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松;李跃琼
目的 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SPACELAB动态血压监测仪对114例有症状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24h、日间和夜间血压负荷值.结果 夜间血压下降69例,24h平均血压均偏高16例,夜间血压升高20例,白大衣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9例.结论 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诊断白大衣高血压、评测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和评价降压药物的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对偶测血压增高者,不应轻易诊断为高血压或服用降压药物,应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后再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李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原发性头痛具有疼痛剧烈、病程缠绵、以偏侧或双侧反复发作的特点[1],严重干扰着患者的正常生活.我院自2003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头痛宁胶囊对原发性头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洁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对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血脂、血尿酸影响.方法 选择高三酰甘油血症伴高尿酸血症患者38例.给予口服非诺贝特胶囊,连续2~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尿酸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8例患者服用非诺贝特治疗后,血清三酰甘油由(3.28±0.74)mmol/L降至(2.64±0.51)mmol/L;血尿酸由(567±13)μmol/L降至(354±14)μmol/L,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非诺贝特对高三酰甘油血症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丁华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我院1999年1月-2010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258例,其中非手术治疗40例,中转手术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年龄3~60岁,平均25岁,致伤原因:车祸25例,高处坠落10例,棍拳伤5例.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20例,颅脑外伤18例,肾挫伤15例.住院时间9~45d,其中5例因下床活动导致继发性脾出血转手术治疗.
作者:沈彩虹;俞利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采用尼龙圈套扎和联合电凝电切除消化道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消化道广基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通过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切除息肉,对照组行单纯内镜下电凝切除息肉,观察并随访其术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一次性治疗成功率为98.1%,对照组为88.4%.结论 对于消化道广基息肉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开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尼麦角林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入选72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均口服尼麦角林10mg,3次/d,连续用药2~6周,用药前后均进行头痛程度积分.结果 治疗前后头痛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总有效率为88.9%.结论 尼麦角林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沈庆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炎性反应的关系,以及炎性反应蛋白和炎性因子在合并糖尿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取住院和门诊CHD患者60例,分为CHD组(28例)和CHD合并T2DM组(32例).同期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Omentin-1、IL-6和hs-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HD组、CHD合并T2DM组血浆Omentin-1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CHD合并T2DM组血浆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CHD组,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CHD组.CHD合并T2DM组外周血Omentin-1水平与IL-6、hs-C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53,P<0.05;r=-0.581,P<0.01);hs-CRP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279,P<0.05).结论 CHD患者体内存在Omentin-1和IL-6,hs-CRP的异常表达,合并T2DM患者更为显著,且三者具有显著相关性.Omentin-1及IL-6、hs-CRP可能参与了CHD合并T2DM的发生、发展,此为早期干预CHD合并T2DM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振华;龙莉娟;赵钢;汪建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性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12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服中药(通痹颗粒)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做心电图(ECG),检测血脂和 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疗效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在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且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瘦素受体、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降低血压、血糖及血液高凝等水平,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斑块,达到改善冠脉血供,从而防治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叶科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侵袭软管穿刺抽吸手术治疗中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我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经微侵袭软管穿刺抽吸手术治疗中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3例,并进行随访3个月.结果 无死亡病例.患者3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采用K氏行为能力评分,均在60分以上,平均(64.69±9.36)分,评定为预后良好.住院时间平均为(12.45±2.14)d.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是微侵袭穿刺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孙永霞;陈君;付艳丽;王芳;崔玉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62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与同时期52例(6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分析与比较.结果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多,但经术后积极正确处理均能得到控制,视力恢复满意.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肖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VEGF、p53抗体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9例初诊为NSCLC的患者血清VEGF和p53抗体浓度,另有4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NSCLC患者血清VEFG和p53抗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01),两者在病理分型中腺癌高(P<0.001),临床分期中以Ⅳ期高(P<0.001);VEGF与p53抗体浓度值呈正相关(r=0.762,P<0.001);两项联合检测全部NSCLC的敏感性为86.9%,高于单项检测(P<0.001).结论 NSCLC患者血清VEFG和p53抗体显著增高,检测患者血清这两项指标对于肺癌的临床辅助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唐怀民;黄根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臭氧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臭氧对10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臭氧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5%.结论 臭氧不失为治疗颅脑外伤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静君;毛国家;张景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7年9月-2010年9月53例经选择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疗效、随访结果.结果 无保护主干病变PCI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52例(98.11%)患者完成9~12个月随访,随访期MACE发生率为9.43%,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7.55%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87%、靶血管重建发生率为5.66%,无心性死亡患者.结论 对经过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PCI是安全有效的,预后较好.
作者:陈晞明;卢雄;陈友权;何晓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持续应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5岁以上冠心病、同时符合高脂血症诊断的老年患者60例,均经过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血脂已达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30例,停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期间均饮食治疗,其他按常规治疗;观察3、12个月后,抽血复查血脂水平;每月记录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等情况,观察降脂效果、肝肾功能、肌溶解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TC、LDL-C仍有明显下降,TG稍下降.对照组观察3、12个月后TC、TG、LDL-C均有明显升高,对照组中心力衰竭加重、心绞痛发作例数均较治疗组增多,治疗12个月时尤其明显.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治疗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肌溶解不良反应.
作者:孙晋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医嘱依从性和疗效.方法 将EH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包括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并随访观察8周后总有效率、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血压维持正常、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合理生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59.2%、对照组57.1%,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发生率(9.2%)显著低于对照组(49.4%)(P<0.01),观察组不良心理明显好转率(84.5%)显著高于对照组(13.6%)(P<0.01).随访8周后,观察组医嘱依从率、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率、血压维持正常率、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率、合理生活率及总有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14.2%)显著低于对照组(31.2%)(P<0.01).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EH患者的心理变化,提高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血压维持正常、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及合理生活率.
作者:薄磊;杨文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研究报道我院呼吸科收治的肺炎伴胸腔积液病例.患者以咳嗽后晕厥伴胸痛为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CT示肺炎伴胸腔积液,经胸腔穿刺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结合文献,对该病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勰义;刘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胰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在胰管或腺泡内被提前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是常见急腹症之一[1].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2].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短时间内导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率高达20%~30%[3].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其治疗方法已由早期手术引流、腹腔开放式手术演化至现在的非手术治疗和重症监护为主的治疗措施[4].给予一级护理,绝对卧床休息,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有效血容量,止痛,抑制胰液分泌,防止和治疗并发症为原则,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入院后,48~72h给予TPN营养支持.通过护士精心护理,特别是对腹部体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早期观察,补液速度及给药时机的选择,血糖的监测及心理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刘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调整血压、血糖、血脂及必要时脱水,减轻脑水肿,0.9%氯化钠溶液加胞二磷胆碱0.75g等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评价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淑平;张洪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营养护理、呼吸技能训练、氧疗、心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进而对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32例患者经过护理以后,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全面的护理手段能够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陆小琴;杨秀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BPM-Ⅲ-1型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治疗社区常见的老年慢性腰腿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96例患者均是社区内居民,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根据其诊断不同选择不同照射部位、功率、时间和模式,10次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7、14d判定患者VAS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3.7%.而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可用于多种疼痛的治疗.
作者:唐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