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医院药房药品的有效性管理

丁丽

关键词:医院药房, 药品, 管理, 有效性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医疗需求的提高,医院的发展面临着扩大规模和有效性管理的问题。如果医院可以改变管理方式或者扩大规模,我国居民的医疗服务质量就会得到显著性提高。我国医院发展水平与国外医院的主要差距在于管理水平。目前,就国内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而言,对于质量的管理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监督、指导病人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的责任,是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它所提供的服务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危及病人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以满足居民和病人的需求。而提高医院药房药品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加强监督、提升药剂师素质、增强责任感,就必须对我国医院的药房监督与管理进行不断完善,对药房药品的现阶段管理问题进行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要在前人的学术探索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基于一定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要清晰的判断出具有国际性和实际意义的有效性管理方式。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依据目前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药房药品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分析,提出了改进与提高药房药品管理有效性的措施与建议,以便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中应用体会

    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方法很多,目前认为以胃代食管的方法简单且效果好[1],但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狭窄等仍为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我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1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根治切除颈部吻合手术用直线缝切器将胃做成管状胃,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德泉;刘霞;李春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褐藻多糖硫酸酯对 TGF-β1体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细胞骨架的影响

    目的:通过体外观察褐藻多糖硫酸酯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on ,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对HK-2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细胞株,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对照组、诱导组和药物组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培养第3 d对照组、诱导组和药物组HK-2细胞CK和α-SMA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培养第3 d,对照组HK-2细胞呈现铺路石样上皮细胞形态特点,诱导组细胞呈长梭形,类似纤维细胞,药物组细胞以上皮细胞为主,少数细胞呈梭形;与对照组相比较,诱导组CK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 P<0.05),α-SMA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增加(P<0.05);与诱导组相比较,药物组CK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5),α-SMA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①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抑制TGF-β1体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作用;②褐藻多糖硫酸酯可能通过改变细胞骨架成分发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作用。

    作者:于国华;王威;冯国营;曲桂梅;姚卫东;郎志强;孔令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6卷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传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1]。医护人员对其认识较少,容易发生误诊误治,而该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我院自2011年至今共收治2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两名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吕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品管圈管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 , QCC )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愿组成的小组,然后利用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流程,运用品管手法,持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质量[1]。乳腺癌手术以根治术式为主,手术的创伤往往造成上肢的血液和淋巴循环障碍,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及时准确的功能锻炼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科于2013年4月-2013年9月按品管圈的步骤开展管理工作,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米慧;梁冠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在孕产妇分娩及产褥期由于受到病原体的侵入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成为产褥感染,其发病率较高,约占6%,是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以发热、恶露增多及全身中毒症状为主[1]。为了探讨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研究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90例产褥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飞;张方霞;王艳华;毕丽丽;王晨艳;牛宗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密固达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密固达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密固达组)和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组),对比治疗后2周、2月、7月、12月评估患者的VAS疼痛指数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12)评分变化。结果58例患者经治疗后VAS疼痛指数均得到改善,尤其是治疗7个月后,患者的VAS疼痛指数改善较为明显,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治疗组(密固达组)患者在第2周时患者VAS疼痛指数较前有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组)患者在第2周时患者VAS疼痛指数较前无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SF-12量表中PCS、MCS得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7个月后,患者的PCS、MCS得分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缓解患者疼痛迅速,治疗方便,疗效确切,大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文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DCA 循环在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除了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医学生则是医学生在临床学科理论阶段为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进行的初步实践,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际综合运用的重要阶段,也是教学医院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质量,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根据PDCA循环管理程序,将医学生临床实习技能培训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即教学计划、实施、组织和处理。通过循环不断发现新问题、修订计划、实施,不断规范教学管理行为,提高临床带教老师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赵琪;郭瑞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FNA-Ⅱ和 DHS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PFNA-Ⅱ和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FNA-Ⅱ组(36例)和DHS (36例),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内翻畸形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均随访12~20个月,平均15月。结果所有病人的骨折部位全部临床愈合。两组研究对象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髋内翻畸形等指标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FNA-Ⅱ内固定较DHS具有固定牢稳、创伤小、髋内翻畸形发生率低的特点,较适用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朱永林;孙政文;林江涛;黄涛;洪焕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 Hcy、hs-CRP 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程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Hcy、hs-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不同梗死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较一般面积脑梗死患者明显升高。

    作者:王娜娜;吴淑华;刘在贵;程方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85例临床分析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取代开腹手术趋势。我院自2007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8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兰;王炬红;刘风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左西孟旦在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行介入治疗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术前2天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以确定冠脉病变程度、狭窄程度,并行介入治疗。观察术后肌酐水平,随访术后1月心功能改善情况,包括6分钟步行试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等。结果治疗组共完成完全血运重建38例,对照组共完成完全血运重建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与术前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肌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在对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应用左西孟旦,可增加患者耐受力,从而增加患者完全血运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明显改善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肾功能水平,以大程度挽救缺血心肌。

    作者:郭明;杨大成;张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各种损肝因素(包括HBV )持续刺激肝星状细胞,大量合成弥漫性细胞外基质( ECM ),在肝内沉积,导致肝小叶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1]。肝纤维化存在于嗜肝病毒、乙醇、代谢异常以及自身免疫反应等引起的大多数慢性肝病中,是大多数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2]。肝纤维化在早期具有可逆性,因此肝纤维化早期的诊断和肝脏炎症的控制对于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尤为重要[3]。现代医学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药物,而中医药的疗效已逐步得到临床证实,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现就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作者:刘新军(综述);姜学连(审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议医院药房药品的有效性管理

    随着我国居民医疗需求的提高,医院的发展面临着扩大规模和有效性管理的问题。如果医院可以改变管理方式或者扩大规模,我国居民的医疗服务质量就会得到显著性提高。我国医院发展水平与国外医院的主要差距在于管理水平。目前,就国内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而言,对于质量的管理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监督、指导病人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的责任,是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它所提供的服务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危及病人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以满足居民和病人的需求。而提高医院药房药品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加强监督、提升药剂师素质、增强责任感,就必须对我国医院的药房监督与管理进行不断完善,对药房药品的现阶段管理问题进行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要在前人的学术探索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基于一定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要清晰的判断出具有国际性和实际意义的有效性管理方式。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依据目前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药房药品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分析,提出了改进与提高药房药品管理有效性的措施与建议,以便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丁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须知

    论文中统计学符号应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后穿刺点持续渗血的观察与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该技术特点:操作快速、方便;维护简单,不限制日常活动;避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从而避免了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损伤所致静脉炎的发生[1],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联合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 PICC置管已广泛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病人。但由于白血病病人特殊的病理改变,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常见。如果渗血量大,会给病人带来身心的痛苦。为了能有效地解决渗血问题,我科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86例急性白血病置PICC管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对其渗血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翠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于临床带教中重视方剂学教学的思考

    目的: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方法通过出科考试的方式测试中医学专业学生的方剂掌握情况。结果由于受考试导向、课堂教学模式、临床带教示范不突出的影响,影响了学生的方剂学习。结论建议改革临床带教和教学查房模式,提出了临床带教中方剂教学的方法。

    作者:路玉良;魏铭;姜学连;马清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山东省桓台县盲与低视力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桓台县进行视力残疾重新鉴定的残疾人的等级分布、主要致残原因及性别差异,为地区防盲、治盲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桓台县进行视力残疾重新鉴定并明确诊断的视残患者560例。记录患者的眼部情况,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废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并明确致残原因。不同致残原因所致盲和低视力频数分布的差异进行χ2检验。结果男性299名和女性261名,性别没有明显差异。560名视残患者中盲442例(78.93%),其中一级372例(66.43%),二级70例(12.50%);低视力118例(21.07%),其中三级50例(8.93%),四级68例(12.14%)。白内障22例(3.93%),其中盲4.1%,低视力3.4%。盲与低视力主要致病原因的构成不完全相同(χ2=32.79, P<0.01)。致盲病因主要为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29.4%)、视网膜、色素膜病变(23.5%),而致低视力病因主要为视网膜、色素膜病变(32.4%)、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23.7%)。结论桓台县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确定的视力残疾中盲患者明显多于低视力患者,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以及视网膜、色素膜病变分别是致盲和低视力的首要原因,其中白内障所占比率已明显下降。

    作者:张艳玲;肖兴爽;李曦;巩梅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过渡期干预对癫痫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过渡期干预对癫痫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要求按医嘱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对照组返院随访或复查时由门诊护士给予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过渡期干预。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过渡期干预能显著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玉妮;聂斐;楚平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