进行统计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MELD评分与甲状腺激素FT3(r=0.833,P<0.0001)、FT4(r=0.736,P<0.0001)呈显著正相关;MELD评分与甲状腺激素T3(r=-0.785,P<0.0001)、T4(r=-0.797,P<0.0001)、TSH(r=-0.589,P<0.0001)呈显著负相关.死亡组T3、T4、TSH显著低于成活组,死亡组MELD评分、FT3、FT4显著高于成活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联合检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ELD评分对临床评价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预测有实用价值.
作者:金宏慧;严蓉妹;胡晨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轻重程度不等,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脂肪性肝炎(NASH)、其后续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HCC).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相关的NAFLD呈逐年急剧上升趋势[1].
作者:刘佳星;王冰;邱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咖啡和茶是世界各地从植物中提炼的常用饮料,人们喜欢饮用是因其香溢的味道,也有认为它们可能有益于人体肝脏等器官和组织.目前,很难从生物学的角度支持上述观点,尚无科学证据给予人们对于咖啡和茶合适剂量的建议,也无安全性的可能警示.咖啡和茶的摄入与预防肝损伤是否有关,两者合饮效果更好还是单个起主导作用,是否存在量化关系等尚不清楚.
作者:刘映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精神心理障碍在肝病科住院患者中的现况.方法 对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确诊肝病患者295例进行现况研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现病史、个人史、临床诊治情况,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自评.结果 出现焦虑和/或抑郁状态141例(47.8%),其中焦虑状态116例(39.3%),抑郁状态46例(15.6%),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状态21例(7.1%);自身免疫性肝病在各种肝病中焦虑和/或抑郁状态发生率高,达80%,其次分别为药物性肝损伤(71.4%)、丙型肝炎病毒感染(55.8%)、乙型肝炎病毒感染(40.5%)、酒精性肝病(36.0%);其中长期饮酒患者多表现为焦虑状态,较少出现抑郁状态,女性和肝癌患者更易出现焦虑和/或抑郁状态,且随着年龄增长,抑郁状态发生率逐步升高,而焦虑状态发生率在逐渐下降.结论 近半数肝病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问题,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应该被肝病科医生所重视.
作者:余思邈;朱云;高含佳;杜宁;王立福;孙永强;景婧;王丽苹;张帆;王睿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AFP与PTEN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AFP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分析AFP和PTEN在肝癌细胞Bel7402和HLE中的表达情况,并用30 μmol/L和180 μmol/L的ATRA溶液处理细胞,观察其对AFP和PTEN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分析PTEN和AFP的相互作用;构建AFP表达载体转染HLE细胞,观察AFP的表达对ATRA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PTEN在Bel7402和HLE细胞中均有表达,Bel7402细胞能表达AFP,HLE细胞则无AFP表达;经过180μmol/L ATRA处理24 h之后,Bel7402细胞PTEN表达水平上升,AFP表达水平下降;AFP可与PTEN相结合;当ATRA浓度为30、60、90和180 μmol/L时,通过MTT法测得HLE细胞的A490分别为1.05、0.97、0.83、0.71、0.39;HLE成功表达AFP后,ATRA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 AFP可抑制PTEN的活性;AFP可以通过与PTEN结合的方式,抑制PTEN的磷酸酯酶活性;AFP可能通过抑制PTEN的表达方式,使肝癌细胞耐受ATRA诱导的凋亡.
作者:赵小丽;高鹏;刘俊华;周凤蕊;王佳乐;李广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