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的临床应用

韩晓攀;何健

关键词:高分子止血棉, 凡士林油纱条, 纱条填塞, 鼻出血, 鼻腔治疗, 止血效果, 吞咽困难, 黏膜损伤, 临床效果, 并发症, 患者, 抽条, 鼻部
摘要:鼻出血的治疗长期以来采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其止血效果可靠,但填塞及抽条过程中对鼻腔黏膜损伤重,痛苦大,填塞后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鼻部及头部胀痛、吞咽困难等,患者难以接受.我们用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替代凡士林油纱条行填塞鼻腔治疗鼻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良性血管内皮瘤1例

    患者,女,65岁,农民.因左上肢皮肤出现弥漫性水肿性隆起斑块、结节64年,皮肤表面出现淡红色结节伴痒1年余,于2001年12月8日至我科门诊就诊.自诉出生后3天其母发现左上肢皮肤有淡红色质软的隆起物,表面光滑,无痛、痒.

    作者:胡瑚;董庆汉;矣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和神经降压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女性SLE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女性SLE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水平升高,神经降压素水平降低,二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病情非活动期相比,病情活动期SLE患者神经肽Y水平显著升高、神经降压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3个月后,二种物质的水平趋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女性SLE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和神经降压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作者:李久宏;李萍;刘继峰;宋芳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90锶敷贴治疗复发寻常疣96例疗效观察

    寻常疣是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上使用局部激光、冷冻、涂药等方法治疗,治疗后容易复发.自2001年起,我科采用90锶敷贴治疗复发寻常疣96例,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丁;任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他扎罗汀凝胶外用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易复发,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自2002年4月起外用他扎罗汀凝胶治疗银屑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150例资料完整的轻、中度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连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63例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

    采用过敏原体外定性检测的方法对163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进行检测,对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进行分析.163例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126例(77.3%),对1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的48例(38.1%),对2种及2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的78例(61.9%).吸入组阳性106例,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是尘螨、粉螨、普通豚草、蒿类植物、猫皮毛屑、狗皮毛屑、白桦树、榆树、梧桐树、桉树、桑树.食入组阳性62例,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是鱼、虾、蟹.过敏原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检测患者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可及时发现可疑的过敏原,有利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叶俊;程浩;陈伟;岑建萍;虞海燕;周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卤米松乳膏治疗湿疹44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湿疹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由于其发病率高,难以控制,且缺乏特效的药物治疗,造成病人极大的精神压力.为了寻找更有效的药物,我科自2003年3~11月,应用卤米松乳膏(商品名:澳能,香港澳美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作为治疗组,使用氢化可的松霜(系采用本院自制,质量符合<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作为对照组,外用治疗湿疹,以评价其疗效和毒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刚;李岩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卤美松软膏治疗局限性环状肉芽肿

    环状肉芽肿是属于肉芽肿性皮肤病,发病率低,病程慢性,治疗困难1.1998年7月~2004年7月我们使用卤美松软膏(商品名:适确得,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局限型环状肉芽肿,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蕾;许素玲;林秉奖;石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易于复发,常迁延不愈,难以根治.2004年1月~2005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51例,同期与单纯咪唑斯汀治疗48例作对照,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仲珣;朱朝阳;崔卫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疣组织自体植入治疗多发性病毒疣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104例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人,均未治疗过疣体.其中治疗组58例,男45例,女13例,年龄19~35岁,平均25.3岁;对照组46例,男34例,女12例,平均年龄27.1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年.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和药敏分析

    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抗生素的不规则应用,耐药菌株逐渐增加.为了解2003年濮阳地区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的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笔者对852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了支原体检测,并对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爱芳;张艳丽;郑曙光;张守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鬼臼毒素酊治疗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鬼臼毒素酊治疗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对32例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外用0.25%、0.5%、1%鬼臼毒素酊进行自身配对双盲对照治疗6周.0.5%、1%鬼臼毒素酊的疗效优于0.25%鬼臼毒素酊(P<0.05),0.5%与1%鬼臼毒素酊在用药6周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1%鬼臼毒素酊局部不良反应更明显.0.5%鬼臼毒素酊外用治疗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有效且安全.

    作者:刘凯;骆志成;李文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方希胶囊治疗38例银屑病临床分析

    2004年,在我院皮肤科住院的各型银屑病患者中有38例接受阿维A(商品名:方希,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38例均为符合各型银屑病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其中寻常型5例(男4例,女1例)、红皮病型14例(男13例,女1例)、关节病型4例(男2例,女2例)、脓疱型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17~78岁,平均45.5岁,病程2月~40年,平均9.3年.入院前均联合使用红霉素、丹参针、普鲁卡因静封、雷公藤、甘草甜素、糖皮质激素及甲氨蝶呤、中药等治疗,疗效均不够满意.

    作者:王百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麻风固定疗程联合化疗后复发病例的分析

    目的:评价麻风固定疗程联合化疗(FD MDT)后的远期复发率.方法:MB方案疗程24个月,PB方案疗程6个月,停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临床、病理、细菌变化,以观察FD MDT远期复发率.结果:4 836例麻风患者采用FD MDT方案治疗,完成治疗4 310例,其中MB方案3 257例,复发12例,累积复发率为6.80/1 000,平均复发潜伏期101.9个月;PB方案完成治疗1053例,复发2例,累积复发率为2.38/1 000,平均复发潜伏期102.5个月.结论:凉山州、攀枝花两地20县FD MDT后复发率是低的,结果显示该方案疗程短、安全、疗效好,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切实可行.

    作者:胡鹭芳;宁涌;罗九思;郑义强;喻林冲;伍友成;翦大明;王荣茂;张桂芳;吴斌;刘金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bFGF、NGF在基底细胞癌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基底细胞癌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0例基底细胞癌进行了检测.结果:10例基底细胞癌均表达bFGF及NGF.结论:bFGF及NGF可能在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常建民;付裕;杨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药引起红汗症2例

    色汗症是大汗腺或小汗腺排泌的不正常汗液,多是大汗腺排出有色色褐质,或小汗腺排泌色素或金属物质在体表被分解而留下色素性改变.色汗症多表现为黄、黑汗,红汗很少见,2个月前我们接诊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爱平;吴艳;陈思远;林能兴;连昕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人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基因克隆及表达

    目的:克隆人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制备出可溶性FсεRIα蛋白.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皮肤组织的总RNA中扩增人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基因,连接至PUCmT载体,重组克隆进行DNA测序.将测序证实的目的片段与高效表达载体pET30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入表达宿主菌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Ni-NTA树脂柱亲和层析纯化.结果:RT-PCR扩增出一个约950bp的DNA片段,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与GenBank上登录的FcεRIα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经原核表达后,获得相对分子质量37 000的FсεRIα融合蛋白.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表达了人FcεRIα基因,制备出可溶性FcεRIα蛋白,为抗FcεRIα抗体的检测及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作者:孙蔚凌;毕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肠病性肢端皮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肠病性肢端皮炎(AE)是一种临床上多见于婴儿的锌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点,AE与获得性锌缺乏导致的AE样疾病有着本质不同;目前AE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某些突破性进展,人们对体内转运金属离子的蛋白家族如SLC39家族的一些特性也逐渐开始有所了解.

    作者:许阳;骆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光嫩肤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近年来光嫩肤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类治疗仪器主要包括脉冲染料激光(PDL),1064nm和1 320的nm:YAG激光,980nm和1450nm二极管激光,1540nm的铒玻璃激光和强脉冲光(IPL)等.本文主要就其应用原理和临床文献做简要回顾.

    作者:杨青;杨森;张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口服特比萘芬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近几年来,口服特比萘芬治疗生殖器念珠菌病渐有报道,我科于2003年1~8月应用口服特比萘芬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性病门诊确诊患者,共57例,年龄22~45岁,平均25.7岁.病程5天~1年.除外肝肾功能不全及对特比萘芬过敏者.2周内未口服或外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王惠平;亓玉青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天疱疮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天疱疮的临床特征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66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天疱疮抗体滴度与病情成正相关;中症天疱疮患者糖皮质激素控制量为(56.96±14.89)mg/d(按泼尼松计),重症患者控制量为(86.67±15.92)mg/d.结论:目前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天疱疮的主要药物,天疱疮抗体滴度的监测有利病情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刘盛秀;杨森;张学军;范利;林达;胡晓莉;林国书;王培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