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景璇;郭洁;赵小静;冯庆涛;赵翠芬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中医疗法, 综述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加重期( 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COPD病情进一步发展表现,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后及死亡率。目前,西医对COPD的治疗以吸氧、应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为主,急性加重期辅以抗生素,并结合患者病情加用呼吸兴奋剂、机械通气等治疗手段。近年来,应用中医治疗AECOPD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兹就近年来有关AECOPD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总结分析。
世界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藤黄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藤黄属植物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民间用药历史。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该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酮( Xanthones)、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 Polycyclic Polyprenylated Acylphoroglucinols, PPAPs)及双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化学成分。文章对中国藤黄属植物的代表性活性成分及药效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充分利用及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莉;蔡双璠;孔思远;谭红胜;徐宏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清宫祛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对出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宫祛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对出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自愿接受药物流产的69例健康孕妇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用药方案分为2组,将采用常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余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宫祛瘀汤治疗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2组临床具体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完全流产率高达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阴道出血时间(7.49±3.02)d,显著短于对照组(14.26±3.66)d,出血量少患者占6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未超过15.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在2组治疗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流产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宫祛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可促进孕囊排出,显著改善药物流产效果,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吴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辅助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聚焦超声与中药辅助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400例,随机分成聚焦超声治疗组和中药辅助聚焦超声治疗组,每组各20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聚焦超声治疗组完全缓解率28%,总有效率87.5%;中药辅助治疗组完全缓解率49%,总有效率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辅助聚焦超声治疗后的患者病理学检查病变改善情况更加显著。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能够增强聚焦超声治疗的结果,更有效促进外阴病变皮肤弹性恢复及局部色素新生及局部血管及末梢神经功能的改善。

    作者:麻莉;程波;魏会珍;冯莉;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周岱翰教授运用“培土生金法”论治肺癌学术特色初探

    周岱翰教授从事临床近50年,擅长治疗晚期癌症,运用“培土生金法”论治肺癌学术特色鲜明,提出“脾虚痰湿“是肺癌的关键病机之一,基于“培土生金法”的“益气除痰”是重要治法,为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所证实,在中医肿瘤学术领域发扬了“扶脾即所以保肺”之说。

    作者:张恩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黄芪胶囊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胶囊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的影响。方法:60例确诊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予低碘饮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黄芪胶囊治疗,疗程12周。观察TPOAb、TgAb、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在降低TPOAb、TgAb水平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TPOAb、TgAb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治疗前后TPOAb、TgAb下降的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FT3、FT4、TSH2组治疗前后变化及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黄芪胶囊能降低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TPOAb、TgAb的水平,改善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临床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章丽琼;陆灏;徐佩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世界中医药》杂志中药研究栏目征稿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思华教授血府逐瘀汤治验4则

    血府逐瘀汤始载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具有调气活血功效,是临床祛瘀的常用方剂,现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高思华教授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黄褐斑、失眠、抑郁症、闭经的4则医案充分体现其临证用方谨守病机,随证施治的诊疗特色。

    作者:左加成;于娜;赵丹丹;安宏;马越;穆倩倩;张毅;莫芳芳;高思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国藤黄属植物中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 PPAPs)为中国藤黄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其结构新颖复杂,生物活性多样,是目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多年研究,对该类化合物在中国藤黄属植物中的分布和结构分类、波谱特征、提取分离方法以及生源合成途径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国藤黄属植物中PPAPs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作者:李浩浩;张洪;付文卫;谭红胜;徐宏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拔毒生肌散临床应用

    介绍了拔毒生肌散的处方来源、理论基础以及其在中医外科中重要地位,列举了拔毒生肌散在糖尿病足、术后伤口不愈合、宫颈糜烂、四肢感染不愈合创口等疾病的临床应用,拔毒生肌散临床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游冬阁;杨艳霞;裴学军;肖飞;翟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世界中联男科专委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合肥召开

    2016年6月24日,世界中联男科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合肥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国风养心杯”有奖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胶囊,比较2组患者近期客观有效率、稳定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近期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药物和单纯化疗药物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均有疗效,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但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作者:徐咏梅;刘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对肝郁气滞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对肝郁气滞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其与HIF-1/VEGF/Notch1信号通路相关性探讨。方法:将42例肝郁气滞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降眼压药物口服,对照组予降眼压药物,观察2组治疗4周后眼压、视力、视野、新生血管回退情况等;应用Western Blot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HIF-1a、VEGF、Notc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2组经不同方法治疗4周后眼压、视力、视野、新生血管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丹栀逍遥散加减口服治疗与对照组比较,HIF-1a、VEGF、Notch1的蛋白表达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视野,促使新生血管消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HIF-1/VEGF/Notch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作者:段颖;张淑清;于俊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假言命题的《金匮要略》“以通为和”体系初探

    从“以通为和”的命题层面,以“通”为逻辑起点,分析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从《金匮要略》中寻找语料,应用假言命题的形式、逻辑性质及其推理,诠释和重构条文,从治疗疾病层面,阐述张仲景诊疗体系中蕴含着的“以通为和”思想。结果发现,仲景始终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为治病用药原则,治疗主旨均是在祛除邪气,恢复气血经脉的通畅循行,以达人体安和健康的目标。治病始终符合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命题逻辑,即“当且仅当通,则和”。

    作者:杨晓媛;贾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Guttiferone K抑制静止期前列腺癌细胞重新激活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从云南藤黄( Garcinia yunnanensis)中提取分离得到的PPAPs( Polycyclic Polyprenylated Acylphloroglucinol)类化合物Guttiferone K( GUTK)对人静止期前列腺癌LNCaP细胞重新激活的影响。方法: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去除血清培养7d诱导其进入静止期,通过再次加入血清培养使其重新激活进入细胞周期,同时给予GUTK进行干预。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 Ki-67蛋白表达的变化;利用 PI 染色的流式分析法和 EdU Incorporation 法检测GUTK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clin D1/3、CDK4/6和E2F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GUTK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静止期LNCaP细胞的再次增殖并阻止静止期LNCaP细胞重新进入S期;GUTK在静止期LN-CaP细胞激活的早期明显下调了Cyclin D1/3、CDK4/6和E2F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从云南藤黄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化合物GUTK能够抑制人静止期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重新激活,具有潜在的延缓前列腺癌病情发展和预防复发的作用。

    作者:席志超;姚睦;李洋;蔡双璠;吴蓉;劳远至;董其瀚;徐宏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龙牡壮骨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虚弱)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龙牡壮骨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厌食症患儿给予龙牡壮骨颗粒口服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疾病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变情况等。结果:实际完成49例,脱落1例,49例患儿中临床痊愈6例,显效24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8%;结论:龙牡壮骨颗粒对小儿厌食症(脾胃虚弱)的临床疗效确切,因口感较好,易于被患儿接受,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荣;邓丽华;陈庆梅;裴学军;肖飞;向希雄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国藤黄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分类与可持续利用

    对中国藤黄属植物的种类、分类、资源分布及其利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其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并就科学地解决药用物种的保护与药用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中国藤黄属植物的药用资源提供借鉴参考。

    作者:李西林;张红梅;谭红胜;郑赵情;徐宏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第五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国际学术大会暨第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为促进各民族传统医学相互之间及与现代医学的比较、继承、发展与融合,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医学文化,发扬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整合在诊治疾病方面的优势,扩大中国传统医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传统医学融入现代医学,由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贵阳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维吾尔医药专业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蒙中医药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伊斯兰医学与回医药相关研究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藏医药专业委员会、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喜马拉雅藏医药学会、青海省回医药研究会、青海新思路回医药研究院、云南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云南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云南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五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国际学术大会暨第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8月25日-28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召开。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银翘散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文章从银翘散单味药实验研究、银翘散复方实验研究对银翘散抗病毒效应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作者:范红江;王克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胃肠动力调节与透皮吸收探讨中药外用制剂消胀贴膏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

    基于“消胀贴膏”敷脐促进肝硬化腹水减退的临床疗效,及该药促进患者排气与减轻腹胀的作用特点,结合胃肠动力影响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探讨消胀贴膏调节胃肠动力促进肝硬化腹水消退的作用机制及效应物质。首先观察药物敷贴对肝硬化腹水动物胃肠动力、腹内压、肾血流与腹水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分析药物对模型动物胃肠激素、血管活性因子及胃肠动力调节关键细胞-Cajal间质细胞数量与功能的作用。继之,观察药物对离体胃肠组织平滑肌收缩、对Ca-jal间质细胞SCF/c-kit信号通路等的影响。后,分析消胀贴膏的整体动物与离体皮肤透皮入血成分,并评价其影响小肠平滑肌收缩的活性。终验证“消胀贴膏主要通过促进胃肠动力,从而降低腹内压,增加肾血流量,促进腹水减退,并且具有透皮吸收的效应成分”的科学假说,部分诠释中医“气行则水行”的科学内涵,阐明消胀贴膏外用治疗肝硬化腹水主要作用原理,提高中医药外治法的基础研究水平。

    作者:邢枫;陶艳艳;李爽;杨涛;朱春雾;刘成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