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eiter病误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1例报告

吕慎修;李学敬;谢国木;王新玲

关键词:易误诊, 非淋菌性尿道炎, 泌尿系, 症状, 报告
摘要:以泌尿系症状为首发的Reiter病极易误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误诊20年1例报告

    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临床并非罕见,但我们遇到1例患者,被误诊20年,经临床与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左下肢起红斑、结节20年,于2000年1月来我科就诊,诉于1980年春季左小腿内侧起红斑、结节,同时伴有发热、倦怠、不适等全身症状.

    作者:李福昌;王新岭;刘金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白癜风209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6年8月~1999年8月,应用综合方法治疗209例白癜风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09例均为门诊典型的白癜风患者,其中男110例,女99例.年龄8-61岁,平均26.5岁;病程2个月~28年平均5.7年.

    作者:刘卫兵;许广文;谢安莉;王建民;荆鲁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55例麻风联合化疗2年疗效观察

    海口市自1983~1999年底根据WHO制定的联合化疗方案,对55例麻风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和治疗方案经MDT 2年的病例,即经DDS单疗(经治)者25例,未接受过抗麻风药物治疗(初治)者30例,有6例复发,型别:LL22例,BB 2例,BT6例,TT25例.

    作者:符惠冰;罗地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火把花根片与西替利嗪联合治疗荨麻疹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

    我们于1999年6月~2000年12月用火把花根片与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承明;李文飞;辛林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重症药疹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致病药物、临床特征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165例非重症药疹患者进行比较.结果:68例患者男女之比为1:1.1,平均发病年龄为41.9±21.2,皮质类固醇治疗剂量相当泼尼松1.79±1.01m/gkg/d,痊愈率83.8%.与非重症药疹相比60岁以上发病率、致病药物、高烧、并发症和粘膜损害的发生率、皮质类固醇治疗剂量、治愈率有明显差异(P<0.01).诱发因素为误诊、再次服用致病药物及治疗不利.结论:重症药疹老年人发病率高,致病药物常见的是解热镇痛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并发症,重要的是早期足量短程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作者:李和莲;陈志强;陈祥生;余美文;林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07例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临床资料对1993~1999年来我站STD监测门诊的2 328例就诊者建立病历卡,记录病史及病原检测,确诊梅毒患者207例.其中男119例,女88例,男女之比为1:0.74;年龄小10天,大75岁,其中婴幼儿3例(1.45%),21~40岁的155例(74.88%),>40岁的49例(23.67%).

    作者:法仆;王忠东;汪照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8例放射性皮炎病人的细胞遗传效应观察

    放射性皮肤损伤在放射损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属于难治性皮肤病,放射性皮炎到Ⅱ度以上即很难恢复,并逐渐向恶性转化.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既可作为辐射损伤生物剂量计,又可作为远后效应的观察指标.

    作者:赵良玉;李晓冰;张玉昆;王恒孝;李美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四物汤对小鼠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四物汤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理.方法:应用四物汤灌胃小鼠,MTT法检测小鼠血清对表皮细胞增殖影响程度.结果:四物汤灌胃小鼠组A560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物汤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细胞增殖来完成的.

    作者:张玉杰;张建明;李波清;邱世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维胺酯胶囊和维胺酯乳膏联合治疗结节和囊肿性痤疮疗效观察

    自1999年1月至2000年5月底,我们用维胺酯胶囊和维胺酯乳膏联合应用,治疗结节性和囊肿性痤疮6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化萍;封常霞;周润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济南市妇教所372名收教人员性病疫情分析

    1997~1999年我院对济南市妇教所收教人员进行了性传播疾病查治,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所有病例均为济南市妇教所收教人员,1997年165人,1998年96人,1999年111人,共372人,其中本市60人,外地312人;年龄:18岁以下33人,占8.87%,18~30岁284人,占76.34%,30岁以上55人,占14.7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16人,占31.2%,初、高中250人,占67.2%,大专以上6人,占1.6%;民族:汉族362人,回族6人,藏族2人,蒙古族1人,满族1人;婚姻状况:已婚者126人,占33.9%,未婚者229人,占61.5%,离异者17人,占4.6%;职业:个体18人,占4.8%,无业172人,占46.2%,服务业128人,占34.4%,工商业31人,占8.4%,其他23人,占6.2%.

    作者:渠鹏程;刘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InstantCHEKTM-HIV1+2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性能的初步评价

    HIV抗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较多,主要有蛋白印迹法、PA法、ELISA法等.其中蛋白印迹法,虽然准确,特异性强,但操作过于复杂,并不适用于初筛实验室使用.PA法、ELISA法虽可用于初筛检测,但检测所需时间较长,而且ELISA法还需使用酶标仪等仪器.

    作者:周世航;张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治疗银屑病

    我们用免疫增强剂粘质沙雷氏菌菌苗(S311)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2例,并用胸腺肽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家玉;赵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近10年门诊发现麻风病人分析

    我所担负浙江省麻风病的防治工作,近10年门诊新发现麻风病人57例,现分析如下.方法收集1990~1999年门诊新发现麻风病人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型别、确诊时病期、初发症状、病例布、畸残情况、发现方式或误诊情况等.

    作者:于小兵;倪启超;严丽英;王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3例儿童淋病分析

    笔者从1998年2月~1999年4月共诊治儿童淋病16例,现将完整资料13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13例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人.其中女11例,男2例,年龄3个月~1岁4例,1~6岁5例,6~10岁4例.10例患儿父母均有淋病感染史,并在本院治病.

    作者:王晓英;汪光玉;龙青文;何存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离子治疗机治疗皮肤病297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8年以来使用高频电离子治疗机(成都维信产GDZ-9651型)治疗疣类疾病、皮脂腺痣、汗管瘤、皮赘及色素痣等皮肤病297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开红;满孝勇;刘翠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48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4年4月~1999年3月,共收治儿童过敏性紫癜4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48例中,男30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6:1.发病年龄3~15岁,平均年龄9岁.小于5岁3例,5~10岁31例,大于10岁14例.其中以5~10岁者多见,占65%.冬春季发病30例,占62.5%.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者25例,占52%,其余为药物、食物过敏或其他原因引起.

    作者:金玲;赵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别嘌呤醇药疹12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1991年6月~2000年2月,共诊治别嘌呤醇药疹12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52~74岁,平均61.9岁.发病前均有明确的服用别嘌呤醇药物史.潜伏期:19~42天不等,平均25.2天.

    作者:盛桂芳;于月明;殷文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舌部硬下疳2例

    例1,男,60岁,因舌部中央发白20余天,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20余天前感咽部肿痛,舌部中央发白,给予利君沙抗炎治疗后咽痛消失,但舌部白斑未消退,继用抗炎治疗无效.局部无明显自觉症状,无发热、关节痛等不适.

    作者:魏欣净;施岩;王维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切口毛囊剪除法治疗巨大无色素毛痣1例

    我们遇到了1例巨大型毛痣,用剪除毛囊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患者,女,16岁,腰背部巨大毛痣16年就诊.患者生后即在腰背部出现粗硬毛发,并逐渐增多加长,无任何自觉症状,曾用各种脱毛法均无效,且变粗加长.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

    作者:徐亚军;任相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生殖器部位的非性病性损害(2)

    以非糜烂一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生殖器部位的非糜烂-溃疡性损害表现有多种,包括红斑、丘疹、水疱、脓疱、大疱、色素改变、增生变化、苔藓化等.一些损害可发生于糜烂-溃疡性损害的早期未破溃时,如上述带状疱疹、固定性药疹,多形红斑、化脓性感染、鳞状细胞癌等疾病.

    作者:靳培英;邵长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