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空腹血糖、脂蛋白、血尿酸之间的关系

李雁

关键词:老年人, 冠心病, 血糖, 血脂, 同型半胱氨酸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尿酸(UA)的关系. 方法测定102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血清Hcy、FBG、TC、TG、HDL-C、LDL-C、LP(a)、UA等指标,并与6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对照组)比较FBG、TC、TG、HDL-C、LDL-C、LP(a)、UA的数值.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LDL-C、FBG、LP(a)、UA、Hcy高于对照组.冠心组:LDL-C(2.49±0.65)mmol/L,FBG(5.91±1.30) mmol/L,Lp(a)(34.67±4.08)mg/dl,UA(374.11±9.87)μmol/L,Hcy(18.71±4.07) μmol/L.对照组:LDL-C(2.32±0.58)mmol/L,FBG(4.46±0.69) mmol/L,Lp(a)(24.07±3.95)mg/dl,UA(325.79±12.96)μmol/L,Hcy(11.05±2.84) μmol/L.两组间TC、 LDL-C、FBG、LP(a)、UA、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高UA、高HCY血症的老年患者应及早应用降低血UA、HCY的药物,降低LDL或提升HDL/LDL比值以及防治胰岛素抵抗对防治老年人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重视与加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近期,在北京召开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定稿会上,我国多位知名心血管领域专家共同就<共识>的整体内容作了进一步规范,同时充分肯定了氯吡咯雷75mg在ACS非血运重建患者基础治疗的地位,并强调了其作为ACS患者急性期与二级预防的必备用药.此共识的出台,将意味着我国广大ACS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方面有望得到更规范、更合理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八例临床分析

    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心肌肥厚称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它于1979年被日本学者命名.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识别本病有重要意义.下面将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8月治疗的8例AHCM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刘庆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1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次,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点滴,2次/d.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维脑路通600~800mg,静脉点滴,1次/d.两组病例同时配以血栓通300mg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15d,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15d后,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应用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刘翠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巴胺与硫酸镁合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作者:高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空腹血糖、脂蛋白、血尿酸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尿酸(UA)的关系. 方法测定102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血清Hcy、FBG、TC、TG、HDL-C、LDL-C、LP(a)、UA等指标,并与6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对照组)比较FBG、TC、TG、HDL-C、LDL-C、LP(a)、UA的数值.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LDL-C、FBG、LP(a)、UA、Hcy高于对照组.冠心组:LDL-C(2.49±0.65)mmol/L,FBG(5.91±1.30) mmol/L,Lp(a)(34.67±4.08)mg/dl,UA(374.11±9.87)μmol/L,Hcy(18.71±4.07) μmol/L.对照组:LDL-C(2.32±0.58)mmol/L,FBG(4.46±0.69) mmol/L,Lp(a)(24.07±3.95)mg/dl,UA(325.79±12.96)μmol/L,Hcy(11.05±2.84) μmol/L.两组间TC、 LDL-C、FBG、LP(a)、UA、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高UA、高HCY血症的老年患者应及早应用降低血UA、HCY的药物,降低LDL或提升HDL/LDL比值以及防治胰岛素抵抗对防治老年人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紧急救援体系的探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了重大传染病疫情、原因未明疾病、重大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还有化学物质泄漏或核泄漏,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伤害事件等[1].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如何减少突发性灾害事故中生命财产的伤害与损失,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也是广大急救工作者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紧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本文对其进行了探讨.

    作者:许志建;叶巧亮;曾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小青龙汤加减,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等指标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青龙汤为主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

    作者:黎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川畸病(KD)早期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早期确定诊断,减少漏诊、误诊.方法 对36例KD患儿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其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6例KD患儿出现发热、皮疹、眼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改变的发生率在90%左右,随后出现硬肿30例占83%,26例(72.2%)的病例于第二周出现指(趾)端脱皮,卡介苗瘢痕周围红晕16例(44.4%),而且未在其他发热性疾病中发现过;发病早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明显占50% 以上,且实验室检查呈现血沉、血浆蛋白及心肌酶的改变; 17例做超声心动有病理改变.结论 虽然一些KD病例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未完全达到KD的诊断标准,但动态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一些其他实验室检查以及对冶疗的反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KD的确诊率.

    作者:杨爱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89例体会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MZ)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TMZ组)89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必要时加用硝酸类及地高辛等),TMZ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MZ 20mg,每日3次口服,监测心率、血压、心功能情况,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DD、LVSD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能明显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死亡率.

    作者:叶克本·波拉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的心脏病[1],是临床的常见病.此病多为老年患者,病程长,合并症多,急性期紧急多变,易变,病死率高,临床上需要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2]是临床工作中重要手段之一,实施心理护理可使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肺心病患者开展有关心理疏导是非常心要的.

    作者:谌小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膜后恶性间叶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腹膜后恶性间叶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我院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恶性间叶瘤的CT平扫和增强资料,3例均行CT平扫,2例加作增强.结果 3例均表现为腹膜后单发巨大混合密度肿块,均有点状及大块状钙化,3例瘤内均有脂肪密度,增强扫描所有瘤灶内软组织成分有轻度至中度强化.结论 肿瘤呈单发巨大混合密度肿块,内有脂肪密度区及点状及大块状钙化灶为腹膜后恶性间叶瘤的典型CT表现.肿瘤呈软组织密度时不能与其他间叶组织肿瘤区别.

    作者:潘德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观察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d及QTcd变化,并与11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及105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 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Td及QTcd大小顺序为:T2DM合并冠心病组>非糖尿病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强,动态观察QTd和QTcd可作为提示糖尿病心脏病变的有效指标.

    作者:卢秀兰;李雪宏;黄海燕;张淑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那格列奈对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那格列奈治疗糖调节受损的效果.方法 将94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47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同时药物组进行口服那格列奈治疗,每次120mg,3次/d.受试者每2周复查空腹血糖(FPG)、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2hPG),每半年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结果 随访18个月结束时,药物组有1例失访,对照组有4例失访.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 、HbA1c 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结论 给予糖调节受损药物干预对预防糖尿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赖宗清;袁毅;王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走出误区,关注黏度(二)——正确解读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

    肾实质内与血液中的渗透压是不一样的,血浆渗透压为290mosm/kgH2O,而肾脏内容易发生CIN的区域渗透压为400~600mosm/kg H2O;所以在血液内等渗的对比剂,在肾实质内并不是等渗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伲福达单用与联合用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伲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以及与氢氯噻嗪、螺内酯联合用药的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我中心门诊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伲福达与氢氯噻嗪、螺内酯联合用药和伲福达单独用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结果 联合用药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其他降压以外的益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伲福达联合氢氯噻嗪、螺内酯应用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钮辉;陶明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社区健康干预对脑卒中前期自创性危险因素人群预后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自创性健康危险因素的行为进行健康干预管理,分析其在脑卒中前期人群中的影响.方法 将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中符合脑卒中前期诊断的896例随机分组,其中管理组450例,对照组446例.管理组实行健康管理,包括脑卒中预防知识讲座,指导其合理膳食,保持正常体质量,避免超重与肥胖.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进行跟踪随访管理.对照组仅告知有高血压或存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做任何预防措施.比较3个月、6个月后,管理组与对照组脑卒中前期转归及脑卒中发生的情况.结果 实施健康管理措施3个月后,管理组与对照组血压恢复正常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为脑卒中的人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措施6个月后,两组血压恢复正常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转为显性脑卒中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前期人群进行自创性危险因素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或延缓脑卒中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珍;陈先辉;陈文;王文华;黄鸿;邓健忠;高建军;陈颖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通常表现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常见呕吐,出血前血压明显升高.因其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中老年患者的健康.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高压氧疗已日益受到重视,是脑出血治疗体系中不缺可少的部分.

    作者:王栋梅;李辅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mg,每日3次,20d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和3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4周、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杨森;王虎;王琦;朱本亮;袁勇;荣良群;陈保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GADA和ICA联合检测对成人迟发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GADA、ICA联合检测对诊断成人迟发型糖尿病的意义.方法 对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GADA、ICA进行检测,对GADA、ICA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GADA阳性率为17.9%,ICA阳性率为9.0%,联合GADA及ICA阳性率为24.4%.抗体阳性组患者的发病年龄、BMI、C肽水平低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DA、IC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LADA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温洪军;王锡波;祖建忠;王栋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替米沙坦联合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联合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包括严格控制饮食、适当体育运动、降血脂、口服降血糖药物,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制剂,使HbA1c在6.5 g/L以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降压药物.替米沙坦组用替米沙坦片60mg/d;联合治疗组用替米沙坦片30mg/d,苯那普利片10mg/d,疗程均为3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中总蛋白(TP)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bA1c、TP、肌酐(SCr) 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HbA1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TP、血Sc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更有效、更合理,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童学敏;徐斌;张秀敏;李继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