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诺环素加手术切除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疗效观察

宋丽新;李泰然;张士发;孟庆延

关键词:米诺环素, 手术, 切除治疗, 脓肿, 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化脓性皮肤病, 蜂窝组织炎, 治疗效果, 头皮, 局部注射, 抗生素, 分割性, 临床, 激光, 患者
摘要: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又称头部毛囊周围炎或头皮部分分割性蜂窝组织炎,是一种少见的头皮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常规抗生素、局部注射及激光治疗效果均不佳,是临床上较为难治的皮肤病之一.近3年来我们采用米诺环素加局部手术切除治疗20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环磷酰胺致紫癜型药疹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反复关节肿痛伴乏力2个月于2009年11月17日人住我科.入院时患者有低热(体温37.8C)、乏力、脱发,双腕关节、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肿痛.门诊查WBC(3.1~3.7)×109/L,PLT (190~ 220)×109/L.人院查体:右肘屈侧、足底散在出血点,双手指红斑、甲周梗死等血管炎表现,双腕关节、双手掌指关节肿胀伴压痛.入院后查风湿全套抗核抗体阳性,滴度1:1000,抗Sm抗体阳性,抗Ul-RNP抗体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阴性,抗核糖体抗体阳性,p- ANCA阳性;IgG 3190(正常726~ 1685)mg/dL,IgA 433(正常69~382)mg/dL,C335.6(正常85 ~ 193)mg/dL;24 h尿蛋白550.8mg.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予甲泼尼松龙针40 mg/d,羟氧喹0.4 g/d治疗,于11月29日子环磷酰胺0.4g静滴,次日腹部及双前臂、双手掌面出现红斑、瘀点及瘀斑,但以后者为主,无牙龈出血,无呕血、黑便.查凝血正常,血常规WBC 9.4×109/L,PLT 240 x109/L.考虑狼疮活动,皮肤血管炎表现,未予特殊处理,3天后红斑逐渐消退,瘀点及瘀斑由鲜红转暗红,变淡.12月6日第2次予环磷酰胺0.6静滴,次日再次出现双足底上述皮疹,当时已无发热,关节肿痛消失,尿蛋白减少.免疫球蛋白IgG1860 mg/dL,IgA 360 mg/dL,C339.2mg/dL,已较入院时好转.因入院时患者存在相似体征,仍考虑狼疮病情尚未控制,2天后红斑消退,仅留少许暗红瘀点及瘀斑.12月13日第3次静滴环磷酰胺,再次出现双前臂类似皮疹,进行性增多,遍及胸腹、四肢,伴轻度瘙痒.无其它出血征象,无发热,无口腔溃疡,无关节肿痛.复查血常规WBC 6.3×109/L,PLT 168 × 109/L,血沉12 mm/h,PT 12.5 s,APTT23.1 s,免疫球蛋白IgG 1490 mg/dL,IgA 272 mg/dL,C341.7 mg/dL;24 h尿蛋白72.9mg.患者临床症状较人院时明显缓解,各狼疮活动指标好转,考虑紫癜为环磷酰胺所致,停用环磷酰胺,继续用泼尼松40 mg/d,加用葡萄糖酸钙、西替利嗪等抗过敏治疗后皮疹逐渐消退,至今未再发作.

    作者:周丽;忻霞菲;张长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差.我们采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商品名:得肤宝)局部外用治疗白癜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其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河南地区汉族人银屑病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研究

    目的:分析河南地区汉族人银屑病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河南地区汉族人2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的HLA-Cw*0602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携带该基因的银屑病患者与家族史的关系.结果:病例组HLA-Cw*0602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73%vs24%,P=0.000),但无性别差异;携带HLA-Cw*0602等位基因的银屑病患者发病年龄早于不具有该等位基因的患者(80.2%vs28.6%,P=O.001);有银屑病家族史患者携带HLA-Cw*0602等位基因的频率与无银屑病家族史者差异无显著性(P=1.000).结论:HLA-Cw*0602等位基因与河南地区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高度关联.携带该等位基因的银屑病患者易为早发型,但不能确定有家族倾向性.

    作者:朱明明;张晓菲;高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印迹法检测过敏原结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于2006年4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特异性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我院门诊确诊的1000例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泛发性疣状痣1例

    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颈部、躯干、四肢出现丘疹6年.患儿6个月时,其母发现患儿躯干、四肢出现皮色丘疹,以后逐渐变为淡褐色,随年龄增长皮损不断增多,扩大,增厚,逐渐扩展到颈部、外生殖器,皮疹相互融合,排列呈线状或螺旋状,无自觉症状.既往史:患儿系足月顺产,否认有癫痫病史.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发育、营养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颈部、躯干、四肢见密集分布的乳头瘤样丘疹,呈褐色,界限清楚,躯干部皮疹呈片状或螺旋状排列,四肢皮疹呈纵行线状排列(图1、2).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表皮细胞无异型性.诊断:泛发性疣状痣.

    作者:王溪涛;刘翠杰;李冠勇;黄军丽;张丙信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臀部结节、斑块10年.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臀部出现乳白色黄豆大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后丘疹逐渐增多,且变大、变硬,形成多个结节,融合成疣状斑块.偶有轻度瘙痒,抓破后排出含有砂粒样颗粒的乳酪色油状物质.既往体健,无手术及外伤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赵林栋;王相华;张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皮肤止痒脱敏膜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笔者应用皮肤止痒脱敏膜(商品名:蓝科肤宁)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商品名:普特彼)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4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育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联合治疗耳部瘢痕疙瘩临床观察

    瘢痕疙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瘢痕,是一种难治性皮肤疾病,以超过原始边缘向正常组织扩展和过度的胶原沉积为特征.耳部瘢痕疙瘩因其部位的特殊性,治疗要考虑耳廓的美容更需慎重.2009年5月以来,我院皮肤科联合放疗科使用糖皮质激素封闭+手术切除+局部放疗治疗耳部瘢痕疙瘩12例,共17个皮损,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情况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米新陵;朱海鹏;周虎;华伟;李凡;唐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彩色乳胶免疫层析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

    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衣原体细胞培养、抗原检测和PCR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抗原检测方法,尤其是免疫层析法.我们用一种彩色乳胶免疫层析法快速诊断试剂,与荧光定量PCR方法平行检测了168例性病门诊患者的宫颈或尿道拭子标本,评估该试剂盒在临床检测中的性能.

    作者:钱建新;吴亮亮;陈燕峰;华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笔者以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痤疮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痤疮患者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14~35岁,皮损为符合pillsbury四级分类法中2~3级中重度患者,无肝、肾功能损害,无高脂血症及药物过敏史,半年内能避孕者为入选观察对象.

    作者:钟健敏;钟定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阿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分析

    文献报道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缩短带状疱疹水疱结痂及疼痛持续时间等,在带状疱疹治疗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半导体激光在此病治疗上的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阿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作了观察.

    作者:罗增香;董秀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清ANCA检测在皮肤血管炎中的意义

    目的: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皮肤血管炎血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143例皮肤血管炎疾病患者血清中ANCA的检出率.结果:143例皮肤小血管炎中,过敏性紫癜ANCA阳性率为16%,结节性红斑ANCA阳性率11.1%,变应性皮肤血管炎ANCA阳性率10%;结节性血管炎和白塞氏病ANCA均为阴性.结论:部分疾病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提示检测ANCA对血管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石岩;吴秀娟;靳颖;普雄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麻风联合化疗(三联)致重症剥脱性皮炎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农民.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腕关节以下麻木闭汗,继之双侧小指、食指轻度勾曲.在当地经多年中草药内服外用治疗(药名不详)无明显效果,近4个月来病情加重,颜面红肿前来麻防机构就诊.于2009年2月28日经州市麻防机构经临床、细菌、病理确诊为BB型麻风.

    作者:胡云华;王超英;陈白云;郭家福;字桂升;字治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薄芝糖肽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笔者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薄芝糖肽联合CO2激光治疗46例CA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补骨脂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补骨脂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予补骨脂注射液皮损内注射,隔日1次,注射0.5h后行NB-UVB照射,每周3次,疗程为2个月.对照组31例,予补骨脂注射液2.0mL臀部肌内注射,1次/d,每周连用6d,停用1d,肌注1h后,隔日行NB-UVB照射,每周3次,疗程2个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74.19%,对照组61.29%,无统计学差异(x2=1.18,P>0.05).结论:补骨脂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用药量少,疗效显著,对于局限型和散发型患者,可以替代肌内注射疗法.

    作者:孙蔚斌;岳学状;张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皮肤转移癌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因头皮散在多发无痛性结节1年余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多发结节,不痛不痒,结节逐渐增大、增多,约黄豆至鸽蛋大,近日有破溃,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行任何治疗.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4个月前曾有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史,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

    作者:徐佳玙;史玉玲;顾俊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aspin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maspin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43例初发尖锐湿疣、24例复发尖锐湿疣和20例正常包皮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aspin蛋白表达与尖锐湿疣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初发组和复发组中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0%、51.16%和2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及复发次数的增多maspin阳性性表达率随之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aspin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尖锐湿疣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晶;徐洪玉;郭淑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经治的23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皮疹泛发、多样,但有其自身特点,伴有剧烈瘙痒,其诱因与长期口服某些药物有关,如抗高血压药物等.临床上极易误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采用序贯疗法,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早期诊断对其临床治疗、病程长短及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跃;徐丽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穿孔素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穿孔素(PFP)是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是细胞毒细胞发挥效应的主要分子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穿孔素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在炎症性皮肤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银屑病是一种以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和角化不全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文综述了穿孔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表达与调节、穿孔素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雷秋花;周炯;郑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纤维化并发出血性带状疱疹1例

    患者男,62岁.3年前出现气急,伴干咳无痰.呈进行性加重,在多家医疗机构治疗效果不佳,后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行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呈毛玻璃样改变,为弥漫性线条状,肺容积缩小.实验室检查示:ESR,LDH增高.肺功能检查:肺容量降低,弥散功能降低,血气分析为低氧血症.体检: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和Velcm哕音.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此次因胸闷呼吸困难1天,加重1小时入院,入院后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泼尼松0.5 mg/kg.d治疗,治疗5天后,患者背部、左上肢出现暗红色簇集分布囊性水疱,呈节段性分布,伴疼痛(图1、2).立即停用泼尼松,给予免疫球蛋白静滴(1 g/kg.d),连用4天,伐昔洛韦1g/d,分3次服.治疗4天后,水疱干涸结痂,瘀点瘀斑基本消失,治疗1周后疼痛明显缓解.

    作者:杜坤;陈文韬;鞠晓玲;刘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