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正规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曹凌

关键词:老年人, 脑梗死,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老年急性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与既往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自行康复锻炼的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两组患者于治疗前24 h及治疗后10~12周进行测评.日常生活能力(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10~12周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正规的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6年2月-2008年4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患者50例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 通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以及药物治疗,50例患者病情均明显缓解出院,无1例死亡,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通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及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莉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闭经妇女性激素的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43例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并与月经周期正常32例女性健康体检人员对比.结果 闭经组FSH、LH、PRL、E2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和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闭经患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洁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国产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它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过程千变万化,从数分钟内症状缓解到胸痛症状反复发作并快速进展为AMI.粥样斑块不稳定及所伴发的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UAP的病理基础,治疗及时恰当可挽救濒死的心肌,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生物利用率高,t1/2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无须实验室监测等优点[1].本试验通过随机分组平行对比方法,观察相关指标,以探讨国产LMWH治疗UAP方面的临床价值、安全性.

    作者:黄善庆;梁建朝;陈丽媛;仇昌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通常表现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常见呕吐,出血前血压明显升高.因其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中老年患者的健康.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高压氧疗已日益受到重视,是脑出血治疗体系中不缺可少的部分.

    作者:王栋梅;李辅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药企业向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服务模式的战略浅析

    本文通过设计并实施的广州医药向广州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的战略,从而适应国家关于加强城镇社区医疗建设的共同重点投入和重点扶持的政策,创新性的摸索一条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共同办好社区医疗服务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智宇;李苗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 探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52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全组52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13%,主要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结论 通过早期诊断,积极有效的机械通气以及全身治疗可明显提高严重胸外伤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龚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检测对成人迟发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检测对成人迟发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GAD-Ab进行检测,并对GAD-Ab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血糖、BMI、C肽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GAD-Ab阳性组患者发病年龄、BMI、C肽水平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D-Ab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成人迟发型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锡波;温洪军;祖建忠;王栋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龙岗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龙岗区学龄儿童ADHD控制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3826名3~6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共检出多动行为492人,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492例ADHD儿童中,男女童之比为1.1:1,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低年龄,母亲文化程度低,父亲抽烟、饮酒,非父母带养,溺爱,无玩伴等.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依次为儿童孤独、儿童每周尿床次数和儿童健康有关.结论 建议以社区为单位,以ADHD儿童、家长、老师和医生为沟通团队,针对其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关注,能有效开展儿童ADHD的控制与干预工作.

    作者:邓顺莲;王为实;罗仕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食炖竹叶青蛇肉中毒八例临床分析

    目的 明确食炖竹叶青蛇肉是否会中毒.方法 对8例食炖竹叶青蛇肉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及转归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与竹叶青蛇咬伤中毒对比.结果 食炖竹叶青蛇肉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竹叶青蛇咬伤中毒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食炖竹叶青蛇肉有可能中毒.

    作者:马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静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中药注射剂静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所表现的独特的疗效和强大的优势,验证了中药注射剂在这一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它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使中医活血化瘀疗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极大的发挥.中药注射剂静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精良,组方科学,工艺先进,它既具备中药特色,又渗透着现代制剂的特征.它既有协同效应,又有互补作用,表现多重药理作用.体现了中医的治疗原则.并且使用安全,疗效显著,预后好,疗程费用低.通过药学研究提高其质量,药理研究证明其作用特点和机制、毒理研究为其应用提供避免毒性发生的注意事项,配伍宜忌为提供联合用药,合理配伍和禁忌指导,在临床中不断发掘功效和应用范围.中药注射剂静滴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临床工作者的大力推广应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做出了贡献.

    作者:黄建坤;孙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心电图75例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的7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分析其特点及与脑出血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缺血性损害、左心室肥厚.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的严重密切相关,这取决于冠状动脉的供血情况与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对高血压等具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人群,应加强监护.

    作者:彤丹;丁雪;李文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81例ASO患者随机分为丹红组、PGE1组、合用组各27例,3组病例均对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感染等)进行治疗.丹红组用丹红注射液30 ml,前列腺素组用前列地尔100μg,合用组用丹红注射液30 ml+前列地尔100μg,均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未达治愈者再用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第一疗程结束时,合用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丹红组和PGE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结束时3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和前列腺素E1联合应用能提高ASO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彭庆弟;郑涛;周凤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620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求降低患病率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在五华县人民医院儿科定期保健的620名6个月、1岁、1岁半儿童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结果 6个月、1岁、1岁半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7.10%、20.10%、1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儿和非纯母乳喂养儿6月龄时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3.49%和3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质量丰富与单一在6月龄时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7.10%、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物;6月龄时要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儿童系统保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要广泛开展并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作者:张伟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空腹血糖、脂蛋白、血尿酸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尿酸(UA)的关系. 方法测定102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血清Hcy、FBG、TC、TG、HDL-C、LDL-C、LP(a)、UA等指标,并与6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对照组)比较FBG、TC、TG、HDL-C、LDL-C、LP(a)、UA的数值.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LDL-C、FBG、LP(a)、UA、Hcy高于对照组.冠心组:LDL-C(2.49±0.65)mmol/L,FBG(5.91±1.30) mmol/L,Lp(a)(34.67±4.08)mg/dl,UA(374.11±9.87)μmol/L,Hcy(18.71±4.07) μmol/L.对照组:LDL-C(2.32±0.58)mmol/L,FBG(4.46±0.69) mmol/L,Lp(a)(24.07±3.95)mg/dl,UA(325.79±12.96)μmol/L,Hcy(11.05±2.84) μmol/L.两组间TC、 LDL-C、FBG、LP(a)、UA、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高UA、高HCY血症的老年患者应及早应用降低血UA、HCY的药物,降低LDL或提升HDL/LDL比值以及防治胰岛素抵抗对防治老年人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强化风险意识;改进护理工作方式;识别和评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早期作出预见性处理;进行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减少,护理记录质量及产妇满意度提高,与实施风险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产后出血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事件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罗小燕;陈文英;黄明兰;吴小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导丝引导进行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自制导丝进行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以来共抢救急性呼衰患者120例,涂抹石蜡油经鼻腔插入,在喉镜引导下进入声门2~3cm,将气管导管套入导丝并沿其插入气管内,取出导丝,气囊充气. 结果 120例患者均在1~3min内顺利插管到位,即时进行吸痰通畅呼吸道,所有患者均达到即时通畅呼吸道进行人工通气目的 以及长时间置管的要求,较少并发症发生,耐受及安全性能良好. 结论采用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能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快速、便捷、安全地建立人工气道.

    作者:张晓斌;吴巧彬;骆金宗;温想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社区健康干预对脑卒中前期自创性危险因素人群预后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自创性健康危险因素的行为进行健康干预管理,分析其在脑卒中前期人群中的影响.方法 将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中符合脑卒中前期诊断的896例随机分组,其中管理组450例,对照组446例.管理组实行健康管理,包括脑卒中预防知识讲座,指导其合理膳食,保持正常体质量,避免超重与肥胖.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进行跟踪随访管理.对照组仅告知有高血压或存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做任何预防措施.比较3个月、6个月后,管理组与对照组脑卒中前期转归及脑卒中发生的情况.结果 实施健康管理措施3个月后,管理组与对照组血压恢复正常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为脑卒中的人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措施6个月后,两组血压恢复正常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转为显性脑卒中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前期人群进行自创性危险因素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或延缓脑卒中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珍;陈先辉;陈文;王文华;黄鸿;邓健忠;高建军;陈颖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伲福达单用与联合用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伲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以及与氢氯噻嗪、螺内酯联合用药的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我中心门诊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伲福达与氢氯噻嗪、螺内酯联合用药和伲福达单独用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结果 联合用药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其他降压以外的益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伲福达联合氢氯噻嗪、螺内酯应用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钮辉;陶明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膜后恶性间叶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腹膜后恶性间叶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我院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恶性间叶瘤的CT平扫和增强资料,3例均行CT平扫,2例加作增强.结果 3例均表现为腹膜后单发巨大混合密度肿块,均有点状及大块状钙化,3例瘤内均有脂肪密度,增强扫描所有瘤灶内软组织成分有轻度至中度强化.结论 肿瘤呈单发巨大混合密度肿块,内有脂肪密度区及点状及大块状钙化灶为腹膜后恶性间叶瘤的典型CT表现.肿瘤呈软组织密度时不能与其他间叶组织肿瘤区别.

    作者:潘德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亚低温治疗对中度脑外伤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中度脑外伤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中度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4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伤后1d、3d、5d时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评价其预后. 结果 两组患者在1d、3d、5d时血清IL-6、TNF-α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预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61,P=0.007).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中度脑外伤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可改善其预后.

    作者:戴建明;谭美娟;黄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