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罕见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护理

刘悦琦;包小静;王亚君

关键词:主动脉炎, 护理, 血管造影术
摘要: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的,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血管病变.Ⅰ型多发性大动脉炎也称主动脉弓综合征或高安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100.0%(30/30),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为66.7%(20/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率为10.0%,对照组的出血率为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可降低出血率,给药简便,不良反应小,用于溶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伴发急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及其危险闪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术后有19例(27.1%)出现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8例(11.4%).单因素分析显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3~4级、APACHE-Ⅲ评分者>14分、闭袢性结肠梗阻及合并肠穿孔或肠浆膜撕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谨慎选择恰当术式及术后加强监护.

    作者:曾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辅助治疗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辅助治疗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术前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辅助治疗,连用1周.对照组仅用同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同样时间的治疗,待两组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后择期行瓣膜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住院后1周、出院时的观察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值,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h),ICU监护时间(h)及总住院天数等.结果 辅助治疗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F分别是(0.49±0.04)%和(0.47±0.0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分别是(2256.9±951.8)pg/mL和(3039.3±929.1)pg/mL,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降低率分别是(47.9±24.9)%和(19.4±2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是(46.7±31.7)h和(72.5±46.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监护时间及患者总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虽然观察组平均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风湿性瓣膜病有确切疗效,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心脏功能.

    作者:李志文;李新民;祝岩;尹宗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分析21例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以及31例非积液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动态特点,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结果 积液组射血分数低于非积液组,且左房直径大于非积液组(P<0.05),治疗后积液组6min步行距离短于非积液组(P<0.05).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效果差于非积液者,需引起临床重视,及早消除胸腔积液,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肺部炎性假瘤的X线平片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分析肺部炎性假瘤的X 线平片的表现.方法 搜集9例经临床证实为肺部炎性假瘤患者的X线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炎性假瘤的主要X线平片显示为单个类球形致密影,大小2~8cm不等,多介于2~4cm,6例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匀,示有小蜂窝状透亮影;1例见有支气管充气征;7例边缘部分清晰整齐;2例边缘模糊似粗长毛刺.结论 胸部X线平片动态观察炎性假瘤,应结合临床及X线表现予以鉴别.X线平片对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兰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为70.00%,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致心血管并发症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致心血管并发症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35例血液透析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 35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共计出现心血管并发症24例,占69%,经对症护理后69%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结论 观察患者血液透析中的表现及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发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血液透析顺利完成.

    作者:龙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康复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康复进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8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营养支持,1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疗程结束后对照组2例患者死于肺心病、心力衰竭;观察组无死亡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早期使用胃肠外营养支持能明显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生存质量,减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顾锦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乳腺癌原发灶激素受体表达阴性,淋巴结转移灶激素受体表达阳性一例

    本文报告一例左乳腺癌伴双腋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患者术前乳房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提示:激素受体表达阴性.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术后病理提示乳房肿物及右腋窝转移淋巴结的激素受体表达阴性而左腋窝有3个转移淋巴结的激素表达呈中等强度阳性,其病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谢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其中58例行IABP循环支持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和50例未经急诊IABP循环支持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血浆B型尿钠肽前体(PRO-BNP)、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浆PRO-BNP水平、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PRO-BNP水平、、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IABP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住院期间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文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8年6月-201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为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后,治疗效果显著,其中4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结论 惟有按时用药以及定期测量血压,合理调整自身的膳食结构,戒烟戒酒,保持大便的畅通,才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处于正常水平.

    作者:马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作为老年高血压的一种常见的特殊类型,有着较高的心脑血管事件患病率和病死率,其治疗和控制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的规律,以期为读者提供借鉴.

    作者:黄群;冯惠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断肢再植围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对断肢再植患者进行全方位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2例断肢再植患者进行全方位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程度.结果 全方位心理护理减轻了断肢再植患者的心理反应,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结论 成立专职护理小组对断肢再植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摆脱心理困境,愉快接受各种治疗、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岳春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患者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7例,采用传统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护理方法;试验组73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行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护理.拔管后进行临床护理效果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降低了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和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率,使 VA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患者能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气管导管护理,预防VAP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及护理工作的目标性和计划性.

    作者:李翎;吴丹;代翠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性脑病时进行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纳洛酮联用NIPPV,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NIPPV,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气分析改善明显,意识障碍恢复快,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平均住ICU时间明显减少.结论 对于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纳洛酮联用NIPPV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覃少佳;覃学美;曹保卫;覃自强;黄厚雄;欧发邦;凌永勤;何帅明;覃月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0例肝癌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53、CA199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53、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肿瘤标记物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增加其准确性.

    作者:陶立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心脏病患者,在控制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口服治疗;9g/次,3次/d,温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2.26%(51/62),不良反应轻微且发生率低.结论 稳心颗粒能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心律失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文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6例PTE患者采用尿激酶(UK)150万~200万U静脉滴注,比较临床疗效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压.结果 经过治疗,其中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 93.75%,无效率为6.25%.UK治疗后,患者的P(A-a)O2、SaO2及PaO2较治疗前都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PaCO2及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在治疗PTE中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赵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异体肌腱移植的研究进展

    每年肌腱与骨骼损伤的患者将近3千万,其中肌腱损伤的患者近半数[1].对于肌腱损伤与肌腱缺损,主要使用的修复方法依旧是单纯的自体肌腱移植.目前各种外伤导致的肌腱损伤与肌腱缺损的患者越来越多,肌腱与韧带损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日益增大.以往通过单纯的自体肌腱移植来修复肌腱缺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随着医学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人工肌腱,组织工程技术,但耗资大,技术不完善,所以一直停滞不前.

    作者:崔亮;卡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100 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地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提高了疗效,改善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