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乳胶免疫层析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

钱建新;吴亮亮;陈燕峰;华靓

关键词:彩色, 乳胶, 免疫层析法, 抗原检测, 临床标本, 诊断方法, 快速诊断试剂, 衣原体感染, 体细胞培养, 荧光定量, 平行检测, 尿道拭子, 门诊患者, 临床检测, 检测方法, 试剂盒, 实验室, 性能, 性病, 评估
摘要: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衣原体细胞培养、抗原检测和PCR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抗原检测方法,尤其是免疫层析法.我们用一种彩色乳胶免疫层析法快速诊断试剂,与荧光定量PCR方法平行检测了168例性病门诊患者的宫颈或尿道拭子标本,评估该试剂盒在临床检测中的性能.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8种病原真菌DNA条形码的构建和应用评价

    目的:构建我国8种重要病原真菌DNA条形码数据库,评价rDNA-ITS区在系统发育学中的价值.方法:进行8种病原真菌的ITS区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使用NJ法和BI法构建种系发育树.结果:ITS序列在2株须癣毛癣菌和2株红色毛癣菌之间完全一致;而在不同物种的真菌间,该序列存在数十到数百个核苷酸替代差异.依据ITS区构建的医学真菌系统发育树与传统分类学一致.结论:ITS区适合作为我国重要医学真菌物种鉴别的DNA条形码.

    作者:刘沐桑;梅缳;吕桂霞;沈永年;陈伟;刘维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艾洛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商品名:艾洛松)交替涂搽,治疗婴儿湿疹7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谢泽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差.我们采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商品名:得肤宝)局部外用治疗白癜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其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典型性川畸病1例

    川畸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以全身中小血管弥漫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种急性发热、发发疹性疾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加之对本病认识不足,临床易出现误诊、误治,故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儿科近期收治的1例不典型性川畸病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我们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伊曲康唑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114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阿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分析

    文献报道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缩短带状疱疹水疱结痂及疼痛持续时间等,在带状疱疹治疗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半导体激光在此病治疗上的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阿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作了观察.

    作者:罗增香;董秀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男男性接触人群肛肠尖锐湿疣60例护理体会

    男男性接触人群(man who have sexwith man,MSM)是指与同性有性行为的男性.1该人群性行为多为肛交,故尖锐湿疣(CA)多发于肛周和直肠等部位,与其他人群在发病部位上有显著差异.2同时该人群普遍不被公众接受,存在一定沟通和交流障碍,使得治疗和护理与普通患者存在差异.本文对60例男男性接触者肛肠尖锐湿疣的治疗和护理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静;付艳霞;马伟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我们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6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颜龙;姜功平;张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笔者以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痤疮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痤疮患者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14~35岁,皮损为符合pillsbury四级分类法中2~3级中重度患者,无肝、肾功能损害,无高脂血症及药物过敏史,半年内能避孕者为入选观察对象.

    作者:钟健敏;钟定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乳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女.32岁.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乳头出现红斑,无痒痛,缓慢扩大.皮肤科检查:右乳头可见小拇指甲大粉红色斑片,其上可见2个粟粒大乳头状丘疹,表面光滑,无渗出、结痂.无压痛.组织病理示:肿瘤位于真皮内,呈腺腔样结构,腺体腔面由高柱状嗜酸粒细胞组成,可见顶浆分泌,外层是肌上皮细胞.腔内乳头瘤样突起明显,细胞无异型.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腺体上皮CK5/6、34βE12阳性.外层肌上皮P63、α-SMA阳性.诊断乳头腺瘤.

    作者:陈杨鑫;张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雷公藤合剂治疗37例II型麻风反应疗效观察

    Ⅱ型麻风反应可以引起皮肤、眼、神经和肾脏等全身多部位损害,导致残疾、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其防治历来受到重视.在治疗的情况下,瘤型麻风(LL)超过半数,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约1/4发生此型麻风反应.治疗首选药物沙利度胺由于价格的问题,应用有所限制,而糖皮质激素由于潜在的促进持久菌生长危险和严重的副作用,治疗Ⅱ型反应也受到一定限制.我们自2000年开始应用自制的雷公藤合剂治疗Ⅱ型反应,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云章;于小兵;贺悦;王景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印迹法检测过敏原结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于2006年4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特异性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我院门诊确诊的1000例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流动人口中新发麻风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流动人口的存在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将一直存在的客观社会现象,流动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其自身健康,还影响到流入地常住人口的卫生健康状况.浙江省近5年部分地区流动人口中发现麻风病例87例,占新发病人总数的61.70%.鉴于流动人口麻风病例所致的疾病负担和社会问题,有必要分析和了解当前流动人口麻风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建议义和科学依据.

    作者:沈树宪;沈云良;吴李梅;严良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马拉色菌毛囊炎致病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

    目的:评价马拉色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与生理生化方法在菌种分型上的差异及菌株DNA型别和菌种间的关系,分析其种间和种内的DNA多态性.方法:选取从马拉色菌毛囊炎分离出的马拉色菌,经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的菌株52株,提取DNA,采用RAPD方法分析DNA多形性.结果:共有90个DNA片断被扩增,从RAPD带型画出的遗传树状图来看,RAPD与生理生化-形态学方法在菌种分型上存在差异,所有52个菌株均可见到一定程度的种间和种内DNA多态性.结论:二种方法在菌种分型上存在差异,菌株DNA型别和菌种间的关系不甚明确;种间、种内存在DNA多态性,种内的DNA多态性反映优于种间.

    作者:夏继宁;曹双林;徐圣经;傅琳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麻风联合化疗(三联)致重症剥脱性皮炎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农民.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腕关节以下麻木闭汗,继之双侧小指、食指轻度勾曲.在当地经多年中草药内服外用治疗(药名不详)无明显效果,近4个月来病情加重,颜面红肿前来麻防机构就诊.于2009年2月28日经州市麻防机构经临床、细菌、病理确诊为BB型麻风.

    作者:胡云华;王超英;陈白云;郭家福;字桂升;字治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地奈德乳膏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们应用0.05%地奈德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夫西地酸乳膏(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治疗98例湿疹患者,临床疗效满意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淑英;艾茜;吕君;陈尚周;田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568名性罪错人员性传播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对2008-2010年被德清县公安部门收押的568名性罪错人员进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与血液检测.273名女性人员中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农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17.58%,1.47%,4.76%;295名男性中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5.42%,0%,0.34%,均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性罪错人员特别是女性的梅毒患病率高.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群进行性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作者:竺璐;吴李梅;沈惠良;林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臀部结节、斑块10年.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臀部出现乳白色黄豆大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后丘疹逐渐增多,且变大、变硬,形成多个结节,融合成疣状斑块.偶有轻度瘙痒,抓破后排出含有砂粒样颗粒的乳酪色油状物质.既往体健,无手术及外伤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赵林栋;王相华;张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米诺环素加手术切除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疗效观察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又称头部毛囊周围炎或头皮部分分割性蜂窝组织炎,是一种少见的头皮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常规抗生素、局部注射及激光治疗效果均不佳,是临床上较为难治的皮肤病之一.近3年来我们采用米诺环素加局部手术切除治疗20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宋丽新;李泰然;张士发;孟庆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联合治疗耳部瘢痕疙瘩临床观察

    瘢痕疙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瘢痕,是一种难治性皮肤疾病,以超过原始边缘向正常组织扩展和过度的胶原沉积为特征.耳部瘢痕疙瘩因其部位的特殊性,治疗要考虑耳廓的美容更需慎重.2009年5月以来,我院皮肤科联合放疗科使用糖皮质激素封闭+手术切除+局部放疗治疗耳部瘢痕疙瘩12例,共17个皮损,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情况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米新陵;朱海鹏;周虎;华伟;李凡;唐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