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鑫
本文根据氨基酸螯合钙的分子式是CaFeZnCuMn[R-CH3-C(-NH2)-O]nSO4,分子式的情况,可以用凯氏定氮法及干化法消化,使将完全转化成(NH4)2SO4和Ca2+、Mn2+、Zn2+、Fe3+、Cu2+和Fe2+等.然后,分别用滴定法、分光光度计法等分别去检测全氮和钙、锰、铁、锌等含量,具有操作简单、实用经济的特点.
作者:严海元;赵壮志;沈锐;赵艺;熊正宇;范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安全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包装作为直接接触食品的因素,更应该被引起重视.很多国家已经对食品安全作出了相关规定,并且大量限制食品包装的材质,对于迁移物质在包装中的含量也作了限量要求,控制其在包装中的浓度.包装的安全性必须要在各个生产中注意把握操作的规范性.我国是出口大国,但如果仔细观察近年来的食品出口,不难发现我国的食品以及类似与人体有直接接触的商品,一直都受国外的绿色安全壁垒限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曾经出口到美国的PVC材料的玩具威胁儿童健康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加大对食品包装安全绿色壁垒落实相关法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食品安全的渗透迁移性,并进一步探讨我国采取的相关措施.
作者:刘孟莹;田警文;张海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前,我国的安全监测主要包括两种体系,一种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一种是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监管部门的食品样品抽检.为了理顺思路,按照食品安全法与各个部门一起履行职责,切实提升监测的质量与效率,本文主要探讨食品安全风险安全监测与监督抽检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全方位、多角度的为风险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作者:王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结合当下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为根据,积极深入探索食品检测仪器的应用以及发展展望等方面,希望能够更好的强化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应用,为食品检测仪器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何沃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安全问题已直接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简单列举了新检测技术在粮食及蔬菜水果农药残留中的应用,并说明了食品检测的重要性,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作者:张佳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超高压杀菌技术属于人类针对食品研究的新技术,它将研究重心放在对压力的控制方面,希望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超高压杀菌对食品的影响作用,如压力的大小、加压时间、方式、温度、对微生物种类特性、pH值包括食品本身组成添加、水分活度与灭菌控制的影响作用等.本文探讨食品超高压杀菌技术中这些要素的优化研究进展过程,以期获得食品的佳杀菌效果.
作者:钱其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质量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食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判断其是否与有关标准、法律法规相符,从而保证食品安全.由于食品质量的判定结果与检测过程直接相关,所以必须保证食品质量检测的精准度.因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探讨提升食品质量检测精准度的方法.
作者:陈靖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杂环胺类化合物的发现历史杂环胺类化合物是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鱼肉、畜禽肉等肉类食品在高温加工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与自由基机制生成,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的杂环芳香族化合物.1939年,Widmark将烤马肉涂布在小鼠的背上增加诱发乳腺肿瘤的风险.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Nagao和Sigimura等首次研究发现烤鱼和烤牛肉在Ames试验中检测出的杂环胺具有强烈的致突变性.这些发现激起科学家研究杂环胺化合物的兴趣.
作者:张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依照国务院的要求,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主要承担对食品生产许可合规性核查;组织开展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相关工作,开展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关的合规性核查和有效性核查;开展医疗器械相关质量管理规范的合规性核查、临床试验项目现场核查以及有效性核查;组织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管理规范相关的飞行检查等工作.技术审评工作会对行政审批机构有足够的影响力,直接关系是否能够让能够生产出合格产品的企业走向市场,走进千家万户.
作者:侯智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胡麻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方法:样品经甲酯化后用GC-MS法分析,对比37种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总离子流,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色谱柱为DB-5MSUI,6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30℃;程序升温.结果:建立的α-亚麻酸在0.2~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为0.14%.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胡麻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
作者:孟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通过运用气相色谱的方法定性定量,对甜蜜素的衍生化产物的目标峰和副峰进一步确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峰会逐渐转变为副峰.通过不同时间段对甜蜜素衍生化目标产物的统计与观察,以两峰面积之和计算,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
作者:陈丽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主要通过GB/T 8313-2008与DB53/T 216-2007两种标准中茶多酚的检测方法,测定普洱生茶中的茶多酚含量,并比较其结果,探讨两种法结合测定的可行性.
作者:刘永辉;陈永元;邹大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是人类基本的热量和动力来源,直接与人的身体健康相关,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虽然我国现阶段的发酵食品生产技术已得到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发酵食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的健康.对于发酵食品而言,研究微生物多样性非常关键.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发酵食品微生物的多样性,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马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完善检测标准的重要性有效规范食品检测行业秩序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的食品种类也非常丰富,要想保证食品安全,相关的食品检测标准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作出相应的调整.目前,我国食品相关的检测标准还比较落后,对于一些新食品来说,没有及时更新相关的检测标准,而且也没有确立检测标准,导致市面上存在一些质量不安全的食品.
作者:张宗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通过调整各项参数(菌种、配方、工艺参数),列出正交实验表后进行实验,确定佳参数用于生产,从而提高红曲中洛伐他汀的含量.
作者:叶芙蓉;李娜;陈细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食源性疾病以及食品中微生物含量不合格等问题更加关注和重视.食品中微生物危害是造成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必须寻求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率,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作者:吴月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主要就是为了探寻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理化检验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得到的应用.探寻微波消解技术在食品理化检验工作领域中得到的应用,分析检验流程及微波消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今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性作用,从而在我国食品检验领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谢珂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食品工业也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阶段.然而,部分食品企业在加工生产中没有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致使食品在生产中发生污染,产生一些对消费者造成健康隐患的致病菌,阪崎肠杆菌就是其中之一.以营养米粉为例,本文主要探讨食品检测环节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并通过积极思考,展望营养米粉中阪崎肠杆菌检测的未来方向,以供参考.
作者:吕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检验方面具有敏感、流动相选择范围广、高速、高压和高效等优点,这些优点使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灵敏度高、检测限制低使得它逐渐成为为重要的食品检测技术.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科学合理的膳食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食物营养需求,降低因营养不良引发的各种疾病,增强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和生活质量,对老年人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并为老年人提出科学合理的膳食对策.
作者:高明;霍达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