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芳;褚春燕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4例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在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并与未经规范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够提高治疗的整体疗效,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戴海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2例,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无创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有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止血效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无创护理,止血效果好.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潘麒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使用鼻导管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变及血气变化、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PaO2的升高和PaCO2下降幅度都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小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丹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9月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及胸片阴影的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即有效率、住院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疗效确切.
作者:安玉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上主要因劳累、情志内伤加上外邪侵袭所导致,有多重症候分类方法,并形成了多重行之有效的治则和方剂.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早有认识,且治疗经验丰富,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尹学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液报废原因,发现影响本地区血液报废因素,采取有效改进防范措施减少血液报废,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法 收集本站2009-2011年所有血液报废资料,按报废原因,品种,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共报废血液4 118袋,年平均报废率为11.42%,其中脂血报废率为4.66%,居血液报废原因首位,其次为ALT升高报废(1.60%),第三为不足量血液报废(0.74%),再次为RPR阳性(0.62%),HbsAg阳性(0.44%),抗-HCV、抗-HIV报废所占比例较小,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从血液报废品种分析,以血浆和悬浮红细胞为主,占报废血液总数的85.23 %.结论 献血前征询和初筛是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的重要措施,同时建立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并对采供血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有效监督,可以减少血液报废.
作者:罗昭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孕妇在怀孕中晚期因胎儿死亡而实施终止妊娠后往往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时而悲伤抑郁,时而烦躁不安,如果本身疾病危重需要在ICU监护治疗,ICU的特殊环境和管理制度又可导致她们异常情绪的产生.为了大限度的减轻她们的伤痛,恢复她们的正常情绪,促进疾病的恢复.本文现就此类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及心理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胡爱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在肺灌洗中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选择14例行全肺灌洗术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例,实验组根据每个患者灌洗肺通气时的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中吸气支的低拐点来确定PEEP值;对照组选择PEEP 5cmH2O通气.观察患者在使用PEEP前、PEEP通气30min、使用PEEP后的心率(HR)、有创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搏出量(CO)、每搏量(S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液成分(TFC)、心肌加速度指数(ACI)、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峰压(Peak)、气道平台压(Plat)、动态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以及血气分析值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各观察值在PEEP通气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EEP通气时,实验组的MAP降低、CVP和SPO2增高、TFC增高、PetCO2降低、Plat增高(P<0.05).与PEEP通气前比较,实验组在PEEP通气后的PaCO2降低、SaO2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PEEP通气时的MAP降低、CVP、SPO2、PetCO2增高(P<0.05).结论 根据P-V曲线中吸气支的低拐点来确定PEEP值能使肺灌洗患者术中改善氧合.
作者:蓝岚;欧阳葆怡;岑燕遗;陈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为更好地治疗及有效地预防青年脑卒中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分析20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及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家族史在青年脑卒中病因中的比例分别为59.0%、21.5%、22.5%、30.5%和24.5%.高血压患者发病前知晓率为70.3%,而治疗率只有25.3%.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预防青年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凤兆海;夏峰;李美英;苏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性脑病时进行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纳洛酮联用NIPPV,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NIPPV,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气分析改善明显,意识障碍恢复快,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平均住ICU时间明显减少.结论 对于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纳洛酮联用NIPPV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覃少佳;覃学美;曹保卫;覃自强;黄厚雄;欧发邦;凌永勤;何帅明;覃月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腹泻婴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 抽取32例我院内六科住院的腹泻婴儿清晨空腹静脉血2ml,室温下放置20~40min,分离血清,置于-70℃冰箱保存.应用英国IDS公司生产的25羟维生素EIA@OSTASE试剂盒定量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本组腹泻婴儿维生素D较为足够9例,相对缺乏16例,缺乏7例.结论 腹泻婴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低于正常.
作者:任淑红;王杰英;雷淑琴;李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矽肺合并肺结核发病情况,为矽肺及肺结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广西地区确诊的矽肺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矽肺合并肺结核发生情况.结果 2 462例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为36.76%,住院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39.27%和25.76%,住院和新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住院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49.73%和23.62%、36.81%和25.22%、27.31%和33.81%,各年住院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西地区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较高,住院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高于新发患者;但住院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有下降趋势,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应在矽肺患者中加强肺结核筛查和诊断,对确诊患者及时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肺结核的进一步蔓延.
作者:周武旺;陈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预防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73例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主要是及时对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进行子宫按摩并应用促进宫缩药物,加强产后出血护理.结果 73例产妇产后出血经快速有效止血和加强产后出血护理后,抢救成功.73例产妇中无一例进行子宫切除止血,无一例因产后大出血死亡.结论 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出血后子宫切除率,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
作者:钟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作为老年高血压的一种常见的特殊类型,有着较高的心脑血管事件患病率和病死率,其治疗和控制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的规律,以期为读者提供借鉴.
作者:黄群;冯惠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100 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地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提高了疗效,改善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为70.00%,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化治疗.然而,双联抗血小板虽能有效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却增加了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1],约占血管成形术后的2.3%.PCI术后消化道出血对于心脏影响巨大.
作者:黄伟杰;肖文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组织中NIMA相关蛋白激酶Nek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和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53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研究86 例乳腺浸润性癌、1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20例正常乳腺组织NEK2、ERK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Nek2在三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7.2%、50.0%和10.0%;ERK2分别为96.7%、80.0%和10.0%;P53分别为0.0%、40.0%和58.1%.Nek2与ERK2的表达呈正相关,ERK2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NEK2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Nek2蛋白和ERK2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发生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物大小,月经情况,组织类型无关.而P53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结论 ERK2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和Nek2、P53相关的细胞周期调节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形成过程.
作者:邱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8年6月-201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为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后,治疗效果显著,其中4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结论 惟有按时用药以及定期测量血压,合理调整自身的膳食结构,戒烟戒酒,保持大便的畅通,才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处于正常水平.
作者:马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依普利酮及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各40例.分别予依普利酮片50mg、氯沙坦钾片50mg,1次/d,口服,疗程12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主要检测多项生化指标、24h动态血压、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在降低血压幅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普利酮与氯沙坦,1次/d,服用50 mg均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安全性及依从性好.
作者:文玉萍;黄荣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