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宏;李晓杰;应作霖;陈玲娣;孙越;郑捷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难以根治.1参芪片系由人参、黄芪、鹿角、热地黄、枸杞子等中药组成,人参皂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明显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2黄芪不仅能增加小鼠抗体生成器官脾脏的重量、脾细胞数及抗体反应,还能完全对抗甲泼尼松龙所致的脾脏、胸腺及肠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的显著萎缩及外周白细胞的减少,促进抗体生成,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FN-γ, 提高溶血素抗体的水平.
作者:徐超;徐鹏;栗玉珍;马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因左侧大阴唇紫红丘疹半月,与2008年12月9日来我院就诊.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有上述症状,无自觉不适,未治疗,皮疹数目逐渐增多.既往史:现已怀孕6个月,其丈夫2月前有不洁性接触史,外阴肛周无类似皮疹.
作者:孙则胜;彭军;王秀丽;邢卫斌;付国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9岁,学生,先天性耳聋.7年前双手指间关节无明显诱因出现淡红色斑块,结节,无痛痒.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不详)治疗,效果不佳.其母亲代诉患儿服用钙剂后斑块曾缩小,但未完全消退.近来,双足趾间关节也出现上述类似皮损,双手拇指与食指之间皮肤也出现肥厚性皮损.既往体健,患先天性耳聋,智力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
作者:吴秀娟;蒋建华;普雄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笔者采用NB-UVB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商品名:维阿露,新疆新时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治疗白癜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朝伟;陈大强;段争跃;陈文涛;许玉军;王爱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98例门诊患者均确诊为激素依赖性皮炎.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分成两组,治疗组53例,男5例,女48例,年龄12~65岁,病程3周~7年,平均2.9年;对照组45例,男2例,女43例,年龄15~66岁,病程3周~6年,平均2.4年.临床表现为瘙痒、皮肤潮红、干燥、脱屑,部分有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皮肤出现萎缩.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激素依赖性,外搽糖皮质激素类(激素)药物病情可缓解,停药即复发.
作者:郭英军;韩秀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本文对伊曲康唑(商品名:美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和氟康唑(商品名:帅克风,河南帅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娇媛;曾媚;林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抗组胺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6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值,分析其与抗组胺治疗效果间的关系.结果: 急、慢性荨麻疹患者抗组胺治疗无效组CD3+T细胞、CD8+T细胞构成比低于治疗显效组(P<0.05),CD4+/CD8+比值高于治疗显效组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荨麻疹患者的抗组胺治疗效果可能与CD8+T细胞增高有关.
作者:李润祥;梁碧华;龚业青;肖常青;李振洁;黄振明;朱慧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各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儿童组与青少年组χ2=3.43、1.62(均P>0.05);儿童组与青年组χ2=6.85(P<0.05)、3.32(P>0.05),青少年组和青年组χ2=0.03、0.10(均P>0.05) 我们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自体疣包埋术治疗扁平疣、寻常疣患者10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102例进行总结,并对影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李新芳;王晓云;仪晓芹;郑大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他克莫司是一种非甾体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外用他克莫司软膏,能够有效治疗儿童和成人的特应性皮炎已被多篇报道阐述,1-3其安全性已被普遍认同.我们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使用0.1%他克莫司和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正规治疗此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党宏;李晓杰;应作霖;陈玲娣;孙越;郑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2年前患暴发性痤疮,面部、胸背部出现许多脓疱及溃疡,溃疡面较深,用阿维A、阿奇霉素及泼尼松等治疗,半年后脓疱及溃疡大多愈合留下萎缩性瘢痕,背上部有10余处溃疡未愈.1年前溃疡处长出绿豆大小的红色赘生物,睡觉后背部可见红色出血斑.外用百多邦,口服异维A胶囊治疗半年无明显好转,部分赘生物逐渐长至蚕豆大,易出血.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欧阳树;唐续莲;孙跃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C)合成和分泌的分泌型TNF-α(sTNF-α)、膜相关型TNF-α(MA-TNF-α)和膜TNF-α在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和培养PV患者MC,经LPS刺激后检测其合成和分泌各型TNF-α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PV患者MC合成和分泌的sTNF-α、总TNF-α(包括膜TNF-α和MA-TNF-α)、MA-TNF-α和膜TNF-α的生物学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MC合成和分泌的sTNF-α、MA-TNF-α和膜TNF-α在PV发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艳杰;王莉丽;张士发;王良民;宋丽新;赵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左颊肿物伴瘙痒3个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可疑蚊虫叮咬史.否认系统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左颊部可见一紫红色直径0.8cm大小结节,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质硬,有浸润感.
作者:郭金竹;张倩;姜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银屑病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明,伴随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分化失调,其皮损中的角蛋白可有异常表达,现就银屑病与角蛋白的关系、国内外不同治疗方法对皮损中角蛋白的影响,及其与病情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马敬;艾东方;杨秀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院应用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学治疗重度痤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116例痤疮患者均为典型重度痤疮1:3级痤疮患者有粉刺,同时伴大量丘疹和脓疱,可见大的深在性炎性损害,发生在面、颈及胸背部;4级痤疮患者除伴上述皮损外,同时有结节和囊肿,易形成瘢痕。经统计,此次3级患者76例,4级患者40例.
作者:胡志帮;向光;黎斌;张昆梅;汪春惠;张莉;魏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对283例花斑糠疹门诊患者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晗;郑孟林;叶玉光;戴海东;陈志文;林小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TNF-α、IFN-γ诱导HaCaT细胞β-防御素的表达.方法: 用TNF-α、IFN-γ、TNF-α加IFN-γ干预HaCaT细胞后,RT-RCR方法检测hBD-2 mRNA、hBD-3 mRNA的表达.结果: TNF-α干预组HaCaT细胞中hBD-2 mRNA、hBD-3 mRNA,IFN-γ干预组HaCaT细胞中hBD-3 mRNA表达增高(P<0.05),干预12 h时的表达量高于干预24 h时的表达量;TNF-α与IFN-γ联合干预HaCaT细胞12 h时,hBD-2 mRNA、hBD-3 mRNA表达量高.结论: TNF-α能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hBD-2和hBD-3,而IFN-γ仅能诱导产生hBD-3.
作者:张瑞芳;甄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发病率在30%~70%,中青年女性好发,男性也可患病.病因不完全明了,治疗上也无特别有效的方法.本文就黄褐斑近年来在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
作者:施伟伟;许惠娟;贾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面部、肘部、腹股沟反复起丘疹4月余.4个月前患者面部、肘部、腹股沟出现散在丘疹,伴轻度瘙痒,1个月前皮疹增多,予异维A酸10 mg,2次/d,口服,无效.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面、肘、腹股沟部可见散在绿豆大小丘疹,淡红色,质中等,无触痛.
作者:李保强;陆洁;申兴斌;金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泌I型干扰素(IFN-α、IFN-β)的影响,探讨角质形成细胞(KC)对HSV-2 感染的免疫防御机制.方法: 以HSV-2感染HaCaT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感染后24 h、48 h、72 h IFN-α1、α2、β1 mRNA的表达.结果: HaCaT细胞静息状态存在IFN-α1、α2、β1三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但HSV-2感染HaCaT细胞后IFN-α1、α2、β1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在72 h内随时间的递增而逐渐升高.结论: 在HSV-2感染KC的初期,KC分泌的I型干扰素参与HSV-2感染的免疫防御反应,对清除HSV-2及防止其扩散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杰;钟绮丽;朱亦男;万峻;张超;董小林;刘文丽;邵勇;于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将细菌疫苗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已取得多方面的进展,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能在专职吞噬细胞和非专职吞噬细胞内生存繁殖,可同时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将外源性肿瘤特异性抗原导入减毒LM,可以显著诱导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应答,是非常有效的疫苗载体.文章主要从具有胞内菌特殊优势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生物学特性、做为抗肿瘤疫苗载体的优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作者:蒋苹;钱悦;冯爱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