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脑卒中临床分析

凤兆海;夏峰;李美英;苏建华

关键词:青少年, 卒中,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为更好地治疗及有效地预防青年脑卒中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分析20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及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家族史在青年脑卒中病因中的比例分别为59.0%、21.5%、22.5%、30.5%和24.5%.高血压患者发病前知晓率为70.3%,而治疗率只有25.3%.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预防青年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拔除尿管以降低尿路感染率指征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拔除尿管降低重症昏迷男性患者尿路感染的指征.方法 以因颅脑创伤入住我院同时需持续导尿的110例男性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格拉斯戈昏迷评分(GCS)4~8分.按收住入院的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4例,采用定时放尿法训练膀胱功能,定时(3~4h)夹闭尿管后拔管,改用尿套接尿.对照组56例,当GCS评分>8分时,采用按需放尿法训练膀胱功能,根据患者夹管后反应及时拔管,改用尿套接尿.观察两组留置导尿的时间及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留置导尿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后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男性昏迷患者GCS评分4~8分时,早期拔除尿管可明显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降低导尿管使用率,进而减少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贾灵芝;商丽;商全梅;韩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100 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地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提高了疗效,改善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NEK2、ERK2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组织中NIMA相关蛋白激酶Nek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和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53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研究86 例乳腺浸润性癌、1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20例正常乳腺组织NEK2、ERK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Nek2在三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7.2%、50.0%和10.0%;ERK2分别为96.7%、80.0%和10.0%;P53分别为0.0%、40.0%和58.1%.Nek2与ERK2的表达呈正相关,ERK2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NEK2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Nek2蛋白和ERK2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发生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物大小,月经情况,组织类型无关.而P53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结论 ERK2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和Nek2、P53相关的细胞周期调节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形成过程.

    作者:邱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用于超前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2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4ml,两组其他处理相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术后2、6、12、24h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并对其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回访,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超前镇痛,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毛少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断肢再植围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对断肢再植患者进行全方位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2例断肢再植患者进行全方位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程度.结果 全方位心理护理减轻了断肢再植患者的心理反应,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结论 成立专职护理小组对断肢再植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摆脱心理困境,愉快接受各种治疗、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岳春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钻孔引流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实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1年符合手术条件的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过程.其中48例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38例接受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 微创穿刺组平均手术时间(21.2±7.3)min 显著低于钻孔引流组(50.3±11.4)min;同时,在术后残余微创穿刺组术后残余液量(19.2±7.4)ml,钻孔引流组术后残余液量(25.6±10.3)ml.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传统钻孔引流术相比,微创穿刺术具有恢复快、操作简单、损伤小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袁丁;王亮;陈治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分析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是被公认的三大难治肛肠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20~40岁发病率高.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在临床起病较急,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感染若未能控制、病情进展,终大多形成肛周脓肿,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需要用手术来处理的急症疾病[1],临床上有分期根治和一期根治这两种手术方式.

    作者:黄慧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的临床分析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我国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溶栓治疗是基层医院临床再灌注治疗主要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心肌梗死的病因很多,但绝大多数是由血栓栓塞冠状动脉所致.早期再灌注治疗可减少患者由于血栓引起的死亡[1].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氟伐他汀钠胶囊对颈动脉支架植入后患者脑梗死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应用氟伐他汀钠胶囊预防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置入颈动脉支架且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78例,对其进行氟伐他汀钠干预治疗,并对治疗后的脑梗死危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3个月颈动脉斑块数量、厚度、长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颈动脉斑块数量、厚度、长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钠胶囊能够显著减轻颈动脉支架置入后的斑块情况,对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韦涛;庞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管理探讨

    手术室是发生医院感染较多的科室之一,医院感染的发生可直接影响疾病的痊愈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本文针对我院手术室的实际情况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管理措施.

    作者:叶润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心理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心理需求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202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心理需求内容各异.结论 护士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书莲;孙丽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改良Fisher分级与破裂动脉瘤患者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目的 分析破裂出血动脉瘤患者改良Fisher分级与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关系.方法 按改良Fisher分级评价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216例.症状性血管痉挛的诊断根据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并经颅多普勒检查证实.结果 216例患者中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79例(36.6%),按照改良Fisher分级评价,术前不同级别的患者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作者:常谦;刘俊;岑键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液报废原因,发现影响本地区血液报废因素,采取有效改进防范措施减少血液报废,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法 收集本站2009-2011年所有血液报废资料,按报废原因,品种,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共报废血液4 118袋,年平均报废率为11.42%,其中脂血报废率为4.66%,居血液报废原因首位,其次为ALT升高报废(1.60%),第三为不足量血液报废(0.74%),再次为RPR阳性(0.62%),HbsAg阳性(0.44%),抗-HCV、抗-HIV报废所占比例较小,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从血液报废品种分析,以血浆和悬浮红细胞为主,占报废血液总数的85.23 %.结论 献血前征询和初筛是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的重要措施,同时建立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并对采供血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有效监督,可以减少血液报废.

    作者:罗昭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乳腺癌原发灶激素受体表达阴性,淋巴结转移灶激素受体表达阳性一例

    本文报告一例左乳腺癌伴双腋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患者术前乳房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提示:激素受体表达阴性.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手术,术后病理提示乳房肿物及右腋窝转移淋巴结的激素受体表达阴性而左腋窝有3个转移淋巴结的激素表达呈中等强度阳性,其病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谢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其中58例行IABP循环支持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和50例未经急诊IABP循环支持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血浆B型尿钠肽前体(PRO-BNP)、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浆PRO-BNP水平、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PRO-BNP水平、、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IABP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住院期间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文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策略.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机械通气治疗特点采用个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个性化的护理策略,在加强营养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治疗中对症护理,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利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分析

    目的 结合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PPVS)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图形与左室造影,指导封堵器的选择.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5月,43例PPVS患者行介入封堵,分别用TTE及左室造影,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封堵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超声图形与左室造影相关性良好,所有患者均成功封堵.结论 PPVS封堵较复杂,对拟行介入封堵的PPVS患者的TTE前期进行分析,可以帮助预计介入封堵方案.介入封堵疗效可靠、安全.

    作者:姚艺;张刚成;沈群山;江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普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扩血管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给药1次,8 周后观察疗效及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C、LDL-C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的TC、LDL-C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普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调脂,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作者:戴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一例罕见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护理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的,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血管病变.Ⅰ型多发性大动脉炎也称主动脉弓综合征或高安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作者:刘悦琦;包小静;王亚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救治老年性晕厥的体会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老年病逐年增加,老年性晕厥是急诊的常见病,因其造成的各种损害对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值得社会尤其是急诊科医生的关注.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36例老年性晕厥患者,现对其临床特点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松贤;刘伟;李景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