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李浩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7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脑瘫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刺联合补肝益肾方外洗治疗,2组均治疗3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肌张力变化情况和粗大运动发育情况.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肌张力变化情况和粗大运动发育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94.1%,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肌张力,促进大运动的发育,改善病情效果显著,从而有效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作者:史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笔者每用癫狂梦醒汤治疗顽固性湿疹,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例1:某,女,65岁.2012年8月23日初诊.患者主因周身起疹伴瘙痒半年来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周身起疹,伴有瘙痒,逐渐增多,经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类软膏及口服清热除湿类中药汤剂疗效不显来诊.诊见:口中和,性急易怒,纳可,眠差,入睡困难,大便困难,大便干,3~5日一行,小便调.查:躯干、四肢散在可见红色粟粒至小米大小丘疹,部分融合成片,未见水疱及渗液糜烂,周身可见多处条索状抓痕及散在血痂.
作者:余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从石膏地质成因这一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其中药疗效与作用机制,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尚不多见.本文采用地质学与中药学结合起来分析的新方法,以石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石膏形成经过强烈的蒸发作用,因而它具有辛味、寒凉的特点,能够发散解肌、清热泻火除大热;2)石膏形成时的水溶液中具有很高的Mg/Ca比值,能促使Ca2+在动物体内的吸收;3)石膏由钙的盐类矿物组成,能供应丰富的钙盐,促进骨愈合.
作者:王凤霞;郭劲松;罗立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生长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于本院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的4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的41例患者为治疗组,后将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20 d的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生长相关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0 d及20 d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清MBP低于对照组,BDNF、NGF及IGF-1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生长相关因子,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赵云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黄芪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其主要药效成分黄芪多糖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防治多种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药理作用.但目前对黄芪多糖的临床配伍及单体效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故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发黄芪多糖新的作用靶点和功效的研究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杨志霞;王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银马抗病毒颗粒抑菌及对迟发性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试管倍比稀释法及体内抗菌,观察银马抗病毒颗粒的抗菌作用;通过二硝基氟苯对小鼠致敏试验,观察银马抗病毒颗粒对小鼠的迟发性免疫反应的作用.结果:银马抗病毒颗粒药物浓度为0.125 g·mL-1时,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及肺炎双球菌具有抑菌作用;银马抗病毒颗粒能降低致病菌对小鼠的死亡率;银马抗病毒颗粒具有抑制小鼠迟发性免疫反应的作用.结论:银马抗病毒颗粒具有体外、体内抑菌的作用,具有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的作用.
作者:张俊明;郭晟;方铝;余华;钟小群;张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古籍中风温病与冬温病辨治规律的异同.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对温病古籍中两种疾病的病因、病位、方药、治法等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结果:风温以风邪、温热、伏邪、误治等病因为主;病位多在肺;证候包括肺卫证、气分证、营血分证;其治法以清热解表宣肺为主,清法中孕有滋阴;川芎-羌活、石膏-葛根、薄荷-连翘等配伍具有风温治疗特色;葳蕤汤为治疗风温常用方.冬温发病以素体亏虚为基,又遇非时之气;病位多在里;证候包括肺热里证、营血分证、邪入肝肾证;治疗以清里热为主,阳旦汤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冬温的要方.结论:温病古籍中风温与冬温的辨治规律虽存在相同之处,但冬温病位较风温偏于里,偏于阴经;风温治疗以轻清宣解为主,冬温则以清里热为主.
作者:佟琳;王梓宁;刘寨华;张华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期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2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治疗B组采取抗感染、降血压或血液透析等西医对症治疗,治疗A组在治疗B组基础上加活血化瘀汤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量、尿红细胞、血浆蛋白及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2组尿蛋白量、尿红细胞、血浆蛋白及舒张压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优于治疗B组;治疗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优(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期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可将其推广于临床.
作者:李思瓯;尹昌浩;张忠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西药合用是现代中西医临床用药的一种创新.中西药各有自身的优势;合用可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减少用药量并缩短疗程;使用不当可降低疗效,可使毒副作用增加,合用的禁忌有待深入研究;提出中西药合用存在问题的对策.
作者:袁洪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房定亚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业医近50载,擅长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风湿病,如益气活血法、行气活血法、养阴活血法、解毒活血法等,遣方用药时借鉴西医病机病理,并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相结合,屡起沉疴,体现了中西医汇通的治学特点.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房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风湿病的验案3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李斌;唐今扬;周彩云;寇秋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认识,从失眠的辩证论治和基本方治疗(经方应用、经验方加减)等方面系统回顾近年来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对今后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提出建议.
作者:滕飞燕;蒋钦云;黄艳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由于系统生物学的高速发展,以及系统生物学对现代药理学领域的深刻影响,近年来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跨学科分支,即系统药理学(Systems Pharmacology).然而系统药理学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均不成熟.尤其是,如何将系统药理学的思想和理论用于中药研究尚缺乏探索性工作.本文将综述当前系统药理学的新进展,同时结合研究者的实践,重点介绍如何将药效学、药动学以及网络、组学以及系统分析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可供开展中药药理学、药效学的预测和验证研究的系统模型.从而为从系统水平研究和分析中药和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新药开发、靶点发现、新的治疗策略等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文章后介绍了研究者新开发的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软件.
作者:王永华;杨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33篇,概述了近年来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证明,许多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生物碱、皂苷、多糖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主要为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胰岛素拮抗物质的分泌以及促进葡萄糖降解,终达到改善IR的作用.
作者:赵轩;高彦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鼻炎宁颗粒治疗成人急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2例年龄在18~70岁之间诊断为急性鼻窦炎受试者病例,连续服用鼻炎宁颗粒(15 g/次,2次/d)20 d,进行多中心的开放式研究.分别在治疗前后对病例进行症状、体征的评估,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临床治愈率15.5%,好转为70.7%,总有效率86.2%(P<0.05).受试病例中无发生不良反应者.结论:鼻炎宁颗粒治疗急性鼻窦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李卓;皇甫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医肺肾相关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其现代科学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本质上几乎均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感觉等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病理活动,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等现代生命科学新理论则是其现代科学内涵的重要基础.借助于肺肾相关理论的指导,提高了中医治疗相关疾病的疗效,同时也促进了中医理论和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
作者:吕玉宝;莫淑明;董竞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肾阳虚证、异常黑胆质证分别是中医学、维吾尔医学中典型证型,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其科学内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两者的科学内涵存在异同性,但对两者进行对比研究的报道则较少.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哮喘常被认为属于肾虚或潜隐性肾虚;在维吾尔医学中,哮喘常被认为属于异常黑胆质,但目前尚未有对肾阳虚哮喘、异常黑胆质哮喘进行对比研究的报道.本文结合文献回顾以及本团队的研究工作,把中医学与维吾尔医学中比较常见的证型肾阳虚、异常黑胆质及其与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进行对比,探讨其科学内涵及其异同性,这对深化相关民族传统医学的认识,构建现代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竞成;厉蓓;罗清莉;买买提·努尔艾合提;买买提江·阿布都瓦克;魏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复明汤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共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68例患者在白内停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复明汤加减,对照组仅使用白内停滴眼液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的改变和晶状体浑浊的程度,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组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18.971,P=0.000<0.01;对照组:t=3.99,P=0.003<0.05),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25%)明显高于对照组(23.47%),且2组组间治疗后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明汤配合西药可以有效治疗老年白内障,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鲍永欣;杜宗花;李悦;周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脑胶质细胞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由间质细胞形成的肿瘤,其发病率约占脑肿瘤的40%,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及免疫特性,而使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难以收到理想的疗效,复发率佷高,平均生存期6个月,综合治疗生存期不足2年[1].杨炳奎教授师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钱伯文教授.
作者:张珩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根据慢性心衰缓解期的病因病机,总结多年来中医药临床诊治慢性心衰的经验,形成并制定了慢性心衰缓解期的中医药治疗治疗方案,临床应用屡获良效.
作者:朱林平;曹旭焱;刘岩;刘长玉;杜武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升降浮沉思想源于<周易>,以阴阳二象的升降浮沉来刻画天地之间的变动变化,古代医家本着天人相应的思想将其运用于医学,成熟于<内经>[1].此后,随着历代医家的继承和发展,其理论内容渐渐充实,对临床辨证用药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李浩教授业医二十余载,擅长将各家学说灵活运用于临床辨证与治疗之中,其对升降浮沉思想的运用尤为独到,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李浩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