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钟萍

关键词: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73例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主要是及时对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进行子宫按摩并应用促进宫缩药物,加强产后出血护理.结果 73例产妇产后出血经快速有效止血和加强产后出血护理后,抢救成功.73例产妇中无一例进行子宫切除止血,无一例因产后大出血死亡.结论 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出血后子宫切除率,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4例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在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并与未经规范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够提高治疗的整体疗效,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戴海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6例PTE患者采用尿激酶(UK)150万~200万U静脉滴注,比较临床疗效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压.结果 经过治疗,其中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 93.75%,无效率为6.25%.UK治疗后,患者的P(A-a)O2、SaO2及PaO2较治疗前都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PaCO2及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在治疗PTE中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赵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康复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康复进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8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营养支持,1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疗程结束后对照组2例患者死于肺心病、心力衰竭;观察组无死亡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早期使用胃肠外营养支持能明显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生存质量,减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顾锦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413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当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佳治疗措施是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1],这一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心内科临床实践,不仅能有效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更重要的是成功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精细化护理,能够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起搏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近年来我院心内科已成功开展了各种型号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400余例,在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精细化护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予以总结.

    作者:彭家芹;丁家望;吴辉;李松;陈勇;熊艳;朱华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策略.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机械通气治疗特点采用个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个性化的护理策略,在加强营养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治疗中对症护理,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利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体外循环中医院感染控制分析

    体外循环技术是心血管外科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其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转流过程中体外循环管道系统、超滤器、心脏停搏液装置以及以上物品连接的管道接头和各种插管均与患者的血液接触,各类插管多,血液处于非封闭系统内,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某些传染病的医源性传播,如何在体外循环中有效地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是体外循环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者:刘巧梅;薛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0例肝癌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53、CA199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53、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肿瘤标记物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增加其准确性.

    作者:陶立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运用

    目的 预防致残,减轻残疾程度,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运动、语言、认知和其他受损的功能,恢复其生活和活动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方法 在完成一般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即重视早期脑梗死患者心理护理及急性期护理干预,取得家庭的支持并正确指导其护理.结果 患者经过早期护理干预后病情得到了稳定.结论 通过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能够再适应,明显提高了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邓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绒毛膜癌转移二例误诊分析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绒毛膜癌因有病灶转移甚至破裂,可有脑血管意外、急腹症等表现,因此使诊断的难度增加,甚至误诊.本文分析2例绒毛膜癌转移的临床资料.通过探讨绒毛膜癌病灶转移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形式,熟知绒毛膜癌的诊断和转移途径,尽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误诊,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格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氟伐他汀钠胶囊对颈动脉支架植入后患者脑梗死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应用氟伐他汀钠胶囊预防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置入颈动脉支架且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78例,对其进行氟伐他汀钠干预治疗,并对治疗后的脑梗死危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3个月颈动脉斑块数量、厚度、长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颈动脉斑块数量、厚度、长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钠胶囊能够显著减轻颈动脉支架置入后的斑块情况,对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韦涛;庞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分析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是被公认的三大难治肛肠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20~40岁发病率高.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在临床起病较急,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感染若未能控制、病情进展,终大多形成肛周脓肿,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需要用手术来处理的急症疾病[1],临床上有分期根治和一期根治这两种手术方式.

    作者:黄慧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无创机械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4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CPAP模式,比较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试验组19例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CPAP模式后病情好转,总有效率为90%,心率及呼吸次数明显降低,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收缩压和pH值逐步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CPAP模式可迅速纠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低氧血症,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作者:柯颜基;马少彬;韩焕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猪尾巴导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猪尾巴导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措施.方法 36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经皮成功放置猪尾巴导管并持续引流,回顾分析护理措施与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36例患者中31例症状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均无脏器损伤、感染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的患者要加强心理护理,注意术前准备、指导术中配合、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防止导管堵塞、脱落是保证引流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严家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心理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心理需求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202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心理需求内容各异.结论 护士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书莲;孙丽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辅助治疗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辅助治疗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术前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辅助治疗,连用1周.对照组仅用同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同样时间的治疗,待两组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后择期行瓣膜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住院后1周、出院时的观察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值,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h),ICU监护时间(h)及总住院天数等.结果 辅助治疗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F分别是(0.49±0.04)%和(0.47±0.0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分别是(2256.9±951.8)pg/mL和(3039.3±929.1)pg/mL,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降低率分别是(47.9±24.9)%和(19.4±2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是(46.7±31.7)h和(72.5±46.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监护时间及患者总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虽然观察组平均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风湿性瓣膜病有确切疗效,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心脏功能.

    作者:李志文;李新民;祝岩;尹宗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支气管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方法 47例患者采用日本Olympus BF-P20型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检查抗酸杆菌和病理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并于纤支镜下局部多点注射异烟肼治疗.结果 47例患者根据纤支镜下表现可分为浸润型9例,溃病型16例,增殖型15例和纤维狭窄型7例;发病部位:左上叶气管受累10例,左舌叶气管受累10例,左下叶气管受累9例,右上叶气管受累7例,右中叶气管受累6例,右下叶气管受累5例;经纤支镜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糜烂、坏死、溃疡、息肉病灶消散.结论 纤支镜检是支气管内膜结核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经纤支镜多点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是支气管内膜结核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呼气末正压通气在肺灌洗中的选择和应用

    目的 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在肺灌洗中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选择14例行全肺灌洗术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例,实验组根据每个患者灌洗肺通气时的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中吸气支的低拐点来确定PEEP值;对照组选择PEEP 5cmH2O通气.观察患者在使用PEEP前、PEEP通气30min、使用PEEP后的心率(HR)、有创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搏出量(CO)、每搏量(S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液成分(TFC)、心肌加速度指数(ACI)、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峰压(Peak)、气道平台压(Plat)、动态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以及血气分析值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各观察值在PEEP通气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EEP通气时,实验组的MAP降低、CVP和SPO2增高、TFC增高、PetCO2降低、Plat增高(P<0.05).与PEEP通气前比较,实验组在PEEP通气后的PaCO2降低、SaO2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PEEP通气时的MAP降低、CVP、SPO2、PetCO2增高(P<0.05).结论 根据P-V曲线中吸气支的低拐点来确定PEEP值能使肺灌洗患者术中改善氧合.

    作者:蓝岚;欧阳葆怡;岑燕遗;陈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08-2010年广西矽肺合并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矽肺合并肺结核发病情况,为矽肺及肺结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广西地区确诊的矽肺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矽肺合并肺结核发生情况.结果 2 462例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为36.76%,住院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39.27%和25.76%,住院和新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住院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49.73%和23.62%、36.81%和25.22%、27.31%和33.81%,各年住院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西地区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较高,住院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高于新发患者;但住院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有下降趋势,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应在矽肺患者中加强肺结核筛查和诊断,对确诊患者及时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肺结核的进一步蔓延.

    作者:周武旺;陈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饮食、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干预前后6min步行试验、生活完全自理及再次住院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6min步行试验、生活完全自理均高于干预前,半年后随访,再次住院患者少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临床疗效,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术中超声在乳腺微小良性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乳腺微小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患者经超声或钼靶检查发现的微小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切除,其中37例术前超声引导活检证实为良性病变,5例超声或钼靶提示为良性病变.结果 42例患者病变在超声引导下均被完整切除,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切除乳腺微小病变简便安全.

    作者:郑永财;潘国栋;张伟;张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