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洪军;王锡波;祖建忠;王栋梅
目的 观察那格列奈治疗糖调节受损的效果.方法 将94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47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同时药物组进行口服那格列奈治疗,每次120mg,3次/d.受试者每2周复查空腹血糖(FPG)、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2hPG),每半年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结果 随访18个月结束时,药物组有1例失访,对照组有4例失访.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 、HbA1c 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结论 给予糖调节受损药物干预对预防糖尿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赖宗清;袁毅;王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08年8月72例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LC成功率91.67%,中转开腹8.33%,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LC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外科医师,采用LC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的.
作者:王成全;贺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女性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43例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并与月经周期正常32例女性健康体检人员对比.结果 闭经组FSH、LH、PRL、E2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和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闭经患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洁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尿酸(UA)的关系. 方法测定102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血清Hcy、FBG、TC、TG、HDL-C、LDL-C、LP(a)、UA等指标,并与6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对照组)比较FBG、TC、TG、HDL-C、LDL-C、LP(a)、UA的数值.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LDL-C、FBG、LP(a)、UA、Hcy高于对照组.冠心组:LDL-C(2.49±0.65)mmol/L,FBG(5.91±1.30) mmol/L,Lp(a)(34.67±4.08)mg/dl,UA(374.11±9.87)μmol/L,Hcy(18.71±4.07) μmol/L.对照组:LDL-C(2.32±0.58)mmol/L,FBG(4.46±0.69) mmol/L,Lp(a)(24.07±3.95)mg/dl,UA(325.79±12.96)μmol/L,Hcy(11.05±2.84) μmol/L.两组间TC、 LDL-C、FBG、LP(a)、UA、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高UA、高HCY血症的老年患者应及早应用降低血UA、HCY的药物,降低LDL或提升HDL/LDL比值以及防治胰岛素抵抗对防治老年人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中度脑外伤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中度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4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伤后1d、3d、5d时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评价其预后. 结果 两组患者在1d、3d、5d时血清IL-6、TNF-α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预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61,P=0.007).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中度脑外伤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可改善其预后.
作者:戴建明;谭美娟;黄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高征产妇分娩的生命体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比98例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和120例未实施无痛措施的妊高征患者分娩前后生命体征及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催产素及产后出血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产钳协助和剖宫手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有效缓解疼痛,减少胎儿缺氧,有助于分娩过程.
作者:黄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龙岗区学龄儿童ADHD控制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3826名3~6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共检出多动行为492人,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492例ADHD儿童中,男女童之比为1.1:1,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低年龄,母亲文化程度低,父亲抽烟、饮酒,非父母带养,溺爱,无玩伴等.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依次为儿童孤独、儿童每周尿床次数和儿童健康有关.结论 建议以社区为单位,以ADHD儿童、家长、老师和医生为沟通团队,针对其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关注,能有效开展儿童ADHD的控制与干预工作.
作者:邓顺莲;王为实;罗仕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小青龙汤加减,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等指标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青龙汤为主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
作者:黎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的范畴,自古医家多认为燥热结聚,损伤肺胃肾而成,故治常从三消分治,养胃清热,滋阴化源为大法.本研究采用温阳扶正利水化瘀为主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礼达;严耀坚;余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它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过程千变万化,从数分钟内症状缓解到胸痛症状反复发作并快速进展为AMI.粥样斑块不稳定及所伴发的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UAP的病理基础,治疗及时恰当可挽救濒死的心肌,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生物利用率高,t1/2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无须实验室监测等优点[1].本试验通过随机分组平行对比方法,观察相关指标,以探讨国产LMWH治疗UAP方面的临床价值、安全性.
作者:黄善庆;梁建朝;陈丽媛;仇昌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本院门诊处方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方法 调查我院2008年6-12月门诊高血压处方中ACEI和ARB类使用情况,并结合相关指标评价医院是否合理用药.结果 门诊高血压处方共1860张,其中ACEI类355张,占高血压处方的19.1%;ARB类704张,占高血压总处方的37.8%.ACEI类蒙诺(福辛普利)和ARB类中的亚邦恒贝(替米沙坦)使用频率高.ACEI类抗高血压药物,其中卡托普利(开博通)(DUI=1.63>1)和赖诺普利(DUI=1.02>1)属不合理使用的药物,其余DUI值均<1,属合理使用药物.而ARB类无不合理使用的药物(DUI均≤1).结论 本院ACEI和ARB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剂量较合理,与说明书所列适应证的相符率较高;联合用药情况也较规范、合理.
作者:王春莲;高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催产素加新生化颗粒用于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的观察.方法 选择我站门诊自愿药流的健康妇女4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0例,研究组在孕囊排出后肌注催产素20U,1次/d,连用3d并同时口服新生化颗粒12g/次,2次/d,连用7d.对照组在孕囊排出后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 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催产素加新生化颗粒用于药物流产可以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向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时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
作者:杨桃云;李风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使用导丝引导进行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自制导丝进行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以来共抢救急性呼衰患者120例,涂抹石蜡油经鼻腔插入,在喉镜引导下进入声门2~3cm,将气管导管套入导丝并沿其插入气管内,取出导丝,气囊充气. 结果 120例患者均在1~3min内顺利插管到位,即时进行吸痰通畅呼吸道,所有患者均达到即时通畅呼吸道进行人工通气目的 以及长时间置管的要求,较少并发症发生,耐受及安全性能良好. 结论采用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能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快速、便捷、安全地建立人工气道.
作者:张晓斌;吴巧彬;骆金宗;温想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域应用广泛,有关培养方法的文献更不鲜见,但心肌细胞成活率、搏动率、纯化率过低仍是本技术有待解决的关键之处,本文就心肌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重点阐述,使依托于本技术的科学研究能够得到优质样本,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何伟;张明雪;闫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观察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d及QTcd变化,并与11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及105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 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Td及QTcd大小顺序为:T2DM合并冠心病组>非糖尿病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强,动态观察QTd和QTcd可作为提示糖尿病心脏病变的有效指标.
作者:卢秀兰;李雪宏;黄海燕;张淑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在伴有抑郁焦虑障碍时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冠心病患者312例,其中伴抑郁焦虑症患者122例(A组),不伴抑郁焦虑症患者190例(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DCG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临床表现中失眠失眠、心悸、全身颤抖、乏力的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G监测显示,A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冠心病患者的失眠、心悸、全身颤抖、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较不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冠心病患者明显,且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因此,治疗心理疾患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杨燕玲;吕飞娟;杜娟;江辉;阳代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mg,每日3次,20d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和3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4周、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杨森;王虎;王琦;朱本亮;袁勇;荣良群;陈保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脑脉泰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2例,均采用抗血小板制剂、脑细胞保护剂、活血化瘀药物应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脉泰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1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1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脉泰胶囊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疗效显著.
作者:邓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老年急性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与既往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自行康复锻炼的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两组患者于治疗前24 h及治疗后10~12周进行测评.日常生活能力(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10~12周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正规的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曹凌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