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医药大会组委会
目的::探讨紫杉醇化疗联合参一胶囊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NSCLC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100例我院初诊为晚期NSCL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向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参一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紫杉醇单独化疗治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7.9%明显高于对照组4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2.9%、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7%、9.1%,且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亦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EGF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EGF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紫杉醇化疗联合参一胶囊可以明显增加化疗治疗NSCLC的疗效,延长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对降低VEGF水平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朝霞;李宁宁;梁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药是方剂的基本单位,是中医辨证论治实施的体现。对中药功效的认识全面与否,决定了中医临床疗效的高低。加强对中国古籍中的本草整理和挖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学界对中医药古籍、少数民族中医药典籍及佛家经典中的医药知识均有较为深入的整理和研究,然而对于道家经典丛书《道藏》的本草整理与研究缺乏。本文立足于明《道藏》四辅之《太平部》有关本草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为现代药物研究和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唐禄俊;张青颖;王娟娟;熊益亮;刘珊;王鸿弘;段晓华;张其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上报的23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段、报告人员身份、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药品剂型、给药途径、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再次发生。结果:男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但差异并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年龄段是大于60的患者;报告人员比例较大的是医生,药师的报告比例低;引起不良反应比例高的剂型为注射剂;静脉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外敷、肌注等给药途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剂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集中在30 min以内,非注射剂患者不良反应多在1~24 h内发生;皮肤及附件损害是主要累及器官。结论:中药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特点性,针对不良反应集中发生的年龄段、中药剂型、给药途径等制定相应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贾振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路氏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路氏润燥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羟化氯喹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7.62%和85.71%,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唾液流率、口干症状VAS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更显著(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RF、ESR及CRP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结论:路氏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的改善口干症状VAS评分、唾液流率和中医症候积分,并能改善患者血清RF、ESR及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彦阁;王福斌;王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2016年7月20-22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蒙医药论坛在内蒙古通辽隆重召开。来自日本明治药科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文章从银翘散单味药实验研究、银翘散复方实验研究对银翘散抗病毒效应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作者:范红江;王克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世界中医药大会是全球中医药领域规模大、参与广、层次高的学术盛会。至今已在中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中国澳门、澳大利亚、荷兰、英国、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成功举办了十二届。第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期间首次举办“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周系列活动,为中医药在欧洲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作者:世界中医药大会组委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基于“消胀贴膏”敷脐促进肝硬化腹水减退的临床疗效,及该药促进患者排气与减轻腹胀的作用特点,结合胃肠动力影响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探讨消胀贴膏调节胃肠动力促进肝硬化腹水消退的作用机制及效应物质。首先观察药物敷贴对肝硬化腹水动物胃肠动力、腹内压、肾血流与腹水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分析药物对模型动物胃肠激素、血管活性因子及胃肠动力调节关键细胞-Cajal间质细胞数量与功能的作用。继之,观察药物对离体胃肠组织平滑肌收缩、对Ca-jal间质细胞SCF/c-kit信号通路等的影响。后,分析消胀贴膏的整体动物与离体皮肤透皮入血成分,并评价其影响小肠平滑肌收缩的活性。终验证“消胀贴膏主要通过促进胃肠动力,从而降低腹内压,增加肾血流量,促进腹水减退,并且具有透皮吸收的效应成分”的科学假说,部分诠释中医“气行则水行”的科学内涵,阐明消胀贴膏外用治疗肝硬化腹水主要作用原理,提高中医药外治法的基础研究水平。
作者:邢枫;陶艳艳;李爽;杨涛;朱春雾;刘成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藤黄科植物藤黄( Garciniahanburyi Hook. f.)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地区,目前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被广泛引种栽培。该植物分泌的干燥树脂被称为藤黄(Gamboge),作为传统的民间用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外用对于痈疽、肿毒、溃疡、湿疮、烫伤和跌打肿痛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藤黄及其活性成分藤黄酸等化合物被发现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对藤黄的传统药用历史及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郑赵情;张莉;沈凯凯;蔡双璠;谭红胜;徐宏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2016年6月24日,世界中联男科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合肥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 PPAPs)为中国藤黄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其结构新颖复杂,生物活性多样,是目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多年研究,对该类化合物在中国藤黄属植物中的分布和结构分类、波谱特征、提取分离方法以及生源合成途径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国藤黄属植物中PPAPs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作者:李浩浩;张洪;付文卫;谭红胜;徐宏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失语患者共90例,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康复针刺组、单纯康复对照组、单纯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单纯康复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单纯针刺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针刺康复组用言语康复训练配合太极针法。结果:治疗后10 d,康复针刺组及单纯针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分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P<0.05),康复针刺组及单纯针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 d,康复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BDAE严重程度优于其他2组(P<0.05),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BDAE严重程度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的康复训练、针刺、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三种不同的方法均可有效促进中风后失语患者的康复,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宏;许光;曾科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加重期( 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COPD病情进一步发展表现,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后及死亡率。目前,西医对COPD的治疗以吸氧、应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为主,急性加重期辅以抗生素,并结合患者病情加用呼吸兴奋剂、机械通气等治疗手段。近年来,应用中医治疗AECOPD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兹就近年来有关AECOPD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总结分析。
作者:景璇;郭洁;赵小静;冯庆涛;赵翠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于(Ⅲ型)前列腺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及常规西药治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评价2组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前列腺液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含量及血清中雌二醇( E2)、睾酮( T)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t=4.2425,P<0.05);2组前列腺液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含量及血清E2、T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可有效提高(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
作者:万水;王玉清;贺明盟;耿勇;谷炎;周发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观察组、针刺空白组和药物组,针刺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取穴:曲池,臂臑,内关,蠡沟,列缺,丰隆,委中,局部可触及结节者,局部围刺;不能触及者,加患侧扶突,手法:泻法。针刺空白组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手法:针刺时尽量轻柔,不施任何补泻手法。两针刺组均每周治疗3次,30次为1个疗程;药物组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50μg/次,1次/d,疗程10周。结果:针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空白组和药物组(P<0.05),针刺观察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体积明显缩小(P<0.05),针刺观察组治疗后结节体积明显小于针刺空白组和药物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观察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可以有效地抑制和缩小早期良性甲状腺结节,改善临床症状,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影响。
作者:李晨;黄坚;张亚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优化夏枯草抗疱疹病毒多糖的提取及纯化工艺,为新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多糖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夏枯草多糖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次数,加水倍量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以多糖含量及体外抗单纯性疱疹病毒I型(HSV-1)活性为考察指标,对超滤和醇沉两种纯化技术进行比较。结果:优水提工艺为第1次加水14倍,第2、3次加水12倍,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1.5 h;采用超滤和醇沉两种技术分别纯化所得多糖。通过MTT法测得醇沉多糖和超滤多糖抑制HSV-1的IC50分别为(93.99±13.12)μg/mL和(51.35±15.30)μg/mL,结果表明超滤技术制备的多糖提取物抗单纯性疱疹病毒活性显著高于醇沉技术。结论:采用超滤技术制备的夏枯草多糖具有较高的含量及抗单纯性疱疹病毒活性,可作为夏枯草多糖开发新药的纯化工艺。
作者:孔思远;吴蓉;蔡双璠;谭红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周岱翰教授从事临床近50年,擅长治疗晚期癌症,运用“培土生金法”论治肺癌学术特色鲜明,提出“脾虚痰湿“是肺癌的关键病机之一,基于“培土生金法”的“益气除痰”是重要治法,为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所证实,在中医肿瘤学术领域发扬了“扶脾即所以保肺”之说。
作者:张恩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用药规律,探索名家经验整理方法。方法:临床应用治疗IPF的中药复方65首,选取记录频次≥4次的高频药物共43味药中药,对所选医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运用Excel表进行收录,后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补血药、补阴药为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常用配伍药类。结论:聚类分析客观反映了临床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通络为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刘耸峰;吕晓东;庞立健;刘创;郑炜东;臧凝子;滑振;赵仲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舌诊在中医“四诊”中作为望诊内容之一,是诊断疾病必备的要领和珍贵的经验总结。舌象改变可以判断病情并指导用药,各科疾病中已经有相当活跃的研究。在肾脏病领域,舌象变化与肾病中医辨证分型,肾病临床分期、预后和不同病理类型以及肾病辨证用药3方面关系密切,同时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并成熟。中医舌诊能够为临床肾脏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李双;张昱;翁维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从“以通为和”的命题层面,以“通”为逻辑起点,分析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从《金匮要略》中寻找语料,应用假言命题的形式、逻辑性质及其推理,诠释和重构条文,从治疗疾病层面,阐述张仲景诊疗体系中蕴含着的“以通为和”思想。结果发现,仲景始终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为治病用药原则,治疗主旨均是在祛除邪气,恢复气血经脉的通畅循行,以达人体安和健康的目标。治病始终符合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命题逻辑,即“当且仅当通,则和”。
作者:杨晓媛;贾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