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乳腺癌筛查研究

孙魁

关键词:乳腺肿瘤, 多相筛查,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乳房, 磁共振成像, 临床乳腺检查
摘要: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癌症,我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从30岁开始出现,40~49岁时发病高峰,比西方女性一般要早10~15年[1]。因此,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乳腺癌的筛查已经被公认为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方法。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D2-40标记淋巴管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治疗恶性肿瘤的难点是肿瘤的复发和血道淋巴道转移[1]。但人类对淋巴系统的研究远没有血管系统的深入,究其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能鉴定淋巴管的特异性标记物。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D2-40的发现和应用无疑为研究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和肿瘤的淋巴管播散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就D2-40的生物学特性及在胃肠道淋巴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岳文静(综述);刘成霞(审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D 大鼠两种移植性胃癌模型的诱癌成功率比较

    目的:用瘤细胞悬液和瘤组织块原位种植,建立SD大鼠原位移植胃癌模型。方法直接注射法组将walker-256细胞悬液直接注射到SD大鼠胃壁的浆膜内,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组织插块法组以walker-256细胞接种于SD幼鼠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再取该肿瘤组织块原位移植于SD大鼠胃壁,观察比较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结果直接注射组原位移植成功率为71.42%,造模九天后平均瘤重为0.322 g;组织插块组原位移植胃癌成功率为42.85%,造模九天后平均瘤重为0.206 g。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该SD大鼠直接注射法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人胃癌自然生长程相似,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工具用于胃癌转移机理和抗转移实验。

    作者:孔凡镇;李京敏;冯国营;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于临床带教中重视方剂学教学的思考

    目的: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方法通过出科考试的方式测试中医学专业学生的方剂掌握情况。结果由于受考试导向、课堂教学模式、临床带教示范不突出的影响,影响了学生的方剂学习。结论建议改革临床带教和教学查房模式,提出了临床带教中方剂教学的方法。

    作者:路玉良;魏铭;姜学连;马清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DCA 循环在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除了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医学生则是医学生在临床学科理论阶段为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进行的初步实践,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际综合运用的重要阶段,也是教学医院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质量,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根据PDCA循环管理程序,将医学生临床实习技能培训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即教学计划、实施、组织和处理。通过循环不断发现新问题、修订计划、实施,不断规范教学管理行为,提高临床带教老师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赵琪;郭瑞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中应用体会

    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方法很多,目前认为以胃代食管的方法简单且效果好[1],但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狭窄等仍为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我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1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根治切除颈部吻合手术用直线缝切器将胃做成管状胃,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德泉;刘霞;李春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200例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主要发病为过敏原使机体释放组织胺。当过敏者与过敏物质接触后,体内产生包含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炎性介质释放和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塞是常见的四大症状。但因在机体内不存在抗原-抗体反应,所以脱敏疗法、激素或免疫疗法均无效。我科自2010年开始,将白芥子等10余味中药共研末,直接将药物贴敷于背腧穴及相关穴位,有效地减轻了鼻炎的症状,尤其是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频率及发作程度。

    作者:王慧凯;魏铭;王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后穿刺点持续渗血的观察与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该技术特点:操作快速、方便;维护简单,不限制日常活动;避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从而避免了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损伤所致静脉炎的发生[1],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联合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 PICC置管已广泛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病人。但由于白血病病人特殊的病理改变,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常见。如果渗血量大,会给病人带来身心的痛苦。为了能有效地解决渗血问题,我科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86例急性白血病置PICC管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对其渗血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翠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儿童睫毛耻阴虱寄生致睑缘炎1例

    1病例资料患儿,男,5岁,因“双眼痒,分泌物多,反复揉眼10天”就诊,曾自用抗生素眼药水(用药不详),疗效欠佳。检查发现患儿睫毛存在寄生虫。查体:视力双眼1.0,双眼上睑睫毛可见大量灰白色点状虫卵(图1),睫毛根部可见3只淡黄色蟹样虫体(图2),睑缘处红肿、糜烂,球结膜轻微充血水肿;角膜无异常。双下睑睫毛、眉毛及头发未见虫卵及活虫。虫卵及活虫病理检查为:阴虱成虫及虫卵。诊断为:①睫毛阴虱寄生;②睑缘炎。治疗:显微镜下剪除双眼睫毛,去除活体虫及虫卵,0.5%碘伏擦拭睑缘(尽量避免药液进入结膜囊),局部用托百士眼膏。嘱其父母将衣服被褥及日常用品煮沸消毒,2周后复诊未见复发。

    作者:胡少莉;李思珍;曹景;高髻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乳腺癌筛查研究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癌症,我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从30岁开始出现,40~49岁时发病高峰,比西方女性一般要早10~15年[1]。因此,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乳腺癌的筛查已经被公认为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方法。

    作者:孙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须知

    论文中统计学符号应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乳腺癌干细胞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到女性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2008年乳腺癌患者占新诊断癌症病例的23%(约1380000例)和癌症总死亡率的13%(约458400例)[1]。2011年美国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94.262)公布的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11年预计将有230480例女性罹患乳腺癌,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30%,位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同时,乳腺癌也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于年轻化。

    作者:孙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沂蒙山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沂蒙山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加阴道旁修补加改良阴道纵隔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采用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加阴道旁修补加改良阴道纵隔成形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脱垂患者42例,为观察组,并与同期采用阴式子宫全切加传统阴道前后壁修补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脱垂患者36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4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日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术后1个月复查阴道深度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11.1%,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加阴道旁修补加改良阴道纵隔成形术能有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济实用,特别适合贫困地区。

    作者:林淑莉;赵国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学习类型的相关研究

    目的:为了解医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学习类型及学习类型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 TAS)和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对医学院429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级之间考试焦虑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且2010级与2011级焦虑水平较高,2012级焦虑水平低,2009级居中;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城市户口对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各学习类型中序列型与综合型考试焦虑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序列型学生考试焦虑程度高于综合型。结论医学生考试焦虑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不利因素,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人采取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并消除这种焦虑情绪。

    作者:李宁;董兆举;赵慧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品管圈管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 , QCC )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愿组成的小组,然后利用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流程,运用品管手法,持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质量[1]。乳腺癌手术以根治术式为主,手术的创伤往往造成上肢的血液和淋巴循环障碍,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及时准确的功能锻炼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科于2013年4月-2013年9月按品管圈的步骤开展管理工作,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米慧;梁冠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山东省桓台县盲与低视力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桓台县进行视力残疾重新鉴定的残疾人的等级分布、主要致残原因及性别差异,为地区防盲、治盲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桓台县进行视力残疾重新鉴定并明确诊断的视残患者560例。记录患者的眼部情况,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废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并明确致残原因。不同致残原因所致盲和低视力频数分布的差异进行χ2检验。结果男性299名和女性261名,性别没有明显差异。560名视残患者中盲442例(78.93%),其中一级372例(66.43%),二级70例(12.50%);低视力118例(21.07%),其中三级50例(8.93%),四级68例(12.14%)。白内障22例(3.93%),其中盲4.1%,低视力3.4%。盲与低视力主要致病原因的构成不完全相同(χ2=32.79, P<0.01)。致盲病因主要为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29.4%)、视网膜、色素膜病变(23.5%),而致低视力病因主要为视网膜、色素膜病变(32.4%)、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23.7%)。结论桓台县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确定的视力残疾中盲患者明显多于低视力患者,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以及视网膜、色素膜病变分别是致盲和低视力的首要原因,其中白内障所占比率已明显下降。

    作者:张艳玲;肖兴爽;李曦;巩梅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剖宫产手术切口新护皮法的体会

    随着围产医学的研究、发展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剖宫产率较前明显升高。众所周知剖宫产并发症很多。常见的近期并发症[1],①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次之子宫切口延裂伤及子宫动静脉,止血不完全造成产后大出血;②手术过程中肠管、膀胱、输尿管损伤,子宫切口缝合错误等器官损伤;③手术过程中导致胎儿损伤。远期并发症[1],①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受卫生条件、缝合技术、抗生素应用、产妇自身营养状况影响及不明原因;②异位妊娠;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部切口、泌尿道、盆腔内);④慢性腹痛;⑤子宫周围粘连;⑥栓塞性疾病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目前倾向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即剖宫产时将子宫内膜碎片遗留于上述部位从而种植,后来继续生长所致;其潜伏期一般6月至1年,长达4年。盆腔积血积液导致术后患者体温升高(吸收热、盆腔感染等),继而导致盆腔粘连、慢性腹痛、肠梗阻等临床症状及体征[2]。产妇本身高凝状态加上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导致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导致脏器栓塞(特别是肺栓塞,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子宫瘢痕妊娠导致人工流产时大出血甚至子宫切除。再次妊娠胎盘植入形成凶险性前置胎盘而导致产后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及再次妊娠导致子宫破裂、再次剖宫产等。

    作者:梁葵香;周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对缓解急性根尖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的效果观察

    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和随之而来的多系统功能障碍,发生局部感染的患病率高,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1]。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根尖周炎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糖尿病与根尖周炎二者的临床症状可相互影响、相互协同[2]。急性根尖周炎显著特点是牙齿剧烈疼痛和局部牙龈肿胀,多数急性根尖周炎的患者是因疼痛而就诊的,因此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首要原则是解除患者疼痛[3]。本文通过观察根管内应用地塞米松局部治疗急性根尖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作期局部肿胀疼痛的效果,旨在探讨更佳的缓解糖尿病患者急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

    作者:邱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类敷料应用于伤口治疗的研究进展

    用糖类如白砂糖、蜂蜜来治疗伤口的方法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在抗生素发现之前,糖类疗法一直是伤口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抗生素发现之后,其应用才逐渐被抗生素所取代。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及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临床研究者又开始对治疗感染的古老方法进行重新评价,其中包括糖类及蜂蜜疗法[1]。现就糖类敷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邹运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议医院药房药品的有效性管理

    随着我国居民医疗需求的提高,医院的发展面临着扩大规模和有效性管理的问题。如果医院可以改变管理方式或者扩大规模,我国居民的医疗服务质量就会得到显著性提高。我国医院发展水平与国外医院的主要差距在于管理水平。目前,就国内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而言,对于质量的管理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监督、指导病人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的责任,是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它所提供的服务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危及病人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以满足居民和病人的需求。而提高医院药房药品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加强监督、提升药剂师素质、增强责任感,就必须对我国医院的药房监督与管理进行不断完善,对药房药品的现阶段管理问题进行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要在前人的学术探索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基于一定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要清晰的判断出具有国际性和实际意义的有效性管理方式。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依据目前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药房药品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分析,提出了改进与提高药房药品管理有效性的措施与建议,以便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丁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传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1]。医护人员对其认识较少,容易发生误诊误治,而该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我院自2011年至今共收治2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两名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吕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