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F-κB与皮肤病

卢静静;刘贞富

关键词:NF-κB, 结缔组织病, 银屑病, 皮肤肿瘤
摘要:NF-κB是核转录因子中重要的蛋白家族,能与多种细胞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序列特定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促进其转录和表达,NF-κB可以调控多种促炎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分子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的增生、转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细胞生理、病理过程的多种信号转导.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凡士林配合云南白药治疗压疮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凡士林配合云南白药治疗压疮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康复中心共收治由院外带入的压疮患者58例.

    作者:高静;殷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2006-2008年性病门诊艾滋病问卷调查分析

    我科自2006年5月开始对性病门诊就诊患者,在征得患者本人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予以免费检测HIV抗体及有关艾滋病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郑淑云;张秀英;刘会彬;于龙;张亚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复方黄柏液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用复方黄柏液治疗渗出型婴儿特应性皮炎5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雪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不同培养条件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的影响

    时,随着菌体浓度的增加,出芽率反而下降.结论:优化培养条件可获得较纯的芽管,结晶紫染色法可精确定量检测芽管形成率.

    作者:刘乐;骆志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人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 ESCs)是表皮发生、分化和创面修复的摇篮,1其正常增殖分化是维持皮肤正常组织结构和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基本要求,但由于ESC数量较少,只占基底细胞总数的1%~10%,2缺乏明确的特异性分子标志,体外培养很容易丢失其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因而如何大量获得纯度较高的表皮干细胞将成为目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利用酶消化法和IV胶原筛选法从整形手术的正常人头皮、包皮中进行表皮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报道如下.

    作者:江惟苏;魏代奎;黎丽芬;胡萌;戴新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1例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特征,可伴有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脏的改变.1胃肠道症状突出者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2现将我院近期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蒋红伟;张迪展;王广进;亓兴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氧化应激与白癜风的相关性研究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关于氧化应激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成为白癜风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氧化应激与白癜风发病及病情活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晶;刘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Survivin与黑素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Survivin是一种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其结构、功能和分布有不同的特点.Survivin在黑素瘤病人的诊断、基因治疗及预后各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作为特殊的肿瘤抗原,有可能为黑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曹永倩;王法刚;王一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拇指甲下黑素瘤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右手拇指甲及甲周黑斑20余年,流脓1年于2008年2月20日来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右手拇指甲及甲周出现粟粒大小黑色斑点,黑色斑点逐渐扩大,波及右手拇指近半个指甲,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行任何治疗.近5年,左手拇指甲也逐渐变黑,无自觉症状.近1年,右手拇指甲流脓,黑斑明显,遂到当地医院手外科及皮肤科就诊,两次活检结果考虑为感染.

    作者:夏建新;樊莎莎;张志创;李珊山;牟妍;王延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成人Still病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因全身反复发作风团、红斑3天伴发热39℃,于2008年8月13日就诊我院,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躯干及双大腿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风团,微痒.风团反复发作,可自行消退,消退后遗留暗红色斑片.

    作者:王溪涛;刘翠杰;刘长江;华笠平;李长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NF-κB与皮肤病

    NF-κB是核转录因子中重要的蛋白家族,能与多种细胞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序列特定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促进其转录和表达,NF-κB可以调控多种促炎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分子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的增生、转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细胞生理、病理过程的多种信号转导.

    作者:卢静静;刘贞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为分析泌尿生殖道主要病原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淋球菌、念珠菌、滴虫等感染的流行趋势和特征,对我院皮肤科性病门诊近5年就诊患者的检出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那爱华;庞晓文;江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蕊胶囊联合甘草锌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三蕊胶囊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取得满意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40例患者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年龄18~43岁,平均22.3岁,男66例,女74例,平均病程10.3个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

    作者:吕宣艳;王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武汉及周边地区青少年食物不耐受情况分析

    近两年研究发现,1,2儿童较中老年人群更易患食物不耐受.本实验研究的对象为0~18岁人群,旨在探讨该年龄组人群食物不耐受发病情况及分布规律,以更好地指导该敏感人群的日常饮食护理.

    作者:马玲;曹俊;董碧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扁平苔藓合并白塞病1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因反复口腔溃疡,躯干,四肢斑丘疹1年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口唇、舌、颊黏膜出现溃疡,疼痛,伴发热(体温具体不详),胸、背出现毛囊性丘疹,部分为脓疱,双手背出现扁平丘疹,4个月前,外阴部出现扁平丘疹,1个月前,右眼结膜充血.体检: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陈颖;程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pcDNA.3.1/myc-His(-)A-HINT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黑素瘤细胞A375中的表达

    375细胞.

    作者:关杨;姜群;高莹;曾学思;孙建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氟伐他汀对系统性硬皮病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氟伐他汀对SS皮肤Fb的增殖及胶原的分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为其治疗硬皮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钱革;周武;吴剑波;周武庆;王千秋;禹卉千;李振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皮脂腺瘤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63岁.右下腹皮疹40余年.阑尾切除术切口愈合后于瘢痕上方出现一小指甲盖大小红色斑疹,40年来无明显变化,无自觉症状.

    作者:邱于芳;陈喜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汗渍性跖部红斑疼痛症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8岁.因双足跖部浸渍发白3天,红斑伴疼痛1天,于2007年9月1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天前运动后,双足多汗,鞋袜尽湿,出现双足跖浸渍发白,未注意,2天后足跖部呈水肿性红斑,并逐渐蔓延至多个足趾.自觉灼热胀痛,行走后疼痛加剧.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贾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Marshall-Write综合征1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29岁.因四肢先反复出现白斑半年余于2008年5月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自2007年11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上肢时有绿豆大小的隐约可见的白斑,无自症状.随后发现自然下垂约5分钟后白斑逐渐明显,抬双上肢后白斑逐渐变淡,渐消退,但不完全消退.双下肢无明显规律也出现较密集的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白斑,因无特殊不适,故未就诊.否认家族中类似病史.

    作者:梁俊琴;普雄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